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攝影大賽圖片
從2013年起,由歐洲攝影家(PEP)、美國專業(yè)攝影(PPA)、亞洲專業(yè)攝影聯(lián)盟(UAPP)、澳大利亞專業(yè)攝影學院(AIPP)聯(lián)合組成的大賽組織搞了一個叫“世界杯攝影大賽(WPC)”,中國人像攝影學會作為亞洲成員國之一,參加每屆的攝影大賽組織。
世界杯攝影大賽(WPC)是為專業(yè)攝影家建立的攝影藝術交流平臺,不同國家,不同語言,不同種族,不同文化,共同展現(xiàn)各國專業(yè)攝影家的技術風采,通過發(fā)揮個人創(chuàng)意構思、一流的攝影水平、提供一個攝影師向往的藝術精神領域、從而增進世界各國友誼。
本賽事分為商業(yè)攝影、數(shù)碼藝術、自然風光、新聞攝影、肖像攝影、婚禮攝影和婚紗攝影。各獎項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產生。
這個世界杯攝影大賽,已經在世界各國產生了積極影響,越來越多的攝影師愿意參與其中。最近幾年,在中國人像攝影學會的大力組織下,獲得了很好的成績。
2. 世界知名攝影大賽
攝影界的最高獎項是普利策獎、荷賽、哈蘇國際攝影獎。
1、普利策獎:普利策獎也稱為普利策新聞獎。1917年根據美國報業(yè)巨頭約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遺愿設立,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已經發(fā)展成為美國新聞界的一項最高榮譽獎?,F(xiàn)在,不斷完善的評選制度已使普利策獎成為全球性的一個獎項,被稱為“新聞界的諾貝爾獎”。
2、荷賽獎:荷賽獎是世界新聞攝影比賽(WORLD PRESS PHOTO,簡稱“WPP”,通稱“荷賽”),由總部設在荷蘭的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WORLD PRESS PHOTO FOUNDATION)主辦。
該會成立于1955年,因為發(fā)起于荷蘭,故被稱為荷賽。被認為是國際專業(yè)新聞攝影比賽中最具權威性的賽事。自1957年舉辦第一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以來,至2018年已舉辦了61屆。
3、哈蘇國際攝影獎:哈蘇國際攝影獎創(chuàng)辦于1980年,已經逐步成為一項國際攝影界重要的攝影賽事,主要宗旨是獎勵“一位公認的攝影師的主要成就”。
3. 世界風光攝影大賽
哈蘇國際攝影獎。宗旨是獎勵一位公認攝影師的主要成就。
2018哈蘇國際攝影大賽:
每兩年,由著名相機品牌哈蘇(Hasselblad)組織的攝影大賽——哈蘇國際攝影大師獎都會評選出野生動植物、肖像、風景、藝術、時尚及建筑等類目的優(yōu)秀攝影獎項。本屆大賽吸引了來自世界范圍內的眾多優(yōu)秀攝影師參加。
最終大賽評委從3萬多名參賽者的優(yōu)秀作品中選出了11張驚艷的獲獎作品。獲獎攝影師分別來自9個不同國家。他們都將參加于今年9月在德國科隆舉行的大賽頒獎典禮,典禮上也將展出獲獎攝影師的作品。
擴展資料:
哈蘇基金會是由厄納和維克多·哈蘇捐贈的遺產于1979年建立的?;饡淖谥际谴龠M自然科學和攝影領域的科學教育和研究。該基金會每年都撥款資助眾多項目,其中之一就是每年一度的哈蘇國際攝影獎。
1989年,該基金會在瑞典哥德堡成立并向公眾開放了哈蘇攝影中心(哈蘇中心),該中心已經舉辦了一系列展覽和文化演講活動。值得一提的是,該中心還建有一個面向研究者和學生的攝影研究與參考書圖書館,收藏有包括歷屆哈蘇國際攝影獎獲獎者作品在內的豐富的圖片。
哈蘇國際攝影獎創(chuàng)辦于1980年,已經逐步成為一項國際攝影界重要的攝影賽事,主要宗旨是獎勵“一位公認的攝影師的主要成就”
參考資料來源:百科-哈蘇國際攝影獎
參考資料來源:大眾網-大飽眼福!2018哈蘇國際攝影大賽獲獎作品
