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角人像鏡頭推薦
手機超廣角拍人像一般距離是一點五米到兩米之間比較好看,接近人眼真實所見,50mm焦段拍攝在屏幕中呈現(xiàn)出人物時正好是這個距離,所以比較好看。手機鏡頭一般是28mm或者24mm的廣角鏡頭,距離人物一點五到兩米時人物在畫面中人物比較小,但是這個距離畸變很小,視角舒服,但是人物在畫面中比例比較小,人們會不自覺的靠近被攝物,但是24mm廣角必須要靠被攝物很近大概半米左右才能得到和50mm焦段在畫面中同樣的大小。
2. 廣角鏡頭 人像
正常的人像拍攝基本都是35、50、85、135、200這些焦距,使用廣角鏡頭拍攝人像這是非??简灁z影師構(gòu)圖能力的,因為廣角鏡頭會帶入更多不需要的元素進入畫面,會與攝影是減法的法則沖突,所以非常考驗攝影師構(gòu)圖和選景的能力。20mm定焦拍攝人像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簡潔突出重點。利用廣角鏡頭帶來的視覺沖擊拍出非常有震撼力的片子還是非常漂亮的,這與哪些大光圈虛化人像來說更有層次更有味道。
第二:選景很重要。廣角鏡頭拍攝作品會記錄更多環(huán)境,如果攝影師選景不當則會造成畫面過與雜亂而無法突出人的重要。選擇機位和拍攝地點的時候,盡量找到非常宏偉壯觀的物體,這樣讓人站在這里會拍出非常壯觀的畫面,而且不會雜亂。
第三:畫面要簡潔。為了突出這個重點要適當?shù)臏p少過多元素進入畫面,色彩盡量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即便是使用廣角拍攝也不會顯得突兀。
第四:近攝增加氣勢。廣角鏡頭在拍攝人像的時候可以將人物放在遠處,也可以將人物放在近處,兩者效果完全不同,將人物放置在近處會更加注重環(huán)境人像,更突出人物的重要性,拍出的畫面氣勢感非常強。
3. 廣角與普通鏡頭人像對比
低機位仰拍、高機位俯拍
由于鏡頭自身特性,使用廣角鏡頭近攝時,前景被夸張,能產(chǎn)生較為嚴重的透視畸變。
怎樣才能拍出正常、漂亮的人像呢?了解到上述鏡頭畸變原理后,利用廣角鏡頭邊緣畸變可拍人像大長腿,拉長細腰,低機位仰拍、高機位俯拍,都能拍出畸變創(chuàng)意的佳作。
4. 廣角人像鏡頭推薦知乎
尼康Z7拍人像風光配最佳鏡頭當屬尼康Nikkor Z 24-70mm f/2.8 S。這枚變焦大光圈鏡頭焦段涵蓋了風光常用的廣角焦段和人像常用的標準焦段,通用性很好。
5. 廣角手動鏡頭推薦
佳能 EF-S 10-22mm f/3.5-4.5 USM 鏡頭
這個鏡頭是佳能半幅口碑很好的鏡頭之一,外表小巧輕便(體重385克),但用料足,3片非球,1片超級ud能有效抑制折射與色散,能有效提高畫質(zhì)。內(nèi)對內(nèi)變焦,裝上uv鏡能有效防塵,77mm濾鏡通光足又顯大氣。
具有高性能的光學鏡片來保證成像質(zhì)量,超聲波馬達保證了自動對焦的寧靜和快速,通過一鍵轉(zhuǎn)換實現(xiàn)手動對焦。
6. 廣角人像鏡頭推薦哪款
完全可以拍人像的
這個焦段可以應(yīng)付大部分拍攝需要,18-150鏡頭比較實用(有廣角)相對更適合拍人。
18-150鏡頭,焦段實用,可以作為掛機頭,遠近都能兼顧,戶外活動拍攝非常適合。
有時候單反的能力被不斷夸大,其實選擇合適的無反相機和鏡頭組合同樣可以達到不錯的出片效果。
7. 廣角鏡頭適合拍人像嗎
拍攝人像越廣使用難度越大,因為你會包含進更多東西,很容易就喧賓奪主,讓看的人不知道照片主旨在哪兒。
所以,24mm的廣角定焦不太推薦新手用來拍人像;
我推薦使用35mm的定焦,這個焦段是各廠家投入的重點,會有不少素質(zhì)好的原廠和副廠鏡頭;尤其新出的1.8光圈鏡頭,體積小巧,重量輕,非常便攜,同時畫質(zhì)也非常好。
8. 廣角鏡頭適合
許多攝影師會在拍合影的時候立馬換算廣角鏡頭,其實這樣做并不一定正確。廣角鏡頭容易使邊緣的人物變形,拍攝合影的時候,最好用標準鏡頭,實在沒有可以選用中間的焦段以保證人物不變形,或者選擇合適的拍攝距離和拍攝角度。盡量避免變形的現(xiàn)象發(fā)生。
若一定要使用廣角鏡頭,那要注意千萬不要貼近了人物拍攝,除非你是刻意想要表現(xiàn)夸張的效果。
編者認為一張好的合影應(yīng)該達到以下五點要求:
1)集體群像在畫面布局合理,充實。
2)前后排無遮擋現(xiàn)象。
3)最前一排與最后一排的人都清晰。
4)沒有前排頭大、后排頭小的透視變形。
5)沒有閉眼睛的情況。
當然,要做到以上五點,就必須掌握好以下拍攝要領(lǐng)。
1、應(yīng)選用標準鏡頭 標準鏡頭的視角與人眼一致,用廣角鏡頭拍集體照時會出現(xiàn)透視變形現(xiàn)象,前排人物離鏡頭近而頭大,后排人物離鏡頭遠而頭小。因此,拍集體照不能使用廣角鏡頭。如果使用變焦鏡頭拍集體照也應(yīng)選擇35-50毫米焦距段(全畫幅相機)。
