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像焦距和拍攝距離
1、50mm 左右的標準鏡頭焦距是最適合于拍攝人像的。近可拍攝人物的半身像和頭像特寫,離遠些也可以拍攝人景交融的作品。而且它最大的好處在于:鏡頭不會產生透視變形,可以展現(xiàn)人物的自然真實之美。
2、80mm 到100mm 是拍攝人物頭像特寫的最佳焦段。作品大都以半身像和頭肩像為主,重點在于人物眼睛和神態(tài)的醞釀。
3、焦距在100mm以上的鏡頭,適合人像抓拍??梢栽谶h處、在被攝人物不注意的情況下,捕捉到更為自然的人物表情和動作。長焦距鏡頭成像的特點是具有空間的壓縮感,即把縱深空間壓扁、壓平,產生人物與空間景物重疊的效果。
4、35mm 左右焦距的小廣角鏡頭非常適合于拍攝“人像+ 環(huán)境”的寫真作品。相比標準鏡頭,這類作品中景物所占的比例更大,環(huán)境和背景更為突出。擴展資料:在人像拍攝中,虛化效果一定要把握準確。在不同的焦距段、不同的拍攝距離,虛實變化效果都不同。不同鏡頭的最大光圈不同,我們常用的變焦鏡頭,廣角的最大光圈通常在f/2.8 或f/4 上,而中長焦距的最大光圈是f/4 和f/5.6。這樣的鏡頭和最大光圈拍攝人像可以說是最佳的選擇了,能夠產生人物清晰、背景虛化的效果。
2. 拍人像多少焦距
在拍攝人像時,使用長焦距鏡頭也是有限度的。用80毫米或100毫米、135毫米左右的中焦距鏡頭,可準確地體現(xiàn)出遠近感,拍出的照片優(yōu)美自然。
短焦距鏡頭,特別是35毫米左右的廣角鏡頭,拍攝同樣大小的人物特寫,增強了遠近感,透視效果強烈。
結果,靠近鏡頭時鼻子很大,側面拍攝時,耳朵變大,靠近面頰時,面部變寬,產生了變形,使人像變得難看。
3. 拍人像焦距和距離對照表
基本參數
型號 EOS R
發(fā)布時間 2018年,9月
相機類型 無反相機
相機畫幅 全畫幅相機
有效像素 3030萬像素
操作模式 帶全手動功能
傳感器類型 CMOS傳感器
傳感器尺寸 約36×24mm
影像處理系統(tǒng) DIGIC 8
照片分辨率 L(大):約3010萬像素(6720×4480)
M(中):約1330萬像素(4464×2976)
S1(小1):約750萬像素(3360×2240)
S2(小2):約380萬像素(2400×1600)
RAW:約3010萬像素(6720×4480)
C-RAW:約3010萬像素(6720×4480)
鏡頭參數
鏡頭類型 可更換鏡頭
鏡頭卡口 佳能RF卡口;RF系列鏡頭及EF系列鏡頭,通過安裝卡口適配器,可支持EF/EF-S鏡頭(不支持EF-M,CN-E鏡頭)
實際焦距 視鏡頭而定
等效焦距 視鏡頭而定
光圈范圍 視鏡頭而定
對焦方式 支持全像素雙核CMOS AF
屏幕參數
液晶屏尺寸 3.15英寸
液晶屏像素 210萬像素
液晶屏特性 觸摸屏,翻轉屏
取景器類型 液晶屏取景,電子取景器
電子取景器像素 369萬像素
取景器描述 OLED,100%視野覆蓋率,0.76X放大倍率
曝光控制參數
曝光模式 程序自動曝光(P),光圈優(yōu)先曝光(A),快門優(yōu)先(S),手動曝光(M)
曝光補償 ±3級
測光方式 中央重點測光,局部測光,評價測光
ISO感光度 ISO 100-40000 (可擴展至50-102400)
白平衡模式 自動,晴天(日光),陰天,陰影,熒光燈,鎢絲燈,閃光燈,自定義
創(chuàng)意風格 自動、標準、人像、風光、精致細節(jié)、中性、可靠設置、單色、用戶定義1-3
視頻拍攝參數
視頻拍攝功能 支持視頻拍攝
視頻分辨率 3840×2160,1920×1080,1280×720
視頻拍攝幀數(fps) 30,碼率480Mbps
性能參數
快門速度 1/8000-30s
