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f24 70 f4
佳能EF 24-70mm F4的微距切換撥桿在70mm毫米的情況下,向前撥再繼續(xù)轉(zhuǎn)鏡頭,就能切換到黃色的微距拍攝區(qū)域。而這個對焦焦程其實和定焦已經(jīng)沒有分別,并且在開啟微距模式下,不能轉(zhuǎn)換到其他焦段,必須從微距模式切換出來。
2. ef24-70f4測評
佳能24-70紅圈鏡頭更實用。
之所以說佳能24-70紅圈鏡頭更實用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鏡頭類型:
目前佳能的EF鏡頭分三大類:
① EF為全畫幅鏡頭;
② EF-S為APS畫幅鏡頭;
③ EF-M為微單APS畫幅鏡頭。
佳能24-70是EF鏡頭,可以通用全幅和半幅相機,而18-135鏡頭是EF-S鏡頭只能用于半幅機身,裝在全畫幅上有暗角。
2)鏡頭成像素質(zhì):
24-70鏡頭一般是廠家主打畫質(zhì)的鏡頭,合適的變焦倍數(shù)和做工用料保證了成像素質(zhì),而18-135鏡頭一般只作為中低端機型的掛機頭,大變焦其實犧牲了成像素質(zhì),且該鏡頭不屬于佳能的紅圈鏡頭做工和用料并不算很好,成像相對于變焦更大的18-200鏡頭沒有優(yōu)勢。
3)焦段和光圈:
佳能24-70鏡頭焦段涵蓋了廣角到中焦(全幅),是使用的最廣的焦段,而18-135鏡頭雖然焦段更廣但是作為一鏡走天下的鏡頭焦段還是有所不夠。
需要注意的是24-70有兩大優(yōu)勢,首先它又微距模式,在微距模式下放大比達到了0.7倍,其次雖然24-70有F2.8L和F4L兩款,但是這兩款都是恒定光圈鏡頭畫質(zhì)有保障,且在70毫米端拍人像大光圈優(yōu)勢明顯。
3. 佳能24-70F4鏡頭
區(qū)別大。
f4和f2.8最大的區(qū)別是在最大光圈上面,兩者都是恒定光圈,后者擁有f2.8大光圈,進光量更大更利于夜晚拍攝;f4的鏡頭是佳能推薦給高像素的5DS使用,畫質(zhì)方面更出色;此外,相比而言,f2.8鏡口大,鏡片多虛化能力更強,但沒有防抖功能。
4. 佳能ef24-70f2.8三代鏡頭
整體來說,這支鏡頭較之老一代24-70鏡頭來說,其進步的幅度還是比較的大。特別是新鏡頭在邊緣成像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而中心銳度方面則因老鏡頭已經(jīng)有了很優(yōu)異的基礎,所以在新鏡頭上我們并沒有看出太過明顯的提升。
最后,我們再來聊聊這支鏡頭的售價。該鏡頭在經(jīng)歷了近半年的拖延之后,終于在近期上市了,不過其接近1萬8千元的售價的確令很多C家粉絲望而卻步。同比市場上同級別的N家和S家鏡頭來看,佳能的這支標準變焦鏡頭的確“高貴”了幾分。此外,同焦段副廠鏡頭一直以高性價比的優(yōu)勢吸引著玩家購買,而佳能原廠的那支老24-70mm鏡頭在二手市場也有很多品相好價格低的選擇。因此,基于以上兩點看,玩家朋友也不必糾結(jié)于新鏡頭昂貴的價格,找出一套便宜又實用的解決方案現(xiàn)在還是非常容易的。
5. 佳能EF24-70鏡頭
第二代;佳能EF 24-70mm f/4L IS USM的鏡頭結(jié)構(gòu)為:12組15片。佳能EF 24-70mm f/4L IS USM的遮光罩型號為:EW-83L。佳能EF 24-70mm f/4L IS USM的最大光圈量為:F4.0。佳能EF 24-70mm f/4L IS USM的最大放大倍率為:0.21(微距模式時約0.7倍)倍。佳能EF 24-70mm f/4L IS USM的鏡頭長度、重量為:83.4mm、600g。
6. 佳能24-70f4鏡頭說明書
佳能EF 24-70mm F4的微距切換撥桿在70mm毫米的情況下,向前撥再繼續(xù)轉(zhuǎn)鏡頭,就能切換到黃色的微距拍攝區(qū)域。而這個對焦焦程其實和定焦已經(jīng)沒有分別,并且在開啟微距模式下,不能轉(zhuǎn)換到其他焦段,必須從微距模式切換出來
7. 24-70f4鏡頭適合拍什么
