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星空攝影單反相機
1、選擇合適的拍照地點
星空照情境大致有兩種,一是曠野上的星空,另是城市中的星軌。前者是基礎,后者則多是在掌握星空的基本拍攝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在連拍+后期來實現(xiàn)。
想要拍出絢爛的星空圖應要注意遠離城市燈光及工業(yè)污染的影響,選擇光線較暗的地點如城市的遠郊或遠離光污染的其他地區(qū)。除了要避免城市燈光,還要盡力避免月光影響,所以選在農(nóng)歷1-5/25-30(月光較弱)的時間進行拍攝更為合適。
2、確定拍攝方位
拍攝星空:如果要拍攝星空,那么你需要掌握銀河星云出現(xiàn)的位置,如果肉眼無法識別,可以通過尋星軟件(如star walk/Stellarium)進行查找定位。
拍攝星軌:星軌拉出的線條一般有三種,一種是以北極星為中心的同心圓,一種是向南拍攝(產(chǎn)生的上下相對雙曲線),另外一種是向東/向西拍攝(左右相對的雙曲線)。根據(jù)畫面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方位。
3、選擇合適的鏡頭及參數(shù)設置
拍攝星空最好選用大光圈廣角鏡頭,如果需要拍攝出完整的星軌則需要使用焦距較短的鏡頭(焦距較長的情況下只能拍攝到局部)。
拍攝星空需要采用手動模式(M檔),鏡頭切換到MF模式,對焦調到無限(∞符號),如果鏡頭無法進行自動調整,也可以在AF條件下放大畫面手動對焦后將模式調整為MF。
圖片格式同時記錄JPEG和Raw,JPEG格式用于查看而Raw格式用于最終制作,因為Raw可以很方便的調節(jié)白平衡曝光的功能參數(shù)。
(1)拍攝星空:大光圈保證進光亮,快門保持在30s以內,感光度、白平衡則根據(jù)現(xiàn)場環(huán)境進行調整,城市白平衡3000以下,郊區(qū)3400以下。
(參考參數(shù)1:曝光20s,快門線控制拍攝間隔25s,光圈f2.8,IOS2000)
(參考參數(shù)2:曝光30s,光圈f2.8,IOS1000)
(2)拍攝星軌:根據(jù)需要的星軌線條長度選擇30s以上的快門時間,模式為B 檔(沒有此撥盤的相機可在M檔中調整快門速度到bulb),光圈f5.6-8,再根據(jù)需要調整ISO等參數(shù),以確保曝光準確,通過鎖定快門線控制曝光時間以控制星軌長度。
4、城市星軌拍攝
對于城市星軌拍攝,為避免曝光過度,通常通過連續(xù)拍攝和后期疊加來實現(xiàn)。對于城市星軌拍攝,我們需要選擇晴朗無云無霾且肉眼可見星數(shù)較多的時候進行拍攝。
拍攝模式調為連拍,快門速度5-8s,通過數(shù)千張素材疊加,可實現(xiàn)完整的星軌圖。
后期可選擇Photoshop(復雜/細節(jié)處理)或者Startrails(簡便)等軟件進行處理。
2. 星空 單反
能拍下星空的相機必需有以下幾個條件:
1、數(shù)碼單反、膠片單反、微單等,要帶有B門拍攝的相機。
2、要有廣角鏡頭,越廣越好,魚眼鏡頭,廣角定焦,廣角變焦都是不錯的選擇。
3、全手動控制,ISO1600以上的高感,F(xiàn)3.5以上大光圈。
4、記得給相機上三腳架和快門線。
3. 單反相機拍攝星空
微單強。
微單機身可以安裝APP,可以實現(xiàn)間隔拍攝的功能,這是單反望塵莫及的。
4. 數(shù)碼相機拍攝星空
單反相機/全手動數(shù)碼相機
三腳架
快門線
不必備工具:赤道儀、尋星軟件(如star walk/Stellarium)、Photoshop/Startrails(適用于后期疊加)
