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賓得18-55鏡頭適合拍什么類型的照片
昨天也是我回答的你的問題,一句話告訴你DA和DAL的差別
da是全配置、金屬卡口的鏡頭,dal是減配置塑料卡口的鏡頭。鏡頭本身光學設計是一樣的。
所以選哪支鏡頭對你拍出的照片本身沒有任何影響。如果不需要防水功能,就圖便宜買一只dal 50-200,自己配一個遮光罩也就再花20塊錢搞定。
拍風景的話17-70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17-70是恒定F4光圈的,算是賓得中高端鏡頭,但是這個鏡頭很多人不喜歡是因為:
行貨價格虛高
這個鏡頭某批次的超聲波馬達非常愛壞,17-70的設計還不像16-50有超聲波還帶機身馬達接口,17-70的超聲波如果壞了,除了去高價修,沒有備胎方案
如果需要廣角的話可以考慮賓得16-45或者騰龍17-50 2.8,不過我建議先用好18-55,那支鏡頭不差的,賓得最有誠意的入門鏡頭之一就是18-55
2. 賓得16-85鏡頭怎么樣
賓得 K32+18-135,18-135采用DC馬達,是賓得目前對焦最快的變焦鏡之一另外還可以選16-85,也是DC馬達,但才出,價格有點不劃算。
3. 賓得18-55wr鏡頭評測
這個頭的邊緣畫質相當差,甚至還不如賓得自家的da18-55套頭的水準……而且目前此頭售價虛高,達到3400人民幣,實在不值得購買預算比較少的建議購買18-55wr
4. 賓得18-50鏡頭
在DA50-200和DA18-135之間選擇很好選擇,肯定18-135更為實用一些,廣角+中長焦覆蓋最常用的視角,就是價格相差有點大,不過這都屬于套頭,鏡頭成像素質和做工差不多少,50-200的分防水和不防水版的,后者略為貴些,18-135就是防水的帶WR標志,如果入門的話并不建議用高級點的頭,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推薦18-55+55-300,倆個都不要防水版的,最好收二手的,倆頭+起來才1200-1300元,覆蓋18-300焦段意味著很多題材你都可以拍,比如小狗頭18-55可以拍些環(huán)境人像、靜物、風景、小品,55-300可以拍人物特寫或者體育競技、鳥獸等,只要多拍多練等技術練好些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焦段的鏡頭。
5. 賓得16—45鏡頭怎么樣
K7和Kr等入門機的操控上稍有不同,有肩屏并且是100%視野取景,而在白平衡處理上由于有色溫傳感器,要比入門機準得多,而K7缺點基本都集中在那塊cmos上,高感比較差,接近ccd水準,動態(tài)范圍也不大,但是該塊cmos的細節(jié)描繪能力不錯,更像一塊ccd。對焦系統(tǒng)差了一代,據(jù)說Kr的弱光對焦更強,LV對焦也是Kr更快,在機身其他性能上,K7對Kr均有優(yōu)勢
K7套機帶的是1855 wr,做工比普通1855要好很多,只是沒1645那么廣而已,用于拍攝風景也湊活夠用,但是弱光下就直接死掉了。Kr在弱光下開高iso,比K7的那個組合要強得多。如果主要是光照條件好的情況下用,那么選K7套,否則選Kr套
6. 賓得16—50鏡頭適合拍什么
賓得的要好一點.色彩油潤.圖麗的色彩偏黃.
7. 賓得18-55鏡頭怎么樣
52、58、67即是鏡頭前端可以安裝的濾鏡的尺寸。UV鏡的作用原來是消除紫外線入射對照片的影響,現(xiàn)在這方面的作用小了,但依然比較常用,是用來擋灰和保護鏡頭鍍膜的。UV鏡有單層鍍膜、多層鍍膜之分,單層的便宜,透光性一般;多層的貴一些,透光性好,對照片色彩的影響也小一些。18-55的鏡頭一般價格不高,不需要在UV上投入很大,就用一個普通的單層鍍膜UV鏡就行,主要保護鏡頭,省了鏡頭清潔費用。
尼康和賓得18-55鏡頭用52mm的UV鏡,佳能18-55用58mm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