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35mm全畫幅鏡頭
看鏡頭規(guī)格型號,焦段從18mm開始的,基本上是APS-C畫幅掛機,相對應的全畫幅鏡頭就是從28mm開始,數碼化深入以后,鏡頭的焦距廣角更多了,現在佳能的全畫幅鏡頭都是從24mm開始(不算專用于廣角的),曾經的28-135已經被24-105取代,然后就沒搞過24-135.APS-C畫幅的鏡頭進化較慢,也慢慢從18mm轉到15mm開始。
2. 全畫幅135相機的鏡頭焦距是20mm
100mm/(135mm÷50mm)=37mm
其中100mm為鏡頭物理焦距,135mm為45畫幅對角線長度,50mm為135畫幅標稱對角線長度。
等效135焦距的概念只是說明某鏡頭用于某畫幅時,其畫幅內有效視角大約相當于135標準畫幅某焦段鏡頭的視角,而鏡頭的物理參數是不會改變的。
3. 18-135mm佳能鏡頭是全畫幅嗎
18-135與18-200這兩支鏡頭最大的區(qū)別,就是鏡頭的焦段不同,以及鏡頭鏡片組結構的不同。二者在成像特點方面也是不同的。至于誰更好這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分析,見仁見智。
這兩支鏡頭,是完全不同的兩支鏡頭。其鏡片組設計結構是完全不同的。而這兩支鏡頭的焦段也是不同的,廣角端,這兩支鏡頭都是18mm,但是長焦端,一支鏡頭達到135mm,另一支鏡頭則達到200mm。
從畫質角度分析,這兩支鏡頭都比較一般,定位都不太高。
從使用的方便講,這兩支鏡頭因為變焦比,使用方便,相比之下,18-200焦段更寬泛,所以適用范圍更廣一些。
4. 135mm全畫幅鏡頭是什么意思
135不是相機的型號,135相機是因為膠卷而得名的 ;135相機使用的是135膠卷,也就是 35毫米膠卷??茨闶且I數碼,還是膠卷啦,數碼135。也就等于現在的FX格式相機;也就是所說的全畫幅相機,因為感光元件的尺寸月等于35毫米膠卷的尺寸,所以叫全畫幅相機。135單反機也就是FX格式的全畫幅單鏡頭反光拍照機?,F在市面上比較主流的 canon5D2 1D 1D3 nikon D700 D3 D3S D3X 索尼的阿爾法900。
5. 135mm全畫幅鏡頭和全畫幅鏡頭區(qū)別
1、傳感器尺寸區(qū)別
aps-c畫幅跟全畫幅,首先是傳感器尺寸,全畫幅更大,所以畫質更好,高感更好,光線不好情況下,效果更好。
2、操控區(qū)別
玩單反,玩的就是手動,搞得就是后期。所以全畫幅往往在價錢更高同時,手動操控越好,越快,越準確。
3、視場大小區(qū)別
非全幅的感光元件尺寸還不及全畫幅一半大 這個差別其實就已經很大了 用同一只鏡頭 非全畫幅要乘以1.6或1.5的換算系數 這就導致了很多135相機上的理論在非全畫幅數碼相機上不適用 ,視場明顯減小。
4、解析度的區(qū)別
非全幅和全畫幅如果像素相同,因為非全畫幅感光元件面積小,導致密度過高, 所以使用小光圈時有衍射 成像質量會直線下降 而且過高的密度使得鏡頭成為瓶頸 所以并不能提供更為精細的畫質 ,所以非全畫幅表現的圖像模糊、反差低、高感光度成像噪點多。
5、暗角的區(qū)別
非全幅在大光圈下不易出現暗角,但全畫幅可能出現暗角。主要原因在于鏡頭,視場越大,透鏡的聚光作用,導致周邊光線弱出現暗角。而非全幅感光面積小,集中利用的中央的亮光區(qū),暗角相對于全畫幅難出現。
還有P型畫幅適合新手。P型是滿幅的上下兩邊擋去個一條,使畫面長寬比例為3:1,被稱為全景模式。新手操作會比較輕松。
