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機鏡頭大小和畫幅有關(guān)嗎
首先,要確定鏡頭像場和傳感器大小,焦距才有意義,視角才能計算 等效焦距=物理焦距*轉(zhuǎn)換系數(shù)(等效焦距實際是等效全幅多少焦距的視角) 而轉(zhuǎn)換系數(shù)=43.27/傳感器對角線長度(43.27mm為全幅傳感器對角線尺寸) 所以可以看出來,要確定傳感器對角線尺寸,鏡頭的焦距才能算出視角 鏡頭的視角=2*arctan(傳感器對角線長度/2/焦距) 所以可以看出,傳感器對角線一定的情況下,焦距越小,鏡頭視角越大,焦距越長,鏡頭視角越小 然后列出常見的等效焦距和視角對應(yīng)關(guān)系 14mm——114度 18mm——100度 24mm——84度 28mm——75度 35mm——63度 50mm——47度 90mm——27度 150mm——16.5度 300mm——8度 600mm——4度
2. 相機畫幅大小有什么區(qū)別
一般情況下是60°—80°范圍,會根據(jù)不同手機品牌和攝像頭配置有一定的變化。手機攝像頭能捕捉的角度范圍多大主要根據(jù)所需攝像的范圍來確定,攝像頭所用的鏡頭與單反道相機類似,按照畫幅大小依次排列為2.8mm, 3.6mm, 4mm, 6mm, 8mm, 12mm, 16mm, 24mm等。
毫米數(shù)越小,鏡頭所攝入的畫面越寬,但專與此同時所照的屬距離越近;毫米數(shù)越大,監(jiān)控攝像頭所攝入的畫面越窄,但同時所照的距離越遠。
擴展資料:
手機攝像頭的影響因素:
一、光圈
一般來說,手機攝像頭的光圈與相機的鏡頭具有相似性,其光圈的數(shù)值與光圈成反比關(guān)系。而現(xiàn)代手機受結(jié)構(gòu)體積的限制,鏡頭的光圈普遍是固定的。因此,其光圈的大小,會直接影響到攝像頭的效果。
二、快門
快門的時間長短與幀率之間呈現(xiàn)反比關(guān)系,因此,快門的速度也會在某種程度上對手機攝像頭的效果造成影響。
三、光學(xué)鏡頭
光圈以及廣角是攝像頭之中兩個比較重要的參數(shù)內(nèi)容。 而廣角與光學(xué)鏡頭之間具有密切的關(guān)系,因此,光學(xué)鏡頭的設(shè)計,也會影響到手機攝像頭的性能。
四、對焦馬達
馬達對焦的準確性以及速度會對手機的成像效果造成直接的影響,并形成不同的用戶感受。
五、防抖技術(shù)
大部分手機上的防抖技術(shù)都是通過軟件處理,而其防抖的效果,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攝像頭的效果形成影響。
3. 相機鏡頭大小和畫幅有關(guān)嗎知乎
所謂殘幅機型要乘轉(zhuǎn)換系數(shù),是因為感光元件的尺寸比全畫幅小。
轉(zhuǎn)換系數(shù)每個廠家也不太一樣,佳能是1.6,尼康是1.5。
當(dāng)你在60d這種殘幅機身上使用20mm鏡頭拍攝的時候,視角和32mm鏡頭在全畫幅機身上的視角基本相同。也就是說在截幅機上使用更廣的鏡頭,但效果未必有全畫幅機身上使用普通廣角鏡頭的視野更好。這也是全畫幅機在廣角端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也是一些風(fēng)光拍攝愛好者必選全畫幅機的原因。
4. 攝影機畫幅大小
s35畫幅和半畫幅相比,s35畫幅大,因為35mm畫幅感光元件大小是36*24mm,APS畫幅感光元件大小是23.6*15.8mm。
5. 相機畫幅和鏡頭的關(guān)系
這個問題最好自己去看看書,幾百字也描述不清楚。
有一點是前提,你要明白光圈的定義。
第二點,你要明白,大畫幅技術(shù)相機,適用于沙姆定律,甚至可以用F128的光圈,拍出135畫幅相機F0.95也不一定能達到的虛化效果。
光圈與焦距密切相關(guān),而同樣的標頭,35畫幅是50㎜,而120卻是85㎜,更大的畫幅,標頭的焦距更大,理論上來說,光圈也不可能比35畫幅做得更大,也完全沒必要!到了支持技術(shù)相機的畫幅,全移軸,甚至膠平面也能多角度移動,精確控制焦點是難題,而不像35畫幅,想虛化的手段少得可憐,可憐!
