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草原天路航拍
2021年草原天路已經(jīng)開了,上周我們還去了,景色很美,樺皮嶺沒開。
2. 草原天路圖片實拍
草原天路美景是無可比擬的。天路之行,凈化心靈。心向往之,行必能至。孤身一人闖西藏,逐夢天路不言棄。在藏區(qū)行程20天,這里是從不缺少信仰的地方,世界屋脊,神奇藏區(qū),千山之宗,萬水之源,大美藏區(qū),心靈之旅。專程來到“天空之城”孜朱寺,海撥4800米,雖然路途遙遠,卻非常值得來。天空之城,凈化心靈。
3. 草原天路空中草原風景區(qū)
1、河北省張北縣草原天路的海拔高度約是1496米。
2、草原天路,全長132.7公里,猶如一條蛟龍,盤踞于群山峻嶺之顛,蜿蜒曲折、跌宕起伏,綿延百余公里。藍天與之相接,白云與之呼應,行走在天路之上,就像是漫步在云端,故而得名“天路”。這里是錫林郭勒大草原的邊緣,平均海拔1400米,年均氣溫只有攝氏4度,素有“天下十三省,冷不過樺皮嶺”之說。風大、日照充足、無明顯夏季成為最顯著的氣候特征。四季氣候皆不同。
3、草原天路位于河北張家口市張北縣境內,是連接張北縣塞外風景區(qū)及張北草原風情大區(qū)的一條重要通道,也是中國大陸十大最美麗的公路之一。公路沿線蜿蜒曲折、河流山巒、溝壑縱深、草甸牛羊、景觀奇峻,展現(xiàn)出一幅百里壩頭風景畫卷,分布著古長城遺址、樺皮嶺、野狐嶺、張北草原等眾多人文、生態(tài)和地質旅游資源。
4、草原天路分為東西二段; 1)東段是從崇禮出口(即:樺皮嶺入口),在張家口崇禮縣到天路入口30公里,從入口到出口大門沿途130公里,道路蜿蜒曲折,死彎較多,不停車需要3小時。 2)西段是張北入口(即:野狐嶺出口),張北路段大約70公里,主要以梯田、風車、南泥河空中草原、花海、兩奶尖山為主景,在張北大門出來后可停車休息。
4. 草原天路北線
十五年前,駕車穿越了青藏線上的天路。在海拔4700米以上的云端路上過昆侖山、穿可可西里、跨楚瑪爾河、越唐古拉山,一路駛去,艱險萬重,刻骨銘心,猶如昨天的事。
五年前,有了第二條天路,這就是張北的草原天路。一經(jīng)聽說,便駕車去行,一探究竟。那是橫亙在錫林格勒草原南緣的一條草原之路,就其平均海拔在1400米上下,最高的樺皮嶺是2100米。
兩條天路,一條在青藏高原,一條在黃土高原,一條在我國階梯地勢的第三級,一條在這個地勢下邊的第一級。
今年伊始,聽說家門口的渾源也出現(xiàn)了一條天路。驚奇之余,未行先思。那是一條怎樣的路,為什么敢叫天路······?這是所知的第三條天路。
去年9月,渾源縣為了進一步發(fā)展,曾組織并邀請專家開會,主題研究旅游問題。會上曾提出北岳恒山北線游和南線游,變北岳景區(qū)游為恒山全域深度大旅游的建議,目的是留住游人,擴大影響,促進發(fā)展。
看來,渾源早有動作,否則絕不可能在會后就忽如一夜變出個天路來。既然有這樣的眼光、這樣的思路,天路就不是拍腦袋而成的,它一定是智慧與大自然的杰作。
今年多雨,卻按耐不住向往之心。選擇七月即將結束的一天去探探此路。這天,天空并沒有完全放晴,時而有雨,時而日出,不穩(wěn)定的氣候,會增加行路的不確定性和記憶感,決定就在今天駕車再行天路。
車從渾源盆地北端的二嶺山口一探出頭來,便看見盆地對面幾十年來一次次看到的再熟悉不過的北岳恒山。不一樣的是這次把視點指向了恒山主峰天峰嶺右側深處的龍山。因為天路就在那里,天路就從龍山經(jīng)過。此時的龍山已被籠罩在深灰色的雨霧之中,面對那座山,陌生感陡然而生。
天路北起點是北岳恒山腳下的東防城鄉(xiāng),距離縣城僅3公里,海拔1100米。南行不遠經(jīng)過古墓成群的李峪村便開始行走山路。說到李峪,村莊不大,卻名聲不小。
有著上海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之稱的東周時代的“犧鐏”這一古代溫酒禮器,是于1923年在李峪村的趙國古墓出土的。圍繞著這個珍貴文物制造、來歷、出土,特別是它為什么最后落戶上海博物館,衍生出恰如行走天路般的故事,耐人尋味,為行走現(xiàn)今北岳天路鋪就了歷史穿越感。
車過李峪,映入眼簾的是明長城。長城烽燧在這里密集排列,好像拱衛(wèi)著北岳、守護著天路。長城緊挨落子窊村,人們通常稱此處長城叫落子窊長城。
