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反基本結構
微單和單反主要有結構、機身尺寸和重量、使用方面以及鏡頭支持方面的區(qū)別。結構方面,單反有反光板和五棱鏡的組成的光學取景模塊,而微單則去掉只有傳感器和快門組件,沒有光學取景部分;機身尺寸和重量方面,單反相對微單較大,且比較笨重。具體介紹如下:
1、結構方面,單反相機指的是在機身內部有一個反光板,通過五棱鏡完成光學取景,微單相機省略了反光板和五棱鏡沒有光學取景設計,再加上機身相對緊湊,因此被稱為微型單電相機;
2、機身尺寸和重量方面,由于單反相機的機身機構相對復雜,所以機身尺寸和重量上不占優(yōu),而微單相機擁有比較簡單的結構,所以在尺寸和重量上相對較小較輕;
3、使用方面,單反相機目前主要針對相對專業(yè)的使用需求,因此大部分的機型在操作和可自定義的參數部分相對較多,而微單在設計方面針對一般的消費者使用,多數機型在操作和可調節(jié)參數方面比較簡單;
4、鏡頭支持,目前主流的微單相機采用的鏡頭卡口與品牌原有的單反相機鏡頭卡口不同,所以鏡頭數量相比單反較少。
2. 單反相機的主要結構
現(xiàn)在的無反相機在各方面都有著很好的表現(xiàn),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樣子了。所以大家在買相機時無反相機也會一個不錯的選擇,無反相機它取消了單反相機中的反光板結構,光線會直接進入相機的傳感器,所以無反相機是電子取景。當然單反相機也很好。根據各人情況,各取所需。現(xiàn)在就無反相機和單反相機之間有哪些區(qū)別,分析一下。
一、重量對比
因為無反相機的結構設計要比單反相機簡單很多,所以無反相機的體積更小,重量更輕。而單反相機結構設計復雜,體積要比無反相機大,重量更重。
現(xiàn)在很多相機廠商都會在相機體積、重量上下很多功夫,盡量讓相機越小、越輕。比如:今年尼康推出的尼康D3400,機身加鏡頭還不到700克,跟無反相機的重量差不多。
無反相機雖然結構設計相對簡單,但是功能是非常豐富的,該有的功能基本上都有。如果喜歡輕便、易攜帶的相機,那么無反相機肯定是最好的選擇。
重量對比:無反相機更輕、更便捷,無反相機勝。
二、成像素質對比
在無反相機剛出來的時候,傳感器尺寸最大的是APS-C,而像奧林巴斯、松下等無反相機的傳感器尺寸更小。傳感器尺寸小,成像素質自然沒辦法和單反相機相比。
但是這幾年大部分無反相機的傳感器尺寸都是APS-C規(guī)格的,像素一般都在2000萬以上,成像素質基本上能和單反相機娉美的。像索尼的A7系列,使用的感光元件是全畫幅規(guī)格的,和單反相機相比沒多大區(qū)別。
成像素質對比:在成像素質這塊,這兩者幾乎是持平的。
三、取景器對比
前面說了單反相機是光學取景器,而無反相機是電子取景器。光學取景器靠的是光學取景器對焦,靠的是光線折射,在連拍、對焦速度方面都要更好。而電子取景是靠電子進行顯示,一般都是用LCD屏來顯示,這樣耗費的電量會更多。
如果是在光線好的環(huán)境下拍攝,這兩種取景器到看不出什么大的差距。但是在光線不好的環(huán)境下電子取景器就容易出現(xiàn)問題,它會因為光線不好而出現(xiàn)死黑的情況。如果是拍攝夜景、星空等等題材時,那么單反相機絕對是最好的選擇。
取景對比:在這塊單反相機更好,更能應對復雜、極端的環(huán)境。
四、自動對焦速度對比
在無反相機剛出來的時候,單反相機的對焦速度有著絕對性的優(yōu)勢。因為當時單反相機使用的相位對焦,這個對焦方法對焦速度很快。
而當時的無反相機使用的則是對焦檢測,這個對焦速度很慢,如果是在光線不好的環(huán)境下拍攝會更麻煩。
這幾年無反相機的對焦性能提升了很多,在對焦系統(tǒng)這塊加入了相位和對比檢測,對焦速度已經很快了。比如索尼的A5100,它的自動對焦速度和單反相機的自動對焦速度差不多。
自動對焦速度對比:在這塊兩者是差不多的。
五、連拍速度對比
在連拍這塊無反相機要好一點,因為無反相機結構簡單,連拍過程沒有單反相機復雜。所以在連拍高速運動的物體時,比如:行駛的車輛、運動等題材時,無反相機的連拍表現(xiàn)會更好。
