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轉載洪燃攝影日志
可以形容燭光。
近義詞:輕微。弱小,微小,細微,幽微,衰弱,薄弱,單薄
反義詞:強大,洪亮,強烈,劇烈,強壯猛烈,雄壯,洪后,凌厲,強勁,耀眼
微弱造句
1、這種顫栗的感覺盡管如此微弱,卻又如此強烈地震撼著我默默期待的靈魂。
2、因為微弱的燭光不足以照亮你們前進的方向。
3、二十年代的中國,雖然革命勢力很微弱,但終發(fā)展成燎原之火,燃遍了整個中華大地。
4、我微弱而敏感的心靈也已無法和文學分開。
2. 轉載洪燃攝影日志的小說
他們那個不是英語,廣東人也不用這種拼音!是香港拼音!翻譯如下:香港拼音-漢字對照表AH亞AH雅AU區(qū)AU歐BIK碧BIK璧BING丙BING冰BING秉BING炳BIT必BONG邦BUN斌CHAI仔CHAI齊CHAI齊CHAK翟CHAK澤CHAM湛CHAN陳CHAN燦CHAN璨CHAN鎮(zhèn)CHAN贊CHAN瓚CHANG鄭CHAT七CHAU舟CHAU周CHAU洲CHAU秋CHAU鄒CHEN陳CHENG鄭CHEONG張CHEONG章CHEUK灼CHEUK卓CHEUK卓CHEUK棹CHEUK綽CHEUK焯CHEUNG昌CHEUNG長CHEUNG張CHEUNG祥CHEUNG掌CHEUNG翔CHEUNG象CHEUNG璋CHEUNG蔣CHEUNG鏘CHI子CHI之CHI次CHI池CHI志CHI枝CHI知CHI芝CHI芷CHI姿CHI祉CHI致CHI戚CHI梓CHI智CHI紫CHI慈CHI志CHI賜CHI熾CHIANG張CHICK戚CHIGN凈CHIK戚CHIK績CHIK積CHIN前CHIN展CHIN錢CHIN錢CHIN芊CHING正CHING呈CHING青CHING政CHING貞CHING情CHING清CHING晴CHING晶CHING程CHING程CHING菁CHING靖CHING精CHING澄CHING靜CHIT哲CHIU肖CHIU招CHIU俏CHIU昭CHIU釗CHIU釧CHIU朝CHIU超CHIU照CHIU趙CHIU潮CHIU霄CHO祖CHO曹CHO袓CHOI才CHOI再CHOI材CHOI采CHOI財CHOI彩CHOI載CHOI蔡CHOI賽CHOK作CHONG壯CHONG莊CHONG莊CHONG創(chuàng)CHOR佐CHOR初CHOR楚CHOR礎CHOW周CHOW鄒CHOY蔡CHU朱CHU柱CHU珠CHU曙CHU焌CHUEN川CHUEN中CHUEN全CHUEN春CHUEN泉CHUEN傳CHUEN銓CHUI徐CHUI崔CHUI隋CHUI翠CHUI趣CHUM覃CHUN俊CHUN津CHUN珍CHUN振CHUN晉CHUN浚CHUN真CHUN秦CHUN竣CHUN進CHUN雋CHUN榛CHUN臻CHUN駿CHUN椿CHUN蓁CHUNG仲CHUNG沖CHUNG宗CHUNG忠CHUNG松CHUNG重CHUNG從CHUNG頌CHUNG誦CHUNG聰CHUNG鍾CHUNG鍾CHUNG琮CHUNG璁DIK迪DIK荻DIU吊FAT發(fā)FA花FAI暉FAI輝FAN帆FAN芬FAN范FAN勛FAN熏F(xiàn)ANG方FAT佛FEI飛FEI菲FO科FOG霍FOK霍FONG方FONG芳FOO火FOO伙FOO符FOOK服FOOK福FOON寬FOON歡FORK霍FU芙FU符FU傅FU富FUI奎FUK褔FUNG豐FUNG風FUNG峰FUNG烽FUNG逢FUNG馮FUNG馮FUNG楓FUNG鳳FUNG鋒FUNG豐HING興HA夏HA夏HA霞HAN閑HAN嫻HANG行HANG亨HANG杏HANG幸HANG幸HANG恒HANG衡HANG鏗HANG姮HANG珩HANG蘅HANG恒HAU口HAU巧HAU孝HAU侯HAU厚HAU校HEI希HEI晞HEI喜HEI器HEI熹HEI羲HEI禧HEI曦HEI浠HEUNG向HEUNG香HEUNG香HIM謙HIN衍HIN軒HIN憲HIN獻HIN騫HIN顯HING卿HING慶HING罄HING馨HIP協(xié)HIU曉HO可HO好HO何HO河HO浩HO荷HO皓HO賀HO豪HO濠HO顥HO灝HOI海HOI凱HOI開HOI愛HOI愷HOI塏HOI鎧HOK學HOK鶴HON侃HON漢HON翰HON韓HON瀚HONG匡HONG航HONG康HONG康HOU侯HSU許HSUI許HUANG黃HUEN萱HUEN禤HUI許HUI昫HUNG孔HUNG孔HUNG洪HUNG洪HUNG紅HUNG虹HUNG雄HUNG熊HUNG熊HUNG鴻HWANG黃I漪IP葉JIM詹KA加KA圻KA家KA嘉KA珈KAI佳KAI契KAI桂KAI啟KAI楷KAI繼KAI棨KAK革KAK極KAM甘KAM甘KAM金KAM金KAM淦KAM琴KAM錦KAM鑫KAN芹KAN根KAN勤KAN簡KAN謹KANG更KANG鏡KAR賈KAU九KAU球KEI其KEI奇KEI祈KEI紀KEI基KEI淇KEI期KEI棋KEI琪KEI琦KEI祺KEI旗KEI璣KEI锜KEI麒KEI娸KEI頎KEUNG姜KEUNG強KHOO古KIM儉KIM劍KIN建KIN健KIN堅KIN鍵KING勁KING景KING敬KING璟KING瓊KING競KIT杰KIT杰KIT結KIT潔KIU喬KIU嬌KIU橋KIU翹KIU蕎KO高KO高KOK鉻KON干KONG江KONG江KONG剛KONG港KOO古KOON冠KOON觀KOT葛KU古KUA瓜KUEN娟KUEN權KUI巨KUI居KUI渠KUI駒KUI舉KUI琚KUK公KUK局KUK谷KUK菊KUN貫KUNG功KUNG恭KUNG恭KUNG龔KUO古KWAI貴KWAI貴KWAI湀KWAN君KWAN均KWAN坤KWAN昆KWAN昆KWAN焜KWAN鈞KWAN筠KWAN群KWAN關KWAN關KWING炯KWOK國KWOK郭KWOK郭KWONG光KWONG廣KWONG鄺LAI黎LAI賴LAI勵LAI禮LAI麗LAI豊LAI鸝LAM林LAM林LAM淋LAM琳LAM霖LAM臨LAM藍LAN蘭LAP立LARM藍LAU柳LAU流LAU劉LAU鎏LAW羅LEE李LEI利LEI理LEI莉LEI奶LEONG梁LEUNG良LEUNG亮LEUNG梁LEUNG梁LI利LI李LIANG梁LIAO廖LIEW廖LIK力LIK歷LIM林LIM廉LIM濂LIN連LIN連LIN蓮LING令LING泠LING玲LING苓LING凌LING凌LING羚LING翎LING聆LING鈐LING鈴LING領LING齡LING靈LIP聶LIT烈LIU廖LO勞LO魯LO盧LOI來LOK恪LOK洛LOK樂LOK諾LOK駱LONG朗LONG塱LOO盧LOOK陸LOONG龍LOW盧LUEN聯(lián)LUEN鑾LUEN鸞LUET律LUI呂LUI雷LUI雷LUI蕾LUK六LUK陸LUK陸LUK祿LUM林LUN倫LUN倫LUN侖LUN綸LUN麟LUNG隆LUNG濃LUNG龍LUNG龍MA馬MA馬MAK麥MAN文MAN文MAN民MAN汶MAN曼MAN問MAN敏MAN雯MAN萬MAN旻MANG孟MANG萌MAO茂MAR馬MEI眉MEI美MEI媚MEI微MEI薇MEI鎂MIN冕MING名MING明MING明MING銘MING鳴MIU妙MIU苗MIU苗MO毛MO巫MO武MO武MO舞MO慕MOK莫MOOK木MOON滿MUI妹MUI梅MUI梅MUK牧MUNG夢NAM男NAM南NAM嵐NAM楠NANG能NAR娜NEI妮NEUNG娘NG五NG伍NG伍NG吳NG梧NGA雅NGAI艾NGAI倪NGAI毅NGAI霓NGAI魏NGAI藝NGAN晏NGAN雁NGAN韌NGAN銀NGAN顏NGAN顏NGAU牛NGO娥NGO敖NGO傲NGON岸NIE乃NIN年NING寧NING檸NUI女O敖OI藹ON安ON銨OR柯PAK北PAK白PAK百PAK伯PAK柏PAK珀PANG彭PANG彭PANG鵬PAT畢PAU包PEI丕PIK碧PIK璧PIN卞PING平PING屏PING炳PING萍PING騁PING蘋PIU標PO布PO步PO波PO保PO寶POK博POK璞PONG龐POO布POON本POON潘POON潘PUI沛PUI佩PUI佩PUI培PUI裴PUI鋇PUN彬PUN潘PUN嬪PUN濱SAI世SAI西SAI細SAI茜SAM三SAM森SAN山SANG生SAU秀SAU修SE畬SECK石SEE施SEI四SEK石SHAN珊SHE畬SHEK石SHEK石SHEK碩SHEUNG尚SHEUNG湘SHEUNG嫦SHEUNG裳SHEUNG雙SHI仕SHIH施SHING成SHING成SHING城SHING盛SHING勝SHING誠SHING鋮SHIU蕭SHP十SHU書SHU舒SHU樹SHUE舒SHUEN孫SHUK淑SHUM岑SHUM沈SHUN信SHUN純SHUN淳SHUN舜SHUN順SHUN遜SI士SI史SI自SI施SI師SI時SIK式SIK錫SIM嬋SIN仙SIN倩SIN單SIN善SIN羨SIN冼SIN仙SIN蒨SING升SING成SING承SING