關于落子窊一名的來歷,傳說楊家將鎮(zhèn)守邊關之時,佘太君率“十二寡婦”征西,穆桂英為先鋒大破洪州(今渾源縣)智取了葫蘆峪(今恒山山口)。穆桂英大戰(zhàn)韓昌,因身懷有孕,戰(zhàn)勝韓昌后在此點兵生子,把附近的這個村取名為落子窊。
現(xiàn)在,“烏?!备咚俟窂穆渥臃撋降淄ㄟ^,由于長城地勢很高,又直對公路,行車的人們都能看到它險峻的身影,也為長城旁邊的天路增添邊塞歷史的神奇。
剛剛回味曲折的歷史,難行的路段下馬威似的迎面而來。土石路面坡陡彎急,繞過幾座山嶺,已是海拔1800多米。
果真是應了山中氣候特點,云雨接踵而來,前面的路很快被云雨虛化,濕冷空氣陣陣襲入車窗,使人倍感夏季少有的涼意,而汽車發(fā)動機降溫風扇卻不停的吼叫著,驅趕著越野車爬過一個個陡坡。在一個山嶺灣處,看見天路又伸進濃霧漫漫的密林。不一會車在咆哮中鉆入霧氣彌漫密林,把林中的寧靜徹底打破。
這是恒山的森林,幽深的濃霧里全是大過碗口的松樹,由于樹與樹間距小,樹干和樹冠在云霧中顯得很高很高,林間又長滿齊腰的多種灌草,所以森林里濕度很高,產(chǎn)生了濃濃霧氣,這些霧氣生成了綿綿細雨,天路此時一片幽暗。
車在行,林在移,霧在飄,忽林忽霧。坡的路,急的彎,正在用力爬行的車突然發(fā)生擺動,不由心情一緊,這是車輪在打滑。停下車細看路,沙土路面上已經(jīng)被細細的濕泥覆蓋,往前觀察,看見林邊的濕土和石塊兒坍塌下來散落在路上,看來,路況有些復雜了。
細聽,山間沒有任何聲響,更沒有馬達聲,心虛之下,決定返航。艱難地掉轉車頭,逃跑似的一路下嶺。幾個彎過,霧散日出,豁然開朗。再停車回看,山是山,路是路,天路指向的森林仍在云霧中。這哪里有穿越天路的膽量和氣魄,真是丟人,好不笑話。當年走青藏天路也不曾有退卻。心誠勇氣增,再掉車頭繼續(xù)前行!
中午時分,上到龍山。龍山,海拔2267米,比北岳主峰天峰嶺高出61米。峰頂突兀,頂尖有自動化森林觀察塔;頂?shù)哪掀?,廟宇成群,在快速流動的云霧里顯得神秘;頂?shù)乃闹?,群山環(huán)繞,高山森林,時隱時現(xiàn),好不壯觀,大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龍山起伏而高大,又有龍音龍意,難怪渾源人很是崇拜,一說起北岳便提及龍山。龍山有名卻神秘,說龍山、道龍山的人多,來到龍山的人其實不多,是崇敬的原因,還是原先沒有天路的原因,亦不必說清。
沿著唯一的天路繼續(xù)前行。這一段路仍是沙土路,下坡多,急彎多,森林更多。下到一個很長很寬的森林谷底,但見山泉溪流,木亭座座。這定是縣里開發(fā)天路旅游而專門設立的中途休息點。說實話,這里谷幽林靜,金黃色的油菜花和深綠色的松林組合在一起,色調飽和,相互映襯,浸潤心境,委實難覓。木亭下微風和煦,清涼宜人,或觀景或聽泉,便是用餐的好地方。
前半程的天路過山穿林,沿途村莊很少。只有快出了林海才有了兩三個小村落。在到達天路與郝(郝家灣)凌(凌云口)縣道交匯點才有了一個叫破兌臼的較大村莊。這個村名確實古怪,一定有它自己的歷史故事。在鄉(xiāng)鎮(zhèn)機構撤并改革前,這里曾是林場鄉(xiāng)駐地,當初的這個鄉(xiāng)名才是名副其實的。
破兌臼村已經(jīng)隨著新農(nóng)村建設和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煥然一新,整齊有序而顏色獨特的新房舍在不規(guī)則的大山谷中極為醒目,說明村民們已經(jīng)過上了富裕生活。破兌臼是天路南北兩段的中間點,它有點像張北草原天路上的野狐嶺,也很像青藏天路上的長江源,它們都有著在漫漫長路上休息和補給的功能作用。不同的是它們的海拔高度:野狐嶺1300米、長江源4600米,而破兌臼的高度是1700米,在它們兩者之間。
風光最美之處,自然是天路要經(jīng)過的地方。離開破兌臼車一頭扎進了天路南段的山谷。路緩緩向上延伸,路況彎道不多,新鋪裝的柏油路面上劃了鮮黃色的交通標線,這是天路最好的一段。路好人心情就好,路好人興致就高。
車行沒幾里山谷豁然敞開寬闊的胸襟,似乎急切地要把自己全部的美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給遠道而來的朋友。是的,這里隱秘了多少年了,這里何嘗不是積淀的太多太多!
