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嚴肅攝影是什么
原則上定焦更適合風景和人像。但是很多時候不可能帶太多定焦出門。
比如適馬14/1.4就是廣角定焦,拍攝風景、夜景星空都是首選,但很多時候外出14-24就是首先,畢竟方便很多。
35/1.4既可以拍攝風景也可以拍攝環(huán)境人像以及私房照,都是上佳選擇,但很多時候,一些人外出選擇24-70。
人像拍攝被稱為人像皇的85/1.4以及50、105、135、200這五只鏡頭都能在不同距離實現(xiàn)最佳人像效果,不僅人像清晰銳利,背景虛化完美把人像與背景分離,但是很多時候,更多人喜歡70-200來解決遠近人像拍攝問題。
總的說來,定焦成像效果佳,變焦方便。
2. 嚴肅風光攝影
圓形的有一定的六局限性,方片濾鏡實際上是最省錢的方案。以150系統(tǒng)為例:其基本上適配了市面上所有的鏡頭(佳能1124就算了),如果一個玩家同時擁有1424、2470、70200,他只需要一個濾鏡支架和對應鏡頭的轉接環(huán),150的濾鏡是完全可以共用的。但是如果購買圓形濾鏡,則需要購買不同卡扣尺寸的濾鏡,其成本其實遠超方形濾鏡。
其次風光攝影中有時候需要同時用到兩種或以上的濾鏡,圓形濾鏡在這方面難以實現(xiàn),而且對于nd1000這類濾鏡來說圓形濾鏡的暗角問題十分嚴重。
所以說如果題主手里只有一個鏡頭而且后期沒有升級或者新添的打算,只是打算嘗試一下nd1000的話,可以買一個作為嘗試。但是如果打算往嚴肅的風光攝影發(fā)展的話建議還是慢慢搭建自己的方片濾鏡系統(tǒng)
3. 嚴肅攝影是什么風格
交叉雙手:很自然很舒適的基本動作,留意讓肩膀稍稍拉后,使身體更挺拔,并注意收肚腩。
交叉雙手(全身照):在拍攝全身照時,讓一只腳繞到另一只腳前,但留意重心應放在其中一只腳上,而不要平均重心,否則看起來較奇怪。叉腰垂手:很多時男模特兒會不知道雙手怎放才好,答案其實只有四個:輕松垂手、在臀部、在口袋或交叉胸前。重點是放松肌肉,除非你在拍攝健美先生比賽。
4. 嚴肅攝影是什么工作
如果把一張照片的拍攝到最后的呈現(xiàn)對比于廚師做出一道菜,那拍攝過程類似于廚師親自選購食材,而后期則相當于烹飪過程。顯然,我們并不能去把選購的食材直接當菜吃下去,當然好吃的菜必然需要好的食材,如何本身食材就不新鮮,那就很難做出一盤可口的菜了。事實上,對于數(shù)碼照片來說,一張照片的輸出本身就包括了機設后期。數(shù)碼相機里本身即可以調整包括對比度,白平衡,銳度,反差,飽和度,色調等一系列參數(shù)。這些參數(shù)在PS或者LR里面也是可以調整的,所以所謂jpg直出是個偽概念,如果對于機內設置亦無主觀調整的話,那大抵只相當于做了選購食材的工作,然后交給機器烹飪,這樣顯然不應該是一個廚師的全部工作。同時jpg文件的壓縮算法會損害一部分畫質。鑒于如此,為了呈現(xiàn)攝影師的意圖,一般都會利用數(shù)碼相機拍攝raw格式的照片。raw即鮮肉的意思,是cmos或者ccd將光信號轉換為數(shù)字信號的原始數(shù)據(jù),相機在生產raw文件的時候同時也會產生一個包含銳度,飽和度,白平衡等信息的頁眉文件。利用raw文件,可以后期直接調整白平衡,這樣也避免了前期白平衡不準的問題。在膠片時代,在暗房里沖洗膠卷即為后期。數(shù)碼照片的直出,大概可以類比為拍完膠卷以后,將膠卷送給店家沖洗,沖洗的過程完全不可控。一般嚴肅的攝影師都會在自己的暗房沖洗照片。如下圖這張布列松的肖像:通過Pablo Inirio在暗房中進行的后期制作標記如下圖:下圖這種赫本的肖像亦經過后期暗房處理:關于這些照片暗房后期更詳細的過程可見:
Magnum and the Dying Art of Darkroom Printing
所以,無論在膠片時代還是數(shù)碼時代,后期都是攝影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更新一點兒由于后期,尤其是數(shù)碼時代的后期,改變被攝事物的形態(tài)顯得相對容易。所以,往往會有人對于主觀后期的照片是否能夠作為嚴肅的攝影作品有疑問。事實上,無論是荷賽還是其他重要攝影比賽,都允許一定的后期,主要是包括調色,對比度,明暗度之內參數(shù)的調整,而不允許直接改變或者增減被攝物體的形態(tài)。2013年,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和中國新聞攝影學會聯(lián)合制定了《新聞紀實類數(shù)字照片技術規(guī)范》:一是使用圖像軟件處理照片,不允許對原始圖像做影響照片真實屬性的調整和潤飾。
