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攝影構圖問題常見問題
攝影構圖有很多,比如三分構圖法,框架式構圖法,S 構圖法,對角線構圖等等,最常用的構圖法就是三分構圖法,把被攝物體放在畫面三分之一的位置,更能吸引目光
2. 攝影構圖需要注意的問題
1.注意動靜的關系。在構圖過程中,要有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動靜結合的畫面效果。
2.注意畫面層次感。構圖的首要任務是突出主體形象,要求 處理好主體與陪體、主體與環(huán)境和背景的關系,以恰當?shù)慕嵌群腿∩幔渲煤霉?、色、影調、線、形等造型元素,以獲取盡可能完美的形式與內容高度統(tǒng)一的設計畫面。
3. 攝影不規(guī)則構圖
①斜線構圖。畫面運用各種傾斜角度的斜線構成主要框架,這些線所形成的傾斜關系,賦予了畫面極強的傾斜感、速度感、運動感、不安感。
②橫線構圖。畫面運用近似水平線構成主要框架。橫線在畫面中能讓人產生平靜、安定、平坦、寬廣、博大等象征意義,不過一般構圖中較忌諱的是橫線從中心串過,需采取上移或下移的辦法躲開中心位置。
③豎線構圖。畫面運用近似垂直線構成主要框架。豎線它有高聳、堅強、生長、挺拔、莊嚴、有力的象征性。多豎線在畫面中運用能產生豐富多彩的印象。如多排透視、對稱排列透視等都能產生奇特的效果。
④十字構圖。一就是橫豎兩條線通過畫面中心點把畫面分成四分,中心交叉點放置主體物。較適合有著中心透視效果的對稱式的構成形式。這種構成形式在視覺心理上能產生平靜、安全、堅實、和平、莊重和神秘感。
⑤曲線構圖。就是彎曲的結構構成主要框架。曲線本身總能給人一種連綿、柔軟、浪漫的心理感受和音樂般的節(jié)奏感。
⑥不規(guī)則線構圖。也稱無機線,有理性、抽象、雜亂、神秘之感。這些線組合不合理易產生混亂的印象。如果畫面運用了大量雜亂的不規(guī)則線,這時可以把簡潔的主體形態(tài)安排在畫面適當?shù)奈恢蒙?,畫面仍然有整體的效果和抽象的、神秘的氣氛。
4. 攝影構圖問題常見問題有哪些
一忌主次不清,主體不突出。每張照片必須有一個主體,讓別人知道你在拍什么。但初學攝影者往往不注意,把主體拍的太小,把觀眾的目光轉移到別的地方,這樣你拍的照片沒有了主題,就象一個人失去了靈魂一樣,沒有精神。因此,初學攝影,把主體放大,放在突出位置很重要。當然,熟練運用引導線法、大小對比法去突出主題構圖,更能巧妙解決主體醒目的問題。
二忌構圖沒有前景。一幅成功的攝影作品前景是很重要的,前景可以襯托主體,起到很好的平衡作用。但有很多剛入門者,往往忽略了照片的前景納入,對于新手來說,在取景前認真思考,先找一個合適的前景,然后更好地構圖,會讓你拍的照片更耐看。
三忌主體放在照片正中間位置。剛學攝影,很多人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相機設置上,更關注的是學用相機,當開始拍照時,舉手就拍,往往會把主體放在照片正中,這是初學攝影者常犯的錯誤之一,這樣拍出的照片讓人感覺很古板、沉悶。只要你用心學用一些如三分法、框架式等簡易的構圖辦法,會讓你的作品快速提升檔次品位的。
四忌背景雜亂無章。背景太雜亂,讀者看不清楚你想表達的主題,這樣會令相片失色不少,初學攝影者往往不注意照片的背景問題,要想拍出好照片,就必須學會選擇簡單、顏色單一的地方來做背景。另一個方法是熟練掌握攝影基礎的前提下,使用淺景深來模糊背景,突出主題。
五忌不恰當?shù)厥褂镁吧羁刂?。景深很有用,但很多入門者的錯誤是一旦懂得拍攝景深運用,會喜歡把每張照片都拍出虛化的背景,其實景深控制是有個度的,要因景而宜的,如拍攝大面積風景照,是要全部景色納入景深范圍之內,就是照片有一小區(qū)域的模糊也會破壞整體的效果;而拍攝人物、花朵等特寫照片,用淺景深會讓照片更有深度和突出主體,所以要注意在適當?shù)膱鼍袄眠m當?shù)木吧羁刂菩Ч?/p>
5. 攝影構圖常見錯誤
會場拍照技巧
