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isi鏡頭后置減光鏡
從民族情感上說,普遍認為海天好于耐司。耐司(NISI)和海大(Haida)都是國產(chǎn)濾鏡中的精品,品質(zhì)也差不多,不過國人普遍更傾向于選擇海大,因為耐司NISI曾經(jīng)有假冒日本品牌的黑歷史。ND鏡是常用的攝影濾鏡,品質(zhì)的好壞直接影響了畫質(zhì)的好壞。
2. nisi鏡頭77微距怎么樣
我的這個建議可能答非所問,但可能會對你有所幫助。我的建議是,不要輕易買這玩意,不好玩,買后玩過兩回你可能就把它扔到角落里了!原因是很難對焦,拍靜物可能還容易些,如果拍蝴蝶,蜜蜂等小昆蟲類的,100張能清晰對焦的恐怕沒幾張!如果你真想玩一下,我可以贈送你一塊NiSi近攝鏡!
3. nisi鏡頭是哪國品牌
你好,你說的這款相機實際上是黑色的哦
4. nisi鏡頭蓋
1.設(shè)置相機允許下的最低感光值(一般為ISO100)。
低感光度拍攝,能使畫面效果更加細膩,高感光度拍攝會降低畫質(zhì),出現(xiàn)噪點。對于要使用減光鏡拍攝而言,應(yīng)該將感光值調(diào)低,采用延長曝光時間,完成拍攝。
2.安裝快門線。
由于使用減光鏡曝光時間較長,需要安裝快門線進行拍攝,使用遙控器控制快門,以減少帶來相機抖動,使畫面受損。為了方便盡量選擇那種可以設(shè)置結(jié)束時間的快門線。
3.使用三腳架拍攝。
同樣因使用減光鏡曝光時間較長,所以必須使用三腳架,以保證畫面清晰。在使用三腳架前,可以先進行手持取景,大致確定構(gòu)圖后,再架設(shè)三腳架,調(diào)整構(gòu)圖。
4.設(shè)置曝光模式為手動(M檔)。
固定相機后,由于要自己設(shè)置快門和光圈參數(shù),這里需將曝光模式調(diào)整為手動。
5.添加減光鏡前,先用自動對焦模式對焦。
由于加入10檔以上減光鏡,從取景器看出去,基本是一片黑,無法使用自動對焦模式(AF)。所以在添加減光鏡前,要完成對焦,然后將其轉(zhuǎn)化為手動對焦(MF),目的是鎖定對焦,不受后續(xù)加入減光鏡的影響。
6.設(shè)置光圈值為f8~11之間。
一般使用減光鏡是拍攝風光,在拍攝時,為了拍出前景和遠景都清晰的照片,光圈值一般設(shè)置在f8~11之間,如果光圈值過小,會增大景深,前景或遠景會被虛化,如果光圈值過大,發(fā)生光的衍射現(xiàn)象,圖像的銳度將會大幅降低。
7.在試拍中確定快門速度。
因為上述已經(jīng)完成構(gòu)圖,并在手動模式下完成光圈的設(shè)置,這時需進行快門的設(shè)置,試拍照片,檢查相機中的直方圖,確保曝光正常,記錄下快門速度。
8.調(diào)節(jié)快門模式為B門(Bulb)。
記錄下快門速度后,將快門模式調(diào)整我B門,即手控快門,這樣安裝減光鏡前的制備工作就已經(jīng)全部完成。
9.減光鏡的選擇。
減光鏡分為圓形和方形,各有優(yōu)劣。圓形減光鏡方便,可以直接套在鏡頭上,相對便宜,但成像質(zhì)量沒有方形好。方形的減光鏡需要通過外接器才能連接在鏡頭上,而且價格相對較貴,但成像質(zhì)量好。
我建議購買方形濾鏡,一般優(yōu)先選擇ND1000(10檔),資金充??梢栽儋徺IND64(8擋)和ND8(3擋)。
10.防止相機和鏡頭漏光。
為了防止相機漏光,在使用減光鏡進行長曝光時,在對焦后要用取景蓋擋住目鏡取景器(購買相機時附件里面一般會配送)。如果相機沒有取景蓋,可以用其他東西進行遮擋,比如不透光的布、膠帶等等。目鏡取景器遮住后,切換用屏幕查看或者取景。
另外如果使用的是移軸鏡頭,由于其結(jié)構(gòu)和普通鏡頭不一樣,需要對好焦后,用遮光布或者其他不透光的布罩住。
一般會有配套的取景蓋
11.使用反光板預升。
當按下快門的一瞬間,相機反光板會收起以便讓光線直接投射到傳感器上,可能會造成機身的微小振動,從而導致照片模糊。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可以選擇反光板預升功能。按下反光板預升后,實際拍攝需要按兩下快門,第一次按下后,反光板抬起,對焦與測光進入鎖定狀態(tài),第二次按下快門之后進入正常曝光狀態(tài)。
