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鏡片對焦點怎么量
焦度計主要用于測量眼鏡片(包括角膜接觸鏡片)的頂焦度、棱鏡度,確定柱鏡片的柱鏡軸位方向,在未切邊鏡片上打印標記,檢查鏡片是否正確安裝在鏡架中。
焦度計結構
2屏幕界面
2.1測量界面
?對焦環(huán)
? 軸位角指示標:該圖標為兩個藍色圓點,其在對焦環(huán)上的位置指示被測鏡片的散光軸位角度
?標靶:o 鏡片對焦偏離光學中心 +鏡片對焦接近光學中心 +鏡片對焦已在光學中心
? 棱鏡結果顯示方式
UD/IO: 用直角坐標顯示測量出的棱鏡值,基準:in/out/up/down
P-B : 用極坐標顯示測量出的棱鏡值:棱鏡的絕對值(△);基準方向(。)
OFF: 關閉棱鏡顯示
? 散光顯示方式 柱鏡
正柱+ : 通過“+”讀數(shù)顯示散光
負柱- : 通過“-”讀數(shù)顯示散光
自動+/- : 自動識別鏡片的柱面,再通過“+”或“-”讀數(shù)顯示散光度
?測量模式:自動識別(在該模式下可以自動識別出普通鏡片 雙光片 漸進多焦片的類型并自動跳轉) 普通鏡片 漸進多焦片
?測量功能:普通測量 瞳距瞳高測量 紫外線透過率測量
?讀數(shù)方式:自動讀數(shù) 手動讀數(shù) 快速讀數(shù)
2.2 漸進多焦片測量界面
2.3角膜接觸測量界面
2.4瞳距瞳高測量界面
2.5紫外光透過率測量界面
2.6設置界面
3操作程序
3.1放置未切割鏡片
凸面朝上 不用推板 壓片
3.3 測量單光片
1 確定左右鏡片
2 測量對焦 :移動鏡片使標靶向對焦環(huán)的光學中心靠近,如果是帶框鏡片,則沿鏡框移動推片手柄,確保在對焦完成后鏡框底部緊靠推片板。
3 鎖定測量數(shù)據(jù),對焦完成后按讀取鍵,或設定“自動讀數(shù)”A方式(不建議使用,比較容易沒平衡就自動讀取了),鎖定測量結果。
4 測量其他鏡片
5 打印測量結果
3.4 測量雙光片
雙光片可按照:視遠部分--視近部分的順序測量
測量模式:自動識別或常規(guī)模式
a.確定鏡片的左右
b.測量視遠度數(shù)
先將鏡片的視遠部分移到承座上,進行對焦,當靶標有O變?yōu)?后(+最大時為數(shù)據(jù)最佳),按下讀數(shù)鍵,視遠部分的測量值即被鎖定。
c.測量視近部分下加度(Add:第一下加度,三光片有第二下加度,
2. 什么是多焦點鏡片怎么分辨?
近視離焦鏡片也就是漸進多焦點鏡片,是一種上方用于看遠,下方用于看近,上下度數(shù)不同的鏡片。
從鏡片上方固定的遠用度數(shù)到鏡片下方固定的近用度數(shù)不是突然改變的,而是在兩者之間通過屈光力循序漸進的變化而逐漸過渡的,因漸進多焦點眼鏡度數(shù)是漸變的,對調節(jié)作用的替代也根據(jù)視近距離的縮短而循序漸進增加的,沒有調節(jié)的波動,不易引起視覺疲勞。
3. 鏡片對焦點怎么量的
把焦度計調試到漸進界面。
視遠部分--視近部分的順序測量
測量模式:自動識別或常規(guī)模式
a.確定鏡片的左右
b.測量視遠度數(shù)
先將鏡片的視遠部分移到承座上,進行對焦,當靶標有O變?yōu)?后(+最大時為數(shù)據(jù)最佳),按下讀數(shù)鍵,視遠部分的測量值即被鎖定。
c.測量視近部分下加度(Add:第一下加度,三光片有第二下加度。
4. 鏡片的焦距與焦點的關系
透鏡:至少有一個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會辨認)
1、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如:遠視鏡片,照相機的鏡頭、投影儀的鏡頭、放大鏡等等;
2、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如:近視鏡片;
薄透鏡:透鏡的厚度遠小于球面的半徑。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
光心(O):即薄透鏡的中心。性質: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
焦點(F):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叫焦點。
焦距(f):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
5. 鏡片的焦點應在哪?
