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光圈系數(shù)越小,鏡頭口徑越
F(光圈系數(shù)值)=f(焦距)÷D(光圈孔徑的直徑)。例如,對于尼康50mmF1.4來說,它的最大光圈F數(shù)值等于焦距值除以鏡頭的最大通光口徑:f(50)÷D(35)=1.4。
2. 光圈系數(shù)值越大,鏡頭相對孔徑越大,瞬間進光量就越多
手機相機模式f是表達光圈大小的
光圈F值=鏡頭的焦距/鏡頭光圈的直徑。光圈優(yōu)先是指由機器自動測光系統(tǒng)計算出曝光量的值,然后根據(jù)你選定的光圈大小自動決定用多少的快門。手動設置光圈值,由測光結(jié)果自動調(diào)整快門速度。一般用來拍攝靜物和控制景深。
光圈大小我們是用f值,光圈系數(shù)即“相對孔徑”的倒數(shù)。控制鏡頭進光量,需要由鏡頭所謂“孔徑光闌”來控制。
3. 光圈系數(shù)值越大鏡頭相對孔徑越小
光圈值,是鏡頭的焦距/鏡頭通光直徑得出的相對值(相對孔徑的倒數(shù))。例如針對50mm的標準鏡頭而言,最大的通光直徑為29.5mm,其最大光圈的計算值為50mm÷29.5mm=F1.7,這樣就能夠理解同一變焦鏡頭在不同的焦距下,雖然最大的通光直徑相同,但是換算之后其最大光圈是不同的。F值越大,光圈越小,反之,F(xiàn)值越小,光圈越大。
4. 光圈系數(shù)越大,光圈口徑越大
一般光圈越大(值越小,1/1.2、1/1.4、1/1.8、1/2等)檔次越高、成本越高,也越貴 某些用于風光攝影的鏡頭則需要將光圈做的小些(比如1/64、1/128甚至更小,不限于135鏡頭),要在這種光圈下保證高質(zhì)量也需要很高的成本 至于最大到最小光圈的范圍大小,一般來說,正常范圍的好,超出正常范圍的話,不容易在各段光圈上都有好的成像質(zhì)量,只能通過特殊的技術(shù)手段保證,這樣成本會很高。 另外,因為這個范圍大小沒有什么實際意義,所以沒有廠家追求這個值。
5. 鏡頭上標注的最大光圈數(shù)值越小,表示該鏡頭的口徑越小
區(qū)別是光圈只是一個名稱,而光圈值表示一個數(shù)值,表示光圈數(shù)字的大小,而且分大光圈,小光圈。光圈加上數(shù)值就是光圈值。
光圈實際上是一直打開的。我們以應用在35mm相機的50mm焦距人像鏡頭為例,最大光圈可以做到f1.4,此時相機的進光量最大,最小光圈為f22,此時相機的進光量最小。大光圈代表著光圈的f值最小,小光圈的f值最大,我們要牢記光圈的大小調(diào)節(jié)和設置的f值的大小是相反的,大光圈小數(shù)值,小光圈大數(shù)值。我們在相機上調(diào)節(jié)時,將相機設置成手的模式。按住主撥盤往左滑動是調(diào)節(jié)光圈變大,往右邊滑動是調(diào)節(jié)光圈變小。所以光圈值可以用f表示數(shù)值,而光圈只是一個名稱,這就是區(qū)別。
6. 鏡頭直徑越大光圈越大嗎
光圈由鏡頭內(nèi)部的若干塊葉片組成,這些葉片圍成一個圈,用來控制鏡頭的通光量。通常光圈值由f值(光圈值)來代替,具體到數(shù)值上的定義,就是鏡頭焦距與光圈葉片所組成的圈的直徑(也就是光圈大?。┑谋戎?。例如,當鏡頭焦距為50mm,光圈直徑為35mm的時候,光圈值就是1.4。 根據(jù)光圈值的定義,光圈數(shù)值越大,光圈就越小,也就是光圈葉片所圍成的圈越小,通光量也越小。相鄰的兩檔光圈值,通光量相差兩倍。也就是說,相鄰兩檔的光圈,其光圈面積相差兩倍,也就是光圈直徑相差根號2倍。根據(jù)光圈值的定義,相鄰兩檔光圈相差根號2倍,即大約1.4倍。 標準光圈值通常是:1.0-1.4-2.0-2.8-4.0-5.6-8.0-11-16-22-32 以上的標準光圈值,通常都會出現(xiàn)在老式鏡頭的光圈環(huán)上?,F(xiàn)在的相機,通常能夠使用1/2檔或1/3檔的光圈,所以會出現(xiàn)諸如7.1等非標準光圈值。在相機的鏡頭上,通常用1:f值這樣子的形式來說明光圈值,例如1:2.8之類,從光圈值定義上可以知道,這樣子標注的,其實就是說明該鏡頭的最大光圈值是2.8,也就是其最大光圈直徑與鏡頭焦距相比是1:2.8。
7. 鏡頭的光圈系數(shù)
光圈值的1.4倍稱為一檔,如F1.4收一檔為F2.0(1.96),F(xiàn)2.0的進光量也就比F1.4少一倍。 光圈系數(shù) = [鏡頭焦距] / [入射瞳直徑] 完整的光圈系數(shù)值序列為: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按此標準的光圈值序列設置的話,相鄰的兩級光圈系數(shù)光通量相差一倍(不是兩倍),如f8與f5.6,f5.6與f4,……從上面的計算公式可知,光圈系數(shù)是相對口徑(入射瞳直徑 / 鏡頭焦距)的倒數(shù),也就是說,光圈值越大,相對口徑越小。