2、光圈和快門速度的選擇 集體合影的特點是:人物是靜止的且縱深大。要獲得較大的景深,一般得使用小光圈和較慢的快門速度。20~30人的合影宜用f/5.6~f/8光圈;在60~70人合影時宜用f/8~f/11光圈,在100人以上合影時宜用f/11~f/16光圈??扉T速度最好不低于1/30秒,這樣可避免個別人在拍攝中突然的晃動。當然,在光線較差的情況下,為了保證有足夠的景深,只好犧牲快門速度,但一般不能低于1/8秒。
3、使用三腳架和快門線 因為拍攝集體合影需要較大的景深,所以常選用較小的光圈拍攝,這時快門速度較慢,為防止拍攝中出現(xiàn)“手震”,影響畫面清晰度,因此在拍照中必須使用三腳架穩(wěn)定照相機。
4、為避免前后排遮擋,前后排梯度要大 拍大型集體合影時,安排隊列最好用桌椅,能使前后排更緊湊一點,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景深,拍出清晰照片。隊列的安排一般是第一排坐凳子,第二排站地面,第三排站凳子,第四排站桌子,如果人還多,前面可蹲一排。 如果利用大樓前的石階照集體合影,人群站隊排列應(yīng)注意的是,無論人多人少都必須隔一級站隊(即前后兩排之間應(yīng)空一級),這樣才能避免前排遮擋了后排。 拍集體合影構(gòu)圖很重要,不能在前排擺上過多的凳子,造成隊形細長,人物頭像很小,構(gòu)圖難看。 一般拍集體合影第一排擺凳子的數(shù)量可用以下公式計算:擺凳子數(shù)量=合影人數(shù)/5。例如:100人合影,擺凳子數(shù)量=100/5= 20即100人的合影,前排領(lǐng)導(dǎo)席擺20個凳子即足。 如果拍攝100人以上的合影,最好將桌椅以照相機為軸心擺成一個弧形,因為鏡頭最清晰的焦點平面是在以鏡頭焦點距離為半徑的圓弧上。因此,采用弧形站隊拍攝,就不會出現(xiàn)集體合影中常見的兩側(cè)人物不十分清晰的情況,從而保證了中間和兩側(cè)的人物都一樣清晰。
5、光線的選擇 拍集體合影以柔和的自然光為好,應(yīng)盡量避免直射陽光和逆光。時間應(yīng)選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這個時段,不要在樹蔭下拍照,以防產(chǎn)生花臉。
6、焦點選擇 根據(jù)景深原理,鏡頭應(yīng)聚焦在整個隊列縱深的前1/3處。例如:若共五排人,應(yīng)將焦點對在第二排的中間人物上,這樣可更有效地利用前景深和后景深,拍出前后均清晰的集體合影。
7、構(gòu)圖方法 集體合影的構(gòu)圖布局要求上寬下窄留出天地,左右略留有余地而盡量充滿畫面。
8、拍照時注意力應(yīng)集中 拍攝前先看看隊列中有無前排遮擋后排的情況,如有則應(yīng)調(diào)整一下位置。在按動快門前舉手示意,提醒大家注意力集中,以免出現(xiàn)閉眼或晃動。此外,初拍集體照要避免緊張情緒,把注意力集中在準確曝光,精確聚焦以及構(gòu)圖上,否則,任何小小的差錯和失誤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因為大多數(shù)集體合影是無法補拍的。
9. 佳能廣角人像鏡頭推薦
拍人像正常情況下參數(shù)設(shè)置原則:
1、一般用較大光圈f=5.6(拍環(huán)境人像較多用)以及更大光圈以便虛化背景(簡化畫面)
2、快門在鏡頭安全快門范圍內(nèi),50mm標頭一般在1/60秒以上
3、焦段在50mm左右,距拍攝者距離大約1.5米左右。如果焦段用廣角,距拍攝者距離大約3-5米左右。
4、ISO根據(jù)以上1-3參數(shù)數(shù)據(jù)設(shè)置正確曝光即可
5、測光模式用點測光。逆光可以拍攝人的輪廓線,側(cè)逆光可拍攝其立體感和皮膚質(zhì)感,順光可以拍攝人臉的皮膚細節(jié)。(注意逆光比順光要加大2檔曝光,側(cè)逆光比順光加大1檔嚗光)。
6、用M檔模式拍攝體現(xiàn)人像光線的魅力(可自由達到自己想要的光影效果),用光圈優(yōu)先模式可用曝光補償完成。
總之,參數(shù)不是定死的。因不同環(huán)境,不同光線,不同時段曝光參數(shù)不同,因地而宜調(diào)整參數(shù)準確曝光(是指你自己想要什么影調(diào)效果,高調(diào)或暗調(diào),暗調(diào)適宜男性,高調(diào)適宜女性。)
10. 廣角鏡頭人像照片欣賞
廣角拍人像,也分小廣角和超廣角的區(qū)別。小廣角,可以隨意些,稍微把臉放邊上還可以。但是超廣角,應(yīng)該盡量把頭放在中間,否則變形很嚴重。簡單說就是:超廣角拍人像要腦袋放中間,腳丫在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