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文攝影拍些什么
一是立意要深刻。準確反映拍攝者的寓意、觀點、情感表達。拍攝前要精心準備,制定拍攝文案,想好拍什么?為什么拍?拍成什么?不可隨意行動。
二是要真實記錄。盡量不要打憂拍攝對象,乘機抓拍,或與被攝者進行有效的溝通,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豐富拍攝內容。
三是在拍攝手法上盡量講究,力爭做到人文攝影藝術化,注意構圖用光等。
四是要反映時特征,具有記錄收藏價值。
五是攝影語言表達要準確。注重環(huán)境、時間、地點、人物、故事情節(jié)等內容的交待。
六是要有簡要的文字說明,拍攝意圖,圖意闡述等。
七專題拍攝或組照,一定要注意圖片的編輯排列,具有邏輯性,情節(jié)的連貫性,注重開頭結尾,中間過渡,有起有伏。
八是要注意拍攝風格、影調的一致和統一。
2. 什么是人文攝影
人文攝影,是攝影者通過器材和技術所表現的、被攝體背后的社會意義,是攝影者的思想和思考。人文攝影的本質就是關注人的生活狀態(tài)的攝影活動。要反映人的本質特征,包括生存狀態(tài),精神追求,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等等。
3. 人文攝影百度百科
人文攝影能夠反映出人物何種特點,可以深切感受到他的經歷痛苦與歡樂悲憤的情緒。
4. 人文攝影用什么鏡頭好
從焦段上來說,只有超廣角、廣角、標準、中長焦、長焦、超長焦之說。沒有人文頭這一說。
人文鏡頭通常來說是指35mm(相對135mm相機來說)左右焦段的,大光圈的鏡頭。這類鏡頭要兼顧場景(廣角),又要兼顧一些特寫(大光圈),是反應風土人情一類作品最常采用的。
這類鏡頭也可以用于拍風景,也可以用于拍人像。
5. 人文攝影師主要拍攝什么
,最根本區(qū)別也就是側重點的不同,簡單說人文攝影可以說也是一種紀實攝影,就叫人文紀實攝影吧,人文攝影的目的和主旨是在于表達攝影師對社會、人文、現實的理解與思考,而人像攝影就簡單的多了,主要就是在于展現和刻畫人物,拍攝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姿態(tài)、氣質等等,具體還可以分為肖像照、全身照、環(huán)境人像等等。
6. 人文攝影拍些什么好
用100-400mm鏡頭拍人像,通常只能用到100mm端,且成像質量一般化。
100-400這枚鏡頭,因為是長焦,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并不是大部分人像攝影愛好者的必備鏡頭。原因很簡單——鏡頭的焦段越長,攝影師和攝影主體之間的距離就越遠。拍人像和拍其他題材又不一樣,在拍攝的時候,攝影師是要和模特實時溝通的。
100-400mm鏡頭的廣角端、長焦端的放大倍率分別為0.17X和0.57X。這樣的放大倍率,尤其是長焦端的放大倍率,非常適合拍攝微距類攝影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