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瘦西湖人像攝影作品
揚州瘦西湖小金山,原名長春嶺,是清二十四景之一“梅嶺春深”所在,在徐園之北,四面環(huán)水,為瘦西湖中一島。于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筑成,建有湖心律寺、玉版橋、湖上草堂、觀音殿、六方亭、釣渚諸勝。當年,揚州士商為打通瘦西湖至蜀岡的水路,方便龍舟巡游,便在現(xiàn)今蓮花橋(五亭橋)處開挖了蓮花埂新河,并用挖河所得的土石在湖中堆筑島嶼?!靶〗鹕健本褪窃谀菚r由鹽商程志銓籌資二十萬兩白銀堆島置景而成。此景后來在咸豐年間毀于太平天國戰(zhàn)爭,又于光緒年間復(fù)建。1:徐園出來,過了這坐小紅橋便是小金山。此橋建于1951年,為木質(zhì)紅橋,在1977年,把原先木質(zhì)橋梁拆除,改建成了仿古混凝土拱橋,木板橋面,紅漆橋欄,名為“小紅橋”,又名“小虹橋”。
2:過橋后就見一南向拱門,上嵌大篆體“小金山”石額,由揚州印壇名家桑愉所書。此門址原為清朝湖心律寺山門天王殿所在,于1977年拆除建門。3:兩側(cè)立有明代石獅一對。石獅原屬北來寺,于1961年移來。 4:揚州印壇名家桑愉所書“小金山”落款:桑愉篆。5:桑寶松(1929-1979)江蘇揚州人。名愉,字保松,又作寶松,號阿松、無咎、若木、吾久等,以字行。齋館名有:樂觀樓、飲癭瓢館、建寧券室、夜識庵、平安草堂等。文革前曾在便益門外揚州市工人子弟小學(xué)教師任職;文革后調(diào)任廣陵路揚州市第七中學(xué)語文教師有年,乃是本土教書育人的老教師之一。桑愉是在典型的揚州文化熏陶下,成長起來的書法篆刻藝術(shù)名家。他的父輩雅好書畫,富有收藏。因是揚州書畫名家、印壇同仁經(jīng)常聚會的場所,并成為揚州印壇名宿蔡巨川(易廠)先生的入室弟子。生前印有《揚州古今名印譜》,身后印有《桑寶松印譜》傳世。 桑寶松一生酷愛金石篆刻,治印逾千方,是揚州印壇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他與羅叔子、孫龍父合稱為江蘇“印壇三宿”。桑愉先生是一位對書法篆刻事業(yè)和地方文化建設(shè)作出重要貢獻的文化名人,他的書法和篆刻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上,大膽創(chuàng)新,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得到海內(nèi)外書法篆刻名家的廣泛贊譽。桑愉先生生于己巳年(1929)二月初七,卒于西歷1979年1月10日,終年五十歲。6:民國時期的小金山湖心律寺山門天王殿,現(xiàn)在的“小金山” 石額拱門處。7:關(guān)帝殿前,樹齡近三百年的銀杏樹。
2. 瘦西湖美圖片
揚州瘦西湖最美,揚州瘦西湖位于揚州市城西北郊,是國家5A景區(qū)和國家文化旅游示范區(qū),此外,它還有一個響亮的頭銜——大運河遺產(chǎn)點。
瘦西湖本名保障湖。清代,揚州鹽商和地方官員為迎接康熙乾隆“南巡”,在沿湖兩岸疊石置景,使景觀得到了全面提升。乾隆年間,杭州詩人汪沆慕名來到揚州,飽覽美景后,他把保障湖與家鄉(xiāng)的西湖作比較,賦詩道:“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yīng)喚作瘦西湖?!笔菸骱虼说妹?,并從清代至今一直有著“園林之盛、甲于天下”的美譽。
3. 西湖寫真攝影
可以劃劃船 如果是煙雨天氣 可以在外婆家吃吃飯 (東坡肉,西湖醋魚……好吃的太多了)如果相對比較曬的話 然后在晚上七點多的時候可以看看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