12.安裝減光鏡。
這里根據(jù)拍攝環(huán)境選擇合適檔位的減光鏡。在安裝減光鏡時,一定要小心,注意不要動作過大,使三腳架移位,不要碰到已鎖定的對焦環(huán)。
13.使用小程序換算快門速度。
可以使用在手機應(yīng)用程序中下載長曝光計算器,如LE Calculator、ND Filter Calc等等,將減光鏡品牌、檔位等信息進行選擇,再將第6步記錄下來的快門速度進行填寫,這樣就能自動換算成添加減光鏡后,所需要的曝光速度。
下圖是NiSi ND計算器的界面,當使用ND1000(10檔),如果添加減光鏡前確定好快門速度為1/15,那么添加該濾鏡后,快門速度需要設(shè)置為1分08秒。
14.使用快門線完成拍攝。
根據(jù)長曝光計算器計算的曝光時間,通過快門線設(shè)置時間,遙控相機快門,完成最后的拍攝。
15.檢查畫面質(zhì)量。
完成拍攝后,通過相機顯示器檢查拍攝畫質(zhì),畫面是否清晰、曝光是否準確等等。
下面是使用減光鏡拍攝的照片:
曝光時間5分鐘,拍攝時間大約上午10點,光圈f8,使用15擋ND32000。
水面如鏡、云彩流動
曝光時間3分鐘,拍攝時間大約晚上8點,光圈f8,使用15擋ND32000。
5. nisi鏡頭作用
提問的,nisi是UV鏡品牌,源自于日本。但它不是定焦鏡頭,而是套在定焦鏡頭前鏡上保護定焦前鏡不進灰的鏡片。
6. nisi鏡頭怎么樣
品牌上:B+W、NiSi、保谷、肯高、柯勒、百諾、Phottix、鳳凰……很多前兩者應(yīng)該用的多,此外佳能、尼康自己也做濾鏡的,Uv,近攝、偏光、中密度鏡都都有做。如果在品牌里真要找個最好,且用的人多的,還是B+W
靠譜吧。方形插片式的濾鏡比較推薦。此外:Lee、Singh-Ray、高堅和hitech等等,反正記不清了,沒用過,貌似singh-ray的3檔reverse漸變挺好,其他不了解。不同拍攝所需:1.UV鏡(Ultraviolet Filter),最常見,主要是保護鏡頭,還有濾紫外光的作用。2.偏振鏡(Polarizer Filter
)
,也就是偏光鏡,用來過濾反射的光線,讓色彩更加鮮艷一點,一般拍攝水面、植物和天空等。3.減光鏡(Neutral Density ,ND),
主要是用來減少鏡頭的進光量。使用場合:在強光下拍攝瀑布、河流、湖面海面等??梢允沽魉毁|(zhì)感動感,增加移動對象的動態(tài)。4.漸變鏡(Graduated Neutral Density,GND),主要是控制光線的強度、光差。在風光攝影中明暗差距太大的情況。漸變鏡可以將一張照片的亮度,由照片中某個位置開始(大多由上到下)逐漸減低,GND很適合一些光差簡單的風光照,比如日落照(近太陽的天空較亮,近地面的位置較暗)。5.暖色鏡、冷色鏡(Warming,Cooling),主要是改變白平衡、色溫。在風光攝影、水下攝影、特殊燈光下的攝影會用到吧,用來糾正光線、或者讓照片展現(xiàn)出奇妙的色彩。比如,在陰天時增加一些溫暖色調(diào)。以上是常見常用的。此外還有柔焦鏡(好像用的蠻多的)、霧化鏡、近攝鏡、紅橙黃綠藍鏡、雷登系列……品牌和拍攝選擇上:
目前我認識的一些攝影師和身邊玩攝影的大多數(shù)可能是這樣的選擇
偏振鏡多選擇B+W、NiSi、保谷吧、佳能原廠吧;
近攝鏡:佳能、
B+W、
保谷
(特寫微距鏡)、
Phottix
(特寫微距鏡);
GND:
B+W、NiSi;
ND:
B+W、NiSi、
保谷吧。風光攝影一般
ND400全中灰濾鏡、ND8的全中灰濾鏡。身邊有個土豪用
RODENSTOCK。就醬吧!
7. nisi鏡頭rf
相機轉(zhuǎn)接環(huán)的安裝與拆卸跟鏡頭的安裝是一個道理,按住鏡頭孔邊上的鏡頭鎖按鍵,轉(zhuǎn)動轉(zhuǎn)接環(huán)就可以取下了。
8. nisi鏡頭生產(chǎn)廠家
使你的鏡頭焦段變?yōu)樵薪苟蔚膬杀?例如80-200就變?yōu)?60-400.
使用增距鏡后,鏡頭最大光圈會變小,對焦速度也會受影響,照片質(zhì)量會有一定幅度下降,有些鏡頭還會出現(xiàn)合焦問題。所以,除非逼不得已,一般情況下盡量少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