第一道風景便是滿坡的北岳黃芪。時值正夏,黃芪長勢正旺,嫩綠色的葉子密密地覆蓋在山坡上,猶如一塊塊巨大的綠毯隨坡就勢把全部山坡裝扮,凸得悠,凹得韻,千頃萬畝動律有致,似乎山谷在平靜地呼吸。黃芪,自不必多說,名貴中藥,祛濕補氣之功效,天南地北當屬北岳的最好,因而有正北芪之大名。黃芪產(chǎn)值是這里人們的主要收入來源。
排在眼前的第二道風景就是涂抹在寬闊山間中的片片油菜花。金黃色的油菜花搖曳著婀娜的身姿歡迎客人,花蕊含著微笑好像吟誦自身的美貌。諾大的山間油菜花田地像是被美術師精心描繪安排,或悠長的條狀,或端莊的四邊形,呈現(xiàn)一派疏密有致的塞上田園風光。
愛旅游的人大都知道,天下不乏油菜花之地,如青海門源一望無際巨大面積的油菜花,還有陜西漢中的鄉(xiāng)間靈秀的油菜花。相比之下,這里的油菜花田地并不差在那里。門源油菜花缺少了疏密感,漢中油菜花人文氣又太濃,而北岳天路旁的這片油菜花正是取舍了它們二者的不足,以自己自然杰作的風韻,別致地展現(xiàn)出來。
看不夠的景,說不完的美,不覺中來到一個很小的岔路口,人字形的路分別通向兩個小山村。暫時離開天路先去看看右邊的山村。不足二里遠的這個小村隱藏在油菜花的深處,村旁松木樹干搭建起來的籬笆別有情趣透出濃濃原始味道。
籬笆前幾個上了年紀老人正在閑聊,上前去打問方知村名叫西葫蘆頭。村有二十多戶人家,房舍不錯。老人們很健談:“西葫蘆頭上頭的那個村是東葫蘆頭,你們到這兒玩就到上面的城墻看看,那是老古年留下的,沒人動”。
話音剛落,心頭一驚,這里還有長城?順著老人手指方向,山谷上方云霧下果然有了烽燧。凝住眼神向上望去,心里估量著它的年代和走向,而此時,它在寧靜和虛幻中顯得那樣深邃。
回到天路,爬上東葫蘆頭再細細打聽,果然村東南的嶺上竟是明長城與趙長城的交匯點,同時也是趙長城的端點。驚嘆之余,忽然想起,在這條天路的西南還有北齊長城。
五百多年的、一千五百多年的、還有近兩千五百年的,此處分明是長城的博物館呀!神秘的北岳,你到底還有多少寶貝??!這天路,請你快快撩開一層層神秘的面紗。
路好顯得短,景美不覺多。眼里剛收起美景,天路順勢爬上兩千多米的又一座大山,再次進入白色的大霧之中,四周的景物全然消失。不足十來米的能見度,讓車只能慢慢爬行,悠悠中自然又回想剛才路過的那一幕幕美好的景色。
不覺中風來云動,氣溫陡下,估計是到了山口。沒多時,亂云飛渡,云比車快。此地海拔2100米。生怕有雨,趕緊越過。云霧之下,一條“之”字形路直探前方狹窄的深谷。路窄的出奇,只能單車通行,彎道處必須慢慢挪動才能過去。
來來回回,反反復復,層層剝離,好不容易才下到谷底。昏暗中看見已經(jīng)遷走的村落靜靜地殘落在懸坡上,想象過去這里一定會是雞鳴犬叫,話有回聲,炊煙裊裊。只不過為了真正脫離貧困才不得不遷出大山,脫離這滿是石頭的世界。
石頭不長莊稼,卻能出現(xiàn)奇景。前頭一塊巨大的山石豎立在必經(jīng)之路上,這塊兒巨石高得頂部隱入云霧之中,看見的部分也足有十多杖高。巨石超大,卻是通體完整,高與寬相當,色如奶白,極為醒目,就像西岳華山的石雕。
