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反相機是拍照片就有嘛
一個不透光的盒子,這就是照相機。
照相機是用感光膠片反景物拍攝下來的攝影器材。它的發(fā)明經歷了漫長的歲月。我國對光和影像的研究,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我國的《墨經》一書就詳細記載了光的直線前進、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的成像現(xiàn)象。到了宋代,在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1031至1095年)一書中,還詳細敘述了“小孔成像匣”的原理。在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出現(xiàn)了供繪畫用的“成像暗箱”。1839年8月19 日法國畫家達蓋爾公布了他發(fā)明的“達蓋爾銀版攝影術”,于是世界上誕生了第一臺可攜式木箱照相機。1841年光學家沃哥蘭德發(fā)明了第一臺全金屬機身的照相機。該相機安裝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數(shù)學計算設計出的、最大相孔徑為1:3.4的攝影鏡頭。1845年德國人馮·馬騰斯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可搖攝150°的轉機。1849年戴維·布魯司特發(fā)明了立體照相機和雙鏡頭的立體觀片鏡。1861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1866年德國化學家肖特與光學家阿具在蔡司公司發(fā)明了鋇冕光學玻璃,產生了正光攝影鏡頭,使攝影鏡頭的設計制造,得到迅速發(fā)展。1888年美國柯達公司生產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軟、可卷繞的“膠卷”。這是感光材料的一個飛躍。同年,柯達公司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安裝膠卷的可攜式方箱照相機。1906年美國人喬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閃光燈。1913年德國人奧斯卡·巴納克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臺135照相機。從1839年至1924年這個照相機發(fā)展的第一階段中,同時還出現(xiàn)了一些新穎的鈕扣形、手槍形等照相機。從1925年至1938年為照相機發(fā)展的第二階段。這段時間內,德國的萊茲、羅萊、蔡司等公司研制生產出了小體積、鋁合金機身等雙鏡頭及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2. 單反相機拍攝照片
佳能單反相機攝影技巧一:
1.要做的就是要把單反說明書看透、做到調整各種參數(shù)伸手就來
2.了解曝光原理、影調、明確光圈、快門、感光度、三者之間的制約關系
3.測光、景深、白平衡、曝光補償
4.構圖、用光
5.實踐、思考、調整、解析他人作品、不斷學習
佳能單反相機攝影技巧二:
1.人物拍攝
人物拍攝基本都是使用較大的光圈(f5.6以內)、50mm以上的焦距,拍攝距離視全身、半身、大頭照而定,使背景虛化,使用Av檔!在光線好的環(huán)境下iso100,在光線不好的環(huán)境下iso400以內。
運動中的人使用追拍,體現(xiàn)運動感。
2.景物拍攝
Av檔,使用適當?shù)墓馊?,f8以上,焦距隨便,一般的話廣角端都有畸變,酌情使用。
3.拍攝運動中的東西
光線好的條件下:Av檔,光圈大小酌情處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淺景深的效果;
想拍攝出動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檔,快門1/30左右,對焦按快門的同時,鏡頭以合適的速度追著對象移動,會出很動感的效果!
光線不好的情況:只能酌情處理了,再加上追拍!
4.夜景拍攝
帶上三腳架,Av檔,自定義白平衡或白熾燈,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燈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預升功能,減少按快門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機震;并用背帶上的那個方蓋子,蓋住取景器,以免雜光從后面進入影響畫質;iso200以內,盡量使曝光時間加長,這樣可以使一些無意走過的人從畫面消失,不留下痕跡,凈化場景!
例如拍一個廣場,人來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這樣,曝光時間就會很長,那么,走動的人影,不會留在照片上!廣場將會很干凈!
5.夜間人像留影
上三腳架,調節(jié)白平衡,自動或自定義白平衡;iso100-400;Av檔,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閃光,后簾閃光模式;此時,閃光燈會閃兩次,按下快門閃一次,曝光結束前會再閃一次,所以在閃兩次前,人不要離開。
這樣拍出來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至于背景曝光不足而過暗。
佳能單反攝影技巧三:
(1)Av光圈優(yōu)先技巧:
1.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門,不然別開最大光圈拍。
2.拍風景請盡量使用F8~F11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靜物特寫可使用最大光圈縮1~2級之光圈。
(2)測光方式:
1.測光不要對著天空,不要對著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間值。
2.若遇到測光抓不準的時候,請用AE lock 對身邊灰色的東西曝光鎖定后再來拍攝。
3.盡量別對白色或黑色物體測光,不然就請記得黑要減EV、白要加EV。
注:一般人們所說的光圈是指光圈孔徑,和F數(shù)值成反比,光圈(孔徑)越大,景深越小。
AE-自動曝光
AF-自動對焦
AF-S--和SAF應該一樣,是單次自動對焦。相對的是連續(xù)自動對焦。
EV-曝光值,通常在進行曝光補償時會用到這個術語。
ISO-感光度,感光度每差一檔,相當于光圈或者快門相應的一檔曝光值。
3. 相機都是單反嗎
你說的這種相機不存在,我知道有一種相機叫無反相機,全稱應該是“無光學反光鏡取景”的意思吧。
未來數(shù)碼相機的發(fā)展趨勢越來越明顯,單反相機只是膠片相機被數(shù)碼相機取代過程中的一個過渡期產品。
現(xiàn)在的數(shù)碼技術已完勝光學取景器,所以,單鏡頭光學五棱鏡取景器就顯得多余了。
4. 拍照就像用單反
拿手機和單反不可比,對畫質需求高的必須入單反圖一華為p30pro拍的,圖二尼康D90拍的
5. 單反相機拍出的照片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都不怎么后期的
6. 單反相機只能拍照片嗎
鏡頭蓋扎一個小孔,就是針孔相機,可以拍,效果差一些!
所以多花點錢,買高級鏡頭。理論上,鏡頭越好照片也越好。
更何況還有高級的變焦,自動對焦呢?
7. 單反相機照片為什么會有
這是因為你選擇了RAW+JPG的拍攝模式。
也就是說,你按一次快門,相機里會生成兩個文件,一個JPG文件和一個同樣的RAW文件。
佳能的RAW文件后綴名就是CR2。
當然,你可選只拍RAW(*.CR2),或者只拍JPG。
也可以選擇拍攝RAW+JPG的方式,以方便后期在電腦上檢索選片。因為RAW文件體積較JPG大,又需要專門的軟件打開,所以RAW+JPG的方式拍攝,選片可能會方便一些。但會占用更多的存儲卡的空間。
8. 單反相機拍的
絕大部分情況下,單反相機拍攝時候,出片模式是JPG格式的因為這個最方便,而且需要后期的時候,比如PS 修圖 磨皮 液化也都得是JPG格式的去進行處理。這里提一下RAW格式的圖片,這個圖片往往是需要進行精細調色時候會去用。因為RAW格式的圖片保存了所有 白平衡模式跟曝光模式的數(shù)據(jù)信息,在進行調色的環(huán)節(jié)可以在調色過程中更多的保留圖片細節(jié)(相比壓縮版的JPG格式而言)。
所以通常拍攝的方式是:拍攝的時候出片格式為RAW格式的圖片后期的時候先使用專業(yè)調色軟件進行調色,比如LR的軟件,調色工作全部完成之后將圖片轉存為JPG,最后再使用JPG格式的圖片進行PS上的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