4. 世界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圖片
1、世界新聞攝影比賽
世界新聞攝影比賽(WPP)又稱荷賽,是1956年由荷蘭三位攝影家發(fā)起創(chuàng)立的基金會支持的,該基金會的宗旨是:“在全世界范圍內引起并增強人們對新聞攝影的廣泛興趣,傳播信息并加強國際間的相互理解?!?/p>
四十年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的規(guī)模在不斷擴大,每年都有數(shù)十個國家近萬幅作品參賽,比賽項目發(fā)展到9類19項,是世界上參與范圍最廣,最具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新聞攝影大賽。荷賽每年還常增設一些特別獎,如“匈牙利李斯特獎”、“奧斯卡·巴納克獎”等。
荷賽所涉及的題材的多樣性使其參賽及獲獎照片不但能基本涵括每年的重大事件,也能深入人類的日常生活,它的作品已成為人類所處的時代和歷史的見證。
2、哈蘇國際攝影獎
哈蘇基金會是由厄納和維克多·哈蘇捐贈的遺產于1979年建立的?;饡淖谥际谴龠M自然科學和攝影領域的科學教育和研究。該基金會每年都撥款資助眾多項目,其中之一就是每年一度的哈蘇國際攝影獎。
1989年,該基金會在瑞典哥德堡成立并向公眾開放了哈蘇攝影中心(哈蘇中心),該中心已經舉辦了一系列展覽和文化演講活動。值得一提的是,該中心還建有一個面向研究者和學生的攝影研究與參考書圖書館,收藏有包括歷屆哈蘇國際攝影獎獲獎者作品在內的豐富的圖片。
哈蘇國際攝影獎創(chuàng)辦于1980年,當前已經逐步成為一項國際攝影界重要的攝影賽事,主要宗旨是獎勵“一位公認的攝影師的主要成就”。該獎項由一批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攝影家和資深專家推薦3名候選人,最終得主則由哈蘇基金會董事會從3名候選人中選定。
3、普利策新聞攝影獎
開始于1917年的普利策獎由美國著名報人約瑟夫·普利策創(chuàng)立,主要分為新聞獎和文化藝術獎。
普利策逝后立下遺囑,將財產捐贈給哥倫比亞大學,設立普利策獎,獎勵新聞界、文學界、音樂界的卓越人士,該獎自1917年以來每年頒發(fā)一次。 85年來,普利策獎象征了美國最負責任的寫作和最優(yōu)美的文字。
特別是新聞獎,更是美國報界的最高榮譽。每一個希望有所作為的美國記者無不以獲得普利策新聞獎作為奮斗的目標。 普利策獎的評委由有成就的名記者組成。
當年的優(yōu)勝者由評委審查、挑選,但評選結果需經哥倫比亞大學顧問委員會通過,并由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宣布。 首屆普利策攝影獎是1942年頒發(fā)的。此后,除1946年外,每年頒發(fā)一次。從1968年開始,攝影類增設了專題新聞攝影獎,獲獎作品通常由一組照片組成。
普利策攝影獎獲獎作品具有重要意義。不少美國人對于許多重大事件的深刻印象是由當年普利策獎獲獎照片形成的。事實上,許多美國人是通過回憶他們第一次看到這些影像時正在做什么來記錄自己的一生的。
4、國家攝影大典
國家攝影大典是國家攝影一年一度、面向全球攝影人的年度盛典,是全球攝影產業(yè)發(fā)展的風向標,同時也是一年一度全球攝影人的思想盛宴。
一年一度的國家攝影大典,將對本年度涌現(xiàn)出來的全球攝影領域的大事件進行盤點;將對本年度涌現(xiàn)出來的影響全球的圖片進行評選和頒獎;將對本年度涌現(xiàn)出來的攝影事件進行多角度的剖析;將對下一年度及未來全球攝影發(fā)展趨勢進行分析、預測和展望。
2012年4月22日,國家攝影大典首屆盛典在中國北京勝利舉行,1200多人參加了本屆盛典,會議現(xiàn)場展出了1000多幅優(yōu)秀攝影作品。盛典還對首批“達蓋爾獎”進行了揭曉和頒獎。
國家攝影大典是全球攝影人的尖峰盛會,每年將在不同國家或不同地區(qū)舉行。
5、達蓋爾獎
