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機鏡頭的光圈大小有什么區(qū)別
微單相機的光圈在鏡頭上,其機身沒有光圈,故此,可以說,區(qū)別在于微單沒有光圈,有光圈的肯定是鏡頭。
光圈大,進光量就多,光圈小,進光量就少。
這個問題,提的水平的確不怎么樣。如果問:“微單與單反的區(qū)別?”雖然淺顯,但還是靠譜的。
微單離開了鏡頭,與單反離開了鏡頭,以及弓離開了箭頭一樣,啥也不是了。
2. 相機鏡頭光圈大小劃分
光圈是相機中控制進光量的一組零件,可以根據(jù)需要調(diào)整大小,相當于人眼中的瞳孔,需要減少進光量時收縮,需要增加進光量是放大。
(一) 光圈值和光圈級數(shù)
光圈我們一般會用f來表示,像f/1.4、f/8等,光圈值越小,代表光圈越大,可以讓更多光線通過;記得光圈的大小和其數(shù)字是剛好相反的,因此f/1.4是大光圈,而 f/8 是小光圈,不要弄錯啊!
光圈級數(shù)可以分為1級、1/2級甚至1/3級,基本上1級增加的光圈值為以下,每降低1級光圈也會減小一半入光量,因此當你比較f/1.4和f/2.8光圈時其實f/1.4是大上很多的啊!
(大光圈) f/1 > f/1.4 > f/2 > f/2.8 > f/4 > f/5.6 > f/8 > f/11 > f/16 > f/22 > f/32 (小光圈)
現(xiàn)在很多相機也可以控制光圈以1/3級來調(diào)較,因此你會看到f/6.3、f/13等光圈了。
(二) 光圈越大,深景越淺,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光圈除了控制入光量外,也會對景深有影響,在相同焦距,光圈越大景深便越淺,即是背景和前景會更模糊;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大光圈,淺景深效果
小光圈,大景深效果
(三) 光圈葉數(shù)量會影響星芒效果
如果你細心閱讀鏡頭的技術規(guī)格,你會注意到一項叫「光圈葉數(shù)量」,一般光圈葉數(shù)量會介乎5-9片,當光圈葉數(shù)量為單數(shù)時,星芒的線條會較清晰。
3. 相機的光圈和鏡頭的光圈有什么區(qū)別
光圈是相機鏡頭中的可以改變中間孔的大小的機械裝置,快門是控制曝光時間長短的裝置(機械或電子),二者結合,共同控制曝光量。舉例來說,光線好比水流,鏡頭相當于一個可以控制水流方向和流量有水閘的的洞。光圈是洞的大小,快門是開閘的時間。
開閘時間一定時,洞越小,流入的水量就越少,反之就越多。當快門速度一定時,光圈合適(例如f5.6),曝光正常,光圈太大(例如f2.8),曝光過度,照片(沖洗后的正片,不是底片)就白花花一片,沒有層次,甚至白紙一張;光圈太小(例如f11),曝光不足,照片黑糊糊的,損失低光部位層次甚至沒有影像。
洞的大小一定時,開閘時間越長,流入的水量就越多,反之就越少。故當光圈一定時,快門速度合適(例如1/250秒),曝光正常,快門越滿(例如1/60秒),曝光時間越長,曝光過度,快門速度越快(例如1/1000秒),曝光不足。