連拍 支持連拍功能,8fps
WiFi 內置WiFi
藍牙 支持
存儲及連接參數
存儲介質 SD卡,SDHC卡,SDXC卡,兼容UHS-II、UHS-I存儲卡
照片格式 JPEG,RAW,JPEG+RAW
附件及電源參數
電池 專用可充電鋰電池,LP-E6N/LP-E6
電池續(xù)航時間 可拍攝370張照片
電源適配器 電池手柄:BG-E22
外觀參數
尺寸 135.8×98.3×84.4mm
重量 580g(僅機身),660g(含電池/存儲卡)
其它參數
菜單語言 簡體中文,繁體中文,英文,德文,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日文,韓文,俄文,泰文,等多國語言
打印模式 PictBridge
高清視頻 4K 3840×2160,1080p 1920×1080逐行,720p 1280×720
4. 拍人像焦段和距離
拍人像正常情況下參數設置原則:
1、一般用較大光圈f=5.6(拍環(huán)境人像較多用)以及更大光圈以便虛化背景(簡化畫面)
2、快門在鏡頭安全快門范圍內,50mm標頭一般在1/60秒以上
3、焦段在50mm左右,距拍攝者距離大約1.5米左右。如果焦段用廣角,距拍攝者距離大約3-5米左右。
4、ISO根據以上1-3參數數據設置正確曝光即可
5、測光模式用點測光。逆光可以拍攝人的輪廓線,側逆光可拍攝其立體感和皮膚質感,順光可以拍攝人臉的皮膚細節(jié)。(注意逆光比順光要加大2檔曝光,側逆光比順光加大1檔嚗光)。
6、用M檔模式拍攝體現(xiàn)人像光線的魅力(可自由達到自己想要的光影效果),用光圈優(yōu)先模式可用曝光補償完成。
總之,參數不是定死的。因不同環(huán)境,不同光線,不同時段曝光參數不同,因地而宜調整參數準確曝光(是指你自己想要什么影調效果,高調或暗調,暗調適宜男性,高調適宜女性。)
5. 人像焦距和拍攝距離有關系嗎
焦距越長、拍攝距離越近、光圈越明亮,虛化效果越強
在攝影時受到大家喜愛并被頻繁運用的背景虛化和所使用鏡頭的焦距、光圈的明亮程度(光圈值)以及拍攝距離(相機到被攝體的距離)有著密切關系。當使用鏡頭的光圈值不變時,焦距越長,則越容易發(fā)生背景虛化現(xiàn)象。當然,如果焦距相同,則光圈越明亮的鏡頭越容易產生虛化效果。
另外,背景虛化程度還會隨著拍攝距離的不同發(fā)生變化。拍攝距離越短,越靠近拍攝,虛化效果就越大。因此,若想得到大幅的虛化效果就應該選擇最近拍攝距離較短、光圈較明亮、焦距較長的鏡頭。
只是在進行攝影時,先決定鏡頭焦距,構圖完成后拍攝距離也就固定了,所以在掌握更長、更近、更明亮的這一虛化的基本原則的同時,還需要把握鏡頭焦距和拍攝距離的關系。
擴展資料
拍攝注意事項
1、小于拍攝時使用鏡頭的最近拍攝距離,不能拍攝。
2、使用 35mm 全畫幅相機拍攝。括號內表示在相同條件下使用 APS-C 規(guī)格 相機 拍攝時需要的鏡頭焦距。
焦距、拍攝距離、光圈值和虛化的關系可以算出。但是,實際上拍攝起來就會發(fā)現(xiàn)背景的形狀和顏色也會左右整張照片給人的印象,所以這也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另外,被拍攝者和背景之間的距離也和虛化有關。
如果想要較大地虛化背景,應該盡可能使用焦距長、大光圈的鏡頭,同時還應該慎重選擇背景的色調和形狀。為了增強虛化的氛圍,可以嘗試著在虛化中加入高光部分,它能讓整張照片看起來更加明快,更有利于利用虛化效果。
從控制合焦點位置的角度出發(fā),使用比最大光圈收縮幾級的光圈拍攝,可以獲得較大的景深,拍攝起來比較不容易失敗。然而,鏡頭的光圈值會給虛化帶來很大的影響,所以使用最大光圈附近的光圈值拍攝是獲得較強虛化的基本原則。