升SING星SING升SING圣SING聲SIT薛SIU小SIU少SIU兆SIU邵SIU笑SIU紹SIU詔SIU肇SIU韶SIU嘯SIU蕭SIU劭SO素SO蘇SO蘇SUEN孫SUEN楦SUEN璇SUET雪SUI水SUI萃SUI瑞SUI穗SUM心SUM沈SUM芯SUM深SUM琛SUN申SUN辛SUN新SUN燊SUNG宋SUNG宋SUNG崇SZE司SZE思SZE施SZE施SZE斯SZE絲SZE詩SZE鍶TAI大TAI弟TAI邸TAI娣TAI泰TAI帶TAI棣TAI戴TAK特TAK得TAK德TAM談TAM譚TAM譚TAN丹TAN陳TANG鄧TAO杜TAT達TAU土TAU竇TIM添TIM甜TIN天TIN田TIN田TIN鈿TING丁TING丁TING廷TING定TING延TING亭TING庭TING婷TING鼎TING霆TING渟TIP迭TIT鐵TO杜TO徒TO桃TO淘TO都TO滔TO道TO圖TO濤TO韜TONG唐TONG棠TONG湯TSAM沁TSANG曾TSANG增TSE謝TSIM詹TSO灶TSO曹TSOI蔡TSUI徐TSUI崔TUEN段TUEN端TUNG冬TUNG同TUNG彤TUNG東TUNG桐TUNG通TUNG棟TUNG童TUNG筒TUNG董TUNG董TUNG騰TYE戴UNG鶯VONG黃WAH華WAH樺WAH燁WAH驊WAI位WAI威WAI為WAI韋WAI韋WAI偉WAI尉W(wǎng)AI幃WAI惠WAI渭WAI葦WAI維WAI慧WAI慰WAI緯WAI蔚WAI衛(wèi)WAI蕙WAI懷WAI煒WAI瑋WAI鏸WAN尹WAN尹WAN允WAN蕓WAN云WAN溫WAN運WAN環(huán)WAN韻WAN蘊WAN薀WANG王WANG宏WANG泓WANG纮WAT屈WING永WING泳W(wǎng)ING詠WING榮WING榮WING穎WO和WO胡WON旺WONG王WONG汪WONG黃WONG黃WONG黃WONG煌WOO胡WOOD活WOON垣WOON奐WOON媛WOON煥WOON緩WU胡WU湖WU護WUI會WUN桓WUT屈YAM任YAM欽YAM蔭YAN人YAN仁YAN因YAN昕YAN欣YAN胤YAN恩YAN殷YAN殷YAN茵YAN寅YAN殷YAN甄YAN忻YANG楊YAO邱YAT日YAT逸YAT溢YAU友YAU尤YAU有YAU佑YAU攸YAU邱YAU幽YAU柔YAU佑YAU游YAU優(yōu)YAU筱YEE一YEE二YEE以YEE伊YEE圯YEE兒YEE宜YEE怡YEE治YEE倚YEE椅YEE貽YEE意YEE義YEE綺YEE儀YEE誼YEE頤YEE懿YEE苡YEI熙YEN殷YEUK約YEUK若YEUNG洋YEUNG揚YEUNG陽YEUNG陽YEUNG楊YEUNG楊YI依YI爾YICK易YIK亦YIK易YIK易YIK奕YIK益YIK億YIK翼YIM嚴YIM艷YIN卉YIN妍YIN言YIN彥YIN然YIN賢YIN燕YIN燃YING邢YING映YING盈YING英YING瑛YING影YING瑩YING凝YING應YING櫻YING蠻YING礽YING瀅YING瀠YIP業(yè)YIP葉YIP葉YIU姚YIU姚YIU堯YIU瑤YIU嬈YIU曜YIU耀YIU饒YOUNG楊YU予YU如YU宇YU汝YU羽YU余YU雨YU俞YU昱YU峪YU茹YU庾YU御YU愉YU渝YU榆YU瑜YU虞YU裕YU余YU儒YUE俞YUEN元YUEN沅YUEN阮YUEN宛YUEN袁YUEN婉YUEN淵YUEN園YUEN源YUEN遠YUEN潤YUEN浣YUEN琬YUEN菀YUET乙YUET月YUET玥YUET悅YUET越YUET粵YUET鉞YUI裔YUI銳YUI蕊YUI睿YUK玉YUK旭YUK育YUK毓YUK煜YUK淯YUK鈺YUNG用YUNG勇YUNG容YUNG翁YUNG雍YUNG榕YUNG蓉YUNG融YUNG晹ZHANG張
3. 洪燃攝影小住
胡適之祖籍是安徽徽州績溪,出生在今天的上海浦東川沙。
胡適之 胡適(1891.12.17—1962.2.24),漢族,安徽績溪上莊村人?,F(xiàn)代著名學者、詩人、歷史家、文學家,哲學家。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 原名嗣穈,學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
人物簡介
胡適(1891.12.17—1962.2.24),漢族,安徽績溪上莊村人?,F(xiàn)代著名學者、詩人、歷史家、文學家,哲學家。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
原名嗣穈,學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其中,適與適之之名與字,乃取自當時盛行的達爾文學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典故。
父親是胡傳,字鐵花,官至臺灣臺東直隸州知州,后因乙未戰(zhàn)爭離臺。母親馮順弟。1910年考取庚子賠款第二期官費生赴美國留學,于康乃爾大學先讀農科,后改讀文科,1914年往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哲學,學于哲學家約翰·杜威。1917年通過哥倫比亞大學博士論文考試,同年夏天回國。胡適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
胡適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北大文學院院長、輔仁大學教授及董事、中華民國駐美利堅合眾國特命全權大使、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名譽顧問、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館長、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位于臺北南港)院長等職。
胡適深受赫胥黎與杜威的影響,自稱赫胥黎教他怎樣懷疑,杜威教他怎樣思想。因此胡適畢生宣揚自由主義,是中國自由主義的先驅。提倡懷疑主義,并以《新青年》月刊為陣地,宣傳民主、科學。畢生倡言“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言必有證”的治學方法,以及"認真的作事,嚴肅的作人"的做人之道。
主要經(jīng)歷
胡適5歲啟蒙,在績溪老家受過9年私塾教育,打下一定的古文基礎。早年在上海的梅溪學堂、澄衷學堂求學,初步接觸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啟超、嚴復思想的較大影響。1904年到上海進新式學校,接受《天演論》等新思潮,并開始在《競業(yè)旬報》上發(fā)表白話文章。1906年考入中國公學,1910年考取“庚子賠款”留學生,赴美后先入康乃爾大學農學院,后轉文學院學哲學。1915年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師從唯心主義哲學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并一生服膺。1917年畢業(yè)并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同年7月回國。
回國后,任北京大學教授,加入《新青年》編輯部,撰文反對封建主義,宣傳個性自由、民主和科學,積極提倡“文學改良”和白話文學,成為當時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人物。同年,胡適在《新青年》上發(fā)表《文學改良芻議》,主張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寫文章“不作無病之呻吟”,“須言之有物”等主張,為新文學形式作出初步設想?!拔逅摹睍r期,與李大釗等展開“問題與主義”辯難;陪同來華講學的杜威,任杜威的翻譯逾兩年;與張君勱等展開“科玄論戰(zhàn)”,是當時“科學派”丁文江的后臺。從1920年至1933年,主要從事中國古典小說的研究考證,同時也參與一些政治活動,并一度擔任上海公學校長??谷諔?zhàn)爭初期,出任國民黨“國防參議會”參議員,1938年被任命為中國駐美國大使??箲?zhàn)勝利后,于1946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49年寄居美國,致力于《水經(jīng)注》的考證等工作。后去臺灣。1954年,任臺灣“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57年,出任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1962年,在臺灣的一個酒會上突發(fā)心臟病去世。
