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演唱會適合拿什么單反
NIKON P7000,是卡片機中拍演唱會比較均衡的一款機器了。
1、光學變焦方面,長焦端有200mm,拍演唱會差不多夠用。更長焦段除非你打算帶腳架進去,否則在演唱會那種比較昏暗的環(huán)境下,即便有防抖也拍不好。
2、拍演唱會高感是很重要的。而感光器尺寸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高感。P7000是1/1.7英寸感光器,跟G12、LX5一個檔次,比1/2.3英寸感光器都來得強。實際上ISO800還不錯,ISO1600噪點有點多但還能算可用。
3、使用高感的目的,就是為了能用較高速的快門速度,便于抓拍。
4、距離遠,光線差的環(huán)境下,人臉識別是否有用很難說。不過這個功能本就聊勝于無的功能,它工作就用,不工作就不用。對卡片DC來講,對焦那么遠的距離,光圈又不大,再長焦也差不多該到超焦距了,所以根本不必在太意這個功能。
5、光學防抖P7000有。雙重防抖...其實卡片機所謂的“雙重防抖”不過就是指光學防抖+高感。
2. 演唱會單反用什么鏡頭
可以帶進演唱會現(xiàn)場拍攝。出于安檢和對公共場所使用安全和方便性的考慮,只要帶上與坐位遠近相適應的配套鏡頭就可以了,最好不帶大的攝影包,一定不要帶三腳架,除非是專門的演唱會拍攝工作人員。
3. 演唱會能帶單反嗎
音樂會是以前比較儒雅的事情,你在英語上面拍照的話,就會不好看看,而喪失他本身特殊的意義,所以就不會要求觀眾們在音樂會上面拍照,這是不允許的行為,音樂會是以前比較儒雅的事情,你在英語上面拍照的話,就會不好看看,而喪失他本身特殊的意義,所以就不會要求觀眾們在音樂會上面拍照,這是不允許的行為
4. 演唱會帶什么鏡頭好
E卡端口的,就是16-50mm的,你去買E卡的就可以
5. 演唱會適合拿什么單反相機拍
一、不要使用單反相機進行直播
單反相機并不適合直播。單反相機的主要用途是拍攝照片,附加功能是拍攝視頻,而如果用單反相機進行長時間視頻拍攝是并不妥當?shù)?,為什么呢?/p>
1、單反相機結構有所限制。單反相機具有反光板,開啟視頻模式需要反光板一直處于抬升狀態(tài),讓cmos一直處于工作狀態(tài)。這樣的結構設計并不是為視頻專門設計,反光板抬升會加大電量損耗,同時大型cmos長期處于工作狀態(tài)會產(chǎn)生較大損耗。雖然cmos并沒有那么脆弱,但用單反這樣的大型cmos來干直播這活兒確實有些浪費。
2、單反相機與網(wǎng)絡連接并不方便。單反這種設備一般并不需要與網(wǎng)絡連接,都是單機作業(yè),如果有需要連接電腦或手機的時候也是為了傳輸照片或者實時顯示拍攝狀態(tài),并不是用來直播,因此與手機、電腦連接并充當攝像頭的功能并不強大,需要很多轉接裝置,用于直播并不好用,太麻煩。
3、單反相機散熱能力有限。單反拍照片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因為它只有拍照的一瞬間才會有電量消耗,而長期打開lv實時取景則并不妥當。因為單反cmos比較大,在工作中需要進行有效散熱,而單反這個機型本身散熱能力并不佳,所以單反只適合拍攝視頻“短片”,并不適合長時間鏡頭拍攝就是這個道理。
4、單反相機續(xù)航能力有限。單反相機長時間處于工作狀態(tài)對電量的消耗是巨大的,而單反一般是不能直接連接充電裝置的,只能使用電池,這樣的續(xù)航并不適合直播。雖然也可以把單反加裝一個“假電池”來進行持續(xù)供電,但這樣對機器損害過大,還是慎用。
二、可用于直播的設備推薦
可以用于直播的設備其實有很多,從高到底來劃分有很多選擇。
1、手機。手機是用來直播最方便的設備。手機做直播的優(yōu)勢很明顯:圖像信號收集與網(wǎng)絡傳輸一體化;續(xù)航可以通過外接充電器持續(xù)保障;智能系統(tǒng)適合運行各類直播軟件;通訊功能強大。因此大多數(shù)直播博主都是使用手機來作為直播設備的。
2、電腦攝像頭。其實與手機的道理一樣,電腦也可以作為通訊載體,在它上面加上攝像頭也就具有了和手機一樣的功能,并且比手機更穩(wěn)定,還可以添加更加專業(yè)的音頻設備等,讓直播看上去更專業(yè)一點。
3、攝像機。如果普通的手機和攝像頭無法滿足需求的話,可以使用較高規(guī)格的攝像機。攝像機在視頻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比如多機位多視角、監(jiān)聽音頻、長時間工作、信號傳輸?shù)确矫姹葐畏匆獙I(yè)很多,如果是高規(guī)格的直播用攝像機是肯定的。不過多機位的攝像機連線直播并不是一個人所能操作的,除了多臺攝像機外,還需要專門的多路合成采集設備將信號歸納在一起,并由專門的操作人員進行切換鏡頭等操作,多用于課程直播、演出直播等商業(yè)場景。
