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距攝影的焦距
18mm微距通常叫做廣角鏡頭,而且這個僅僅對單反是正確的,如果說某個小DC的鏡頭是18 mm的,肯定不是廣角鏡頭。微距鏡頭不是用焦距來定義的,而是用放大倍數(shù)來定義的,就是成像的大小和被攝物體大小比值的最大值。比如放大倍數(shù)是1,就是這個鏡頭最大可以形成一個和被攝物體同樣大的像,再大就不能清晰成像了。一般放大倍數(shù)在1 4以上的可以算作微距鏡頭。
2. 微距攝影的焦距是多少
微距指的是:微距攝影。 微距攝影是攝影活動中比較大的一類,可以說,絕大多數(shù)從事攝影活動的人士或多或少都接觸過微距攝影。 ?微距攝影并不神秘,但是一些攝影愛好者對這類攝影方式有種不可捉摸的感覺,主要是從事了普通攝影之后,以為微距攝影是一種另類的方式,實際上微距攝影是普通攝影的延伸,它的工作機理與普通攝影是一樣的,都要遵守光學(xué)的基本規(guī)律。 技巧: 在進行微距拍攝時,對于光線控制主要還是要正確的調(diào)節(jié)自然光與人造光的比例,合理的布置光線,可以營造出不同的氛圍與意境。 個人建議不要輕易的去使用相機的閃光燈,因為相機閃光燈雖然是可以縮短拍攝曝光時間同時使獲得的景深更深,減弱因曝光時的抖動或物體運動所帶來的影響,但要明白的是微距拍攝時閃光燈的使用要比我們普通拍照模式下更難,如果處理不好的話很容易造成曝光過度。 以上內(nèi)容參考:——微距
3. 微距鏡頭的焦距
微距攝影的嚴格定義:微距攝影指照相機通過鏡頭的光學(xué)能力,拍攝與實際物體等大(1:1)或比實際物體稍小的圖像。
例如你要拍攝一朵直徑為21.6mm的花朵,它能填充35mm膠片(斜線長度為43.3mm )的一半面積。
在照片中,花朵被放大的倍率為43.3:21.6即2:1(2倍)。微距攝影的放大倍率通常在1倍到50倍之間,嚴格來說應(yīng)該在1倍到10倍之間。 可以理解為何數(shù)碼相機的微距能力比較強大-正是因為傳感器的大小比35mm膠片小得多。
例如,利用小型數(shù)碼相機(假設(shè)焦距乘數(shù)為4倍),拍攝上述直徑為21.6mm的花朵,它的放大倍率為1:2,而膠卷照相機需要的放大倍率為2:1。這就說明,小型數(shù)碼相機比膠卷相機更容易獲得微距拍攝的效果。
在數(shù)碼相機上都能找到一個“微距模式”,微距模式方便用戶對離鏡頭很近的物體進行對焦、拍攝。
往往以照相機(不可更換鏡頭照相機)在微距模式下,被攝物體能清晰填充畫面的程度來量度微距能力的強弱。
例如,一部照相機的微距模式能在畫面中能清晰展現(xiàn)20mm長的物體,另一部卻只能展現(xiàn)40mm長的物體,我們就說前者的微距能力較后者強。
4. 微距攝影焦段
鏡頭各個焦段所適合的拍攝題材
一、中短焦適合拍攝風光
通常35mm以下的焦段稱之為廣角,與其他焦段相比,廣角鏡頭視角范圍廣,更適合拍攝大范圍的景物。在拍攝廣闊的風光時,廣角鏡頭的取景范圍更加適合,并且能夠?qū)慕竭h的所有景物都清晰地表現(xiàn)在畫面中。(廣角鏡頭會眼神場景的空間縱深感,增加畫面的豐富內(nèi)容和多種影像元素。)
二、中長焦適合拍攝人像
70mm~130mm之間的焦段統(tǒng)稱為中長焦。在這個焦段之間的鏡頭成像不會像廣角鏡頭一樣在拍攝人像時造成人像的畸變,并且隨著焦距的拉長,景深也會相對的變小,使背景略微虛化。突出人物。(用中長焦拍攝人物,會壓縮空間,虛化背景,以達到突出人物主體的目的。)
三、長焦適合拍攝鳥類
通常我們所說的長焦指的是135mm以上的焦段,長焦鏡頭中大都配有大光圈,這便保證了拍攝的速度和質(zhì)量。長焦鏡頭的用途比較廣泛,主要用于鳥類和體育賽事等遠距離的拍攝。(用長焦鏡頭拍攝動物,可以拉近被攝體的距離,獵取到他們的自然狀態(tài)。)
5. 微距攝影的焦距怎么選
戒指、珠寶類的飾品可以離的很近拍攝,對微距鏡頭的焦距沒有太大的要求。以我的經(jīng)驗,在使用全幅機器的時候,使用100mm左右的中焦微距鏡頭最好,如佳能百微、騰龍90微距、尼康105微距等,當然50mm或60mm微距也能使用,就是背景虛化效果不是太強。其實拍攝此類題材的照片,用光和后期潤色遠比前期拍攝時使用什么鏡頭來得重要。
6. 焦距 像距