二是不允許對畫面構成元素進行添加、移動、去除(去除圖像傳感器及鏡頭污點 除外)。
三是允許剪裁畫面和調整水平線,但不允許因此導致圖像對客觀事實的曲解。
四是允許對整體影調及局部影調進行適度調整,但不允許破壞原始影像的基調 與氛圍。
五是允許對整個畫面的色相、明度、飽和度及色彩平衡進行適度調整,但不允許破壞原始影像的基本色調。
六是允許將彩色照片整體轉化成黑白或單色,不 允許做局部黑白或單色調整。
七是不允許對照片畫面進行拉伸、壓縮、翻轉。可以看出,即使在強調真實性的新聞攝影作品中,一定主觀后期調整也是允許的。不過這還是一個具有一定爭議性的話題。因為今年的荷賽已經據(jù)說要調整后期處理的比賽規(guī)則,也是因為去年這張Paul Hansen的獲獎作品『加沙葬禮』引發(fā)了一定的爭議。這張作品之前發(fā)表過,色調和參賽作品有所不同。所以被人質疑。不過通過評委的重新評估之后,仍然未改變決定,可見色調調整對于真實性的影響有限。甚至,可以設想,這張照片如果處理成黑白的,那對真實性的影響何如?如果說,直接改變照片的真實性,那大概屬于創(chuàng)意攝影的范圍了。那就和一般人理解的攝影有所區(qū)別。5. 什么叫低調攝影
光圈,快門,感光感。這三個參數(shù)都可以控制照片的亮度,其中,光圈和快門在攝影中合稱為曝光組合,它們和感光度一起,決定了一張照片的亮度。
一張照片拍攝時所確定的亮度,就是由這三個參數(shù)共同參與、協(xié)同工作而得到的,從本質講,也只有這三個參數(shù)和環(huán)境光線會影響到照片的實質亮度。
對于很多初學者來說,問題就來了,照片的亮暗由三個參數(shù)一起來影響,到么到底哪個參數(shù)是最重要的呢?
那我們先來說下這三個參數(shù)是如何一起控制亮暗的。
網上有一個例子,說的很形象?,F(xiàn)在我們也利用這個例子給大家說明一下。
我們可以把光線比作水,照片合適亮度所需曝光量比作水杯,水龍頭比做光圈,放滿水所需時間長短比作快門速度,水壓比作感光度。我們看一下下圖:
為了得到一張曝光合適的照片,我們需要“一杯水”量的光線,也就是確定了杯子的容量,水流大時,放滿一杯水的時間就短,水流小時,放滿一杯水所需要的時間就長。
當感光度高的時候,相當于是給水加壓,讓水的流速變快,接滿一杯水的時間就會變短。當感光度低的時候,相當于把水壓變小,水的流速變慢,接滿一杯水的時間就會變長。
所以,水流大小,時間長短,水壓大小,會有多種組合方式,但我們最終都會得到同樣“一杯水”。
看完上面的比喻,大家就應該明白了光圈,快門,感光度的工作原理了,就如同放水一樣,得到一杯水是目標,但如何得到這一杯水的,就有很多種“放水”的方法,也就是光圈,快門和感光度的組合。
所以,這三個參數(shù),對于亮度來說,重要性是一樣的,不分誰強誰弱。
具體用哪什么參數(shù),需要我們跟據(jù)拍攝時的意圖來確定了。因為光圈除了管亮暗,它還管著景深的大?。豢扉T除了管亮暗,它還管著運動物體虛實的效果;感光度除了管亮暗,它還影響著照片的畫質。
針對我們旅行中的照片來說,一般多采用光圈優(yōu)先。拍人的時候,光圈可以大一些,如果光線太暗,就提高感光度,把人物拍清楚是第一位的;
F2.8, ISO2500, 1/280秒。
F1.4,ISO640,1/80秒。
F2.8, ISO2500, 1/100秒。
拍風光的時候,光圈小一些(這樣景深比較大),如果打算長時間曝光,感光度低一些(風光攝影,一般都是低感光,星空極光除外)這樣曝光時間就長了。
F16, ISO50, 2秒。
F13,ISO100,0.6秒。小光圈,大景深。
F11,ISO200,6秒。
根據(jù)拍攝意圖確定曝光組合,不夠的曝光量最后由感光度補充。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飛俠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