胡適是個學識淵博的學者,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jù)學、教育學、倫理學等諸多領域均有不小的建樹。就對孔子和儒學的研究而言,在1919年出版《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中,胡適首先采用了西方近代哲學的體系和方法研究中國先秦哲學,把孔子和儒學放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用“平等的眼光”與諸子進行比較研究,破除了儒學“獨尊”的地位和神秘色彩,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影響。以后又發(fā)表長篇論文《說儒》,提出“儒是殷民族教士”,“最初的儒都是殷人,都是殷的遺民”,“靠他們的禮教知識為衣食之端,他們都是殷民族的祖先教的教士,行的是殷禮,穿的是殷衣冠”;周滅殷后,“他們負背著保存故國文化的遺風”,“儒是柔懦之人,不但指那褒衣博帶的文縐縐的樣子,還指亡國遺民忍辱負重的柔道和生觀”;孔子是殷民族“懸記”而生的“救世主”,“他從一個亡國民族的教士階級,變到調和三代文化的師儒”,孔子的最大貢獻在于殷民族部落性的“儒”,擴大到到“仁以為己任”的儒,把柔懦的“儒”改變到剛毅進取的“儒”??鬃硬皇恰叭濉钡膭?chuàng)造者,而是儒學的中興者??鬃拥膶W說強調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強調教育和仁政,并以此來影響整個社會。胡適“大膽假說”的觀點在當時是驚世駭俗的,他的論證不夠充分,不過他假設“儒”在殷時代就有了被后來的甲骨文研究判為事實。
胡適并不盲目崇拜孔子和儒學,他認為“孔教不能適應時勢需要”,“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明白事理的人已打破了孔教的迷夢”(《新思潮的意義》)辛亥革命后的中國社會進步,“不是孔夫子之賜,是大家努力革命的結果,是大家接受一個新世界的新文明的結果。只有向前走是有希望的,開倒車是不會成功的。”(《寫在孔子誕辰之后》)對儒家強調的“三綱五?!背峙袘B(tài)度,說:“三綱五論”的話,古人認為是真理,因為這種話在古時宗法社會很有點用處。但現(xiàn)在時勢變了,國體變了……古時的天經(jīng)地義現(xiàn)在變成廢話了。(實驗主義》)
胡適著作很多,又經(jīng)多次編選,比較重要的有《胡適文存》《胡適論學近著》《胡適學術文集》《胡適自傳》等。多部作品廣為流傳。
生平年表
一八九一年 一歲 十二月十七日 生于上海大東門外。
一八九二年 二歲 二月底 隨母馮順弟移居浦東。
一八九三年 三歲 二月 隨母去臺灣其父胡傳任所,先住臺南,后遷臺東。
一八九四年 四歲 在臺東由胡傳教認方塊漢字。
一八九五年 五歲 二月 因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隨母離臺灣回上海。
三月 去祖籍安徽績溪上莊,進家塾讀書。
八月 胡傳(鐵花)病死于廈門。
一八九六年 六歲 在家塾讀書。
一八九七年 七歲 在家塾讀書。
一八九八年 八歲 在家塾讀書。
一八九九年 九歲 在家塾讀書。 開始接觸中國古典小說。
一九零零年 十歲 在家塾讀書。
一九零一年 十一歲 在家塾讀書。《資治通鑒》中引述范縝《神滅論》片斷,對其影響極深。
一九零二年 十二歲 在家塾讀書。
一九零三年 十三歲 在家塾讀書。開始學“反切”。
一九零四年 十四歲 一月 與江冬秀訂婚。
二月 從三兄洪□到上海,進梅溪學堂。
是年 讀梁啟超的《新民說》和鄒容的《革命軍》。
一九零五年 十五歲 春 澳進澄衷學堂,在那讀了嚴復譯的《天演論》和《群己權界論》等書。
一九零六年 十六歲 暑間 考取中國公學。
是年 加入“競業(yè)學會”,并在《競業(yè)旬報》上發(fā)表小說、詩歌與文章。 一九零七年 十七歲仍在中國公學讀書。
五月至七月 因腳病回績溪療養(yǎng)。
一九零八年 十八歲 七月 主編《競業(yè)旬報》。
九月 轉入中國新公學,兼任英文教員。
一九零九年 十九歲 十月 新公學解散,因失學失業(yè),在上海過放蕩生活。
一九一零年 二十歲 春在華童公學教國文。
五月 同二哥紹之去北京溫習功課。
七月 考取清華庚子賠款留學美國官費生,因用“胡適”的名字報考,此后就正式叫胡適。
八月 十六日,從上海坐船去美國。
九月 入康乃爾大學,選讀農科。
一九一二年 二十二歲 仍在康乃爾大學農學院學習。
七月 被舉為賠款學生會中文書記。
一九一二年 二十二歲 九月轉入文學院,修哲學、經(jīng)濟、文學。
十一月 發(fā)起組織“政治研究會”。
十二月 代表康乃爾大學大同會,到費城參加世界大同總會,被推為憲法部干事。
一九一三年 二十三歲 仍在康乃爾大學文學院學習。
五月 被舉為世界學生會會長。
一九一四年 二十四歲 四月 被委為康乃爾大學學生學生會哲學群學部部長。
六月 十七日,行畢業(yè)式,得學士學位。
九月 被舉為《學生英文月報》主筆之一,負責國內新聞。
一九一五年 二十五歲 一月 九日,康乃爾世界學生會舉行十周年紀念祝典,以干事長身份作“世界會之目的”的演說。
九月 進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系主任為杜威。
一九一六年 二十六歲 仍在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學習。
自二月起,與陳獨秀、朱經(jīng)農、梅光迪、任鴻、楊杏佛等討論文革命問題,并作白話詩。
一九一七年 二十七歲 一月二十七日,在費城演講“美國如何能協(xié)助中國之發(fā)展”。
五月 二十二日,通過哲學博士學位的最后考試。
六月起程返國,七月十日到達上海。
八月 任北京大學教授。
十二月 回安徽績溪與江冬秀結婚。
是年 參加《新青年》的編輯工作。
一九一八年 二十八歲 仍在北大任教。
三月 任選為北大英文部教授會主任。
十一月 二十三日,去天津與梁啟超見面。是日,母馮順弟病死。
一九一九年 二十九歲 仍在北大任教。
一月 被聘為《新潮》雜志顧問。
二月 參加《新教育》編輯部工作。又被選為國語統(tǒng)一籌備會會員。
五月一日,在上海迎接杜威來華講學。不久,與蔣夢麟去拜會孫中山,談“知難行易”學說。
六月 接辦《每周評論》,挑起“問題與主義”的論戰(zhàn)。
十月十二日,參加教育部及北京大學等在中山公園為杜威六十歲生日舉辦的祝壽活動。
是月,陪同杜威去山西講學。
十一月 代理北大教務長(因馬寅初教務長患眼疾請假)。
〔著〕《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 (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一九年;一九二九年重排收在商務印書館的“萬有文庫”,改稱《中國古代哲學史》。此重排本在一九五八年由臺灣商務印 書館印單行。)《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中(中古哲學史前七章)(北平,北大出版部,一九一九年; 此本未續(xù)完。其中第七章“王充”曾在雜志上發(fā)表,后來收在黃暉的《論衡校釋》作為附錄之一。) 〔譯〕《短篇小說》第一集 (上海,亞東圖書館,一九一九年)
一九二Ο年 三十歲 仍在北大任教。
四月 在國語講習所講“國語文學史”。
五月 和蔣夢麟聯(lián)名發(fā)表“我們對于學生的希望”。年底與《新青年》脫離關系。
〔著〕《嘗試集》 (北平,北大出版部,一九二Ο年;一九二Ο年的第二版略有增刪,一九二二年的第 四版增刪很多。)
一九二一年 三十一歲 春 養(yǎng)病在家。
七月 斑夢旦邀其去上海暫住,擬請他擔任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所長,未允,轉薦王云五。
下半年 除在大任務外,去國語講習所講了八周“國語文學史”。
〔著〕《胡適文存》一集 (北平,北大出版部,一九二一年;《胡適文存》一、二、三集與 《胡適論學近著》第一集,曾由臺北遠東圖書公司重排印作《胡適文存》四部合集,一九五 三年二月□版。這合集的四部每部都經(jīng)胡先生自己刪省若干篇。)
一九二二年 三十二歲 仍在北大任教。
二月 十八日,被推為中教育改進社籌劃全國教育經(jīng)費委員會賠款部部員。
