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尼康24f1.8
尼康24-70mm二代跟一代的區(qū)別如下:
1、價格方面:尼康24-70mm二代比一代貴一些。
2、功能方面:二代24-70mm的對焦速度有了明顯提升,據(jù)說達到一代的1.5倍(還有說是2.9倍,網(wǎng)上數(shù)據(jù),無從驗證)。另外,二代最重要的是有了VR,防抖功能。24-70mm作為一款強悍的掛機頭,有了防抖絕對是非常實用的。
3、外觀方面:口徑有了明顯變化,一代是77mm,二代改成82mm,二代鏡頭明顯變粗變重。24-70mm鏡頭,被稱為鏡皇。
2. 尼康24f1.8鏡頭評測
尼康先后出過三款24-85mm焦段的鏡頭,分別是:AF24-85/2.8-4D,用到全畫幅數(shù)碼單反上銳度極差,且不是個別現(xiàn)象。不知為何,用到DX畫幅相機還可以。特點是帶微距。
AF-S24-85/3.5-4.5G,是全畫幅鏡頭,生不逢時,尼康數(shù)碼單反遲遲不出FX畫幅機身,所以銷售不暢。成像尚可。
AF-S24-85VR,D600的套頭,成像尚好。帶有VR防抖。
3. 尼康24f1.4
尼康尼克爾 Z 24-120mm f/4 S鏡頭直徑為84mm,濾鏡直徑為72mm。其實,鏡頭直徑與成像質(zhì)量沒有必然的關系,并非鏡頭直徑越大成像越好。鏡頭視野與光學設計有關,光學設計會影響到鏡頭直徑,恒定大光圈鏡頭為了保證通光量,鏡頭直徑必然非常粗,幾乎所有鏡頭都是這樣子。
4. 尼康24f2.8d
AF Micro 60mm f/2.8D與AF-S Micro 60mm f2.8G尼康前后二代全畫幅微距標頭。60/2.8G最大的優(yōu)點是經(jīng)過了數(shù)碼化優(yōu)化,全開光圈分辨率較高,也是尼康唯一一款不帶金圈的N鍍膜鏡頭;而60/2.8D是膠片時代的產(chǎn)品,用在數(shù)碼單反上邊緣畫質(zhì)下降較大,同時全開光圈分辨率較低,最佳光圈是f/8。
5. 尼康24f1.8s
做工精良,重量較輕,光學結(jié)構(gòu)好!
尼康Z 24mm f/1.8 S鏡身還是很纖細,搭配Z6機身的手感很不錯,鏡頭上的24/1.8 S標識簡潔時尚。重量只有450g,但是鏡頭做工很扎實,設計很耐用
作為拍攝風景必備的廣角24mm焦段定焦頭,尼康在此之前已經(jīng)推出了偏向于移軸攝影的F3.5D鏡頭、年代久遠的F2.8D、以及1.4G ED鏡頭,尼康24mm F1.8定焦頭作為金圈頭,這枚鏡頭的配置也是較為全面的,擁有納米結(jié)晶鍍膜以及ED鏡片,小巧的體積更是為風光題材拍攝量身定做。
AF-S 尼克爾 24mm F1.8G ED鏡頭是尼康金圈鏡頭中較輕的一款,它的重量約為355g。其采用了9組12片的光學結(jié)構(gòu)設計,其中有兩片ED玻璃鏡片,兩片非球面鏡片以及納米結(jié)晶鍍層鏡片。同時該鏡頭擁有7片圓形光圈葉片,最大光圈可達到F1.8,最小光圈為F16。提供兩種對焦方式——手動對焦和自動對焦,內(nèi)置CPU,可實現(xiàn)自動測光以及對焦功能,并且機身還可調(diào)節(jié)鏡頭光圈大小
6. 尼康24f2.8
尼康24mm F2.8D在其眾多定焦鏡頭中絕對不能算是一支相當出挑的鏡頭,但是他較高的性價比一直以來都受到非常多的用戶的歡迎。 曾經(jīng)對于有些尼康用戶而言,這款鏡頭唯一的不足是在于尼康沒有全幅相機而非鏡頭本身。而如今全幅問世的時代,一切似乎就這樣變得完美了?! ∧峥?24mm F2.8D在廣角上絕對算是一支中規(guī)中矩的鏡頭,小巧,做工也不遜色。在性能上變形小,而色彩還原也不錯。即使實在DX的年代里嚴格來說也不算是一支會寂寞的頭。即使不做廣角也算的是一支相當于35mm的鏡頭。
7. 尼康24f1.4鏡頭評測
Z 24-120mm f/4 S相比AF-S 24-120mm f/4 G ED VR更長,但重量是幾款對比鏡頭中最輕的。
在特殊鏡片應用上這款鏡頭并不含糊,采用1枚非球面低色散(ED)鏡片和3枚低色散(ED)鏡片,有效減輕從近距離至無限遠的軸向色差,提供清晰畫面,并且減少焦平面前后的滲色。另外,這款鏡頭和高端鏡頭一樣,采用了納米結(jié)晶涂層+ARNEO涂層應對眩光鬼影。Z 24-120mm f/4 S與佳能、索尼同類產(chǎn)品相比,勝在長焦更遠和對焦距離更近但鏡頭本身不具備光學防抖依賴機身防抖。
8. 尼康24f1.8g與24f1.4g那個好
當然是24-120mm的鏡頭好了。
50鏡頭不過是個與人類眼睛相同視角的固定焦距鏡頭,功能單一,毫無新奇差異感。比如你在一個狹小的空間想拍幾個人的合影,用50鏡頭根本拍不全。
此時,你用24-120mm鏡頭,將焦距調(diào)到24mm時,輕而易舉的便拍全了,且能用較慢的快門速度保證清晰度。
