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佳能16-85鏡頭
樓主說的是佳能 EF-S 17-85mm f/4-5.6 IS USM么? 佳能APS相機轉換系數是 所標焦距乘上 1.6 那么 等效焦距就是: 27.2-136mm 尼康和賓得的轉換系數大約為1.5左右。4/3系統(tǒng)的如奧林巴斯,柯達,的轉換系數大約為2。如果是全畫幅的單反相機其轉換系數就為1。
2. 1685鏡頭
機身是差不多880克的,然后電池和存儲卡裝上去差不過1000克, 鏡頭沒有指定哪個是最標準的呀。。。
騰龍24-70 2.8貌似比較常用,這個頭是825克,所以你的問題答案大約在1800克左右。
3. 佳能17—85鏡頭
最關鍵的是15-85頭進行了全新的光學設計,能做為佳能半幅單反旗艦機7D的掛機頭,可想而知其成像素質了。我用此頭近一年了,感覺很給力。
4. 佳能鏡頭17-85
小白拍片時17-85比18-135要好 17-85是佳能非全幅鏡頭里除17-55,15-85(這個是新出的,應該是17-85的升級版)外,最好的. 成像上70-2002.8的大光圈 愛死小小白有防抖,需要上架,不過容易抖.但成像要比愛死小小白強些還有2,天氣不好時,長焦端200.8L(小白)要比70-2004LIS(愛死小小白)要好 但從出片上70-2004LIS要比70-2002.8L要多. 這兩個鏡頭是佳能遠攝中人氣比較高的兩只,價格也接近.確實很難取舍,可以不上架拍 兩者各有優(yōu)缺,看樓主取舍了
5. 佳能17-85鏡頭全面解析
看看兩支鏡頭的主要參數,你就可以知道他們的差距了(暫不說焦段的實用性)——佳能18-55鏡頭結構:9組14片,微型馬達,焦距:18-55 mm,重200克,報價1300元;
佳能18-55鏡頭結構:12組17片,環(huán)形超聲波馬達 焦距:17-85mm,重475克,報價3800元。鏡頭結構越復雜,影像解析力越高,每多一組一片都是不容易的;超聲波馬達的運用提升了鏡頭的對焦速度和準確度!
從質(重)量看,前者是后者的一半,鏡片組別也一半,但價格卻只是1/3,從攝影人的角度看,這就是差距!
6. 佳能17-85是全畫幅鏡頭嗎
這三支鏡頭可以分為兩類。1,適合各種畫幅的只有24-105。2,17-55和15-85適合APS-C畫幅,不能裝在全畫幅相機上。
是否容易進灰,只有24-105密封效果不錯,因為是紅圈鏡頭,其他兩只基本相同。卻都比18-135好很多,所謂容易進灰,還是個別鏡頭,大多數沒有那么多問題。
成像質量、銳度,17-55最優(yōu),24-105和15-85差不多。
色彩,佳能全線表現相同。基本上都是灰蒙蒙的,但可調整的空間都很大,可以通過調高對比度、飽和度加以調整,使照片的色彩更加豐富。有人這樣形容這種灰蒙蒙的調子,是“佳能特有的高貴的灰”。是否喜歡全看個人。
7. 佳能16 35鏡頭
關于16-35鏡頭的構圖的技巧
變焦鏡頭,盡量不要選擇兩端的焦段,16端和35端會影響畫質,拍攝人特時盡量把人物放在中心,然后通過后期裁切二次構圖。所以,使用廣角鏡頭心量不要通過鏡頭前期構圖,要通過后期裁切構圖。這樣就能夠保證人物的頭部不會出現太多的畸變。
關于16-35鏡頭的光圈選擇技巧
盡量不要使用最大的光圈和較小的光圈,另外每支鏡頭都有自己的最佳光圈 ,在這個光圈下,鏡頭拍出來的畫面質量會最好 。并不是最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每支鏡頭各不相同,根據鏡頭的光學設計不同,一般情況下會是最大光圈收縮2-3檔光圈為這支鏡頭的最佳光圈,使用最佳光圈拍攝出的照片才會呈現最佳的畫質。
關于16-35鏡頭日常養(yǎng)護技巧
防水,防塵,防強磁場,同時還要避免磕碰和強震,最好安裝原廠正牌的UV鏡,這樣就能保護鏡頭涂層了。劣質的UV鏡會影響畫質。
另外,拍攝,曝光,構圖等需要長期的經驗累積和摸索。希望大家都能夠拍出自己滿意的作品。
8. 佳能16-85鏡頭價格
佳能70d掛15-85可以的,不錯的選擇。
就怕你買18-55,18-135,18-200這類垃圾頭。這些頭配任何單反都是垃圾畫質,得不償失。
70D本身東西不錯,畢竟新出的中端貨,成像上比上代旗艦7D強了。
15-85這頭算是EF-S里頭性價比最高的了,買水貨就行,3600搞定,有24廣角,焦段夠了,而且成像過得去。
如果還有需要,可以入個50 1.8便宜實惠,有個大光圈中長透視的頭。
9. 15-85佳能鏡頭
15-85是頂級的ef-s鏡頭,無論從做工、畫質、對焦等各方面都遠勝于套頭18-55或18-135。
。。從鏡頭結構配置上能看出18-135只有一片UD(超低色散)鏡片,而15-85有3片UD,還有三片非球面鏡,能夠非常好的消除色散和鬼影眩光等,從鏡頭曲線上來看成像銳利,畫面通透都完勝18-135,而且包含了最常用的焦段,是半幅機的最佳掛機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