6. 135mm全畫幅鏡頭,濾鏡口徑77mm
UV鏡主要是用在鏡頭上,配UV鏡時,要注意鏡頭的濾鏡尺寸,這能在鏡頭參數上看到的。EF-S 18-135mm f/3.5-5.6 IS STM鏡頭的濾鏡尺寸是67mm,所以配67mm的uv鏡是合適的。
配鏡頭遮光罩看鏡頭廠給出的遮光罩型號。EF-S 18-135mm f/3.5-5.6 IS和EF-S 18-135mm f/3.5-5.6 IS STM使用的遮光罩的型號都是EW-73B,配EW-73B型號的原廠或國產遮光罩即可。
濾鏡的口徑取決于您的鏡頭口徑,和相機型號無關!所以購買濾鏡前請先確定購買鏡頭口徑大小,鏡頭蓋或者鏡頭前面一般都有標注(例如Φ77表示77mm或者直接標77mm)
2
再不知道就查看說明書。
7. 全畫幅135相機
135就是平時說的全畫幅,傳感器尺寸是36×24mm。135膠片底片尺寸35*24mm,一般135膠片的片基厚度為0.135毫米,135膠卷源于35mm高度的打孔電影膠片,35mm電影膠卷,35mm指的是膠卷的高度為35mm,由于上下兩端有齒孔,所以有效高度為24mm,這種膠片的單幅圖像感光面積為35mm*24mm。全畫幅相機是指感光元件的大小和135膠片底片尺寸相同或相近的數碼相機。
8. 135mm相機是什么畫幅
答:這個所謂的“全”,是與一半之類形容方法相似的。是形容過去最流行的135膠片相機的膠片尺寸的(就是我們過去常用的那種膠片)。標準135相機的膠片成像尺寸約為24mmX36mm,而數碼時代用ccd或cmos之類的有感光特性的材質替代了傳統(tǒng)膠片做為成像載體(優(yōu)點是可刷寫,成像后轉為數碼信號存在存儲器上)。
全畫幅數碼單反就是指單反中的感光原件尺寸與傳統(tǒng)135膠片尺寸基本相同。 相應的,目前所說的DX畫幅、APS-C畫幅,則說明這樣的相機感光元件尺寸約為全畫幅感光原件尺寸的一半。
9. 全畫幅18-135鏡頭
18-135鏡頭適合拍風景與人像,屬于該鏡頭的18廣角端可以拍風景建筑等題材,使用80至235焦段適合拍攝人像,該鏡頭使用靈活方便。
10. 135mm的鏡頭
佳能系列15—135mm變焦鏡頭的特點與之前講述過的18—150mm變焦鏡頭有共同之處,就是覆蓋了短焦、中焦、長焦三個焦段,可以應對多種場景拍攝,稱得上是“一鏡走天下”,適合大多數攝影愛好者的需要。不過衡量一支鏡頭的優(yōu)劣,還要看其鏡片組、最大光圈值等參數,還要看性價比等等,所以評價佳能15—135mm變焦鏡頭怎么樣,不能一概而論,適合自己就是好的。
11. 135相機全畫幅的標準尺寸
首先我們來說說全畫幅,當相機過渡到數碼時代時,人們延續(xù)了膠片時代的標準,將采用與135膠卷相同尺寸的感光元件的數碼單反相機稱為“全畫幅數碼相機”。所以全畫幅數碼單反相機的感光元件尺寸為36×24mm。
有別于膠片時代的膠卷,數碼相機的傳感器在制造成本上要比膠卷昂貴許多倍,為了降低制造成本,以進一步搶占中低端市場,相機廠商開始使用較小尺寸的感光元件,但問題也就隨之而來了。在一些低端的卡片相機上,廠商們出于成本考慮,將傳感器做的非常小,例如1/2.3英寸的傳感器,它的尺寸僅為6.16×4.62mm,在面積上只達到全畫幅的3.2%?;蛟S廠商認為把它叫做全畫幅的3.2%不夠好聽,所以將其叫做1/2.3英寸,又是分數又是英寸,無非就是想讓它聽起來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