入射瞳直徑是與面積成平方比的關(guān)系,通光量與入射瞳面積成正比,因此直徑與通光量是成平方的關(guān)系。
具體計算:如f8的光圈,相對口徑為1/8 (通俗一點說光圈的直徑大小是鏡頭焦距的1/8),而f5.6的光圈,相對口徑為1/5.6 (光圈的直徑大小是鏡頭焦距的1/5.6),兩者的通光面積是相差一倍,所以通光量自然也是差一倍了。
8. 光圈系數(shù)值越大,鏡頭相對孔徑越大
光圈英文名稱為Aperture,光圈是 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 內(nèi)感光面的光量的裝置,它通常是在鏡 頭內(nèi)。我們平時所說的光圈值F2. 8、 F8、F16等是光圈“系數(shù)”,是相對光圈,并非光圈的物理孔徑,與光圈的物理孔徑及鏡頭到感光器件(膠片或CCD或CMOS)的距離有關(guān)。
表達光圈大小我們是用F值。光圈F直=鏡頭的焦距/鏡頭口徑的直徑,從以了上的公式可知要達到相同的光圈F值,長距鏡頭的口徑要比短焦距鏡頭的口徑 。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 1. 4, F2, F2. 8, F4, F5. 6, F8, 11, F16, F22, F32, F44, F64. 這里值得一題的是光圈F值愈小,王同一單位時間內(nèi)的進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級的進光量剛是下一級的一倍,列如光圈從F8調(diào)整到F5. 6,進光量便多一倍,我們也說光圈開大了一級。多數(shù)非專業(yè)數(shù)碼相機鏡頭的焦距短、物理口很小,F(xiàn)8時光圈的物理孔徑已經(jīng)很小,繼續(xù)縮小就會發(fā)生衍射之類的光學見象,影響成像。所以一般非專業(yè)數(shù)碼目機的最小光圈都在F8至F11,而專業(yè)型數(shù)碼相機感光器件面積大,鏡頭距感光器件距離遠,光圈值可以很小。對引相機的最小光圈都在F8至F11,而專業(yè) 高產(chǎn)語書器有國大編大光器件距離遠,光圈值可以很小。對于消費型數(shù)碼相機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 8-F16.此外許多數(shù)碼相機在調(diào)整光K圈時,可以做1/3級的調(diào)整
9. 光圈系數(shù)越大,光圈口徑越小,景深越小
光圈是數(shù)碼相機鏡頭中的一個控制光線進光量的組件,快門速度相同的前提下,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相機感光元件接受的光線越多,反之,光圈越小,進光量越少,相機感光元件接受的光線越少。光圈大小還影響著畫面的景深。光圈越大,畫面的景深越淺:光圈越小畫面的景深越深。
一、大光圈可以形成淺景深
光圈越大,景深越淺,畫面背景越虛化,主體越突出。通常在突出表現(xiàn)單個物休。或在雜亂環(huán)境中突出呈現(xiàn)某一個對象時,可以采用大光圈進行拍攝,將主體以外的景物虛化,使主次更突出。
二、小光圈保證場景元素清晰
光圈越小,景深越深,畫面中的元素能夠清晰呈現(xiàn)。在拍攝人場景的風景畫面時,要求場景中的景物都能夠清晰地再現(xiàn),此時可以選擇小光圈,增大畫面景深,使畫面元素都清晰細膩。
三、光圈結(jié)合快門使畫面曝光更準確。
光圈大小對數(shù)碼相機的曝光量有決定性作用,只有光圈值與快門速度完美結(jié)合,才能使畫面獲得準確的曝光。通常在曝光量相同的前提下,使用大光圈進光量多,可以縮短快門時間,使用小光圈進光量少,可以延長快門的時間。
10. 光圈系數(shù)越小,鏡頭口徑越小
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nèi)感光面光量的裝置,它通常是在鏡頭內(nèi)。表達光圈大小我們是用f值。
不是光圈越大就越好!新手必學大光圈與小光圈的優(yōu)缺點和設置技巧
簡單的來說:光圈值=鏡頭的焦距/鏡頭光圈的直徑,F(xiàn)越大光圈越小,F(xiàn)越小光圈越大。今天好攝就和大家聊聊光圈的使用技巧!