三月二十三日,去天津南開大學講學,為時三周。
四月二十五日,當選為北大教務長及英文學系主任。
五月七日,由他主撰的《努力周報》第一期出版。十四日,與蔡元培、王寵惠等聯(lián)名發(fā)表“我們的政治主張”--“好人政治”。
七月 在濟南講“再論中學的國文教學”。
八月 出席“國語統(tǒng)一籌備會”第四屆年會。
九月 《努力周報》增刊--《讀書雜志》出版。月底,出席國民政府教育召開的學制會議,為起草宣言者之一。
十月 鞍濟南出席全國教育會聯(lián)合會。
〔著〕《章實齊先生年譜》 (姚名達訂補)(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二二年)
一九二三年 三十三歲
一月 向北大請假一年,到杭州煙霞洞養(yǎng)病。
四月二十一日京,月底抵杭。
四月 得魯案委員會授予的三等嘉禾章。
十月 到上海商科大學講“哲學與人生”。是月,又去南京東南大學講“書院制史略”,月底回北京。
是年 任《國學季刊》編輯委員主任。
一九二四年 三十四歲 仍在北大任教。
六月 籌備《現(xiàn)代評論》。
八月 與丁文江同在北戴河避暑。
十月 推薦王國維為清華學校研究院院長。
十一月五日,致書王正廷,對馮軍包圍清宮、逐去清帝,提出抗議。
十二月 十三日,《現(xiàn)代評論》第一期出版。
〔著〕《胡適文存》 二集(上海,亞東圖書館,一九二四年)
一九二五年 三十五歲 仍在北大任教 。
二月 參加段祺瑞政府召開的善后會議。
三月 應聘為“中英庚款顧問委員會”中國會員。
五月 被選為中華圖書館協(xié)會董事兼財政委員會委員、索引委員會書記。
十月 到上海治病。在此期問,至政治大學及中國公學講中國哲學,并與鄭振鐸、高夢旦同游南京。
十一月 被推舉為北平圖書館委員會書記。
一九二六年 三十六歲
二月至七月中旬 參加“中英庚款顧問委員會”的“中國訪問團”,從上海到漢口、南京、杭州、北平、天津、哈爾濱等地訪問。
七月下旬至十二月中旬 經(jīng)西伯利亞到英國,參加“中英庚款”全體委員會議,中間去了一下法國。
十二月 三十一日,坐輪船去美國。
一九二七年 三十七歲
一月至四月中旬 在美國紐約、費城地游歷并演講。
四月 十二日,由西雅圖上船回國。 二十四日,到日本橫濱,暫住二十三天,游歷了京都、奈良、大阪等處。
五月底 回上海,與徐志摩等創(chuàng)辦新月書店。
六月 被選為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董事。
七月至十二月 在上海寫作與講學。
是年 按被選為中華圖書館協(xié)會董事。任新月書店董事會董事長及編輯委員會委員。
〔著〕《戴東原的哲學》 (上海,亞東圖書館,一九二七年) 〔編〕《詞選》 (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二七年)
一九二八年 三十八歲 二月 受上海東吳大學及光華大學之聘,作哲學講座。
三月 受聘為上海中國公學校長。
四月 與高夢旦等同游盧山。三十日,就任上海中國公學校長,自兼文理學院院長。
五月 鞍南京出席全國教育會議。
〔著〕《白話文學史》上卷(上海,新月書店,一九二八年) 〔著〕《盧山游記》(上海,新月書店,一九二八年)
一九二九年 三十九歲 仍任中國公學校長兼文理學院院長
一月 鞍杭州出席中華教育基金董事會第三次常委會,辭去董事。
六月 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在天津舉行第五次年會,復選其為董事。
九月 鞍州參觀“西湖博覽會”。
〔著〕《人權論集》(與梁實秋等合著)(上海,新月書店,一九二九年)
一九三Ο年 四十歲 上半年 仍任中國公學校長兼文理理學院院長。
四月十日在《我們走那條路》中提出:“要鏟除打倒的是貧窮、疾病、愚昧、貪污、擾亂五大仇敵”。
七月到南京出席中華文化教育基金委員會第六次年會,會上被聘為編譯委員會委員長。
八月 鞍青島小住。
九月 去北平,曾在北平大學演講。
十一月 月初回上上海。二十八日,全家搬至北平。
〔著〕《胡適文存》 三集(上海,亞東圖書館,一九三Ο年)《胡適文選》 (上海,亞東圖書館,一九三Ο年)《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前九章(油印本)(吳淞,中國公學,一九三Ο年;臺北,胡適紀念館,一九七一年 印手稿本;此本未續(xù)完。其中“秦漢之間的思想”一章的兩個部分后來收在文存里,題作“讀呂氏春秋”及“陸賈新語考”。其中“淮南王書” 的一章后來單行,即題作《淮南王書》。)〔編〕《神會和尚遺集》(校編)(上海,亞東圖書館,一九三Ο年)
一九三一年 四十一歲 一月九日,赴上海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第五次常會。會后回北平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四月二十四日,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三十六次執(zhí)行財政聯(lián)席會議,通過北大與中基會合作研究特款辦法。
八月 應丁文江之邀,到秦島小住。
十一月 寫信給宋子文,主張依據(jù)日本政府提出的五項原則與日本交涉東三省的善后問題。
是年 任太平洋學會在華會議的主席。
〔編〕《中國文學史選例》 卷一(北,北大出版部,一九三一年) 〔著〕《淮南王書》(上海,新月書店,一九三一年)
一九三二年 四十二歲 仍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一月到上海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第六次常會。
五月與蔣廷黻、丁文江、傅斯年等合辦的《獨立評論》出版。
七月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八次年會。
十二月 去武漢大學講學,并與蔣介石先生第一次見面。
是年 德國普魯士科學院選其為通訊委員。
〔著〕《中國中古思想史的提要》 (十二講)(北平,北大出版部,一九三二年)
一九三三年 四十三歲 仍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一月 到上海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會第七次常會。
三月 三日,與丁文江、翁文灝密電蔣介石先生:“熱河危急…… 非公即日飛來挽教,政府將無以自解于天下”。十三日,與丁文江、翁文灝同去保定謁蔣。十九日,又找何應欽、于學忠,策動中日停戰(zhàn)談判。
六月十八日,在上海起程赴美國。
七月 在芝加哥演講“中國文化的趨勢”。是月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九次年會聘他為國立北平圖書館委員會委員長。
八月至九月 在加拿大的班府出席太平洋學會第五次大會,并到加沙大學演講。
十月初 乘船回國。
〔著〕《四十自述》(第一冊)(上海,亞東圖書館,一九三三年)〔譯〕《短篇小說》 第二集(上海,亞東圖書館,一九三三年)
一九三四年 四十四歲 仍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二月 鞍南京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九次董事常會。
五月 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會第十次董事年會
十一月 去南京出席考銓會議。
一九三五年 四十五歲 仍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一月五日,在香港接受香港大學法學名譽博士學位。九日,到廣州。十一日起,在梧州。南寧、柳州、桂林、陽朔等地演講、游覽。二十五日,到香港,旋回北平。
四月十九日,在上海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十一次董事年會。
七月初 到平綏路去旅行。
九月 七日,被選為國民政府中央研院第一屆評議會評議員。
十月 二十六日,在上海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九次常會。