對于那些改用尼康新的全畫幅無反光鏡系統(tǒng)的人,Nikkor Z 24-70mm f / 4 S要求是其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
除了尼康Z7和Z6外,尼康還為其新的Z卡口推出了三款專用鏡頭。尼克爾Z 35mm f / 1.8 S和尼克爾Z 50mm f / 1.8 S有兩個定焦鏡頭,而尼克爾Z 24-70mm f / 4 S是目前唯一可用的變焦鏡頭(盡管Z 14- 30毫米f / 4 S)。
它也是Z6和Z7捆綁提供的唯一鏡頭,如果您選擇購買這些無反光鏡相機之一,則可以通過購買包括該鏡頭的套件來節(jié)省大量現(xiàn)金,而不是購買它分別。
盡管它的焦距范圍似乎不大,涵蓋了適中的廣角到適中的遠攝長度,但由于其多功能性,快速的標準變焦被許多發(fā)燒友或?qū)I(yè)攝影師認為是必不可少的裝備,因為它的多功能性拍攝從寬闊的風景到令人愉悅的人像的任何東西。
8. ef24一70f2.8與24一105f4鏡頭誰更適用
1 、變形控制
同焦段鏡頭評測時,偶爾會出現(xiàn)焦段上的差別。
當我在測試廣角端變形時,意外發(fā)現(xiàn)這些鏡頭的范圍稍微有差距,分別是:RF > EF 一代 > EF 二代;在長焦端的優(yōu)勢則呈現(xiàn)RF > EF二代 > EF一代。
在變形控制上,RF 24-105mm的表現(xiàn)遠超過其它2顆EF鏡頭,綜合覆蓋范圍及變形控制,RF鏡頭的表現(xiàn)都是非常不錯的,第一回合的評測,RF鏡頭就勝出。
2 、畫質(zhì)表現(xiàn)
3款24-105mm的鏡頭都有L鏡的光環(huán),在畫質(zhì)上面自然有一定高水準表現(xiàn),大部分人通常都會考慮對IS和F2.8大光圈的取舍。不過在105mm的長焦端,除了能為攝影師提供更好的景深壓縮感,再加上F4也算是理想的工作光圈,依舊能提供不俗的拍攝效果。
散景表現(xiàn)算是中規(guī)中矩,這3款鏡頭沒有太大的差異,但通光量上卻是RF > EF 二代 > EF 一代,在RF鏡和EF一代鏡之間有近2檔的曝光差異。當F4光圈全開后,畫質(zhì)是RF鏡頭最好。
當光圈縮小到F8以后,3款鏡頭的成像質(zhì)量幾乎沒差距,都非常高,EF一代鏡頭雖然已經(jīng)屬于老頭,即使放大照片后,畫質(zhì)依然是非常的細膩。如果仔細比對細節(jié),可發(fā)現(xiàn)EF二代鏡頭和RF鏡頭的中間畫質(zhì)都有小幅度的提升。
邊緣畫質(zhì)則非常接近,很難直接判別出高低,可參考下面放大100%后裁剪的對比效果。
3、星芒表現(xiàn)
在星芒表現(xiàn)的部分,算是EF一代鏡的表現(xiàn)比較差,還有垂頭這個問題,同樣讓人印象深刻。在下方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到展示出的各代24-105mm星芒的效果,都是不一樣的,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星芒的表現(xiàn)也是越來越好,RF鏡的星芒確實讓人喜歡。
4、逆光拍攝
逆光是非??简炵R頭的抗耀光、色散、細節(jié)能力,通過比較這三鏡頭,可以看的得出新鏡頭確實有它強悍的地方,以下是我個人的拍攝感受。
抗曜光:RF鏡能有效抗曜光,這一點很明顯地超越EF雙鏡。
色散:RF和EF二代鏡頭的色散在光圈全開時,依舊能感受到它的存在,但影響的程度非常低,很容易就能通過后期來調(diào)整,中規(guī)中矩的表現(xiàn)。
細節(jié):照片的細節(jié)表現(xiàn)是RF > EF II > EF I,三者之間的差距有點類似于檔位,不是那種微弱的差距,有點像是1、2 、3這樣的感覺,所以,RF鏡頭確實成像要高于別的鏡頭。
對焦反應:這次評測的三款鏡頭的對焦都非常快,這一點也許與無反相機也有關系。
9. 佳能24—70f4鏡頭怎么樣?
lock 鎖定因為一些鏡頭變焦后的鏡頭長度變化很大,有時候如果鏡頭向下的時候會自動的滑出來,所以lock的功能是鎖定鏡頭變焦,防止鏡頭無意中滑出。很多變焦鏡頭都有類似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