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賓得50-200鏡頭
長焦頭 星50-135好。原廠頭有50-200和55-300。但是基本沒人入,要么拆機套頭dal50-200,玩具狗頭和套頭一個人系列。要么入個好的。
拍人像 推薦星55 和星50-135兩支,外加15 f4l 和一支小公主當標頭掛機。
旅游 推薦17-70一支基本夠用了。或者18-300這樣的旅游頭。
拍特定的東西 比如風景 建筑 體育比賽 鳥類。。。都有特定的頭比較適合。
2. 賓得50200鏡頭評測
新手就套頭18-55加55-300還有一個套頭死50-200的,因為55-300銳度稍好,所以推薦55-3001855+50200稱小雙套,1855+55300稱大雙套對了,是DAL的大雙套
3. 賓得50-200鏡頭除霉菌
八羽怪的后期升級版本之一 Helios-44K-4為原生賓得單反口,用在賓得機身上無需轉(zhuǎn)接,直接裝上機身,嚴絲合縫 而且鏡頭的刻度正面是朝上方的,猶如原廠鏡頭一樣。Helios-44K-4的參數(shù)也是全系列中最高的一支,可見蘇聯(lián)人民在此鏡上頗下工夫。
支支鏡片干凈通透,無霉無劃無磕碰無脫膜無塵調(diào)焦順暢,光圈開合正常
4. 賓得50-200鏡頭是否支持全時手動
要色彩2K左右只有DA 55-300,全時手動,淘寶V視界和成都訊杰報價都2100多點.50-200的成像畫質(zhì)都不如55-300,好歹是平川純大師手筆,除了對焦行程和對焦速度,真沒啥可挑剔的了FA 80-320也是可以全時手動的,但其實這頭成像還真不如55-300,長焦端成像很軟銳度好的副廠頭,龍炮 小黑,都太貴了
5. 賓得50-200鏡頭慮鏡參數(shù)
賓得da17-70f4,是賓得半幅單反鏡頭,等效全幅視角是25-105,全程恒定光圈f4,濾鏡尺寸68。
6. 賓得50-200鏡頭怎么樣
連拍并不是很重要 當然得看你用來干嘛 家用就不必看連拍 KS2畢竟是新款 肯定比K50好 不過K50的配置足夠家用了 并且配色方面是絕對的亮點 買那個還是看預算吧 兩款都是賓得不錯的相機
7. 賓得50-200鏡頭素質(zhì)
55-300效果要好些,性價比最高,我剛買的,感覺比50-200強不少。不要光看參數(shù),用過才知道,55-300確實不錯。
8. 賓得50-200鏡頭適合拍什么
昨天也是我回答的你的問題,一句話告訴你DA和DAL的差別
da是全配置、金屬卡口的鏡頭,dal是減配置塑料卡口的鏡頭。鏡頭本身光學設計是一樣的。
所以選哪支鏡頭對你拍出的照片本身沒有任何影響。如果不需要防水功能,就圖便宜買一只dal 50-200,自己配一個遮光罩也就再花20塊錢搞定。
拍風景的話17-70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17-70是恒定F4光圈的,算是賓得中高端鏡頭,但是這個鏡頭很多人不喜歡是因為:
行貨價格虛高
這個鏡頭某批次的超聲波馬達非常愛壞,17-70的設計還不像16-50有超聲波還帶機身馬達接口,17-70的超聲波如果壞了,除了去高價修,沒有備胎方案
如果需要廣角的話可以考慮賓得16-45或者騰龍17-50 2.8,不過我建議先用好18-55,那支鏡頭不差的,賓得最有誠意的入門鏡頭之一就是18-55
9. 賓得50-200鏡頭拆卸
da鏡頭最近跌價趨勢明顯,3600的da星50-135價格屬于正常偏低的水平。如果外觀鏡片成色比較好、配件箱說齊全,這個價確實算低的。
鏡頭有沒有拆修過,價格上是看不出來的??梢酝ㄟ^讓賣家提供更多的細節(jié)照片,來觀察判斷。我一般主要檢查以下幾點:
鏡頭前方的壓鏡圈缺口處是否有磨損、劃痕。前鏡組都是從這個位置拆的,如果拆過會留下痕跡。
鏡頭各位置螺絲釘是否有缺少、掉漆,螺絲是否平整嵌入,如果拆過,螺絲刀口一般會有掉漆的痕跡;
鏡頭對焦、變焦防滑膠皮是否松垮、有鼓泡、斷裂,因為拆的話這個膠皮是要扒開的,裝回的時候膠皮肯定比之前松,甚至會斷裂;
鏡頭內(nèi)部光圈是否有異常磨損的痕跡,如果光圈曾經(jīng)被清理拆散后,裝回沒有按照以前的順序,光圈原本磨損的痕跡會外露出來,這樣基本斷定這個鏡頭不但拆過,而且是大拆大修了;
檢查鏡筒內(nèi)部黑色消光漆是否有不正常的劃痕、掉漆,拆裝鏡組時候會留下這個痕跡;
檢查鏡頭后口,觸點和螺絲位置,是否有特殊劃痕,一般正常劃痕的方向是沿著安裝鏡頭旋轉(zhuǎn)的方向的劃痕,如果有其他方向的,可能是拆修留下的。