〔著〕《胡適論學近著》 第一集(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三五年;后刪省為《胡適文存》 第四集,臺北,遠東,一九五三年)〔著〕《南游雜憶》(良友圖書公司,一九三五年) 〔編〕《中國新文學大系》 第一集:建設理論集(良友圖書公司,一九三五年) 一九三六年 四十六歲上半年 仍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七月七日,到上海。十四日,啟程赴美,出席太平洋國際學會大會。
八月室十月 在美國和加拿大大各地演講。
十一月初 在舊金山啟程回國。
一九三七年 四十七歲 上半年仍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七月八日,離北平。十一日,到盧山,得到蔣介石先生的接見,隨后參加盧山談話會。二十八日,返南京。三十一日,蔣介石先生邀其同張伯苓、梅貽琦等吃午飯。
八月十三日,被聘為國民政府“國防參政會”參議員。
九月至十二月去美國作非式的外交工作,見過羅斯福,并在舊金山 哥倫比亞電臺發(fā)表“中國在目的危機中對美國的期望”。
一九三八年 四十八歲 一月至五月 在美國及加拿大游歷及演講。
六月 被選為國民政府“國民參政會”參政員。
六月至七月 繼續(xù)在美國及君拿大游歷及演講。
八月 轉游法國、瑞士和普魯士。
九月 十七日,國民政府任命其為駐美全權大使。
十月 三日,由歐返抵紐約。五日,赴華盛頓就任。三十一日,作“題在自己的照片上,送給陳光甫”的詩:“做了過河卒子,只能拼向前”。
一九三九年 四十九歲 仍任駐美大使。
〔著〕《藏暉室札記》(上海,亞東圖書館,一九三九年) (一九四七年由商務重排出版,改稱《胡適留學日記》)
一九四Ο年 五十歲 仍任駐美大使。
三月五日,當選為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院長候選人。
一九四一年 五十一歲 仍任駐美大使。
一九四二年 五十二歲 一月至八月 仍任駐美大使。
九月八日,辭去駐美大使職務,移居紐約,從事學術研究。
一九四三年 五十三歲 一月應聘為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名譽顧問。
一九四四年 五十四歲 九月 應哈佛大學之聘,前往講學。
一九四五年 五十五歲 四月二十五日,出任國民政府代表團表之一,在舊金山出席聯(lián)合國制憲會議。
九月被國民政府任命為北平大學校長,在回國前暫由付斯年代職。
十一月 以國民政府代表團首席代表的身份,在倫敦出席聯(lián)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會議,制訂該組織的憲章。
一九四六年 五十六歲 六月一日,由美國動身回國。
七月五日,抵上海。經(jīng)南京時稍作逗留。月底,到北平。
九月 十一日,飛抵南京。十五日,出席國民政府的“制憲國民大會”。
十二月 二十三日,出任國民大會“憲草決議案”整理小組成員。
一九四七年 五十七歲 仍任北大校長春國民政府擬委他為考試院長及國府委員,未接受,說:“不入政府,則更能為政府助力”。
十二月 主編《申報·文史》周刊。
一九四八年 五十八歲 仍任北大校長
三月二十五日,在南京出席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評議會,當選為第一屆的人文組院士。
四月四日,“國民大會”主席團成員。
九月被選為北平研究院學術會議會員。
〔著〕《胡適的時論》 一集(六藝書局,一九四八年)
一九四九年 五十九歲 一月十四日,赴上海。
三月下旬 在臺灣住了七天,又回上海。
四月 六日,在上海坐船前往美國。
十一月 二十日,《自由中國》創(chuàng)刊號在臺北出版,推其作“發(fā)行人”。
〔著〕《水經(jīng)注版本四十種展覽目錄》 (北大五大周年紀念)(北平,北大出版部,一九四九年) 〔著〕《我們必須選擇我們的方向》 (臺北,自由中國社,一九四九年)(即《胡適時論》一集的增改本) 〔著〕《齊白石年譜》 (與黎錦熙、鄧廣銘合著)(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四九年)
一九五Ο年 六十歲 三月初 到華盛頓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會議,被推為該會干事長。
五月十四日,普林斯敦大學聘他擔任葛思德東方圖書館館長,為期兩年。
九月 就任葛思德東方圖書館館長。
一九五一年 六十一歲 仍任葛思德田方圖書館館長。
〔編〕《臺灣紀錄兩種》 (與羅爾綱合校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一九五一年)(即胡鐵花先生的遺著《臺灣日記》及《臺灣稟啟存稿》,由臺灣銀行經(jīng)濟研究室印作 臺灣文獻叢刊第七十一種。)
一九五二年 六十二歲 二月 聯(lián)合國文教組織聘其為“世界人類科學文化編輯委員會”委員。 夏普林斯敦大學聘約期滿,仍任榮譽主持人。
十一月下旬至年底在臺灣作演說和講學。
一九五三年 六十三歲 一月離臺經(jīng)日本返美。
一九五四年 六十四歲 二月至三月 到臺灣參加“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擔任“臨時主席”,向蔣介石遞送總統(tǒng)當選證書。
四月五日,離臺赴美。
一九五五年 六十五歲 在美國各地講學。
一九五七年 六十七歲 九月二十六日,以“中國代表團代表”身份出席聯(lián)合國大會,發(fā)表講演。
十一月 任“中央研究院院長”。
一九五八年 六十八歲 四月,離美抵臺北。
九月五日,在華盛頓主持“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二十九次年會”。
一九五九年 六十九歲
二月一日,任所謂“國家長期發(fā)展科學委員會”主席。
七月 出席夏威夷大學主辦的第三次東西方哲學會議,接受夏威夷大學人文博學位。
九月 在華盛頓主持“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三十次年會。
十一月 一日,主持“國家長期發(fā)展科學委員會”第二次全體委員會議及第三屆評議會第六次會議。
一九六Ο年 七十歲 仍任“中央研究院院長”。
〔著〕《丁文江的傳記》 (南港中央研究院,一九六Ο年;臺北,啟明,民國四十九縮印本)
十一月〔編〕《乾隆甲戌重評石頭記》 (影?。ㄅ_北,自印本,一九六一年)
一九六二年 七十二歲 二月二十四日上午,主持“中央研究院第五次會議”。下午六時半,在“歡迎新院士酒會”結束時,因心臟病猝發(fā)而死亡,享年72歲。
情感世界
在胡適的一生中,除了發(fā)妻江冬秀之外,還有好幾個傳聞女友。但胡適最終沒有和這些人的某一人走在一起,而是和江冬秀走到了最后,難怪蔣介石先生評價胡適是“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在這些“緋聞女友”當中,和胡適關系最密切的當然要數(shù)韋蓮司和曹佩聲(又名曹誠英)了。
1914年在美國小城綺色佳,胡適和韋蓮司相識。此后更多的是在離別和相思中度過,往往是盼望了幾年十幾年才能見上一面。1927年,當韋蓮司再見到胡適時,他們已經(jīng)分別10年了,韋蓮司人到中年,頭上長出了白發(fā)。
在這十年里,胡適的人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結婚生子,事業(yè)上達到巔峰,成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中國現(xiàn)代自由主義的先驅。
在這十年中,胡適的另一份感情開始了。他在杭州養(yǎng)病時,和小表妹曹佩聲愛得死去活來,胡適稱那段日子為“煙霞山月的神仙生活”。據(jù)說,《嘗試集》中后面的情詩大多為曹佩聲所作。
大陸很多學者一度為胡適與韋蓮司到底有沒有那種關系吵得不可開交,但誰也拿不出證據(jù)。很多胡適傳的作者,也因沒接觸到這些資料,對此總是語焉不詳。
1999年,周質平終止了這場爭論。他將胡適與韋蓮司的書信翻譯,并公布于眾,人們發(fā)現(xiàn),他們不僅相戀了,而且非常的纏綿。今年,周質平加入了胡適晚年的情境,出版了《胡適的情緣與晚境》(黃山書社,2008年6月)。書中,狂娟的韋蓮司,情書寫得讓人看了心驚肉跳:“沒想到,我會如此愛你……胡適……我崇拜你超過所有的男人……”“我整好了我們那個小得可憐的床……我想念你的身體,更想念你在此的點點滴滴。我中有你,這個我,渴望你中有我……”
讓我難以理解的是,韋蓮司明明知道胡適和曹佩聲的戀情,可當1934年,胡適請她照顧去康乃爾大學深造的曹佩聲時,她竟然答應了。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感情?愛胡適愛到可以任他犯錯嗎?
