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攝影中的光型
攝影用光的六大基本因素
光度
光度是光源發(fā)光強度和光線在物體表面的照度以及物體表面呈現(xiàn)的亮度的總稱(光源發(fā)光強度和照射距離影響照度;照度大小和物體表面色澤影響亮度)。
在攝影中,光度與曝光直接相關。從構圖上來說,曝光與影調(diào)或色彩的再現(xiàn)效果密切相關。豐富的影調(diào)和準確的色彩再現(xiàn)是以準確曝光為前提的。有意識的曝光過度與不足也需以準確曝光為基礎。所以,掌握光度與準確曝光的基本功,才能主動地控制被攝體的影調(diào)、色彩以及反差效果。
光位
光位是指光源相對于被攝體的位置,即光線的方向與角度。同一對象在不同的光位下就產(chǎn)生不同的明暗造型效果。攝影中的光位可以千變?nèi)f化,但是,歸納起來主要有正面光、前側光、側光、后側光、逆光、頂光與腳光等七種。
(1)正面光:光線來自被攝體的正面,隨角度高低分別稱“為平射光、順光和高位順光。正面光照射的被攝體令人感覺明亮,但立體感較差,缺乏明暗變化,利用正面光拍攝時的曝光寬容度較大。在燈光人像中,正面光常用作輔光。
(2)前側光:指45度方位的正面?zhèn)裙?。這是最常用的光位,前側光照射的景物富有生氣和立體感。在燈光人像中,前側光常用作主光,通常位于人物臉部朝向的另一側,臉朝左用右側光,臉朝右用左側光。
(3)側光:又稱90度側光,側光下被攝體呈陰陽效果,是一種人像攝影中富于戲劇性效果的主光位置,它能突出明、暗的強烈對比。
(4)后側光:又稱“側逆光”光線來自被攝體的側后方,能使被攝體的一側產(chǎn)生輪廓線條,使主體與背景分離,從而加強畫面的立體感、空間感。
(5)逆光:又稱“背光”光線來自被攝體的正后方,逆光能使被攝體產(chǎn)生生動的輪廓線條,使主體與背景分離,從而使畫面產(chǎn)生立體感、空間感。逆光構圖很重要的一條是使畫面產(chǎn)生深色背景,否則輪廓線就不醒目。逆光在造型上還有利于表現(xiàn)動物的群體。
(6)頂光:光線來自被攝體的正上方,如正中午的陽光、頂光會使人物臉部產(chǎn)生不討巧的濃重陰影,通常忌拍人像。
(7)腳光:光線來自被攝體的下方,常用于丑化人物的一種燈光方向。自然光中沒有腳光的光位。
光質(zhì)
光質(zhì)指光線聚、散、軟、硬的性質(zhì)。聚光的特點是來自一種明顯的方向,產(chǎn)生的陰影明晰而濃重;散光的特點是來自若干方向,產(chǎn)生的陰影柔和而不明晰,光的軟硬程度取決于若干因素,光束狹窄的比光束寬廣的通常要硬些。例如,晴天的太陽從某一有明顯方向性的角度照射被攝體,這就是一種直射的硬光;當天空中有霧,陽光就被擴散在一種廣闊的區(qū)域上,從許多角度發(fā)出光線,這、就是一種軟光。又如電子閃光燈的直接閃光是一種硬光,反射閃光就是一。種軟光。硬光能使被攝體產(chǎn)生強烈的明暗對比,有助于質(zhì)感的表現(xiàn);軟光善于揭示物體的外形、形狀和色彩,但不善于表現(xiàn)質(zhì)感和細節(jié)。硬光又往往比軟光的照明更富有生氣。
光型
光型指各種光線在拍攝時的作用。
(1)主光:又稱“塑形光”指用以顯示景物、表現(xiàn)質(zhì)感、塑造形像的主要照明光。
(2)輔光:又稱“補光“用以提高由主光產(chǎn)生的陰影部亮度,揭示陰影部細節(jié),減小影像反差。
(3)修飾光:又稱”裝飾光“指對被攝景物的局部添加的強化塑形光線,如發(fā)光、眼神光、工藝首飾的耀斑光等。
(4)輪廓光:指構劃被攝體輪廓的光線,逆光、側逆光通常都用作輪廓光。
(5)背景光:燈光位于被攝者后方朝背景照射的光線,用以突出主體或美化畫面。
(6)模擬光:又稱”效果光“用以模擬某種現(xiàn)場光線效果而添加的輔助光。
光比