需要注意的時,雖然光圈和快門都能控制曝光量,其作用并不是等價的。光圈越小,光的走向越集中,到達膠片(或CCD)成像時,越容易清晰成像,(當然,光圈過小時,會出現(xiàn)衍射,反而模糊)景深越大,反之越小。所以,當需要精確控制景深時,可以先確定光圈大小,再決定快門速度。當拍攝運動的物體時,如果快門開啟時間太長,運動的物體在底片(或CCD)的不同部位成像,拍出來的照片當然不清晰,反之,當快門速度很快時,動體在膠片上的成像還沒有明顯移動,曝光過程已經(jīng)完成,照片就清晰,也就是把動體凝固在了畫面上,所以當拍攝動體時,可選擇盡量快的快門速度,然后調(diào)節(jié)光圈,正確曝光。當然,如果你想讓動體在照片上留下運動軌跡,增強動感,可以選擇比較慢的快門速度。
尤其重要的是閃光攝影,恰當選擇快門和光圈,可以很好地控制閃光和其它光線的光比。由于現(xiàn)在廣泛使用的電子閃光燈的閃光時間非常短,只有大約萬分之一秒,所以,當快門速度與之同步(所謂同步,就是使閃光的時間落在快門完全開啟后,關閉前的時間段內(nèi),否則,閃光時快門還沒有完全打開,或已在關閉,閃光就沒有意義了,甚至在底片的一部分上曝光,拍攝失敗)以后,再延長曝光時間也沒有效果了。所以,閃光燈的作用效果要靠光圈來控制,連續(xù)環(huán)境光(如夜景中的其它燈光)的作用要靠快門來控制,恰當選擇曝光組合,可以創(chuàng)造完美的藝術效果。
4. 相機鏡頭的光圈大小有什么區(qū)別呢
光圈的大小,就是相機傳感器接收光的大小。光圈越大,接收的越多,照出來的圖片越亮。光圈的值是相反的。也就是說,光圈值越小,光圈越大。F2.8,是最大光圈。再說夜景拍攝。由于夜間光線不足,所以需要吸收的光越多,在相同ISO、快門速度的情況下,光圈越大,拍攝的越清晰。 但手持拍攝的最小快門速度不能低于1/15秒,不然就會有抖動,光學防抖不要奢望那個東西,晚上沒什么用。 再談ISO,卡片機基本上能接受的400就不錯了。最好還是設置成最小的,最大不要超過400. 所以,光圈越大就看似很重要了。 說回卡片機的參數(shù)。參數(shù)都是虛的,你自己體驗了才知道。試下不同ISO的清晰度就可以了,因為通常卡片機是不給設置光圈大小的,光圈大小是智能計算的。 另外,夜景的話,F(xiàn)4.9同樣可以拍出F2.8的效果,主要曝光時間長一點就可以的。 外出旅游的話,夜晚拍人,就最好用閃光燈,拍景就關閉閃光燈,找可以放相機或固定相機的地方拍攝,那樣才能延長曝光時間,而不降低照片的質(zhì)量。
5. 攝影機光圈大小的區(qū)別
1、光圈的大小,就是相機傳感器接收光的大小。光圈越大,接收的越多,照出來的圖片越亮。光圈的值是相反的。也就是說,光圈值越小,光圈越大。F2.8,是最大光圈。
2、再說夜景拍攝。由于夜間光線不足,所以需要吸收的光越多,在相同ISO、快門速度的情況下,光圈越大,拍攝的越清晰。
手機、全稱為移動電話或無線電話,通常稱為手機,原本只是一種通訊工具,早期又有大哥大的俗稱,是可以在較廣范圍內(nèi)使用的便攜式電話終端,最早是由美國貝爾實驗室在1940年制造的戰(zhàn)地移動電話機發(fā)展而來。1958年,蘇聯(lián)工程師列昂尼德。
6. 單反相機光圈大小的區(qū)別
照相機鏡頭在其他參數(shù)相同的情況下(如:成像,焦距等相同),一般來說口徑越大成像質(zhì)量越好。
因為在相同焦距同一位置時拍攝同一景物,口徑越大進光量就越多,可以相對提高快門的速度,以便在拍攝高速運動物體或在夜間時保持較快的快門速度,同時也可以獲得更小的景深。
而鏡頭的光圈是用f表示的,f的大小等于像距(鏡頭光心與底片或ccd、cmos的距離)與光圈的口徑的比,數(shù)據(jù)越大表示受光量越少,越小表示受光量越大,因此可以看出f并不表示光圈的實際大小。對于相同焦距的鏡頭來說,口徑越大f值就可以做的越小,受光量就可以越多。這就為什么一些相機可以把最大光圈做到2.8,可是有的相機更厲害可以做到1.4的原因了。
