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索尼鏡頭鍍膜
Xperia 5 II主相機與Xperia 1 II同樣采用1200萬像素Zeiss T鍍膜三鏡頭主相機,主相機以 1/1.7" 感光元件 24mm f/1.7光圈廣角鏡、1/2.55" 感光元件f/2.2光圈16mm超廣角鏡頭、1/3.4" 感光元件f/2.4光圈70mm三倍遠攝鏡頭組成,每只鏡頭都支持3倍數(shù)碼變焦,令拍攝焦距可以由16mm覆蓋至約200mm,滿足大部份日常拍攝的需求。
2. 索尼鏡頭鍍膜脫落
當然有了……是誰教你用眼鏡布擦反光板的?找他賠去。
不過不影響成像,因為成像的時候反光板落下,光線是直接進入感光元件的。
但是會影響取景、對焦和測光。
但如果是索尼A系列的半透明反光板,那麻煩就大了。
3. 索尼鏡頭鍍膜擦花
首先,你要準備好如下幾件清掃設備:
1、麂皮兩張以上。(麂皮不容易掉灰,洗干凈后也可以反復使用)
2、干凈的毛巾一張。
3、修理鐘表用的可以吹氣的“皮老虎”一個或者一個有冷風的大功率電吹風一把。
4、刷皮鞋用的那種刷子一把或者刷油漆的刷子一把。
5、當然,還有螺絲刀。當你準備好了以上工具,你就可以開始工作了。一般背投都是把后蓋打開,而東芝是把前面面板(操作面板和屏幕)下開,而索尼、飛利浦等是把后蓋(包括屏幕后的機蓋和輸入端子那一部分的蓋子)下開。當你在拆下這些部分的時候,你一定要小心,因為屏幕后方機蓋內(nèi)嵌著一塊反光玻璃鏡片,所以一定要輕拿輕放,當你打開過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有“紅綠蘭”三只電子槍赫然出現(xiàn)在你的面前,這就是你需要重點保養(yǎng)的地方,也是應該最小心的地方! 1、鏡頭清洗。首先,不能直接用麂皮去揩灰塵,因為灰塵中的顆粒有可能把鏡頭表面擦花。所以先要用“皮老虎”或者電吹風的冷風把鏡頭表面吹得差不多了,才能用麂皮去擦。在擦的過程中,盡量做到從外圈慢慢的劃圓圈,最后在鏡頭中心結束。清洗完三只鏡頭后,你再換一張干凈的麂皮再清洗一次鏡頭!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鏡頭表面一般都有渡膜,一般不要用清潔劑。這是第一遍清理。注意,不要用鏡頭紙,麂皮可以可以在照相器材商店或者眼鏡店購買,買不到,可以用質量好的金絲絨! 2、屏幕內(nèi)壁清洗。最好有兩個人一起,其中一人幫你扶著屏幕,因為屏幕很軟,這樣其中一人就可以起到支撐的作用。同樣用麂皮。屏幕在清洗過程中,由于是透光屏幕,你會看不見灰塵的位置,那你就要挨著自己的擦過的位置慢慢的清理每一個位置。 3、反光玻璃鏡片清洗。清洗時,一定要迎著光線從各個部位觀察,因為反光鏡片很容易讓你留下痕跡,既然打開清洗,那就做到位。這里,一定要小心,千萬不能用力過大,要不然,鏡片打碎了,呵呵,我不負責喲。 4、把干凈毛巾打濕擰干,把機內(nèi)能夠用濕毛巾擦拭的地方都擦干凈。 5、如果你有吸塵器,也可以用吸塵器把電路板上面的灰塵清理一下。但要注意,吸塵器千萬不要和零件接觸,否則哪一個零件被搞得松動,那就難得查了! 6,最后,換一塊沒有用過的麂皮,再把你的背投通電打開,你就會發(fā)現(xiàn)三只鏡頭上面由于光線的原因,可以很清楚的觀察鏡頭上是否還有灰塵。這樣,你就會很容易的繼續(xù)清洗! 7、如果你嫌麻煩,你可以只清洗鏡頭表面。 8、在上好機殼之前,用準備的刷子把機殼的縫隙里的灰塵刷干凈,用濕毛巾清理。 這樣的過程結束后,你就可以把機殼還原回去,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背投效果會像剛買的時候那樣透明、清晰、鮮艷了!當然,三四年過后,效果就沒有這么明顯了!但是,你清洗保養(yǎng)自己的背投的時間一定要在買回家后一年才能清洗,因為這樣過了一年整機保修,否則你就會失去自己的保修權利了!一年過后,你才能自己打開!這里,我建議背投清洗保養(yǎng)可以一年一次,沒有必要經(jīng)常做!好了,有背投使用一年以上還沒有做過保養(yǎng)的朋友,就可以自己動手了!