當物距大于2倍焦距時,則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異側(cè),當物距等于2倍焦距時,則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此時物距等于像距,像與物大小相等,物像異側(cè)。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是一種光學(xué)定律。在光學(xué)中,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且能在光屏上呈現(xiàn)的像稱為實像,由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且不能在光屏上呈現(xiàn)的像稱為虛像。講述實像和虛像的區(qū)別時,往往會提到這樣一種方法:“實像都是倒立的,而虛像都是正立的 當物距大于2倍焦距時,則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異側(cè),當物距等于2倍焦距時,則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此時物距等于像距,像與物大小相等,物像異側(cè)。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是一種光學(xué)定律。在光學(xué)中,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且能在光屏上呈現(xiàn)的像稱為實像,由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且不能在光屏上呈現(xiàn)的像稱為虛像。講述實像和虛像的區(qū)別時,往往會提到這樣一種方法:“實像都是倒立的,而虛像都是正立的。。
7. 微距攝影的焦距怎么調(diào)
微距鏡頭主要用于近距離拍攝物體,其特點是具有1:1的放大倍率,即成像與物體實際大小相等。
常見的不同焦距的微距鏡頭有: 60mm/F2.8
90mm/F2.8 100mm/F2.8 105mm/F2.8幾
種。微距鏡頭主要用來拍攝花卉和昆蟲等體積較小的物體,也可用于翻拍舊照片,拍人像也不差喲。
所以,拍花卉或昆蟲等用微距鏡頭是最佳選擇,緣于其能對拍攝物體按1:1的倍率進行放大,這種效果其它鏡頭是無法比擬的。用微距鏡頭拍攝花卉和昆蟲時,其清晰度會非常好。再就是微距鏡頭光圈大景深淺,能很好地對拍攝對象的背景進行虛化,以更好地表現(xiàn)主體,但也決非光圈越大越好,要結(jié)合主題需要和環(huán)境的實際情況決定使用多大光圈進行拍攝。
我個人喜歡“百微鏡頭”,如90mm/2.8、100mm/2.8、105mm/2.8都屬于這一類的。
下面附幾幅近日用尼康105mm/2.8微距鏡頭拍的菊花,供參考。
8. 拍微距焦距多少
1.70和105mm微距的最大差別是焦距不一樣。
2.微距拍攝最重要因素之一是不能讓被攝物感覺到拍攝師在拍它。特別是拍昆蟲,距離近了又可能拍不到理想效果。70mm微距鏡頭可能達不到105mm微距鏡頭的效果。
3.如果在選擇微距鏡頭時,最好選擇90微,100微。如果焦距短了,在使用時就感覺到有些不方便。
9. 長焦拍微距
您好,打開拍照界面,然后切換東西微距鏡頭,然后手機近距離對準需要拍攝的物品,對好焦距后拍攝即可。
10. 微距攝影百科
帶有超近距離攝影調(diào)節(jié)焦點的鏡頭,就叫微距鏡頭。
11. 焦距 攝影
50MM定焦鏡頭是一款性價比很高的產(chǎn)品,下面我以尼康的50MM1.8G為例為你解答!由于它有較大的光圈,在半畫幅相機中的確可以當作半身人像鏡頭來使用,而使用在全畫幅當中,可以用于人文記錄。
如果說50MM在半畫幅相機當中只能拍半身人像未免過于絕對,任何的一款鏡頭的制作價值都會遠遠超出它的本質(zhì),就如同手機只能用來打電話嗎是一個道理。
50MM定焦鏡頭有著較大的光圈,普遍用于拍攝人像,人像拍攝只是它的一部分,當然我們還可以去拍一些物體特寫,如花卉種植,夜景等。拍出來的效果不遜色于半身人像。
對于50MM的最佳拍攝距離這個問題也沒有比較客觀的解釋,如果是在拍人像的話,較好的成像距離在3米以內(nèi),當然這個成像效果會涉及到光圈的大小。所以這個問題不存在客觀的解答,但是50mm有最好的成像光圈值,當光圈在F1.8-2.0的時候成像效果比較肉不夠銳,當光圈處于F4-8時,成像十分銳利達到一個最高畫質(zhì),而到F11-22成像質(zhì)量開始下降。
總結(jié),50mm定焦不單是人像鏡頭,還可以用于拍攝靜物,拍攝夜景,星空等。最佳的拍攝距離沒有一個客觀的解答,它涉及到鏡頭光圈和拍攝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