鏡頭焦距越短,虛化就越容易直接受到光圈值的影響,在使用這樣的鏡頭時哪怕收縮一級光圈也會帶來明顯差異。而使用遠攝鏡頭主要是利用長焦距創(chuàng)造出虛化效果。但是,多用于拍攝人像的 50-85mm 焦距的鏡頭實質上是光圈值支配著虛化效果。
6. 拍人像焦距和光圈
1.拍人像選擇背景很重要,春天人們都喜歡拍梨花,杏花,桃花為背景的環(huán)境人像,你可以選擇135,2這只鏡頭,光圈選擇2.2,這樣焦內清晰,突出主體。背景虛化,焦外柔和。在背景不太凌亂的情況下,也可以選擇小一點的光圈例如8,這樣可以讓景深有層次。
2.人像拍攝用得最多的就是大光圈長焦距營造淺景深的效果,虛化前景或者背景,突出人物主體。這種拍攝一般上大光圈的定焦鏡頭,50F1.4或者85F1.4都是人像拍攝首選。在拍攝時注意現(xiàn)場光線,人物拍照姿勢放松自然,對焦盡量選擇人物眼睛為焦點,基本能拍出不錯的照片。
7. 拍人像的焦距
0.5-1米
75mm焦段鏡頭用于人像攝影,相對于標準鏡頭變形較小、透視正常、易于操作。
由于拍攝角度小,景深較淺,且對于景物有顯著的壓縮效果,還可以虛化雜亂場景,突出人物,十分適合拍攝半身或全身人像。
75mm在銳度方面也表現(xiàn)得相當出色,在光圈2.0以上的銳度把握比其它手動鏡頭更容易,且中心銳度絕對夠銳,當光圈調至F2.0以后,中心和邊沿銳度都十分優(yōu)秀。
8. 相機焦距與拍攝距離
18mm-200mm鏡頭能拍攝的距離,照相機的鏡頭都是標注最近拍攝距離,而最遠的就是無窮。如佳能EF-S 18-200mm f/3.5-5.6 IS鏡頭,全焦距范圍內最近對焦距離0.45米,它可拍攝的范圍就是45mm~∞,問題就是拍攝后在∞遠的地方是否清晰,任何一支民用攝影鏡頭拍下的影像在∞遠的地方都是模糊的。 要了解的應是這個變焦鏡頭在200mm的焦距時,能在幾米遠的范圍內拍得清晰影像。應是100米范圍內都可以,但絕對不會是非常細膩的那種影像,因為18mm-200mm鏡頭無論是佳能還是尼康都是非常業(yè)余的菜鳥頭。 18-200旅游足夠了廣交夠用,長焦也可以,這個要看自己的相機怎么樣了,要是全畫幅的話放大后很清晰,要是C畫幅就差點了,要是論米算,大概500米以內沒問題。
9. 人像焦距和拍攝距離的關系
焦距,光學系統(tǒng)中衡量光的聚集或發(fā)散的度方式,指平行光從透鏡的光心到光聚集之焦點的距離。所以焦距與鏡頭視場角的關系為,鏡頭焦距越長,其鏡頭的視場確就越小。
另外,在鏡頭焦距一定的情況下,鏡頭規(guī)格與鏡頭視場角的關系為,鏡頭規(guī)格越大,其鏡頭的視場角也越大。
28mm的鏡頭是比較廣的,但是它又還不到那種超廣角的地步,它知有一個宏大的可視范圍,能把很多東西都拍進來,但同時每一件東西都會比較小。
4mm攝像頭擁有最大廣角,可以看更廣的佰范圍,比較適合監(jiān)控室近距離場景,常見用于:看家護院、店鋪、教室等室內場所。6mm攝像頭可以看得更遠,更適合用于路口、別墅監(jiān)控。8mm攝像頭適合用于較遠距離監(jiān)控,如工廠、養(yǎng)殖場、魚塘、校園等大空間區(qū)域
10. 人像焦距和拍攝距離一樣嗎
200的焦距拍全身人像,人離相機距離至少0.4米以上。因為,這相機光學原理是: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實像。像在凸另一側,透鏡像距大于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本題中200焦距,200應該是毫米=0.2米。二倍焦距就是0.2米×2=0.4米。所以,要想成全身人像,物距必須大于0.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