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psc上全幅鏡頭
24-105鏡頭屬于全畫幅鏡頭,尺寸大重量沉,不建議配置在APS-C畫幅相機上,因為太不匹配了,有些浪費!
2. apsc畫幅鏡頭
1、定義上區(qū)別
全畫幅和aps-c畫幅都是攝影方面的術(shù)語,全畫幅指的是感光面積為36×24mm尺寸大小的規(guī)格;而半畫幅指的是感光元件尺寸約為23.7×15.6mm大小規(guī)格的相機。
2、訊噪控制方面
因為像素點面積大,在相同光線量下全畫幅能比APS-C的吸收更多資訊,信號放大器增幅率低。因此全片幅能更有效控制訊噪,高ISO時也能表現(xiàn)得比較平滑。
3、使用的鏡頭群不同
APS-C畫幅有專門的APS-C的鏡頭,這些鏡頭全畫幅是不能用的。除非你購買特殊的轉(zhuǎn)接的裝置,所以如果要升級全畫幅,建議使用半幅的時候不要購買過多的APS-C鏡頭。
3. aps-c畫幅 鏡頭
APS-C相機:佳能為實際焦距×1.6,例如:佳能18-135相當于全畫幅相機的28.8-216.尼康為實際焦距×1.5,賓得為實際焦距×1.5。
因為APS-C畫幅傳感器面積比全畫幅小很多,鏡頭用在APS-C相機上畫面只有中間的部分成像,并不是鏡頭傳遞的畫面全部能夠?qū)崿F(xiàn)在傳感器上,所以就出現(xiàn)了焦距轉(zhuǎn)換系數(shù)的問題。
4. apsc上全畫幅鏡頭
apsc換算方法是全畫幅傳感器對角線除以apsc傳感器的對角線(尼康是1.5,佳能是1.6,4/3是2),再用實際焦距乘以轉(zhuǎn)換系數(shù)就是等效焦距。apsc畫幅,傳感器面積比全畫幅小很多,全畫幅的鏡頭如果用在apsc相機上畫面只有中間的部分成像,所以又出現(xiàn)了焦距轉(zhuǎn)換系數(shù)的問題。這就是同樣的鏡頭焦距,當用于不同大小的底片時,他的系數(shù)是要變化的。底片越小,放大的效果越明顯。
5. apsc用全畫幅鏡頭
索尼a7r3使用apsc畫幅有4240萬像素。A7RIII索尼a7r3 相機類型 單電數(shù)碼相機 相機畫幅 全畫幅相機 有效像素 4240萬像素 光學變焦倍數(shù) 視鏡頭而定 的。【索尼APS-C畫幅全局快門傳感器發(fā)布】索尼發(fā)布了一款3149萬像素全局快門APS-C畫幅傳感器IMX342LQA。新傳感器具備低功耗、 出色的靈敏度。
6. apsc畫幅用全幅鏡頭
APSC畫幅和全畫幅拍人像要用不同的鏡頭,apsc畫幅就是半畫幅用35或者50的定焦鏡頭最好,如果是全畫幅的就用50或者85毫米的鏡頭。這些鏡頭適合拍半身人像,一定要用大光圈的是f1.8以上大光圈那種才可以有虛化效果。如果用70-200 2.8這些變焦鏡頭也可以
7. apsc鏡頭和全畫幅鏡頭
具體區(qū)別在哪里?
1. 價格上,半幅有明顯優(yōu)勢;
2. 尺寸重量上,半幅更輕便,也有明顯的優(yōu)勢;
3. 鏡頭群上,兩者各用不同鏡頭群,談不上哪個更有優(yōu)勢;
4. 景深上,全幅相機的景深更淺。由于我們平時既需要大景深,也需要淺景深,所以這點而言,也很難說孰優(yōu)孰劣;
5.在畫質(zhì)上,全幅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具體細看一下這個優(yōu)勢,首先是大幅打印時細節(jié)的優(yōu)勢,這對大多數(shù)普通消費者來說并無太大意義,因為我們平時極少打印30寸以上的照片細看,而打印普通照片或者在電腦上看,兩者很難看出區(qū)別。其次是更好的高感畫質(zhì)。高感在一些特殊的場景下對拍清晰照片非常有幫助,例如拍劇院表演、婚禮舞臺等,以及拍體育運動,如籃球、賽車等。如果我們不是專業(yè)的體育攝影人員,如果我們也不是靠婚禮攝影或者舞臺攝影吃飯的,那么平時旅游、聚會、人像等大部分的照片還是用低感光拍攝的。
8. 全畫幅鏡頭用在apsc
不管是全幅鏡頭還是aps-c鏡頭,鏡頭上標注的焦距和光圈,都是該鏡頭的真實物理值。但是由于像場不一樣(全幅鏡頭的像場是aps-c的1.5~1.6倍,cmos對角線尺寸的比值),全幅鏡頭用在aps-c相機上,就有一個1.5~1.6倍的等效系數(shù)。 比如24mm全幅鏡頭,在apsc相機上等效焦距是36mm或者38mm,此時的像場和透視關(guān)系,與全幅相機配36mm或者38mm鏡頭是一樣的。這個是焦距的等效系數(shù)。 還有一個光圈的等效系數(shù),這個等效系數(shù)只表示虛化能力的等效。不管是全幅鏡頭還是aps-c鏡頭,用在aps-c相機上,光圈的虛化能力都要乘以等效系數(shù)。比如1.4的光圈,在aps-c相機上的虛化能力,只相當于全畫幅相機2.1或者2.2光圈的虛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