會場、大型活動的拍攝類似拍攝中的紀實攝影,所以對拍攝者的要求相對較高,需要能熟練運用相機的各種功能、掌握會場活動的流程、短時間熟記會場主要參與者的活動范圍等等。這里把一些會場拍攝的經驗和注意事項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設備準備:
1、相機:確認相機無故障、肩帶無斷裂,如果有條件,再帶上一個備用相機;
2、電池:準備兩塊以上的電池,并帶好充電器,以免電池原因耽誤工作。
3、鏡頭:以24-70焦段作為主要鏡頭。原因很簡單,這個焦段廣角端變形不很嚴重而且包含人像拍攝最佳的50較短。廣角鏡頭邊緣變形很嚴重,誰也不想自己的面部在照片里變形,所以最好不用。如果可能,帶上一直70-200活100-300的鏡頭,長焦鏡頭拍一些領導講話的特寫十分方便,如果你可以在會場里走來走去 甚至走上主席臺,那這個長焦你也不用帶了;
4、儲存卡:最好帶上一個備用儲存卡,盡管現(xiàn)在的記錄介質儲存容量可以達到2千張4兆圖片的容量,但是你仍然要帶上一個備用的,這種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反正這東西不重。
5、腳架:三腳架在這種需要不停走動的場合一般用不上,但是最好帶上一根獨腳架,有備無患,反正也不占地,如需拍攝合影,那就別怕麻煩了。
6、閃光燈:帶上一只機外閃光燈和兩套電池。一般相機自帶的閃燈指數(shù)較小而且只能直閃,使用局限較大。
7、工具:鏡頭紙、小皮槍、刷子等清潔用品。
8、包:準備一個能把這些東西都放進去的攝影包,做到包不離身,畢竟那個東西丟了都心疼。
二、現(xiàn)場拍攝:
1、空鏡頭拍攝:到場后一定不要忘記拍攝會場以及會場各區(qū)域的空鏡。包括會場(曝光要以會場主體,如舞臺等數(shù)值為主)、大門口簽到處、一些較大的會場活動還會在會場外布置橫幅、氫氣球一類的的布置,也不能忘掉,還有就是特別的細節(jié)拍攝(會場裝飾物),比如:準備發(fā)獎用的獎杯、獎狀特寫等等。
2、主要人物會前拍攝:活動前一定要和主辦方和承辦方的負責人溝通,確定拍攝人物重點(包括主辦方領導以及受邀主要來賓等),并且記錄主要領導或重要來賓交談的場面,包括寒暄和互贈名片,盡量能夠結合背景的陳設,交代會場場所和環(huán)境。
3、活動過程拍攝:
A、領導講話拍攝:如果條件允許,盡量抵近拍攝。這樣可以將主席臺的橫幅、投影等反映會場內容的信息拍攝在畫面當中。拍攝時機需要攝影者掌握,一般在講話者抬頭與參會者眼神交流活有手勢時按下快門,這樣可使講話者顯得更加生動。也有的領導自始至終不抬頭交流,這樣的講話者拍攝一般可在講話開始時活結束時會出現(xiàn)講話這抬頭的機會。但是為了保險起見,低頭的時候一定要拍上幾張以免內容缺失。拍攝角度一般要與講話者同高,盡量不使用仰角或俯角拍攝,并和講話者保持45度左右的角度;
B、會場拍攝:主席臺拍攝一定要有全景和單人的特寫。由主席臺背景一般色調較暗,拍攝盡量使用人臉曝光值測光數(shù)據(jù),注意不要讓麥克風、水杯等擋住面部,如果有必要可以有一定的角度。另外會場內前排就坐的一般為比較重要的參會者,所以需要從左右兩個方向對會場進行拍攝。最后還要對會場全景拍攝,拍攝位置一般為后場后左、中、右三個位置各拍一張,曝光值同樣應該以主席臺測光數(shù)值為準。
c、活動拍攝:一定要注意主要領導和重要與會者的活動并兼顧其他與會者。拍攝盡量做到人物和能夠表現(xiàn)活動的主題的背景相結合。當參與活動的人員走動時,應盡量走到前面拍攝,而不是從后面跟隨。還要提醒一下,照片的曝光時寧欠勿過
三、相機的使用
1、iso:如果可能,在室內拍攝時盡量提高iso?;顒优臄z曝光速度的提高能更好的提高圖片的清晰度。至于噪點,如果你的客戶不專業(yè),那么他根本不會在乎;如果你的客戶十分專業(yè),那他絕對能理解你的做法。以我對佳能各款相機的感受,5Dmark2以上的相機,iso開到2000,60D以及同技術想能的相機可開1000,噪點都在可以忍受的范圍之內。如果是600D一類的入門相機iso800問題也不大。