方法/步驟
1.選擇合適的拍照地點
星空照情境大致有兩種,一是曠野上的星空,另是城市中的星軌。前者是基礎,后者則多是在掌握星空的基本拍攝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在連拍+后期來實現(xiàn)。
想要拍出絢爛的星空圖應要注意遠離城市燈光及工業(yè)污染的影響,選擇光線較暗的地點如城市的遠郊或遠離光污染的其他地區(qū)。
除了要避免城市燈光,還要盡力避免月光影響,所以選在農(nóng)歷1-5/25-30(月光較弱)的時間進行拍攝更為合適。
2.確定星云/星空拍攝的方位
(1)拍攝星空:如果你要拍攝星空,那么你需要掌握銀河星云出現(xiàn)的位置,如果肉眼無法識別,可以通過以上提及的尋星軟件(如star walk/Stellarium)進行查找定位
(2)拍攝星軌:星軌拉出的線條一般有三種,一種是以北極星為中心的同心圓,一種是向南拍攝(產(chǎn)生的上下相對雙曲線),另是向東/向西拍攝(左右相對的雙曲線)。根據(jù)畫面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方位。
3.選擇合適的鏡頭及參數(shù)設置
拍攝星空最好選用大光圈廣角鏡頭,如果需要拍攝出完整的星軌則使用焦距較短的鏡頭(焦距較長的情況下只能拍攝到局部)。
拍攝星空需要采用手動模式(M檔),鏡頭切換到MF模式,對焦調到無限(∞符號),如果鏡頭無法進行自動調整,也可以在AF條件下放大畫面手動對焦后將模式調整為MF。
圖片格式同時記錄JPEG和Raw,JPEG格式用于查看而Raw格式用于最終制作,因為Raw可以很方便的調節(jié)白平衡曝光的功能參數(shù)。
(1)拍攝星空:大光圈保證進光亮,快門保持在30s以內,感光度、白平衡則根據(jù)現(xiàn)場環(huán)境進行調整,城市白平衡3000以下,郊區(qū)3400以下。
(參考參數(shù)1:曝光20s,快門線控制拍攝間隔25s,光圈f2.8,IOS2000)
(參考參數(shù)2:曝光30s,光圈f2.8,IOS1000)
(2)拍攝星軌:根據(jù)需要的星軌線條長度選擇30s以上的快門時間,模式為B 檔(沒有此撥盤的相機可在M檔中調整快門速度到bulb),光圈f5.6-8,再根據(jù)需要調整ISO等參數(shù),以確保曝光準確,通過鎖定快門線控制曝光時間以控制星軌長度。
4.城市星軌拍攝
對于城市星軌拍攝,為避免曝光過度,我們通常通過連續(xù)拍攝和后期疊加在實現(xiàn)。對于城市星軌拍攝,我們需要選擇晴朗無云無霾且肉眼可見星數(shù)較多的時候進行拍攝。
拍攝模式調為連拍,快門速度5-8s,通過數(shù)千張素材疊加,可實現(xiàn)完整的星軌圖。
后期可選擇Photoshop(復雜/細節(jié)處理)或者Startrails(簡便)等軟件進行處理。
5. 星空攝影入門單反
拍攝星空其實不需要多高檔的機器,低端入門級單反都可以滿足。
一般來說拍攝星空用廣角鏡頭更容易表現(xiàn)魅力。因為是夜晚拍攝,光線非常暗,曝光時間長,所以一定要有三腳架。拍攝時注意盡量遠離城市燈光,避免光污染,這樣才能拍出潔凈的星空。使用小光圈、手動對焦到無窮遠,使用三腳架和快門線,必要時使用曝光延遲。. 既然是剛接觸,鏡頭沒必要上太好的,最好等你了解自己的需求之后再有針對性的購買更好檔次的鏡頭,目前直接購買套機先練手吧。如果是低端機型的話,尼康d3200+18-105,d5100+18=105,佳能600d+18-135都可以滿足。如果想機身稍好一些,可以買尼康d7000+18-105,佳能60d+18-135.