巨石中央有幾道水瀑痕跡,年長日久,痕跡已呈墨綠色,與石的基色反差極大。山石腳下有河流經(jīng)過,彎彎曲曲流向山外。這條在這里不算起眼的河流叫唐河,唐河流經(jīng)晉冀,注入白洋淀,是白洋淀唯一源頭之河,地理概念上亦有唐河流域一說。而巨石下的唐河是唐河之源了。
水與石為自然之靈,天路到此果真就到了奇石的世界,瀠水的天堂。千佛嶺,林豐石密水流急,它早已是渾源的旅游景區(qū)了;刁王溝,石奇石怪水潺潺,它還是自駕游的必選之地。天路一路走來,自然美景不斷,險峻之處很多,沿途村莊煥然一新,大山里的人待人熱情,這里可去可賞的地方數(shù)不勝數(shù),傳說的故事很多很多。
天路從山谷出來,終點就是王莊古堡。百余公里的路倉促之中走了整整一天。傍晚時分,在平型關上了高速,一路輕車,北上回返,沒多一會兒天漸漸黑了下來,兩側的大山在車窗外慢慢隱去,不由得再次回想今天走過的路。
這條路之所以叫天路,它的確有了高度。雖不及青藏天路之高,但要比張北的草原天路高出不少。
這條路之所以叫天路,是因為它有了很高的行駛難度,這個難度遠超草原天路,也不亞于青藏天路。它是三條路中最窄的路,是三條路相對彎道最多的路,同時也是三條路絕對高差最大的路。青藏天路的高差不過600米,這條天路的高差達到了900米。青藏天路是因為絕對平均高度高(都在4600米以上),空氣稀薄,人難以適應而難逾越。
這條路之所以叫天路,還因為它具有更豐富,更具有人文探尋吸引力的原因。北岳文化是中國五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有其獨特的內涵;中華民族現(xiàn)留存最古老的趙長城、具有屬地歷史沿革和特點北齊長城、以及富有邊塞地域軍事文化的明長城都是這條天路最偉大的相遇。
相比之下,其余的兩條天路就略有遜色。天峰嶺、千峰嶺、翠屏峰、龍山、穆桂英山都是北岳恒山里的山峰,而天路全部串聯(lián)起它們,真可謂是名副其實的探岳之旅。
想此情形,腦海中慢慢浮現(xiàn)出一幕奇景:這條天路在起伏中化作了天龍舞于北岳恒山,龍山之首飲渾水,龍尾擺唐河,松濤似龍聲,奇石是龍珠,北岳在舞動,渾源更在舞動。
5. 天上草原拍攝地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拍攝草原風情婚紗照一定要去呼倫貝爾,推薦幾個必去的地方滿洲里俄羅斯風情的婚禮宮教堂拍婚紗照很美,情人島也是必去的婚紗照之地,額爾古納的草原濕地,白樺林景區(qū)拍婚紗照也不錯,恩和的俄羅斯風情小鎮(zhèn),很多美景都不可錯過,如果喜歡呼倫貝爾大草原可以關注我謝謝了
6. 草原天路最美路段
都不錯。從看風景來說。張北天路比較長,有150公里。沿途有山,有草原,有森林,有山地。景色比較多。開發(fā)的時間也比較長。游人也多。
沽源天路開發(fā)的時間比較短,游人不多。景色也很好。森林覆蓋率很高。山地公里走起來很有駕駛樂趣。就是服務設施不多。
7. 草原天路航拍圖片
因為草原天路,一日三時的氣溫高低不同??吹降木吧筒灰粯?。早晨能看到旭日東升,紅紅的太陽??。中午看到的是俠光萬丈。晚上看到的是夕陽西下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