平行光束通過透鏡后匯聚于一點,或反向延長線匯聚成一點,這一點稱為焦點。
鏡片現(xiàn)在大致分為2種,一種是單焦點鏡片,整個鏡片只有一個度數(shù);另一種稱為多焦點鏡片,顧名思義,就是一個鏡片上有多個焦點,主要是方便既有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散光)又有老花的人群,也針對有雙眼視功能障礙患者。
6. 鏡片焦點位置怎么算
理論上,中心厚度愈小,鏡片外觀愈薄,但中心厚度過小會造成:
1、 碎,配戴不安全,加工運輸均很困難。
2、 心光度容易改變。
所以國標對鏡片中心厚度有相應的規(guī)定,真正的合格鏡片反而可能會厚一些。
國標中心厚度允差:
玻璃鏡片的最薄處的厚度不小于0.7mm。
樹脂鏡片的最薄處的厚度不小于1.0mm。
有效厚度應在鏡片凸面的基準點上,且與該表面垂直地進行測定,測定值不應偏離標稱值±0.3mm。
鏡片包裝標志
鏡片每片裝一紙袋,紙袋上應注明下列技術參數(shù)。
1、對所有眼鏡鏡片
a)頂焦度值,以m-1(D)表示;
b)鏡片標稱尺寸(mm),厚度(mm);
c)設計的基準點位置,如未標明,則該點即為鏡片幾何中心;
d)色澤(或白色);
e)鏡層的情況;
f)材料的貿易名稱或折射率以及生產廠或供片商的名稱、地址;
g)光學中心、棱鏡度如有任何校正時(見5.1.2.4),校正值應標明;
h)執(zhí)行的標準代號;
2、多焦點眼鏡鏡片
a)子鏡片頂焦度數(shù)值和對預定配戴位置鏡片的校正的校正值;
b)子鏡片的規(guī)格尺寸(mm);
c)右眼或左眼;
d)子鏡片的棱鏡度(△);
e)設計款式或貿易用名。
7. 如何測量鏡片的焦度
1.測量前的準備工作打開焦度計開關,進行預熱一段時間后,開始檢測配裝眼鏡。
2.頂焦度值…
3.光學中心垂直互差…
8. 鏡片對焦點怎么量出來
對焦速度更快;對焦速度取決于兩點,一個是機身能準確快速計算出對焦點所需要的距離,這個是機身的能力,在連續(xù)對焦的時候,針對運動物體需要連續(xù)計算所需要的焦點距離。第二是鏡頭驅動的速度,鏡頭在收到機身信號后,能夠快速準確地驅動鏡片移動保證成像清晰,在連續(xù)對焦情況下保證對焦點能跟隨上運動物體的速度。
9. 鏡片對焦點怎么量尺寸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VXD G2
鏡頭畫幅 全畫幅鏡頭
鏡頭分類 單反鏡頭
鏡頭用途 標準鏡頭
鏡頭類型 變焦
鏡頭結構 15組17片
鏡頭卡口 索尼E卡口
對焦方式 AF(自動對焦)
濾鏡尺寸 67mm
光學參數(shù)
最大光圈 F2.8
最小光圈 F22
光圈葉片數(shù) 9片(圓形光圈)
焦距范圍 28-75mm
最近對焦距離 0.18m(廣角端),0.38m(望遠端)m
最大放大倍率 1:2.7(廣角端),1:4.1(望遠端)倍
視角范圍 對角線:75°23'-32°11'
其它參數(shù)
鏡頭直徑 75.8mm
鏡頭長度 117.6mm
鏡頭重量 540g
10. 眼鏡鏡片對焦
Canon獨有的眼控對焦,系利用接目鏡上的紅外線發(fā)光二極體,進入人眼被視網(wǎng)膜反射後,回到相機內經由SI鏡片,投射到眼控BASIS感應器,相機便可以檢知眼睛所看的位置,以進行眼控對焦。
11. 如何測量鏡片焦距
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做焦距。用“f”表示。
△
透鏡焦度:透鏡焦距f的長短標志著折光本領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領越大,通常把透鏡焦距的倒數(shù)叫做透鏡焦度。用Φ表示,即:Φ=1/f
。
△
透鏡度數(shù):眼鏡的度數(shù)
=
100×焦距的倒數(shù)。即:度數(shù)
=
Φ×100
=
(1/f)×100。遠視鏡片(凸透鏡)的度數(shù)用正數(shù)表示;近視鏡片(凹透鏡)的度數(shù)用負數(shù)表示。例如:+300度、—200度。
△
如果某透鏡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是Φ=1/0.5m=2m^-1;平時說的眼鏡片的度數(shù),就是鏡片的透鏡焦度乘100的值。例如,100度原始鏡片的透鏡焦度是1m^-1,它的焦距是1m。
舉例500度眼鏡的焦距
根據(jù)公式可知:500=100×1/f
所以,f=0.2m=20cm
若為凹透鏡,則為虛焦點,f=
-20cm;若為凸透鏡,則為是焦點,f=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