做好直播除了有合適的視頻采集設備外,音頻收集也同樣重要。通常如果使用手機的話,需要將手機線控耳機連接,用線控話筒進行聲音采集;如果使用其它設備最好使用專門的話筒連接設備,想要聲音屏蔽雜音提升音頻質(zhì)量最好采用指向性麥克風。
上述有關直播的設備僅為個人意見,歡迎探討。
6. 演唱會帶什么相機合適
演唱會是可以帶相機的,以下是演唱會不能帶的東西:
1.禁止帶水
飲品不能帶進場內(nèi),不僅是為了保障所有觀眾都有一個干凈舒適的觀演環(huán)境,還是出于對音樂廳建筑的保護,這一點非常重要。
2.禁止帶食物
吃的食物也是不能帶進場內(nèi), 舉例,進入場館內(nèi)大家會發(fā)現(xiàn)音樂廳的建筑使用了很多木材,食物碎屑等遺落在場館內(nèi),還可能招來白蟻,導致對木材造成損壞。先不論維護的成本高低,維護工作也是難度很高的。
3.禁止攜帶液體
出于衛(wèi)生和公共安全的考慮,液態(tài)物品尤其是有色的液體也不允許帶進場內(nèi)哦。
4.禁止攜帶塑料袋
給大家舉一個簡單例子,在大學時候有沒有曾經(jīng)你已經(jīng)熄燈睡覺了,可是室友還在翻找東西,而最討厭的,是塑料袋發(fā)出的“犀犀刷刷”的聲音。在一些音樂廳也是同理。而且,塑料袋裝滿空氣之后還可以發(fā)出爆破聲響,對音樂會可能造成的噪音影響是可以非常大的。
5.禁止攜帶刀具
6.禁止易燃易爆物品
凡是利器、易燃易爆、腐蝕性等危險品,也是嚴禁入場的,道理就不用多說了。
7.禁止抽煙
不用多說,公共場合不可以抽煙。
7. 演唱會可以帶單反進去嗎
我個人覺得以下方法步驟分享給大家
1
事先熟悉拍攝內(nèi)容。熟悉節(jié)目內(nèi)容和特點,尤其是演員定格和節(jié)奏 。
2
事先熟悉燈光、場地,確定所需要器材和拍攝角度。面對昏暗的觀眾席和稍縱即逝的表演精彩瞬間,要徹底熟悉自己的拍攝器材---典型的廢話。
3
根據(jù)拍攝意圖和現(xiàn)場條件選擇曝光方式。時裝類、歌曲類演員有定格和靜止動作,可以選擇光圈優(yōu)先等自動模式;舞蹈等運動適宜采用速度優(yōu)先自動模式,這個速度也根據(jù)不同類型舞蹈選擇和表達效果選擇。
4
根據(jù)通常舞臺高度,拍攝地點不宜太靠座椅前排,否則很可能照不到演員腳部。座椅視線升起高度為11-12厘米,即便是較高的0.9米舞臺,在三、四排以后拍攝,也能看到演員腳部了---人的通常坐視高度為110~120厘米。通俗歌曲流行音樂類晚會站立場地較多,拍攝高度大,但這類演出臨時搭臺的高度也不小---多數(shù)是為了防止狂熱的女粉絲們隨便爬上臺去強行親吻。
5
三腳架是必須的,一個獨腳架也是方便的。因為一般觀眾席不是記者席,座椅排距沒有足夠空間支三腳架。站立觀看的流行音樂類晚會也不便于支撐三腳架,被演員煽起**的粉絲們可不在乎你的器材,必要時候也只能手持拍攝了,但是手持即使你拿的太穩(wěn),你的手也會有所抖動,更何況你的體力是有限的,這時作為普通人,我們可以選擇使用價格比較便宜的而又輕巧的手持穩(wěn)定器(小斯),萬德蘭43cm的mini手持穩(wěn)定器是不錯的選擇,有了穩(wěn)定器后即使再抖動也會很平穩(wěn),拍出的效果會很理想。
6
鏡頭通常采用長焦鏡頭,如果有必要,變焦鏡頭也可以。采用定焦鏡頭的好處是因為舞臺面積不大且事先對拍攝有了解,可以充分精力用來抓取拍攝瞬間。通常正規(guī)舞臺演出是有個演員中心表演區(qū)域的。尼康180/2.8就是非常不錯的鏡頭,很適合拍攝舞臺晚會演出類的。拍攝鏡頭光圈適宜大,但也可以適當提高ISO和利用寬容度來解決舞臺燈光問題。
7
劇場晚會拍攝時一般不讓走動以免影響其他觀眾,所以,事先熟悉場地和演出內(nèi)容很重要;用樣道理,閃光燈通常是禁止使用的,這是常識。但有些時裝類表演、通俗演唱會、需要熱鬧效果晚會、露天晚會等是例外。
8
應注意舞臺燈光的色溫問題。但通常情況下,帶有一定偏色效果的畫面更能體現(xiàn)舞臺和演出內(nèi)容的氛圍。演出燈光效果經(jīng)常有變換,光源、色溫混雜,采用自動色溫是個不錯的辦法。
注意事項
在拍攝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相機等的燈光和快門聲音等等,也不要隨意走動,以免影響到其他人和晚會的正常進行。
最后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