1. 鏡頭mtf離焦曲線
最主要的區(qū)別還是鏡頭的畫質(zhì),可以從MTF曲線中看出來。其實它們的中心畫質(zhì)都差不多,但是邊緣畫質(zhì)對比就很明顯了,隨著橫軸數(shù)值的增大,Z40的畫質(zhì)非常拉胯,而Z50的畫質(zhì)算是比較平均,在構(gòu)圖方面Z50能夠發(fā)揮的空間更大。
2. mtf圖像分析鏡頭
MTF調(diào)制傳遞函數(shù)MTF (ModulationTransferFunction) 這是目前分析鏡頭的解像力跟反差再現(xiàn)能力使用比較科學(xué)的方法,但是近來有越來越多人發(fā)現(xiàn)他雖然是一種標準化的東西但有些影像的東西并非標準化能夠衡量出來的,所以他只是個參考值而非全部。 MTF是使用反差對比的概念來檢定鏡頭解像力,所謂的反差對比就是1mm的寬度中,正弦濃度變化反復(fù)有幾次的意思(請想象空間頻率如同海浪一樣的波型變化);原本充足的反差可以很容易辨識出兩條線來,而當空間頻率加大時,也就是線條越緊密時,反差也逐漸縮小,終于反差衰減到全部變成灰色,再也分辨不出黑白條紋來,就表示鏡頭的解像力已到極限,因此,藉由拍攝MTF測試圖,可以得到兩種數(shù)據(jù):對比和銳利度,而藉由計算線條密度和MTF之間的關(guān)系,大概會呈現(xiàn)MTF隨著空間線條的增加而減少的情形;通常MTF曲線的趨勢,若斜率越大,代表鏡頭分辨率越糟,另外代表的意義是鏡頭所能表現(xiàn)的細節(jié)有限,而MTF的曲線所包圍的區(qū)域越大,相對斜率也較小,鏡頭分辨率也越好,數(shù)字攝影技術(shù)會針對鏡頭的MTF曲線設(shè)計算法則,使影像的細節(jié)呈顯出來。 說怎么多有點啰嗦,曲線越高越平鏡頭就越好
3. 鏡頭mtf曲線解讀
所有鏡頭都是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成像差,中間的最好,而且所有鏡頭MTF曲線都只表現(xiàn)最大光圈和f/8光圈,因此,f/8可以說是所有鏡頭的最佳光圈,也就是俗話說的f/8無狗頭,在此基礎(chǔ)上下浮動一二級基本都是最佳光圈范圍。
4. MTF離焦曲線
優(yōu)點:APS畫幅里比較理想的標準變焦鏡頭,從MTF曲線看,解析度是很好的。4級防抖USM馬達。全時手動對焦。銳度好。鏡身較短,有助于攜帶。
缺點:長焦端最大光圈5.6,沒有防塵防水滴,全焦端最大光圈暗角。
5. nikon定焦鏡頭mtf曲線
1、垂直坐標軸代表MTF值,表示分辨能力,完美的鏡頭能100%呈現(xiàn)實物的線條對比,但世間沒有完美的鏡頭,垂直軸的值從0到1,越接近1越好,線越高越好,
2、水平橫坐標軸表示畫面與中心點的距離,從左到右代表從中心到邊緣的成像,由于相機的對角線長約43.3mm(24^2+36^2=43.3^2),故EF鏡頭的水平橫軸的值從0到22mm左右,EF-S鏡頭的橫軸約13mm。
3、粗線,10lp/mm(linepairspermm),表示10對線/mm的分辨能力,在1mm的范圍內(nèi)填入10對黑與白相間的線條,
粗線越高,說明鏡頭的對比反差表現(xiàn)越好。一般而言,粗線至少在0.8以上有良好的畫質(zhì),一般可接受至少滿足0.6以上、0.6以下算糟糕。
4、細線,30lp/mm,表示30對線/mm的分辨能力,在1mm的范圍內(nèi)填入30對黑與白相間的線條。
6. 攝像頭離焦曲線
1)橢圓的焦半徑公式
設(shè)M(m
,n)是橢圓x^2/a^2+y^2/b^2=1(a>b>0)的一點,r1和r2分別是點M與點F?(-c,0),F(xiàn)?(c,0)的距離,那么:
(左焦半徑)r?=a+em,
(右焦半徑)r?=a
-em,(e是離心率)。
2)雙曲線的焦半徑公式
雙曲線標準方程x^2/a^2-y^2/b^2=1,且F1為左焦點,F(xiàn)2為右焦點,e為雙曲線的離心率。
則有:
│PF1│=|(ex+a)|
│PF2│=|(ex-a)|(對任意x而言)
具體:
點P(x,y)在右支上
│PF1│=ex+a
;│PF2│=ex-a
點P(x,y)在左支上
│PF1│=-(ex+a);│PF2│=-(ex-a)
3)拋物線的焦半徑公式
設(shè)拋物線的通徑是2p,拋物線方程為y^2=2px(p>0),C(Xo,Yo)為拋物線上的一點,則焦半徑|CF|=Xo+p/2。
圓錐曲線焦半徑:連結(jié)圓錐曲線(包括橢圓,雙曲線,拋物線)上一點與對應(yīng)焦點的線段的長度,叫做圓錐曲線焦半徑。
7. 鏡頭離焦曲線圖分析
雙曲線焦半徑公式:圓錐曲線上任意一點到焦點距離.
過右焦點的半徑r=|ex-a|
過左焦點的半徑r=|ex+a|
焦半徑公式的推導(dǎo):利用雙曲線的第二定義:設(shè)雙曲線,是其左右焦點.則由第二定義:,同理:即有焦點在x軸上的雙曲線的焦半徑公式:同理有焦點在y軸上的雙曲線的焦半徑公式:( 其中 分別是雙曲線的下上焦點)注意:雙曲線焦半徑公式與橢圓的焦半徑公式的區(qū)別在于其帶絕對值符號,如果要去絕對值,需要對點的位置進行討論.兩種形式的區(qū)別可以記為:左加右減,上減下加(帶絕對值號)橢圓上一點P(x0,y0)與焦點F連結(jié)的線段PF叫做橢圓的焦半徑,與左焦點F1對應(yīng)的焦半徑叫做左焦半徑,與右焦點F2對應(yīng)的焦半徑叫右焦半徑.一般用橢圓的第二定義來推導(dǎo)焦半徑長的公式.=a+ex0又|PF2|+|PF1|=2a,∴|PF2|=2a-|PF1|=a-ex0.即當橢圓的焦點在x軸上時,橢圓的左、右焦半徑分別是|PF1|=a+ey0,|PF2|=a-ey0的下、上焦半徑分別是|PF1|=a+ey0,|PF2|=a-ey0.
8. MTF離焦曲線圖像怎么看
尼柯爾 AF 24 -50 /3.3-4.5 D
卡口類型: Nikon AF D
重量: 365 g
濾鏡口徑:62
鏡片/組: 9/9
最近調(diào)焦距離: 寬:0.6m 窄:0.6m
最大光圈: 寬:3.3 窄:4.5
最小光圈: 22
最近調(diào)焦距離: 0.6m
聚焦方式: 自動聚焦
Photodo 測試結(jié)果:3.2
有效焦長: 24-48mm
24mm MTF加權(quán)值: f3.3 0.66, f8 0.78
35mm MTF加權(quán)值: f3.8 0.66, f8 0.81
50mm MTF加權(quán)值: f4.5 0.70, f8 0.80
MTF加權(quán)平均值: 0.75 評分:3.2
10線對/mm MTF加權(quán)值: 0.84
20線對/mm MTF加權(quán)值: 0.70
40線對/mm MTF加權(quán)值: 0.48
9. 鏡頭MTF曲線
我一般喜歡看MTF曲線來看鏡頭成像畫質(zhì),粗線是反差,細線是銳度,好的鏡頭往往是最大光圈下,還有很好分數(shù),現(xiàn)在佳能新出35
1.4Lii的MTF曲線很漂亮,實際使用中也得到廣大好評。如果不考慮大光圈,在F8,其實都區(qū)別不大。我之前有24-105這個紅圈狗頭,沒事和朋友的24-70
2.8 2代比較過,F(xiàn)8檔我是看不出任何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