2、光圈:就算你的鏡頭很棒,也盡量不要把光圈開的很大。原因有二,首先盡量不適用鏡頭的光圈值的兩端,畫質會有些輕微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大光圈(如2.8時)的對焦平面很薄,如果你拍的人物前后相差10厘米,就會出現(xiàn)一實一虛的情況。所以推薦,最好在4.5以上光圈。
3、閃光燈:在房頂不超過4米時最好采用反射閃光并利用眼神光板。反射閃光的好處是在提高拍攝主題亮度的同時,還可以適當拍攝環(huán)境的亮度,且被攝主題后不會出現(xiàn)十分明顯的黑影。眼神光板可以增加被攝主體的亮度,調整眼神光板的反光量可通過調整閃光燈的輸出功率(使亮度更高或更低)、改變閃光燈焦段或直接使用柔光板(增加閃光角度)。
在必須使用閃光燈而且需要交代環(huán)境下的情況下,一般應將保證速度最少八十分之一秒、光圈不低于4.5(保證足夠的對焦平面)、并相應調整iso值后測出曝光準確值。在使用閃光燈后通過調整閃光燈的輸出量使被攝主體曝光飽和的曝光速度比上述曝光速度稍快即可(一般達到1/100)。這樣可以更好表現(xiàn)被攝主體所處的環(huán)境。
四、拍攝集體合影
時下,各種會場要拍集體合影,各學校學生畢業(yè)更要拍集體合影。因此,有必要了解并掌握拍攝集體合影的技術技巧。
一張好的集體合影應該達到以下五點要求:
1)集體群像在畫面布局合理,充實。
2)前后排無遮擋現(xiàn)象。
3)最前一排與最后一排的人都清晰。
4)沒有前排頭大、后排頭小的透視變形。
5)沒有閉眼睛的情況。
要做到以上五點,就必須掌握好以下拍攝要領。
1、應選用標準鏡頭
標準鏡頭的視角與人眼一致,用廣角鏡頭拍集體照時會出現(xiàn)透視變形現(xiàn)象,前排人物離鏡頭近而頭大,后排人物離鏡頭遠而頭小。因此,拍集體照不能使用廣角鏡頭。如果使用變焦鏡頭拍集體照也應選擇35-50毫米焦距段(全畫幅相機)。
2、光圈和快門速度的選擇
集體合影的特點是:人物是靜止的且縱深大。要獲得較大的景深,一般得使用小光圈和較慢的快門速度。20~30人的合影宜用f/5.6~f/8光圈;在60~70人合影時宜用f/8~f/11光圈,在100人以上合影時宜用f/11~f/16光圈??扉T速度最好不低于1/30秒,這樣可避免個別人在拍攝中突然的晃動。當然,在光線較差的情況下,為了保證有足夠的景深,只好犧牲快門速度,但一般不能低于1/8秒。
3、使用三腳架和快門線
因為拍攝集體合影需要較大的景深,所以常選用較小的光圈拍攝,這時快門速度較慢,為防止拍攝中出現(xiàn)“手震”,影響畫面清晰度,因此在拍照中必須使用三腳架穩(wěn)定照相機。
4、為避免前后排遮擋,前后排梯度要大
拍大型集體合影時,安排隊列最好用桌椅,能使前后排更緊湊一點,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景深,拍出清晰照片。隊列的安排一般是第一排坐凳子,第二排站地面,第三排站凳子,第四排站桌子,如果人還多,前面可蹲一排。
如果利用大樓前的石階照集體合影,人群站隊排列應注意的是,無論人多人少都必須隔一級站隊(即前后兩排之間應空一級),這樣才能避免前排遮擋了后排。
拍集體合影構圖很重要,不能在前排擺上過多的凳子,造成隊形細長,人物頭像很小,構圖難看。
一般拍集體合影第一排擺凳子的數(shù)量可用以下公式計算:擺凳子數(shù)量=合影人數(shù)/5
例如:100人合影,擺凳子數(shù)量=100/5= 20即100人的合影,前排領導席擺20個凳子即足。
如果拍攝100人以上的合影,最好將桌椅以照相機為軸心擺成一個弧形,因為鏡頭最清晰的焦點平面是在以鏡頭焦點距離為半徑的圓弧上。因此,采用弧形站隊拍攝,就不會出現(xiàn)集體合影中常見的兩側人物不十分清晰的情況,從而保證了中間和兩側的人物都一樣清晰。
5、光線的選擇
拍集體合影以柔和的自然光為好,應盡量避免直射陽光和逆光。時間應選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這個時段,不要在樹蔭下拍照,以防產生花臉。