達蓋爾獎,是國家攝影大典的最高獎項,以照相機的發(fā)明人法國著名發(fā)明家、化學家和藝術家路易·雅克·曼德·達蓋爾(Louis·Jaque·Manteis·Daquelle)的名字命名。為了紀念他對人類攝影事業(yè)的貢獻,國家攝影大典把每年的最高榮譽獎定為達蓋爾獎。
5. 世界新聞攝影大賽
新聞攝影最高的是國際的“荷賽金獎”, 國內的是中國新聞獎,還有德藝雙馨獎。分析如下:
1、世界新聞攝影獎(通稱“荷賽”),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最有威望的新聞攝影比賽之一,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主辦,1957年第一屆。到現(xiàn)在,每年都有數(shù)十個國家近萬幅作品參賽,比賽項目發(fā)展到9類18項是世界上參與范圍最廣,最具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新聞攝影大賽。
它的作品成為人類所處的時代和歷史的見證。
(1)獲獎攝影作品:
2、中國新聞獎共設四大類,29個評選項目,其中報紙、通訊社設消息、言論、通訊、系列報道、新聞攝影、報紙版面、新聞漫畫和報紙副刊8項,廣播、電視設消息、評論、新聞專題、系列報道、新聞性節(jié)目編排和新聞現(xiàn)場直播各5項。
中國新聞獎采取無計名投票評選。每屆設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特別情況下還設個別榮譽獎、特別獎。關于攝影分類:
1、畫意攝影:以其唯美的畫面語言及美好的設計內涵一直是人像攝影的一種重要的表達方式。
十九世紀后半頁,英國攝影家雷蘭達拍攝出了曾被預言為“攝影新時代來臨了”的作品-----《人生的兩條路》,在攝影還被輕視的當時,這幅作品以其勸勉性的主題和油畫式的構圖,受到了維多利亞女王的極高評價??梢赃@樣說,雷蘭達對推進攝影藝術的發(fā)展功不可沒。
從此,畫意攝影也逐漸成為攝影藝術中的一個重要流派。
2、商業(yè)攝影:顧名思義是指作為商業(yè)用途而開展的攝影活動。從狹義上講就是商業(yè)攝影,廣義上就是為發(fā)布商品或者撰寫故等進行的攝影類型,這種類型在時下的攝影活動中是極為重要的一種。
這類攝影是為商業(yè)利益而存在的,要按照企業(yè)要求進行拍攝,比較拘束。
3、水墨攝影:和傳統(tǒng)的水墨畫一樣,現(xiàn)市面上出現(xiàn)的水墨攝影作品,按題材,可以分為風景、花鳥和意境,對應國畫中的山水畫和花鳥畫;按手法和意境,可以分為抽象和具象,對應國畫中的寫意和工筆。
4、靜物攝影:與人物攝影、景物攝影相對,以無生命(此無生命為相對概念,比如從海里捕撈上來的魚蝦、已摘掉的瓜果等)、人為可自由移動或組合的物體為表現(xiàn)對象的攝影。
多以工業(yè)或手工制成品、自然存在的無生命物體等為拍攝題材。
在真實反映被攝體固有特征的基礎上,經過創(chuàng)意構思,并結合構圖、光線、影調、色彩等攝影手段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將拍攝對象表現(xiàn)成具有藝術美感的攝影作品。
這就叫靜物攝影。
6. 世界攝影大賽圖片素材
每個攝影比賽對后期處理都有自己的要求的。一般是可以調節(jié)對比度、亮度等,不可以進行素材的添加或刪除。你說的金像獎的撤銷事件是因為后期把畫面中的扁擔給PS掉了。這在紀實攝影中是不允許的。
7. 世界攝影比賽
2021亞太青年國際攝影大賽含金量非常高,首屆“亞太青年國際攝影大賽暨巡回展”,是海內外華人聯(lián)合為助力世界攝影事業(yè)的發(fā)展所做出的重大舉措,為發(fā)掘國際型攝影人才,進行培養(yǎng)、推薦獨立創(chuàng)新的優(yōu)秀青年攝影人,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攝影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富有活力源泉的人才保障,也為促進中澳在各領域的友好交流合作做貢獻。