對于不同口徑的鏡頭的照相機,相同光圈(f)就是表示相同的受光量,在同一速度情況下暴光強度是一樣的。但是對于大口徑相機來說還可以將f調(diào)節(jié)到更小,以獲得更快的暴光速度,或更小的景深。
如果拿一個直徑6厘米的鏡頭(像距長),它的最大光圈值只能做到2.8。另一個,直徑3厘米(像距短),它的最大光圈也能做到2.8。他們比較的話,獲得最小景深么應該是6厘米的鏡頭。因為從進入鏡頭光線中通過光心的光線與平行主光軸的光線夾角上看口徑為6厘米的大,3厘米的小,那么在不改變原來被拍攝物體大小的改變相同位置時,6厘米鏡頭的相距改變的幅度比3厘米鏡頭的幅度大,說明被拍攝物體在畫面上獲得清晰的畫面時變化的幅度不可以太大,也就是景深小。
7. 光圈大小取決于相機還是鏡頭
光圈即可變大小的鏡頭通光孔徑,光孔直徑大,通光量大。光孔小,通光量小,無論什么物鏡目鏡,或是前鏡后鏡都一樣。
從光學的單反相機取景窗中即可觀察到這一現(xiàn)象,前提是,單反相機必須要有景深預測功能。
按下景深預測鍵,在光學取景器中觀察,當光圈開大,取景畫面比較明亮,縮小光圈,光學取景器中的畫面就會變暗。
8. 相機鏡頭的光圈大小有什么區(qū)別圖片
1、畫面亮度不同: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畫面比較亮;光圈越小,畫面比較暗
2、觀察感覺不同:大光圈透光多,觀察時,視野比較亮,小光圈透光少,視野暗
3、操作方式不同:光圈盤上面標有光圈F值,可以選擇不同的光圈大小。也可以從直徑上判斷,直徑大的就是大光圈。
如果不看外觀直徑,也可以從目鏡里面觀看,轉動光圈盤,視野變暗了就是光圈縮小了,變亮則說明光圈增大了。
顯微鏡有光才能看到物象,光圈的作用就是調(diào)節(jié)光線的強弱。大光圈就是光強,小光圈就是光弱,和相機是一樣的含義。
擴展資料:
使用顯微鏡的注意事項:
1、持鏡時必須是右手握臂、左手托座的姿勢,不可單手提取,以免零件脫落或碰撞到其它地方。
2、輕拿輕放,不可把顯微鏡放置在實驗臺的邊緣,應放在距邊緣10cm處,以免碰翻落地。
3、保持顯微鏡的清潔,光學和照明部分只能用擦鏡紙擦拭,切忌口吹手抹或用布擦,機械部分用布擦拭。
4、水滴、酒精或其它藥品切勿接觸鏡頭和鏡臺,如果沾污應立即用擦鏡紙擦凈。
5、放置玻片標本時要對準通光孔中央,且不能反放玻片,防止壓壞玻片或碰壞物鏡。
6、要養(yǎng)成兩眼同時睜開觀察的習慣,以左眼觀察視野,右眼用以繪圖。
7、不要隨意取下目鏡,以防止塵土落入物鏡,也不要任意拆卸各種零件,以防損壞。
8、使用完畢后,必須復原才能放回鏡箱內(nèi),其步驟是:
取下標本片,轉動旋轉器使鏡頭離開通光孔,下降鏡臺,平放反光鏡,下降集光器(但不要接觸反光鏡)、關閉光圈,推片器回位,蓋上綢布和外罩,放回實驗臺柜內(nèi)。
最后填寫使用登記表。(注:反光鏡通常應垂直放,但有時因集光器沒提至應有高度,鏡臺下降時會碰壞光圈,所以這里改為平放)
9. 相機光圈大小的區(qū)別參數(shù)有哪些
簡單答:數(shù)碼相機鏡頭焦距,光圈大小,感光度,內(nèi)存卡,閃光指數(shù),感光底片的大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