拿佳能的760D和索尼的a6300舉例,這兩款相機的價格差不多,但是在連拍速度這塊就有差距了。索尼a6300的連拍速度是11fps,而佳能的760d的連拍速度只有5fps。
連拍速度對比:在連拍速度這塊,無反相機要好于單反相機。
六、電池續(xù)航力對比
在電池續(xù)航力這塊單反相機絕對要好很多,只要你不打開單反相機的實時取景功能來拍照,單反相機的耗電速度并不快。而無反相機要使用電子取景器取景,所以比較耗電。一般單反相機一塊電池能撐一天,而無反相機則要3-4塊電池才可以撐一天。
3. 單反 結構
單反相機是單鏡頭反光相機,又稱作單反相機,是指用單鏡頭并且光線通過此鏡頭照射到反光鏡上,通過反光取景的相機。
單反相機是由單反機身和單反鏡頭組成的,單反機身是調節(jié)單反相機參數的載體也是處理圖像的載體;而單反鏡頭使景物成倒象聚焦在光感元件上。為使不同位置的被攝物體成象清晰,除鏡頭本身需要校正好象差外,還應使物距、象距保持共軛關系。為此,鏡頭應該能前后移動進行調焦。
4. 微單和單反結構
單反相機的鏡頭要安裝在微端上,需要轉接環(huán)。因為單反鏡頭的法蘭距和微單不不一樣,微單沒有反光板和五菱鏡這些結構所以輕薄很多,轉接環(huán)一個作用是補償這個距離,還有微單和單反的品牌一般不一樣,數據接口也不一樣,要實現(xiàn)自動對焦,自動光圈和防抖這些功能轉接環(huán)里面還要有芯片
5. 尼康單反結構
1、50mm F1.8D是尼康1999年推出的廉價標頭,但是成像并不差。
2、50mm F1.8G是剛推出來的換代標頭。
3、兩代鏡頭在結構上有著很大的差異,50mm F1.8D采用6片5組的光學鏡片結構,52mm濾鏡口徑,并可支持最小F22的光圈。
4、50mm F1.8G采用7片6組光學鏡片結構,58mm濾鏡口徑,最小光圈為F16。
5、全新的50mm F1.8G在光學結構中加入了一枚非球面鏡片,借此來提升鏡頭的光學成像素質。
6、新鏡頭成像比老鏡頭提高并不是太大,因為鏡頭口徑的和鍍膜的原因,邊緣成像要好一些,紫邊也要好一些。
7、相差最大的就是老鏡頭不支持鏡身驅動,要靠機身驅動。而新鏡頭本身帶鏡身超聲波馬達。
8、新鏡頭比老鏡頭價格也要高一倍。對于機身帶馬達的相機來說,可以綜合考慮。對于不帶機身馬達的相機,只能考慮新鏡頭了
6. 單反相機的結構特點是什么
佳能數碼相機穿著玫瑰紅的外衣,上面有一個大大的圓形,打開后,它變成了一個“伸縮望遠鏡”,正在找美麗的景色,再傳送到屏幕上。
它真是小巧玲瓏呀!
在它的右上角有一個閃閃發(fā)亮的“小眼睛”,那是閃光燈。
一部相機就是一位好朋友,也是一個你隨時想看就可以看的美好回憶的載體。
世上沒有人會把同樣的風土人情,同樣美麗的景色拍進同一部相機里。
7. 單反的基本構造
在單反數碼相機的工作系統(tǒng)中,光線透過鏡頭到達反光鏡后,折射到上面的對焦屏并結成影像,透過接目鏡和五棱鏡,我們可以在觀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
在DSLR拍攝時,當按下快門鈕,反光鏡便會往上彈起,感光元件(CCD或CMOS)前面的快門幕簾便同時打開,通過鏡頭的光線便投影到感光原件上感光,然后反光鏡便立即恢復原狀,觀景窗中再次可以看到影像。單鏡頭反光相機的這種構造,確定了它是完全透過鏡頭對焦拍攝的,它能使觀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膠片上永遠一樣,它的取景范圍和實際拍攝范圍基本上一致,十分有利于直觀地取景構圖。
8. 單反相機的基本結構和成像原理
照相機成像原理:
照相機的鏡頭是凸透鏡,
照相機是利用了 凸透鏡能成倒立、縮小、實像 的原理制成的。
滿足條件:當物距大于兩倍焦距時,(u>2f)
當相機距離拍攝的物體變遠時,鏡頭向后縮,拍到的像變??;
(兩倍焦距以外,u變大時,v變小,像變?。?/p>
當相機距離拍攝的物體變近時,鏡頭向前伸,拍到的像變大。
(兩倍焦距以外,u變小時,v變大,像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