6. 星空攝影單反相機推薦
這個看你用什么相機配多大的鏡頭,列舉兩個例子吧
第一個,相機用的奧林巴斯微單E-M5MarkII,調試的拍攝參數(shù)如下
鏡頭: 7mm-14mm 光圈: F2.8 曝光:2.5小時
第二個,相機用的尼康D810,調試的拍攝參數(shù)如下
鏡頭:14mm-24mm. 光圈:F2.8 曝光:1.5小時
光圈最好恒定F2.8或者大于2.8,尼康的14MM-24MM,佳能的16MM-35MM,11MM-24MM都是不錯的選擇。
星空拍攝一般建議使用手動對焦,由于星星距離較遠,看仔細了焦距選擇無窮遠哦,也就是鏡頭的(∞)處 再往回調2毫米處,當然每個鏡頭都有點小差異,建議在平時多做實驗來熟悉了解手上的鏡頭。
由于夜晚光線較暗,為了保證進光量,建議把光圈放到鏡頭的最大光圈
比如14-24/2.8的光圈2.8處
快門速度一般建議選擇在25秒-30秒之間,具體也要看情況,根據(jù)實踐得出一個訣竅,我們把500除以你使用的焦距,得出的數(shù)值就是你的安全快門曝光數(shù)值,這就是是說在這個速度下拍攝,能夠讓拍好的畫面星星沒有移動的軌跡
比如你用14焦段,那用500除以14,只要不超過這個曝光時間,星星都不會有移動軌跡
按著這個參數(shù)你就可以拍出美美的星空照了。
在拍攝星空照的時候要盡可能遠離一切光源,所以最佳拍攝時間一般都在每個月農(nóng)歷26到次月農(nóng)歷初3之間,那是為什么呢?因為月光最暗啊, 另外天氣一定要是大晴天哦
如果你覺得單反拍攝星軌太累太復雜,那就買一臺自帶星軌拍攝功能的小微單吧,用小微單自帶星軌功能拍攝,只要按下快門相機自動拍攝,輕松出大片。
7. 拍星空 單反
能拍星空的入門單反:如果是低端機型的話,可以選用尼康d3200+18-105或d5100+18=105,佳能600d+18-135。
如果想機身稍好一些,可以選用尼康d7000+18-105,佳能60d+18-135。
拍攝星空其實不需要多高檔的機器,低端入門級單反都可以滿足。
一般來說拍攝星空用廣角鏡頭更容易表現(xiàn)魅力。
因為是夜晚拍攝,光線非常暗,曝光時間長,所以一定要有三腳架。
拍攝時注意盡量遠離城市燈光,避免光污染,這樣才能拍出潔凈的星空。
使用小光圈、手動對焦到無窮遠,使用三腳架和快門線,必要時使用曝光延遲。
8. 星空拍攝相機
拍攝星空,爆光時間要較長,如果拍星軌就需要B門長爆光,國產(chǎn)相機最短都有30秒的爆光時間,都能拍攝星空
9. 星空攝影相機選擇
現(xiàn)在想要拍攝星空還是很容易的
只要天氣晴朗無云,光污染較小,用相機或者手機就可以拍,手機相機原理基本一致,就是延長曝光時間加固定手機或相機,就可以拍到了。區(qū)別在于相機的成像效果很好,噪點更少,手機拍的噪點多,成像效果差。
具體參數(shù)及操作如下,
快門時間20-30秒,ISO400到1600都可以(注意ISO越大噪點越多),對焦手動調到無限遠,用三腳架或者其他物品固定手機或相機,面朝星星多的天空,設置一個3秒的定時拍照,防止按快門時手機或相機抖動,也可以使用耳機按鍵來控制手機拍照,或者用快門線控制相機快門,這些參數(shù)不是固定不變的,可以依據(jù)實際情況來適當調節(jié),其中快門時間越長,ISO越大,拍出來的照片亮度越大,按照我前面說的已經(jīng)基本可以拍出想要的照片了,但想要拍出更好的作品,需要更好的地景,或者其他創(chuàng)意
還有如果想要拍出銀河的話,需要借助觀星App,來找到銀河的位置,拍攝銀河需要更長的快門時間,因為星星一直在運動,所以要借助赤道儀來拍攝,否則星星就會拍成線狀。想要用手機拍攝銀河,對手機的要求比較高,絕大多數(shù)的手機品牌的專業(yè)相機模式的快門時間最長才有20秒或者30秒,想要拍攝銀河基本很難,不過努比亞手機可以,部分努比亞手機的專業(yè)相機中快門時間可以調到22分鐘,足夠拍攝銀河,早在五年前努比亞就已經(jīng)拍出了人類手機攝影史上的第一張銀河照片,并被北京天文館收藏。另外,水果手機也可以拍,不過要借助第三方App。
以下兩張照片是努比亞z20拍攝,來源為官方微博宣傳圖。第一張為銀河,第二張為麥哲倫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