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0mm定焦鏡頭防抖嗎知乎
50定焦比較適合拍視頻,50焦段就是人單眼的范圍,有的人說他有點廣角不為過,又能有好的虛化,主要還是看自己拍什么題材。表達什么內(nèi)容情感。
比如人多熱鬧的場面,一支50mm定焦鏡頭是很難應付多個場景變化的。如果使用全畫幅相機拍攝,鏡頭最好選擇恒定光圈,帶防抖,能變焦的鏡頭。例如24-105mm f4 is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拍攝距離較遠的舞臺等場景,可以使用70-200mm f2.8 is這樣的中長變焦鏡頭。
2. 50mm定焦鏡頭防抖嗎知乎評論
沒有防抖。
佳能RF 50mm F1.2L USM鏡頭的發(fā)布可謂是備受關注,畢竟首批鏡頭中就出現(xiàn)f/1.2這樣的大光圈鏡頭,即便是在當前所有的在全畫幅微單品牌中也屬于首次
3. 50mm定焦鏡頭推薦
拍攝視頻是選用35mm定焦鏡頭還是選用550mm定焦鏡頭,首先要看多數(shù)情況下拍攝的對象與場景,如果以拍攝大場面如風光、建筑等等為主,建議使用廣角的35mm定焦鏡頭,如果是以拍攝人像為主,建議使用50mm定焦鏡頭,又被稱為標準鏡頭,其視角比較符合人眼視覺效果,近距離拍人像不會畸變。
4. 定焦鏡頭都沒有防抖嗎
對于“85鏡頭一定要防抖嗎?”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不一定”。
85毫米定焦鏡頭,沒有防抖功能。
焦距85毫米的鏡頭,在全畫幅相機上是拍攝人像常用的鏡頭,也廣泛用于其它題材的拍攝。
在光圈同樣大的情況下,帶有防抖功能的當然更好,有助于避免或減少抖動造成的影像發(fā)虛,從而提高拍攝成功率。特別是拍攝人像時,往往需要從不同的機位手持相機進行拍攝,不便使用三腳架。用防抖鏡頭能夠在提高拍攝機動性的同時,提高拍攝成功率。
不過,就我所知,85毫米定焦鏡頭還沒有帶防抖的。
因為定焦鏡頭一般都有大光圈,可以用比較快的快門速度,沒有太大必要加入防抖。
如果要防抖,可以使用包括了85焦段的變焦鏡頭,比如這只24-120 f4變焦鏡頭。
包括了85焦距的24-120毫米變焦鏡頭,有防抖功能。
但是鏡頭的防抖能力是有限的,一般可以讓你在拍攝時使用的快門速度降低二三檔左右。超出限度了仍然會虛。
再者,不要以為鏡頭帶有防抖功能了就一定能夠防抖。更重要的還是要靠你自己持穩(wěn)相機的能力,尤其是在按下快門的瞬間要把抖動控制在最小范圍內(nèi),這樣的話,鏡頭的防抖機構才能夠消除掉抖動帶來的不利影響,使拍出來的照片清晰。如果拍攝時抖動過大,超出了鏡頭防抖機構的防抖能力,照片還是會虛。
有的相機也帶有機身防抖機構,有的還能夠與鏡頭防抖同時使用,二者的防抖能力疊加,使防抖能力大大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把相機架在三腳架上使用的話,是需要關閉防抖功能的。因為防抖機構仍然會自動產(chǎn)生防抖動作,反而會使拍出來的影像清晰度降低?,F(xiàn)在新出的相機和鏡頭,使用三腳架時是否需要關閉防抖,要具體了解。
使用三腳架時,通常是需要關閉防抖功能的。
再來說說不帶防抖的鏡頭。
相機鏡頭本來是沒有防抖機構的,人們用它拍攝了非常多的照片,很多經(jīng)典作品都是用不防抖的鏡頭拍攝的。所以說,不防抖的鏡頭仍然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只是需要有更高的持穩(wěn)相機的能力,或者使用更快的快門速度,或者使用更高的感光度以使快門速度提高,或者使用三腳架進行拍攝。
總之,不管是85毫米焦距的鏡頭還是其它焦距的鏡頭,有沒有防抖功能都是可以拍出優(yōu)質(zhì)影像的。關鍵是人的正確操作。有防抖功能當然更好,但是也要正確使用。
以上淺見,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5. 定焦沒有防抖
大光圈定焦頭,景深很淺,容易脫焦,但這是基本功,必須學會對焦。多嘗試自動對焦(AF)和手動對焦(MF)的區(qū)別,使用安全快門,買個三腳架,或者放在固定的地方用自拍,你所謂拿不穩(wěn),快門速度是多少?50定焦頭原則上快門不低于焦距的倒數(shù),也就是1/50s,但是不低于1/30s的情況下也是可以不虛的,以下景色就是呼倫貝爾大草原如果喜歡敬請關注我謝謝了
@呼倫貝爾駿馬包車谷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