而且,當需要將較遠的景物拉近時,你可以變焦至120mm焦距端,就能輕松搞定,且能使更遠處的背景虛化,以便突出主體。
而這樣的效果,你用50鏡頭根本無法完成。
9. 尼康24f1.8G和35f1.8G怎么選
題主的機身是尼康APS-C畫幅D3000,首先這款機身是沒有內(nèi)置對焦馬達的,所以尼康一些沒有內(nèi)置對焦馬達的鏡頭,裝在D3000上面無法自動對焦,恰恰題主給出的一個選項是50 1.8D人精,這款鏡頭沒有內(nèi)置對焦馬達,想要自動對焦的話,必須在尼康D7XXX以上機身才行,如果題主購買這款鏡頭的話,就只能手動對焦了。所以相對來說不推薦這枚50 1.8D。
圖為尼康50 1.8D
如果需要有內(nèi)置對焦馬達可以自動對焦的50mm焦段鏡頭,尼康原廠還有一款50 1.8G,相比50 1.8D價格稍微貴了那么一點點,但是好在安裝在D3000上可以自動對焦。題主可以考慮這一枚鏡頭,有自動對焦拍攝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圖為尼康50 1.8G
題主給出的另外一個選項是35 1.8G,這枚鏡頭在D3000機身上自動對焦是沒有問題的。
圖為尼康35 1.8G
關于鏡頭的選擇,D3000是APS-C畫幅相機,安裝50mm鏡頭后,約等效全畫幅75mm視角,拍攝人像的話,還是不錯的視角。如果在室外,使用還是非常靈活的。但是在室內(nèi)的話,就比較局促了,假如房間小,可能拍攝距離就不夠用。安裝35mm鏡頭,約等效全畫幅52.5mm視角,差不多可以充當一個標頭在APS-C機身上使用,視角當對50mm焦距更廣一些,室內(nèi)拍攝不會太拉不開,室外效果也還行,只是背景虛化效果相比使用50mm鏡頭要差一些。拍攝人像或者一些人文類照片,也是不錯的選擇。
題主要根據(jù)自身拍攝需要來選擇鏡頭焦段,要兼顧室內(nèi)的話就選擇35 1.8G,在室外拍攝更多的話,建議50 1.8G,人像拍攝背景虛化效果更好。
如果有錯誤的地方,希望大家補充和指正。
10. 尼康24f1.4g
老兄,現(xiàn)在我也正在用5d2,我以前也是用nikon的,說說我的感受吧。
1.有人說5d2塑料感太強,哈哈,那我告訴你,如果說5d2塑料感強,那么D700也一樣,外殼都是金屬的,我就不知道這個塑料感從何而來。
2.那位兄弟說的d700風光細節(jié)比5d2好,再一次笑了。2100萬像素的機器沒有1200萬機器的細節(jié)好,同時5d2的對焦系統(tǒng)和d700還差那么多,然后5d2賣斷貨,d700卻沒有。那么賣5d2的人都是傻子嗎?非也,原因就在于5d2能提供更多更好的細節(jié),所以那么多人才不會在乎5d2的對焦系統(tǒng),瘋狂的搶購。
3.專業(yè)機身,呵呵,佳能5d2也是專業(yè)機,難道就操控不好了?反正我覺得是尼康佳能用管哪家都順手的,沒有誰更好一說。
這么說吧,你用5d2+24-105拍出來的細節(jié)絕對比D700+24-70的多。不相信的話,我也沒法說了,就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小痰盂在5d上分辨率2500多線,在5d2上能到3800線,5d就和d700一個像素的機器,哈哈,高像素帶來的就是更多的細節(jié)了。
再說應用范圍,毫無疑問24-105是一個非常體面,也非常好用的鏡頭,有人把它叫做旅游頭,其實我不太認同。24-105在低照度下的應用還是很好的,提供3檔的防抖。F2.8和F4之差一檔光圈,那么24-105提供的穩(wěn)定性就是相當于F1.4的光圈速度,難得啊。
就算D700iso比5d2好一檔,那么這套機器還是5d2配24-105有一檔的優(yōu)勢。這個優(yōu)勢就是1/100和1/200的區(qū)別。
另外,選5d2還有一個原因,既然都買了全幅的機器,以后不擴展鏡頭是不是太浪費呢,要是買垃圾鏡頭是不是對不起機身呢?當然要買好的鏡頭了,買鏡頭要出效果當然定焦了。說道定焦,再一次笑了,佳能的紅圈L定焦,尼康呢?尼康有什么?除了兩個被炒到天價的頭 28/1.4 58/1.2還有什么了?和佳能比一點兒優(yōu)勢都沒有了,這也是我為什么換門的原因。佳能在高端上的鏡頭配置比尼康容易太多了。
最優(yōu)一個優(yōu)勢,5d2能高清攝像,d700不能。
哈哈,這么多都說了,買哪個您還不清楚嗎?
傾向于機身的機械性能和對焦點個數(shù)來說,d700
傾向于更高畫質(zhì)和更好鏡頭群支持還有高清攝像5d2。
不過就佳能的24-70和佳能的24-105之間,我也是更推崇24-105,這個鏡頭是在是太方便了,而且畫質(zhì)也很有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