光比指被攝體主要部位的亮部與暗部的受光量差別,通常指主光與輔光的差別。光比大,反差就大,有利于表現(xiàn)“硬”的效果;光比小,反差就小,有利于表現(xiàn)“柔”的效果。如拍老年人常用大光比,拍兒童常用小光比。調(diào)節(jié)光比的手段主要有三種:調(diào)節(jié)主、輔光的強度;調(diào)節(jié)主、輔燈至被攝體的距離;用反光板、閃光燈對暗部進行補光。
光色
光色指“光的顏色”或者說“色光成分”。通常把光色稱為“色溫”。光色無論在表達上還是在技術上都是重要的,光色決定了光的冷暖感,這方面能引起許多感情上的聯(lián)想。光色對構圖的意義主要表現(xiàn)在彩色攝影中。
2. 攝影中常見的光是
攝影中光線的分類按光質(zhì)分為:直射光、散射光與反射光。
1、直射光
直射光也稱硬光,是指直接投射到被攝起上的光,直射的陽光是自然界中最強的光線。直射光能使被攝體產(chǎn)生明顯投影和明暗面,被攝體明暗對比強烈,能表現(xiàn)出起伏不平的質(zhì)地。直射光的光強度大,光質(zhì)硬,光線越強,陰影就越重。
采用直射光線拍攝的畫面也正和它的稱呼“硬光”一樣,給人一種硬朗的感覺,但是卻具備較強的立體感和造型感。直射光是光線照射在物體表面時,物體與光源之間很少有其它介質(zhì)參與的一種光。
直射光線不僅存在于自然界中,通過人工布局的點狀光源也可產(chǎn)生直射光。它也能夠使被攝體產(chǎn)生明顯的陰影,形成強烈的明暗對比。
正如前面所述,雖然這種直射光線不適合表現(xiàn)女性的柔美,但是想要表現(xiàn)特殊的藝術效果,這種光線還是有它的優(yōu)點。例如,用硬朗的光線表現(xiàn)男性剛毅的一面。
2、散攝光
散射光又稱軟光,是光線透過介質(zhì),如云層、霧氣、柔光罩等的散射之后再照射在物體上的光。在陰天的時候,陽光被空中的云彩遮擋,不能直接投向被攝體,也就不會形成明顯的受光面和陰暗陰影面,也沒有明顯的投影和方向性,光線效果比較平淡柔合,這種光線就是散射光。
就燈光來說,如果燈具上附加了能使光線散射的裝置,發(fā)出的光線則是漫射光。在室內(nèi)攝影中可以布置出這種柔和的散射光,它經(jīng)常用于拍攝女性,表現(xiàn)女性柔美細膩的一面。
在室外散射光環(huán)境中,光線不具備強烈的方向性,畫面中幾乎不存在強烈的陰影,能給人以自然柔和的視覺感受,而且色彩飽和度也較高。它有助于美化人物的皮膚并表現(xiàn)鮮艷的色彩,用在人像攝影中,表現(xiàn)小孩和女性是非常合適的。
3、反射光
若主體或場景的光線并非來自光源直接投射,而是經(jīng)過旁邊物體反射而來,我們就稱之為反射光。反射光的效果除了光源本身的影響外,主要取決于反射區(qū)域的材質(zhì),越粗糙的表面,反射光源的效果越接近散射光;相反,反射表面越平滑光亮,反射光源效果越接近直射光。
除此以外,反射區(qū)域的色彩也會改變光源的色光表現(xiàn),間接的影響物體或拍攝場景中原有的色彩。常見的反射光有水面反射光、反光板制造出來的人工反射光及鏡面等物體發(fā)出的反射光。風光攝影中,水面經(jīng)常能制造出反射光的效果,讓景物通過水的反射作用,呈現(xiàn)出優(yōu)美的倒影。
除了大自然自身能制造出一些反射光外,反光板就成為一種專門制造反射光線的工具。反光板所制造出的反射光線通常是用來起輔助作用的光線,拍攝時,這種反射光線可以適當?shù)陌殃幱安课坏牧炼忍岣?,減少陰影。
擴展資料
分類方法按光線在塑造形象時,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分為:
1、主光。主光是用來塑造形體的最主要的光線,即主要塑形光。主光標示著披攝對象的明暗面,也決定了光源的方向和性質(zhì)。在照明時,還有其它光線對主光進行輔助照明,以形成所需光效。
2、副光(又稱輔助光、補充光)。副光主要是用來照明主光照不到的陰影部分,減弱被攝體的明暗對比,增加被攝體的層次以及更好地表現(xiàn)其質(zhì)感。副光主要采用柔和均勻的散射光米照明。
