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鏡頭最近對焦距離怎么算
0.15m;佳能22mm自動對焦驅動使用了齒輪驅動方式的STM步進馬達。通過匹配鏡頭執(zhí)行器和機身中的自動對焦算法,實現高速自動對焦。采用浮動對焦機構改善接近被攝體拍攝時的光學特性,實現了約0.15米的最近對焦距離和約0.21倍的最大放大倍率。
2. 單反鏡頭最近對焦距離
有效對焦距離0.45m~無限遠
EF 50mm f/1.2L USM最近對焦距離約0.45米,最大放大倍率約0.15倍,除非要拍的物體體積夠大,否則拍微距成像會較小,不適合拍微距。
3. 鏡頭最近對焦距離是什么意思
佳能相機鏡頭數字表示的意思如下:拿佳能的EF-S18-200mm1:3.5-5.6IS鏡頭來舉例吧。 EF-S指的是佳能口(為非全副單反而設計的);18-200mm指的是焦段;1:3.5-5.6指的是最大光圈,為3.5-5.6,浮動光圈,根據焦段最大光圈也不同;IS代表的是佳能的圖像穩(wěn)定器,也就是防抖;鏡頭上一朵花后的數字表示最近對焦距離0.45米;還有鏡頭前數字72MM為鏡片直徑。
4. 相機鏡頭最近對焦距離
不同鏡頭拉近距離不一樣
比如尼康 85mm f/1.8 g最近對焦距離0.8m。
最近對焦距離:0.8m 最大光圈:F1.8 ,最小光圈:F16 。
尼康公司宣布推出AF-S尼克爾85mmf/1.8G鏡頭,這是一款高速的85mm定焦標準鏡頭,最大光圈f/1.與尼康FX格式數碼單鏡反光照相機兼容。
5. 相機鏡頭焦距和距離怎么算的
凸透鏡確定焦距:
1、取出要測定焦距的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再把一張紙放在它的另一側,來回移動,觀察光斑(亮點)的變化。調整凸透鏡的位置,讓光斑變得最小、最亮。
2、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記錄下來。
3、再重復以上實驗2次,求3次測得距離的平均值,即為此凸透鏡的焦距。
凹透鏡確定焦距:
1、將凹透鏡正對著太陽光,白紙與凹透鏡平行;
2、用刻度尺量出白紙上亮環(huán)的直徑為D;
3、量出白紙到凹透鏡的距離為L;
4、量出凹透鏡的直徑為d。
5、利用公式進行計算:f=dL/(D-d)
短焦距的光學系統(tǒng)比長焦距的光學系統(tǒng)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簡單的說焦距是焦點到面鏡的中心點之間的距離。照相機中 焦距f<像距<2f 才能成像。
攝影上的焦距:
焦距由于攝影機鏡頭的光學透鏡(lens)而形成。攝影機或放映機的金屬筒容納了一組兩邊或一邊有弧度(凸或凹)的透鏡,組成一個綜合鏡頭。從物體不同部分射出的光線,通過鏡頭之后,聚焦在底片的一個點上,使影像具有清晰的輪廓與真實的質感,這個點就叫焦點(focus)。所謂焦距(focal length),正是從鏡頭之鏡片中間點到光線能清晰聚焦的那一點之間的距離。
當將攝影鏡頭調整到無限遠時,其實是一個有名無實的焦距。在設計上,是將透鏡的主平面與底片或成像傳感器的距離調整為焦距的長度,然后,遠離鏡頭的影像就能在底片或傳感器上形成清晰的影像。當鏡頭要拍攝比較接近的物體時,是鏡頭的實際焦距被改變了。焦距通常使用毫米(mm)來標示,但仍然可能看見一些使用厘米(cm)或英吋標示的老鏡頭。視野的大小取決于鏡頭的焦距和底片大小的比例
6. 鏡頭焦距和對焦距離
焦距就是對焦距離,你想看遠點就選遠焦,但是焦距越遠,角度越小
7. 鏡頭最近對焦距離怎么算出來的
70-200一般都是1.5米左右。比如佳能的70-200/2.8L小白和尼康小竹炮的最近對焦距離是1.4米。但是標稱Macro的除外,比如帶微距功能的適馬70-200/2.8macro就是1米,近了將近三分之一。具體的計算方法可能不是很好說,算得也不精確,還是參考詳細的產品參數吧。
8. 鏡頭的焦距怎么計算
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中,物距、像距、焦距的計算公式是:1/f=1/u+1/v 。 說明: 在利用公式 1/f=1/u+1/v 計算過程中,應該注意: 上式適用于各種透鏡,在運用此公式解題時,如果成的是虛像,則像距v應以負值代入;如果是凹透鏡,焦距也應以負值代入。相反,通過計算,得出某像的像距是負值,其像必為虛像;得出某透鏡的焦距為負值,該透鏡必為凹透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