事后證明韋蓮司對胡適的愛,愛得大度,愛得徹骨。比如,1962年胡適去世后,韋蓮司竟和江冬秀成了朋友,并忙著整理胡適給她的書信,忙著為他成立出版基金。9年之后,空候一生的韋蓮司在一個小島上孤獨地死去,遺物里竟然完好無缺地保存了胡適的書信和稿件。
個人榮譽
一、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領導者之一、自由主義的先驅。
二、三十六個博士頭銜
?。保梗玻纺辏吃拢常窔q的胡適由英國赴美國,向母校哥倫比亞大學補交了博士論文(著作)《中國古代哲學方法之進化史》(亞東書店版)100冊,完成了哲學博士學位手續(xù),得到了第一頂博士帽。胡適的第二頂博士帽,是1935年1月5日,香港大學授予胡適的法學名譽博士學位。
?。保梗常赌辏冈拢鸫髮W授予胡適名譽文學博士學位。是為胡適的第三頂博士帽。
同年,美國南加州大學授予的名譽文學博士學位,是為胡適的第四頂博士帽。
其余的博士帽分別是:
?。保梗常鼓辏鐐惐葋喆髮W的名譽法學博士(6月6日);芝加哥大學的名譽法學博士(6月13日)。
1940年,美國8所大學分別授予胡適8個名譽法學博士學位,形成“博士高峰年”:韋斯爾陽大學、杜克大學、克拉大學、卜隆大學、耶魯大學、聯(lián)合學院、柏令馬學院、賓州大學。僅在三個星期內,這位博士疲于奔命,先后到這些大學出席典禮,發(fā)表演說。至此,他的博士帽有14頂了,但胡適先生卻說。“這些玩意兒,毫無用處……一個是四年苦功得來的,十三個是白送的?!?/p>
是年胡適五十歲。他老家安徽績溪為慶祝這位在海外為國效力的“博士爺”50歲大壽,由縣長朱亞云出面,制作了一塊“持節(jié)宣威”橫匾,率鄉(xiāng)紳們,浩浩蕩蕩送到上莊村胡氏宗祠懸掛,并將上莊村改名為“胡適村”。
?。保梗矗蹦?,胡適在美國被授予博士學位有5個,在加拿大被授有2個。前者全是名譽法學博士,分別為:加利福尼亞大學、森林湖學院、狄克森學院、佛蒙特州的密特勃雷大學、密達伯瑞學院;后者是麥吉爾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和多倫多大學(名譽法學博士)。
?。保梗矗材晔呛m拿博士帽的第二個“高峰年”,達10個之多,都是美國大學授予的。其中兩個是名譽文學博士:達脫茅斯學院、紐約州立大學;其它8個是名譽法學博士,分別是:俄亥俄州州立大學、羅切斯特大學、奧白林學院、威斯康辛大學、妥爾陀大學、東北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第納遜大學。
至此,胡適已獲得博士帽31頂,而最后的5頂是:美國柏克納爾大學授予的名譽文學博士(1943年),英國牛津大學授予的名譽法學博士(1945年11月赴倫敦以中國首席代表身份出席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美國柯魯開特大學授予的名譽文學博士(1949年),美國克萊蒙研究所授予的名譽文學博士(1950年),美國夏威夷大學授予的名譽人文學博士(1959年)。
傳世名言
1.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這句話出自胡適的名文《實驗主義》,是胡適當時的一個長篇演講稿,最初發(fā)表在《新青年》上。是胡適介紹詹姆士的實在論哲學思想時說的。原話是:“實在是我們自己改造過的實在。這個實在里面含有無數(shù)人造的分子。實在是一個很服從的女孩子,她百依百順的由我們替他涂抹起來,裝扮起來。實好比一塊大理石到了我們手里,由我們雕成什么像”(《胡適作品集》第四集,臺灣遠流出版公司,1986年10月)
2.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u2018主義”!
胡適
本報(《每周評論》)第二十八號里,我曾說過:
“現(xiàn)在輿論界大危險,就是偏向紙上的學說,不去實地考察中國今日的社會需要究竟是什么東西。那些提倡尊孔祭天的人,固然是不懂得現(xiàn)時社會的需要。那些迷信軍國民主義或無政府主義的人,就可算是懂得現(xiàn)時社會的需要么?”
“要知道輿論家的第一天職,就是細心考察社會的實在情形。一切學理,一切u2018主義u2019,都是這種考察的工具。有了學理作參考材料,便可使我們容易懂得所考察的情形,容易明白某種情形有什么意義,應該用什么救濟的方法。”
我這種議論,有許多人一定不愿意聽。但是前幾天北京《公言報》《新民國報》《新民報》(皆安福部的報),和日本文的《新支那報》,都極力恭維安福部首領王揖唐主張民生主義的演說,并且恭維安福部設立“民生主義的研究會”的辦法。有許多人自然嘲笑這種假充時髦的行為。但是我看了這種消息,發(fā)生一種感想。這種感想是:“安福部也來高談民生主義了,這不夠給我們這班新輿論家一個教訓嗎?”什么教訓呢?這可分三層說:
第一,空談好聽的“主義”,是極容易的事,是阿貓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鸚鵡和留聲機器都能做的事。
第二,空談外來進口的“主義”,是沒有什么用處的。一切主義都是某時某地的有心人,對于那時那地的社會需要的救濟方法。我們不去實地研究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需要,單會高談某某主義,好比醫(yī)生單記得許多湯頭歌訣,不去研究病人的癥候,如何能有用呢?
第三,偏向紙上的“主義”,是很危險的。這種口頭禪很容易被無恥政客利用來做種種害人的事。歐洲政客和資本家利用國家主義的流毒,都是人所共知的。現(xiàn)在中國的政客,又要利用某種某種主義來欺人了。羅蘭夫人說,“自由自由,天下多少罪惡,都是借你的名做出的!”一切好聽的主義,都有這種危險。
這三條合起來看,可以看出“主義”的性質。凡“主義”都是應時勢而起的。某種社會,到了某時代,受了某種的影響,呈現(xiàn)某種不滿意的現(xiàn)狀。于是有一些有心人,您這種現(xiàn)象,想出某種救濟的法子。這是”主義u2019的原起。主義初起時,大都是一種救時的具體主張。后來這種主張傳播出去,傳播的人要圖簡便,使用一兩個字來代表這種具體的主張,所以叫他做u2018“某某主義”。主張成了主義,便由具體的計劃,變成一個抽象的名詞?!爸髁x”的弱點和危險,就在這里。因為世間沒有一個抽象名詞能把某人某派的具體主張都包括在里面。比如“社會主義”一個名詞,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和王揖唐的社會主義不同;你的社會主義,和我的社會主義不同:決不是這一個抽象名詞所能包括。你談你的社會主義,我談我的社會主義,王揖唐又談他的社會主義,同用一個名詞,中間也許隔開七八個世紀,也許隔開兩三萬里路,然而你和我和王揖唐都可自稱社會主義家,都可用這一個抽象名詞來騙人。這不是“主義”的大缺點和大危險嗎?