最后裝機檢查,在最長焦位置分別拍攝最近對焦、2米左右物體和無限遠物體,檢查成像是否有異常,尤其對比中心區(qū)域和邊緣區(qū)域的成像差異是否過大,如果明顯成像不清、對焦不實、中心與邊緣成像差異明顯,說明鏡組安裝有誤差,那么無論拆過沒有,這個鏡頭都有問題。
上面前幾點比較好判斷,最后一點需要有點經(jīng)驗,尤其是知道這只鏡頭應該達到什么樣的情況,才好做判斷。
10. 賓得50-200鏡頭af mf
Pentax在鏡頭生產(chǎn)方面也是很有名氣的,1972年首創(chuàng)了超級多層鍍膜技術,它所生產(chǎn)的所有鏡頭都是經(jīng)過多層(七層)鍍膜處理,使光線在穿透鏡頭時,每組鏡片的損耗率降至驚人的0.2-0.3%。
Pentax是日本相機制造業(yè)"五巨頭"中最晚推出AF單反機的。有足夠的前人經(jīng)驗可借鑒,所以其新型AF卡口也可稱得上是最為完美的。
眾所周知,Pentax的首創(chuàng)的 K型及以后的改進型KA卡口是很重要的卡口,它是世界上采用最多的卡口之一。已經(jīng)沿用了數(shù)十年,如Ricoh、Chinon、Cosina、Sigma等公司生產(chǎn)的單反機均采用 "K"型卡口。所以Pentax對鏡頭卡口設計上的一舉一動,會對這些公司有較大的影響。
所以Pentax對新型的AF卡口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實際上現(xiàn)實已經(jīng)不允許Pentax更換新卡口了,因為K和KA型卡口鏡頭市場占有率是最大的。
Pentax只是在原來的KA型卡口上增加了一個AF連接器和七只電子觸點,并命為PF或KAF型卡口,與原有的 K型及KA型卡口完全兼容。若將AF鏡頭裝在MF SLR?;?qū)F鏡頭裝在AF機身上,除了AF之外,均能全部發(fā)揮機身上的功能。當將KA型手動聚焦鏡頭用于AF相機上,還有所謂的“陷井聚焦”功能,即用手動設定焦點距離,當被攝物進入焦點時快門會自動釋放,這種方式特別運用于體育和野生動物攝影。Pentax與其他幾家公司相比,在MF向AF發(fā)展的關鍵問題——卡口設計上,可稱得上是盡善盡美,正可謂“最后的笑才是最美的笑”。
PentaxAF鏡頭是機身驅(qū)動型,內(nèi)部沒有聚焦馬達,鏡筒上邊有光圈調(diào)節(jié)環(huán),內(nèi)部也有CPU等,并無新奇之處。Pentax也配有一只AF增距轉(zhuǎn)換鏡,用于將手動聚焦鏡頭轉(zhuǎn)換成AF鏡頭,但要將原有焦距增加1.7倍,操作時,要預先將手動聚焦鏡頭的焦點設在無窮遠處,然后由增距鏡內(nèi)的活動鏡片來調(diào)節(jié)焦點。
由于Pentax的AF鏡頭與MF鏡頭的兼容性良好,故AF鏡頭的品種不算太多,但它仍生產(chǎn)了世界上第一支超長焦距變焦鏡頭FA* 250-600/4.5-5.6 ED,而其它廠家根本就沒有超過400mm的AF變焦鏡頭,看來Pentax真不愧是鏡頭生產(chǎn)的名廠。
Pentax于1991年推出第二代智能化AF SLR Z-10和Z-1。這兩款AF SLR的特點是具有自動變焦控制功能,因此也要求鏡頭內(nèi)應該具有變焦馬達,所以Pentax推出了這樣的FA(FA為Fully Automatic,全自動之意)系列AF鏡頭,并對原來的KAF卡口進行了改良,多增加了兩只電源觸點,用于供電給鏡頭內(nèi)的變焦馬達。新型鏡頭卡口的代號為KAF2,新舊兩個系列的AF鏡頭是兼容的。
FA系列鏡頭為電動變焦,與常規(guī)的手動變焦不同。在變焦環(huán)上有三檔速度可調(diào),旋轉(zhuǎn)變焦環(huán)的速度愈快,變焦速度也就隨之加快;如要改成手動變焦,只要將變焦環(huán)朝機身方向一拉就行了。只要變焦環(huán)與聚焦距離指示窗之間沒有"POWER ZOOM"的字樣,就是處于手動變焦狀態(tài)。由于FA系列鏡頭有獨立的聚焦環(huán), 所以用在非Z系列單反機上并無不便之處,只要將變焦環(huán)置于手動變焦位置,使用方法同非FA系列的鏡頭一樣。
2003年配合新出品的*ist,Pentax推出了沒有光圈調(diào)節(jié)環(huán)的FA-J系列鏡頭。
隨著數(shù)碼單反的普及,賓得近年推出了aps-c畫幅的DA鏡頭,其代表作是“三餅干”。更在今年推出了USM馬達驅(qū)動的DA*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