3、輪廓光。輪廓光是用來勾劃被攝體的輪廓形態(tài),把主體與背景分離開來,造成更多的層次,增加形象的直體感與畫面的空間感,使主體更加突出。
當主體與背景的影調(diào)、色調(diào)相接近時,輪廓光的作用更加重要。拍攝外景時是選擇陽光在逆光方位。拍攝內(nèi)景時.是用大功率的硬光,置于被攝體的背面照明。
4、裝飾光(又稱修飾光)。裝飾光主要是用來加強或修飾被攝體的某些細節(jié)或局部,以使其更加突出。有時,也用來消除被攝對象表面的一些小缺陷。
裝飾光包括服裝光、道具光以及人物的眼神光等。使用裝飾光可以美化畫面,使之更加生動悅目。裝飾光常用一些小功率的聚光燈、或方向性較強的反光板來照明。
5、背景光(又稱環(huán)境光)。背景光主要是用來照明被攝體所在的背景及其周圍能夠拍攝到的環(huán)境。它的作用,主要是用來襯托被攝主體,使其更加鮮明突出,也可以起到渲染氣氛或表現(xiàn)主題周圍環(huán)境的時間與地點等特征的作用。
6、效果光(又稱氣氛光.模擬光)。效果光主要是用來制造環(huán)境中某種特殊的光線效果。效果光的運用,能增加環(huán)境的真實感,能造成某種特定氣氛,用來表現(xiàn)劇情,感染觀眾。
如火光光效,閃電光效等,幾乎在每年的春晚上,為了增加歡樂、祥和的喜慶氣氛,電視臺都會若干次的打出各種色彩斑讕的效果光。
3. 攝影光型有哪些
攝影圖片分析從2個方面著手寫
1、作品的內(nèi)容
(1)主題指向
作品表達出了一個什么樣的主題,傳達了一種什么樣的思想。
(2)時代背景
知名畫面反映了一種什么樣的社會現(xiàn)象,有沒有典型意義,可以挖掘出畫面隱含著的信息。
(3)情節(jié)定義
點明畫面中所包含的情節(jié)要素,任何畫面都是一定的情節(jié)過程的某一個定格,在其前后肯定有一個情節(jié)鏈,評析時可以設想畫面所表述的情節(jié)點前后的情節(jié),看畫面情節(jié)表述是否有典型性
(4)情緒感受
任何畫面總是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體驗,表達了作者的情緒感受,可以根據(jù)畫面內(nèi)容,看看它表現(xiàn)了什么情
(5)意境韻致
畫面中能看到的時形象,看不到的是意蘊,畫面形象激發(fā)觀者的思想和聯(lián)想,營造出升華畫面的意境。
注:時代背景和情節(jié)意義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就不要寫,切勿自己編造。
2、作品的形式
(1)構圖
包括黃金分割構圖,框架式構圖,開放式構圖等等。根據(jù)自己所學的攝影知識進行運用
(2)用光
可以從光型、光位、光質(zhì)、光比的方面進行分析。
(3)色彩
對于彩色照片來說,色彩尤為重要,色彩可以突出主體、烘托氣氛等等作用。黑白照片主要從影調(diào)進行分析。
(4)細節(jié)
畫面的形成可能會有深層的意義,體現(xiàn)出了作者、觀者以及考生對現(xiàn)實世界或作品的觀察力。
(5)景別
特寫-近景-中景-全景-遠景,作者采取的是哪種景別拍攝。
4. 人像攝影中的常用幾種光型
能使主體產(chǎn)生輪廓光的是()
A.逆光
B.側光
C.順光
D.前側光
應該是逆光
5. 攝影中的光型是什么
拍攝光線可以分為正面順光、斜45度側光、90度側光、45度側逆光和逆光。
正面順光拍攝色彩平庸,陰影平庸,總之并不是拍攝的理想角度。此角度拍攝的照片缺乏立體感。 45度斜側光可以有效拍攝出主體的陰影,營造立體感。
90度側光陰影效果最濃重,一般不輕易使用,只有一些特殊創(chuàng)意需要表達的時候才會使用。但有時此方式也比較容易表現(xiàn)物體的質(zhì)感。
45度側逆光可以有效利用光源的光線來表現(xiàn)光線的美感。 逆光攝影大部分時候會拍攝成剪影效果,除非使用特殊濾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