我再舉現(xiàn)在人人嘴里掛著的“過激主義”做一個例:現(xiàn)在中國有幾個人知道這一個名詞做何意義?但是大家都痛恨痛罵“過激主義”,內務部下令嚴防“過激主義”,曹輯也行文嚴禁“過激主義”,盧永祥也出示查禁“過激主義”。前兩個月,北京有幾個老官僚在酒席上嘆氣,說,“不好了,過激派到了中國了。”前兩天有一個小官僚,看見我寫的一把扇子,大詫異道:“這不是過激黨胡適嗎?”哈哈;這就是“主義”的用處! ,我因為深覺得高談主義的危險,所以我現(xiàn)在奉勸新輿論界的同志道:“請你們多提出一些問題,少談一些紙上的主義?!?/p>
更進一步說:“請你們多多研究這個問題如何解決,那個問題如何解決,不要高談這種主義如何新奇,那種主義如何奧妙?!?/p>
現(xiàn)在中國應該趕緊解決的問題,真多得很。從人力車夫的生計問題,到大總統(tǒng)的權限問題;從賣淫問題到賣官賣國問題從解散安福部問題到加入國際聯(lián)盟問題;從女子解放問題到男子解放問題……哪一個不是火燒眉毛緊急問題?
我們不去研究人力車夫的生計,卻去高談社會主義;不去研究女子如何解放,家庭制度如何救正,卻去高談公妻主義和自由戀愛;不去研究安福部如何解散,不去研究南北問題如何解決,卻去高談無政府主義;我們還要得意洋洋夸口道,“我們所談的是根本解決”。老實說罷,這是自欺欺人的夢話,這是中國思想界破產(chǎn)的鐵證,這是中國社會改良的死刑宣告!
為什么談主義的人那么多,為什么研究問題的人那么少呢?這都由于一個懶字。懶的定義是避難就易。研究問題是極困難的事,高談主義是極容易的事。比如研究安福部如何解散,研究南北和議如何解決,這都是要費工夫,挖心血,收集材料,征求意見,考察情形,還要冒險吃苦,方才可以得一種解決的意見。又沒有成例可援,又沒有黃梨洲、柏拉圖的話可引,又沒有《大英百科全書》可查,全憑研究考察的工夫:這豈不是難事嗎?高談“無政府主義”便不同了。買一兩本實社《自由錄》,看一兩本西文無政府主義的小冊子,再翻一翻《大英百科全書》,便可以高談無忌了:這豈不是極容易的事嗎?
高談主義,不研究問題的人,只是畏難求易,只是懶。
凡是有價值的思想,都是從這個那個具體的問題下手的。先研究了問題的種種方面的種種的事實,看看究竟病在何處,這是思想的第一步工夫。然后根據(jù)于一生經(jīng)驗學問,提出種種解決的方法,提出種種醫(yī)病的丹方,這是思想的第二步工夫。然后用一生的經(jīng)驗學問,加上想象的能力,推想每一種假定的解決法,該有什么樣的結果, 推想這種效果是否真能解決眼前這個困難問題。推想的結果,揀定一種假定的解決,認為我的主張,這是思想的第三步工夫。凡是有價值的主張,都是先經(jīng)過這三步工夫來的。不如此,不算輿論家,只可算是抄書的手。
讀者不要誤會我的意思。我并不是勸人不研究一切學說和一切“主義”。學理是我們研究問題的一種工具,沒有學理做工具,就如同王陽明對著竹子呆坐,妄想“格物”,那是做不到的事。種種學說和主義,我們都應該研究。有了許多學理做材料,見了具體的問題,方才能尋出一個解決的方法。但是我希望中國的輿論家,把一切“主義”擺在腦背后,做參考資料,不要掛在嘴上做招牌,不要叫一知半解的人拾了這些半生不熟的主義,去做口頭禪。
“主義”的大危險,就是能使人心滿意足,自以為尋著包醫(yī)百病的“根本解決”,從此用不著費心力去研究這個那個具體問題的解決法了。
民國八年七月
八不主義與白話
對于中國新文學運動,胡適是最重要的啟蒙人。早在民國六年一月,他即發(fā)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出當時文學的八個主張,也就是后來的八不主義:
一、不做言之無物的文字;
二、不做無病呻吟的文字;
三、不用典;
四、不用套語爛調;
五、不重對偶,文須廢駢,詩須廢律;
六、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
七、不模仿古人;
八、不避俗話和俗字。
胡適主張使用“白話”做為文學語言改革的基礎,對于白話,他的看法是:
一、白話的“白”是戲臺上“說白”的白,是俗語“土白”的白,故白話即是俗話。
二、白話的“白”是“清白”的白,是“明白”的白,白話但須要“明白如話”,不妨夾幾個文言的字眼。
三、白話的“白”是“黑白”的白,白話便是干干凈凈沒有堆砌涂飾的話,也不妨夾入幾個明白易曉的文言字眼。
著作書目
《中國哲學史大綱》《嘗試集》《胡適文存》《胡適文存二集》《胡適文存三集》《胡適自傳》《戴東贏的哲學》《白話文學史》《胡適文選》《胡適論學近著》《四十自述》《藏暉室札記》《胡適日記》《齊白石年譜》,以及《先秦名學史》等英文論著。此外,從1919年起,還陸續(xù)翻譯了都德、莫伯桑、契柯夫等人的短篇小說(先后編輯為兩集《短篇小說》出版),以及拜侖的長詩《哀希臘》易卜生的劇本《娜拉》(與羅家倫合譯)等。胡適去世后,臺灣編輯出版了《胡適選集》《胡適手稿》等,大陸出版了《胡適往來書信選》《胡適書評序跋集》《胡適文集》等。 1920年3月他所寫的白話詩集出版,即《嘗試集》,這是現(xiàn)代文學史上最早出版的一部個人詩集
4. 洪燃攝影工作室
反義詞:強大,洪亮。強烈,劇烈,強壯,猛烈,雄壯,洪后,凌厲,強勁,耀眼
微弱造句
1、這種顫栗的感覺盡管如此微弱,卻又如此強烈地震撼著我默默期待的靈魂。
2、因為微弱的燭光不足以照亮你們前進的方向。
3、二十年代的中國,雖然革命勢力很微弱,但終發(fā)展成燎原之火,燃遍了整個中華大地。
4、我微弱而敏感的心靈也已無法和文學分開
5. 洪燃攝影的攝影師
火字旁的字滅 灰 燈 灶 燦 灼 灸 災 靈 煬 灺 災
煒 炬 炅 燉 炒 熗 炙 炘 炊 炆 炕 炎 爐 炔
炻 熒 炳 煉 炭 炟 炯 熾 烀 炸 秋 炧 爍 炮 炷 炫 爛 烴 炤 炱