6、焦點選擇
根據(jù)景深原理,鏡頭應聚焦在整個隊列縱深的前1/3處。例如:若共五排人,應將焦點對在第二排的中間人物上,這樣可更有效地利用前景深和后景深,拍出前后均清晰的集體合影。
7、構圖方法
集體合影的構圖布局要求上寬下窄留出天地,左右略留有余地而盡量充滿畫面。
8、拍照時注意力應集中
拍攝前先看看隊列中有無前排遮擋后排的情況,如有則應調整一下位置。在按動快門前舉手示意,提醒大家注意力集中,以免出現(xiàn)閉眼或晃動。此外,初拍集體照要避免緊張情緒,把注意力集中在準確曝光,精確聚焦以及構圖上,否則,任何小小的差錯和失誤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因為大多數(shù)集體合影是無法補拍的。
10. 多作善意提醒
合影前調整合影、坐姿是必要的程序。此乃善意提醒之一。被攝者只要兩眼視線沒被遮擋就覺自己的整個臉在照片上是完整的。其實不然,他臉的下半部已被前排遮擋。提醒他們:調整自己站在前排兩人肩部交界處。挺胸抬頭。這樣拍出的照片最富有動感。
前排領導們的坐姿一定也要善意提醒:請將兩腿并攏、挺胸抬頭。貴賓是照片的中心,個別賓客姿態(tài)不好不僅他自己會覺失水準,照片人手一張,別人也覺沒美感。一般女性一經提醒很是注意。但有些男性則積習難改。此時我一定要再次提醒“座位上的男同志”的坐姿修正要求。
拍攝過程中的提醒決定了拍攝最終效果。因天氣不好快門速度慢時一定要加一句“摁快門時請大家一定不要動并保持一些時間,這樣像不會虛”。
我們拍攝合影都是雙機拍。之前我會緊臨受眾提醒他們拍攝次數(shù)和每次的拍攝意圖。當我用擊掌的方式提醒大家安靜準備拍攝時,我已經站在主攝機的旁邊請大家看鏡頭了。全部過程語言組織緊湊、我的提醒與目的相結合,再配合以適當?shù)膭幼髟诤芏虝r間內會溝通得很好?,F(xiàn)場會很安靜、有序。當然嚴肅活潑也是要的,尤其是你希望大家笑對鏡頭時。此時的提醒是幽默式的,用一句話足矣。幽默要正面、是會心的笑的類型。若哈哈大笑,表情和時間都受影響。
6. 對于攝影構圖初學者應該這樣理解
構圖(gòu tú),根據(jù)特定主題的要求,在一定的空間,把個別或局部的形象適當?shù)亟M織起來,構成一個協(xié)調的完整的畫面。在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稱為“章法”或“布局”。
魯迅《書信集·致吳渤》:“野夫的兩幅都好,但我以為不如用《黎明》,因為構圖活潑,光暗分明。”
洪深《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下篇三:“導演者處理舞臺上的線條形體,其實可算是在繼續(xù)不斷地構圖?!?/p>
7. 攝影構圖問題常見問題分析
手晃動,最好弄個攝影支架提高穩(wěn)定性。
8. 構圖經常會出現(xiàn)哪些問題
繪畫需要注意的問題
1.構圖 構圖要合理 大小疏密 都是有講究的
2.步驟 就是要知道自己完成一副作品的每個步驟 做好一步再做下一步
3.觀察方法 要大局意識 不要被局部迷惑 整體意識要時刻保持
4.多看 多畫 多想
5.想要畫的畫就要 膽大 心細 手勤
9. 攝影構圖錯誤
構圖在傳統(tǒng)畫論中稱之為“章法”、“布局”、“經營位置”等。是指根據(jù)畫面的需要,安排形象,體現(xiàn)作品的整體效果。
構圖作為攝影的第一步,因其創(chuàng)作手法的特殊性,決定了它的復雜性和豐富性。事實上,任何藝術形式都有其固有的形式規(guī)律,只有掌握了這些固有規(guī)律之后,在進行藝術實踐的過程中,才能將最優(yōu)美、最感人的藝術形象傳達給受眾。
雖然攝影構圖的形式規(guī)律不是死的,但了解這些形式規(guī)律可以避免一些初級的錯誤;掌握和運用這些形式規(guī)律,對塑造藝術形象、揭示主題思想則是一條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