常見光圈最大的有F1.4,最小的有F16,當然,特殊機型除外!
不是光圈越大就越好!新手必學大光圈與小光圈的優(yōu)缺點和設置技巧
通俗的來講,F(xiàn)后面的數(shù)值越小,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畫面比較亮,焦平面越窄,主體背景虛化越大。F后面的數(shù)值越大,光圈越小,進光量越少,畫面比較暗,焦平面越寬,主體前后越清晰。
說到大光圈,我想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人像,大光圈虛化背景程度最明顯,主題會更突出。因為在拍攝照片的時候我們使用的光圈越大,景深就越淺,這樣就可以避免照片四周復雜的背景影響照片的整體效果,可以讓照片的焦點都集中在拍攝的主體上,此外使用大光圈拍攝,模糊的背景在突出拍攝主體的同時還可以營造特別好的畫面氛圍。
不是光圈越大就越好!新手必學大光圈與小光圈的優(yōu)缺點和設置技巧
越大的光圈對邊緣像場減少畸變的要求更高,所以制造難度也越復雜,因此往往增加一級就會是幾千元的差異,對我們的錢包也是一種挑戰(zhàn)。過大的光圈會造成解像率降低,照片的成像質(zhì)量也隨之降低。鏡頭一般在f/8的解像率最好,越偏離這個值解像率越差。
不是光圈越大就越好!新手必學大光圈與小光圈的優(yōu)缺點和設置技巧
1、小光圈可以獲得更大的景深,大多用來拍風景或者集體合影。
2、小光圈可以獲得更好的成像品質(zhì),因為成像時只是使用了鏡頭鏡片的中心部分。
3、小光圈可以獲得更慢的快門速度(當你因創(chuàng)作需要較慢的快門速度的,比如將水流拍成拉絲狀),當被攝物體亮度太高時,小光圈也可以防止過曝。
當然,小光圈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就是不能很好的虛化背景。
不是光圈越大就越好!新手必學大光圈與小光圈的優(yōu)缺點和設置技巧
1、隨著f /數(shù)量的增加,孔徑的物理尺寸減小。
2、隨著f /數(shù)量減少,焦點區(qū)域也減小。
3、隨著f /數(shù)量的增加,焦點區(qū)域也增加。
4、隨著f /數(shù)量的增加,允許更少的光通過鏡頭。
5、隨著f /數(shù)量的減少,允許更多的光通過鏡頭。
11. 光圈系數(shù)越小,鏡頭口徑越大
光圈值的1.4倍稱為一檔,如F1.4收一檔為F2.0(1.96),F(xiàn)2.0的進光量也就比F1.4少一倍。 光圈系數(shù) = [鏡頭焦距] / [入射瞳直徑] 完整的光圈系數(shù)值序列為: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按此標準的光圈值序列設置的話,相鄰的兩級光圈系數(shù)光通量相差一倍(不是兩倍),如f8與f5.6,f5.6與f4,……從上面的計算公式可知,光圈系數(shù)是相對口徑(入射瞳直徑 / 鏡頭焦距)的倒數(shù),也就是說,光圈值越大,相對口徑越小。
入射瞳直徑是與面積成平方比的關(guān)系,通光量與入射瞳面積成正比,因此直徑與通光量是成平方的關(guān)系。
具體計算:如f8的光圈,相對口徑為1/8 (通俗一點說光圈的直徑大小是鏡頭焦距的1/8),而f5.6的光圈,相對口徑為1/5.6 (光圈的直徑大小是鏡頭焦距的1/5.6),兩者的通光面積是相差一倍,所以通光量自然也是差一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