4. 索尼鏡頭鍍膜好嗎
蔡司好,在光學方面,六幾年就造出0.7的超大光圈,而且鍍膜技術也很早應用。
日系強在數(shù)碼技術方面,趕超也是在數(shù)碼單反崛起的這幾年。而且主營都不是民用相機領域,這個領域其實差別不大,蔡司的鏡頭比較出名的還是手動頭,價格比較親民的屬于東德的蔡司耶拿系列另外,索尼沒有自己的鏡頭,之前是蔡司認證鏡頭,之后是收購了柯尼卡美能達,才有了α系列
5. 尼康鏡頭鍍膜
1、50mm F1.8D是尼康1999年推出的廉價標頭,但是成像并不差。
2、50mm F1.8G是剛推出來的換代標頭。
3、兩代鏡頭在結構上有著很大的差異,50mm F1.8D采用6片5組的光學鏡片結構,52mm濾鏡口徑,并可支持最小F22的光圈。
4、50mm F1.8G采用7片6組光學鏡片結構,58mm濾鏡口徑,最小光圈為F16。
5、全新的50mm F1.8G在光學結構中加入了一枚非球面鏡片,借此來提升鏡頭的光學成像素質。
6、新鏡頭成像比老鏡頭提高并不是太大,因為鏡頭口徑的和鍍膜的原因,邊緣成像要好一些,紫邊也要好一些。
7、相差最大的就是老鏡頭不支持鏡身驅動,要靠機身驅動。而新鏡頭本身帶鏡身超聲波馬達。
8、新鏡頭比老鏡頭價格也要高一倍。對于機身帶馬達的相機來說,可以綜合考慮。對于不帶機身馬達的相機,只能考慮新鏡頭了
6. 索尼鏡頭鍍膜有用嗎
是否卡爾蔡司的鏡頭不能用最外層膜顏色來分辨,這個取決于鏡頭設計的,例如卡爾蔡司的早期產(chǎn)品喜歡鍍單層MgF2,中心波長550nm,那么顏色就是紫色的。
看一個鏡頭膜的好壞,可以反射看光的強度,如果反射看綠色的膜比紫色的膜反射小一些,那么綠色的好,反之亦然。最外層膜都是反射防止膜,反射防止的好的,就是好的。
現(xiàn)在卡爾蔡司的鏡頭貼牌的也比較多,或許生產(chǎn)索尼的鏡頭廠家就有卡爾蔡司的產(chǎn)品,這個做不得準的。
7. 索尼鏡頭鍍膜技術
索尼原廠鏡頭和副廠鏡頭的區(qū)別就是原廠鏡頭是由索尼公司自己生產(chǎn)的鏡頭,而副廠鏡頭就是非索尼公司生產(chǎn)的適配索尼相機的鏡頭,當然兩者在成像素質以及價格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差異。一般而言,原廠鏡頭專為自家相機研發(fā)設計制作的,在工藝、兼容性、素質等方面都優(yōu)于副廠鏡頭。
8. 索尼鏡頭鍍膜前面還是后面
FE 70-300mm F4.5-5.6 G這個焦段和光圈,一般來說不管在哪家都是屬于狗頭的范圍。
不過,索尼這個比較特殊,是索尼鏡頭當中的高端系列,采用13組16片的光學結構,配備四片非球面鏡片、兩片ED鏡片,同時使用了納米抗反射鍍膜,并且支持防抖功能以及0.31倍放大倍率的微距拍攝。所以拿著這支鏡頭該干嘛干嘛,手持拍攝也是可以的,實用性上來說,一點不輸其他的大師級鏡頭。
9. 索尼t(yī)鍍膜
為了保護或者提升顯示效果,在觸摸屏表面肯定有一層膜的……但是那個膜是不是鍍上去的就不知道了……也可能是貼上去的吧 其實,對咱們普通用戶來說,對這個問題無需糾結。
只要用的開心就可以了。
10. 索尼鏡頭鍍膜多少錢
當然是索尼的好。
索尼單反相機繼承自美能達,美能達相機的市場占有率僅次于佳能尼康,曾經(jīng)有一批穩(wěn)定的專業(yè)用戶,也是開創(chuàng)了自動對焦相機新時代的先鋒。G系列鏡頭是美能達的高級鏡頭,鏡頭前端有一個金圈,類似于佳能的L系列“紅圈”。擁有G頭是過去美能達玩家的追求,35/1.4G、85/1.4G、200/2.8G、80-200/2.8G和17-35/3.5G都是頂級鏡頭之列的。
數(shù)字時代美能達與柯尼卡合并,索尼又吸收了柯尼卡-美能達的相機事業(yè)部,G系列鏡頭的設計和生產(chǎn)線也繼承了下來。同時索尼與卡爾蔡司是長期的合作伙伴,于是確定了以卡爾蔡司鏡頭為最頂級、G系列鏡頭為次頂級高端鏡頭的序列。所以作為鏡頭標識而言,G是比蔡司低一檔次的鏡頭。
至于小DC上的鏡頭,標識只有參考價值,不能像單反鏡頭那樣當真。G表示這是一支精心設計、用料扎實(一般會使用非球面和異低色散鏡片)的鏡頭;蔡司鏡頭則證明該頭通過了卡爾蔡司質量認證并鍍有T*鍍膜。小DC上的鏡頭差別不會很大,這些G或蔡司鏡頭很可能都是一個設計組設計、一個生產(chǎn)線上生產(chǎn)的,標識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
相機沒有“XX牌子性價比就是高”這一事,這是一個相對封閉的供銷市場,廠商間的競爭遠沒有外部看起來那么激烈,它們聯(lián)合謀求利潤最大化。或者說,越便宜的性價比就越高,因為對于光學與機械加工領域而言,品質提高與成本上升的關系是拋物線型不是直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