8. 世界攝影大賽圖片高清
1.參賽作品形式不限,只收單幅作品。
2.參評照片必須由手機拍攝,照片須保留其原始信息,主辦方將根據實際情況查閱原始文件,參評者須積極配合。對于違規(guī)送評或不能提供原始照片信息的參評照片,主辦方將視其為無效作品。
3.參賽上傳的作品要求為JPG格式,作品長邊為1200-3000像素。主辦單位會向參評者調取原始文件以供鑒定。請參評者務必將拍攝的原始文件和調整后的大文件在規(guī)定時間內向主辦方提交,逾期者或不提供者視為自動放棄參評資格。
4.參評者應保證自己是參評作品的著作權人,如果參評作品發(fā)生包括但不限于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剽竊等在內的法律糾紛,其責任由參評者自已承擔,與主辦方無關。
5.凡在本網站歷屆賽事中已經獲獎的作品,謝絕參賽。
6.違反國家政令、法律、法規(guī)、色情、暴力、侵害權利、違背社會公序良俗或宗教禁忌的作品,主辦方有權決定取消該作品參賽資格 。
7.主辦方擁有全部參賽作品的使用權,該使用權可延續(xù)至參賽作品上傳后的無限期且不可撤回。主辦方可以無限期地在全球范圍內的所有媒體上或出版物上使用參賽者的任何一件作品用以推廣本網站,不再另付報酬。
8.參評者一旦上傳作品,即視為同意并遵守以上規(guī)則。凡不符合征稿要求的作品,一律取消參評資格。
9.本次賽事組委會和評委會成員不可投稿,一經發(fā)現(xiàn)將取消參評資格。
10.本次大賽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擁有。
9. 世界攝影大賽獲獎照片高清
何泓姍獲得2017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qū)華夏典藏獎。
何泓姍,1987年4月10日出生于重慶市,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攝影師、平面模特,畢業(yè)于重慶人文科技學院表演專業(yè)。
2017年,其主演的都市情感劇《云巔之上》首播;同年,以攝影師的身份獲得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qū)華夏典藏獎。2018年,主演古裝勵志劇《鳳弈》;同年,其出演的古裝宮廷劇《如懿傳》首播。2019年1月12日,獲得第3屆金骨朵網絡影視盛典年度網絡潛力演
10. 全世界攝影大賽
路易·達蓋爾出生法國巴黎,1839年1月7日,法國科學與藝術學院上,路易·達蓋爾演示了銀版攝影術。
從此,路易·達蓋爾成為了世界第一個攝影術的人。經過不斷的試驗,顯影時間逐漸縮短。當時只是為人拍一些肖像。
后來,廣泛應用于電影領域。
現(xiàn)在,攝影者無處不在,相機、手機等等,如雨后春筍般的使用,也降低了攝影的門檻,成為大家工作、學習、旅游、愛好攝影等等的伴侶。
11. 世界攝影大賽圖片大全
全球攝影大賽有含金量非常高, 2018年5月17日,一年一度的攝影視覺盛宴再次拉開帷幕,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qū)正式啟動。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qū)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國際授權,《華夏地理》主辦。美國《國家地理》在攝影和圖片方面的專業(yè)性和權威性,奠定了大賽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自2006年起,這已是《華夏地理》連續(xù)第十三年舉辦如此高水準的頂級攝影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