6. 相機的成像質(zhì)量和它的畫幅大小有關(guān)系
全畫幅與APS畫幅相機的主要區(qū)別如下:
1、全畫幅與APS畫幅相機的CMOS尺寸大小是不一樣, 全畫幅CMOS尺寸是24×36mm,也就是傳統(tǒng)膠卷相機的膠片大小。 APS畫幅CMOS尺寸約為23.7×15.6mm,大致為全畫幅相機CMOS的一半。
2、從相機的價格上看 全畫幅與APS畫幅的相機價格相差很大,因為CMOS的成本很高,所以,全畫幅要明顯貴很多。
3、從成像質(zhì)量上看 全畫幅的照片質(zhì)量要比APS畫幅照片質(zhì)量要好,因為全畫幅上記錄的一個像素,同樣的,在APS畫幅上記錄時必須要壓縮一半(因為CMOS尺寸減小了一半)。
7. 相機畫幅越大越好嗎
不是,虛化效果和畫幅沒有關(guān)系
焦距長短。
焦距越長景深越淺,背景虛化效果越好;焦距越短,景深越大,背景虛化程度越小。
焦距長短對于虛化背景有重要影響,一般使用長焦拍攝虛化背景的效果很明顯。
相機與拍攝物的距離
相機與拍攝物體越近,背景虛化程度越大;相機與拍攝物體越遠,背景虛化成果越小。
拍攝物體與背景的距離。
拍攝物體離背景越遠,背景虛化程度越大;拍攝物體離背景越近,背景虛化程度越小。
光線的影響。
逆光容易虛化背景,順光拍攝虛化效果一般。
8. 相機鏡頭大小的區(qū)別
8mm和12mm是鏡頭的焦距。我們常說的多少MM的鏡頭,指的是鏡頭的焦距,一般有2.8MM、4MM、6MM、8MM、12MM、16MM、25MM等,我們常見的攝像頭一般位2.8MM和4MM,搖頭機和卡片機就大多使用這兩種尺寸的鏡頭,通常他們的可視范圍的角度在120°以內(nèi)。所以在監(jiān)控區(qū)域存在死角,只能監(jiān)控局部范圍,(在角度以內(nèi))。搖頭機,雖然宣稱360°,但是也僅僅是可以實現(xiàn)方向的轉(zhuǎn)動,并不涉及鏡頭角度的改良。
一般2.8MM/4MM及以下的是廣角鏡頭,也就是照射的范圍比較寬,但是有效距離被拉遠了,畫面中的人和物體也會跟著距離變遠變小,適合店面或家庭空間使用,也就是被照物體距離3-5米的時候使用。
舉個例子:
某人距離攝像機10米。
要看清人臉,用20mm左右的鏡頭。
要看清人體輪廓,用10mm左右的鏡頭。
要監(jiān)控人的活動畫面,用5mm左右的鏡頭。
拓展資料:
焦距由于攝影機鏡頭的光學(xué)透鏡(lens)而形成。攝影機或放映機的金屬筒容納了一組兩邊或一邊有弧度(凸或凹)的透鏡,組成一個綜合鏡頭。從物體不同部分射出的光線,通過鏡頭之后,聚焦在底片的一個點上,使影像具有清晰的輪廓與真實的質(zhì)感,這個點就叫焦點(focus)。所謂焦距(focal length),正是從鏡頭之鏡片中間點到光線能清晰聚焦的那一點之間的距離。
當(dāng)將攝影鏡頭調(diào)整到無限遠時,其實是一個有名無實的焦距。在設(shè)計上,是將透鏡的主平面與底片或成像傳感器的距離調(diào)整為焦距的長度,然后,遠離鏡頭的影像就能在底片或傳感器上形成清晰的影像。當(dāng)鏡頭要拍攝比較接近的物體時,是鏡頭的實際焦距被改變了。
焦距通常使用毫米(mm)來標示,但仍然可能看見一些使用厘米(cm)或英吋標示的老鏡頭。視野的大小取決于鏡頭的焦距和底片大小的比例。由于最大眾化的是35mm規(guī)格,鏡頭的視野經(jīng)常是根據(jù)這種規(guī)格標示的。對標準鏡頭(50mm)、廣角鏡頭(24mm)、望遠鏡頭(500mm)視野都是不一樣的。對數(shù)碼相機上也是一樣,它們的感光器比一般傳統(tǒng)的35mm底片還要更小,所以相對的只要更短的焦距,就可以得到相同的影像。
9. 鏡頭畫幅區(qū)別
尼康全畫幅鏡頭與半畫幅鏡頭最大的區(qū)別就是那個“DX”的標識。
尼康對于全畫幅與半畫幅有自己的獨特定義方法?!嫹亩x是“FX”,而半畫幅的定義是“DX”。
所以,如果一支尼康鏡頭的型號標識當(dāng)中有“DX”的字樣,就說明這支鏡頭是一支半畫幅鏡頭。
至于尼康全畫幅鏡頭……尼康并沒有給自己的全畫幅鏡頭特意加上“FX”的標識?!栽谀峥等嫹R頭的型號標識中并沒有“FX”的字樣。
因此,區(qū)別尼康全畫幅鏡頭與半畫幅鏡頭的方法,就是看鏡頭型號標識當(dāng)中有沒有“DX”的字樣。有“DX”標識,就說明這支鏡頭是半畫幅鏡頭。如果沒有這個標識,這支鏡頭就是全畫幅鏡頭了。
10. 相機鏡頭大小和畫幅有關(guān)嗎對嗎
50mm鏡頭是135照相機的標準鏡頭,早期的日德及國產(chǎn)鳳凰205、東方s系列等135固定鏡頭一體(或稱“不可換鏡頭”)式相機,均配制50mm標準鏡頭。
同樣,膠片相機中的可交換鏡頭的135單反相機及徠卡旁軸M系列機身,在出售時的配套鏡頭,均為50mm標準鏡頭。
現(xiàn)在的數(shù)碼攝影全畫幅,也是沿襲了135型膠片相機的畫面尺寸。所以,50mm鏡頭同樣是全畫幅數(shù)碼相機的標準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