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桃花潭照片
桃花潭,長江支流青弋江上游的一段,歷史名勝。位于安徽省涇縣以西40公里桃花潭鎮(zhèn)翟、萬二村之間。
桃花潭水深碧綠,清澈晶瑩,翠巒倒映,山光水色,尤顯旖旎。唐代詩人李白一曲《贈汪倫》使潭顯名于世,成為歷史名勝。潭兩岸,有汪倫踏歌送別李白處東園古渡、踏歌岸閣、壘玉墩、書板石、彩虹崗、謫仙樓、釣隱臺、懷仙閣、汪倫墓等景點。
2. 桃花潭水照片
走馬觀花一天可以玩完的,但是要玩好,最好玩兩天。
桃花潭位于涇縣西南約40公里處的桃花潭鎮(zhèn),因李白在此寫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而聞名。
3. 桃花潭是什么
桃花潭的前世
桃花潭公園位于浐河下游,北接浐灞大道,南抵隴海鐵路橋,西臨米家崖,東望東三環(huán),地處浐灞生態(tài)區(qū)的核心地帶,總占地面積1516畝,其中水域面積約608畝。公園以浐河河道為軸,劃分為東西兩湖,形成“一軸兩帶”格局。在桃花潭公園建設之前,其所在位置米家崖段周邊在當時來說,是歷史形成的垃圾山,生態(tài)環(huán)境極差,可謂建筑垃圾堆積,河道內(nèi)挖沙采砂的現(xiàn)象嚴重。2013年,浐灞生態(tài)區(qū)因地制宜,啟動建設西安浐灞桃花潭公園,經(jīng)過整治把沙坑變?yōu)楹?,是西安?014年六大民生公園之首,2014年5月建成開放。
4. 桃花潭圖片
桃花潭值得去
桃花潭鎮(zhèn)位于宣城市涇縣,李白就是在其境內(nèi)的桃花潭景區(qū)與汪倫依依惜別,寫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千古絕唱。景如其名,桃花潭一年四季帶著一股仙氣,春天桃花盛開的美景不必多說,景區(qū)內(nèi)一潭碧水常年煙霧繚繞,遠山近水清雅得如同一幅水墨畫。
走入桃花潭鎮(zhèn),祠堂、舊居、老街、古樹隨處可見,汪倫墓和汪倫祠也在村中。粉墻黛瓦的徽派建筑、狹窄悠長的老街將人們帶往歷史深處,有種夢回唐朝的感覺
5. 桃花潭的資料
意思是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桃花潭:在今安徽涇縣西南一百里。《一統(tǒng)志》謂其深不可測。
深千尺: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夸張的手法。
不及:不如。
先用“深千尺”贊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一轉(zhuǎn),用襯托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李白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
此句出自唐朝李白的《贈汪倫》。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想象豐富奇特,雖僅四句二十八字,卻是李白詩中流傳最廣的佳作之一。
擴展資料:
李白《贈汪倫》的表現(xiàn)特點是:坦率,直露,絕少含蓄。其“語直”,其“脈露”,而“意”不淺,味更濃。古人寫詩,一般忌諱在詩中直呼姓名,以為無味。而《贈汪倫》從詩人直呼自己的姓名開始,又以稱呼對方的名字作結(jié),反而顯得真率,親切而灑脫,很有情味。
詩的前半是敘事,描寫的是送別的場面。起句先寫離去者,展示了李白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人們告別的情景。“乘舟”表明是循水道?!皩⒂小北砻魇窃谳p舟待發(fā)之時。次句繼寫送行者。此句不像首句那樣直敘,而用了曲筆,只說聽見“踏歌聲”。
一群村人踏地為節(jié)拍,邊走邊唱前來送行了。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說“忽聞”而不用“遙聞”。這句詩雖說得比較含蓄,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倫的到來,確實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聲先聞。這樣的送別,側(cè)面表現(xiàn)出李白和汪倫這兩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人。
詩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說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吧钋С摺奔让枥L了潭的特點,又為結(jié)句預伏一筆。桃花潭水是那樣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lián)系起來。
結(jié)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倫送李白的情誼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尋味。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詩人很感動,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行詩來極力贊美汪倫對詩人的敬佩和喜愛,也表達了李白對汪倫的深厚情誼。
6. 桃花潭哪里
桃花潭,長江支流青弋江上游的一段,歷史名勝。位于安徽省涇縣以西40公里桃花潭鎮(zhèn)翟、萬二村之間。
桃花潭水深碧綠,清澈晶瑩,翠巒倒映,山光水色,尤顯旖旎。唐代詩人李白一曲《贈汪倫》使潭顯名于世,成為歷史名勝。潭兩岸,有汪倫踏歌送別李白處東園古渡、踏歌岸閣、壘玉墩、書板石、彩虹崗、謫仙樓、釣隱臺、懷仙閣、汪倫墓等景點。
7. 桃花潭風景圖片
桃花潭水深千尺是寫的春季,從此詩的寫作背景可以推斷出來,詩人是把桃花潭誤會為桃花林,應汪倫之邀,去看“十里桃花”的。而桃花是在春天開放。
寫作背景:
據(jù)清代袁枚《隨園詩話補遺》記載:唐天寶年間,涇縣豪士汪倫聽說大詩人李白南下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陽家,欣喜萬分,寫信給李白:“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到了涇縣,李白問汪倫桃園酒家在什么地方,汪倫回答說:“桃花是潭水的名字,并無桃花。萬家是店主人姓萬,并沒有萬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倫送給李白名馬八匹、綢緞十捆,派仆人給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設宴送別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離岸,忽然聽到一陣歌聲。李白回頭一看,只見汪倫和許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誼,古樸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動。他立即鋪紙研墨,寫下此詩給汪倫。
全詩如下:
《贈汪倫》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詩句翻譯:
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深。
詩人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8. 桃花潭的樣子
問的人有問題。去了不是知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