耿 烤 烘 烜 煩 燒 燭 烔 煙 烙 燴 燁 烊 燙 燼
焐 烴 焊 烱 烯 焅 焓 烽 煥 烷 燜 烺 焗 焚 煑 煚 焯 焰 焮 焙 欻 焱
煉 煙 煏 煤 煳 煠 煩 煗 煴 煜 煬 煨 暖 煅 煲 煌 煊 塋 煢 煇 煸 煺 煒 煣
燁 熗 熄 熘 熔 榮 膋 犖 熒 滎 熇 煽 熥 熛 熯 熳 熵 瑩 熠 熨
熺 熸 燒 燎 燀 燔 燠 燋 燃 焰 燙 熾 燉 燧 燚 燊 營 罃 燜 燖 燈 燏
燦 燥 燭 燴 毀 燮
燹 爗 熏 鎣 檾 燿 燼 爆 爕 爍 爊 爔 爐 爚 爝 鶯 爛
炯 燭 郯 粉 灶 煤 烴 燈 炮
灴 灷 灹 灺 灻 災 燦 灸 靈 災 灶 灼 煬 烎 炕 炊 炂 炃 炄 炆 炇 炈 炋 炌 炍 炏 炐 炑 炓 炗 炘 炚 炛 炞 炒 炬 爐 炔 炎 炙 炅 煒 燉 熗 炸 炶 炾 炿 炮 炟 炠 炡 炢 炣 炤 炥 炦 炧 炨 炩 炪 炲 炴 炵 炳 熾 炯 爛 煉 爍 炭 烴 炻 烀 炷 炫 炱 烍 烐 烑 烒 烓 烔 烕 烠 烡 烢 烣 烥 烪 烮 烵 烶 烻 烄 烅 烆 烇 烉 烌 烤 煩 烘 烖 烗 烚 烜 烞 焒 烙 燴 燼 燒 燙 煙 燭 燁 烊 烰 烱 烲 烳 烴 烸 烺 烼 焐 焓 燜 烾 烿 焀 焁 焂 焃 焅 焆 焇 焈 焋 焌 焍 焑 焔 焗 焫 烽 煥 焊 烷 烯 燠 燔 熾 燀 熶 熷 熸 熺 熻 燵 燎 燂 焰 燅 燆 燇 燈 燉 燊 燋 燌 燍 燏 燐 燑 燒 燓 燖 燗 燘 燙 燚 燜 燝 營 燤 燪 燃 燧水字旁的字二畫汁 汀 匯 汃 氿 漢 汈 氾三畫汗 污 污 汚 江 汏 汕 汛 汐 汔 丸 泛 汲 湯 汊 汜 池 汝 汓四畫沄 灃 汪 湋 沛 漚 汧 汫 沅 沐 沔 汰 瀝 冱 沘 沏 沌 沚 沙 汩 汨 沖 汭 泛 洶 汾 淪 滄 沃 汽 沂 汳 沨 沒 溝 汴 汶 沆 溈 沁 滬 沉 沈 決 泐五畫沫 沬 淺 法 沽 沭 河 泙 泔 泄 法 瀧 淚 沮 沾 瀘 況 油 泱 泂 泅 泗 沴 泠 泆 泊 泭 沿 沵 泃 泖 泜 濼 泡 溯 沲 濘 沱 泣 注 泫 泮 泌 泳 瀉 潑 涇 治 泯 澤 沸 泓 泥 沼 波六畫洌 浹 洭 洼 潔 澆 洱 洪 洹 洏 灑 洧 洿 涕 洸 沘 湞 泄 濁 洄 浉 洞 洇 測 洽 洮 洙 洗 澮 活 洑 洎 洫 洈 派 洺 洛 洵 洶 浐 瀏 濟 洨 濃 洲 洣 洋 洴 渾 滸 津 潯 浕 洳七畫淶 浦 浡 澇 浙 涑 浯 酒 浹 濤 涇 漣 消 涉 涅 渦 里 浞 涓 涢 浥 潿 涔 浮 涐 浛 涂 浠 浴 浩 海 涖 浜 涎 滌 渙 浼 浣 流 潤 澗 涕 浪 漲 涌 浚 涘 澀 涊 浸八畫淚 清 漬 淩 渚 鴻 瀆 淇 淋 淞 淅 淹 涯 涿 淶 凄 渠 漸 淺 添 淌 淑 淖 淏 混 淠 淟 渦 涸 澠 淫 淦 淪 淆 淵 淛 淮 淝 漁 淘 淘 淊 淙 淀 涴 涫 涪 涼 淳 淬 液 淤 淯 湴 淡 深 滲 涮 涵 淥 淄九畫湊 減 湛 港 渫 滯 湖 湘 渣 湮 渤 湎 湝 湞 湨 渺 濕 湜 潰 濺 湯 溫 渴 渭 渢 滑 湍 湠 測 湲 湌 溆 湩 渝 湓 湃 湫 淵 渰 湟 溲 渹 湻 渲 渟 渡 游 灣 溠 渼 湉 溇 湔 滋 溈 渾 湋 涌 溉 閔 渥 湄 滁 湑十畫滟 溱 溝 溘 瀅 灄 滿 漠 漭 漣 溥 滆 溧 滙 滇 滅 溽 源 濕 濾 滭 溻 溷 滉 溳 溦 滍 濫 滛 滔 溪 滄 滏 滃 潷 準 溴 溴 滌 溜 滫 溵 滓 溶 濱 滂 滈 漷 滾 灤 漓 溏 滀 溟 滘 溯 溢 涵 灘 滪 溺十一畫漬 漧 漖 瀠 瀟 漤 漸 漙 漚 漂 漕 漱 漱 漢 潢 滿 滯 漆 漘 鹵 滹 滮 漼 漊 漍 漫 漯 漶 濄 潀 漰 漁 潴 瀲 漈 漪 滬 漾 滸 演 漳 滾 滴 滻 漉 漩 滲 澉 漲 漏 濰十二畫潓 濆 潔 潛 澆 澍 潖 澎 澫 澈 澌 潮 澘 潸 潭 澐 潦 澁 潛 澾 澒 潿 潰 澄 溈 澔 潘 潷 潕 潨 潝 潲 潟 澳 潽 潾 潫 潼 澈 瀾 澇 澗 澄 潑 潯 潤 潺 潠十三畫蒙 澣 濇 瀨 瀕 澽 濉 潞 澠 澡 澧 澡 澧 濃 澤 澴 濁 激 澥 澹 澶 濂 淀 澼 澦十四畫濔 濡 濤 濫 浚 濕 濮 濞 濘 漾 濱 済 濠 濶 濜 濯 澀 濰十五畫瀔 瀆 潴 濾 瀑 濺 濼 瀏 沈 瀉 瀍 瀌 瀅
十六至十七畫瀚 瀨 瀝 瀕 瀟 瀣 瀘 瀯 瀠 瀛 瀧 灌 瀹 瀲 瀽 瀼 瀵 灋 彌十八畫灝 灃 灄 漓 灑 灔 灒 灊 灘 灞 灝 灠 灣 灤 灔 灨
6. 洪燃攝影美篇
1:方向盤是不是處在死鎖 不動的狀態(tài)。解決方法簡單,只要用力打方向盤的同時擰動鑰匙,一般很快就能解開方向盤鎖,點火也就是瞬間的事情了。
2:是不是停車時沒有把檔位回到P檔?想想如果再D檔或是R檔能夠點火的話,點火瞬間車輛的躥動無疑是巨大的安全隱患。因此對于自動擋車輛(AT、CVT、AMT),廠家都會預設這個模式,并且在說明書中一再告知:點火時確保檔位處在P檔位置。
3:一鍵啟動有時會遇到智能鑰匙虧電的煩惱明明鑰匙在車內,但是儀表總是顯示‘鑰匙匹配錯誤’,這種情況很可能是智能鑰匙虧電,啟動系統(tǒng)感應不到鑰匙發(fā)出的微弱電波了。于是建議將智能鑰匙拿起放在啟動按鈕上,然后再按壓按鈕啟動。
4:查看電瓶是否有電。打不著火可能是由于長時間大燈未關等原因造成的虧電或是電瓶壽命到期,一般根據(jù)保養(yǎng)手冊及時更換電瓶。
5:看看是否有油。如果油表顯示已在紅線以下,自然打不著火。同時還要注意油的品質。曾有車主的車拆開后發(fā)現(xiàn)油箱里有水和泥,用這樣的油,車不壞都不可能。
6:未加防凍液
有些車主給車加水或劣質防凍液,結果導致冬天特別冷的情況下,造成整個水路被凍住,發(fā)動機被凍裂,導致汽車水泵無法運作,打不著火,并且傷及發(fā)動機其他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