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鏡頭常用焦段
焦段,簡單說就是變焦鏡頭焦距的變化范圍。
鏡頭焦段的劃分:首先是標頭--就是所謂的標準鏡頭。它的視角在43度左右,這時照片的透視是最接近人類眼睛。片幅不同,標頭的焦距也是不同的。一般分為超廣角、廣角、標準、中焦、中長焦、長焦、超長焦這些焦段。所有的膠片、數(shù)碼相機、攝像機(攝像機在過去是磁帶記錄方式、而現(xiàn)在也是數(shù)碼方式記錄了)、電影攝影機都有相對于自身的畫幅所劃分的焦段。
2. 什么叫鏡頭焦段
鏡頭標注焦段的數(shù)字就是鏡頭的焦距。
18-105mm,表示:1、這是一支變焦鏡頭; 2、這支鏡頭的最小焦距18mm,最大焦距105mm。
3. 鏡頭各個焦段用途
焦段的意思是:變焦鏡頭焦距的變化范圍。
4. 常用的鏡頭焦段
拍運動畫面的鏡頭應選帶廣角的變焦鏡頭,俗稱萬金油鏡頭,例如焦段為18-135、24-105的等等都很適用。
運動題材攝影基本都會距離拍攝物很遠,在鏡頭選擇方面盡量使用對焦快焦距長的鏡頭,搭配連拍速度快的機身最佳,以佳能為例,鏡頭可以選擇70-200或者100-400。
5. 單反鏡頭常用焦段
廣角鏡頭,魚眼鏡頭,標準鏡頭,中長焦鏡頭,超長焦鏡頭,移軸鏡頭,微距鏡頭
6. 鏡頭焦段劃分
覆蓋被拍攝景物的鏡頭焦距可以通過以下公式進行換算。 f=v*D/V(1) f=h*D/H(2) f: 鏡頭焦距 V: 拍攝景物的垂直方向高度 H: 拍攝景物垂平方向的長度 D: 鏡頭到拍攝景物間的距離 v: 相機畫面的垂直方向高度 h: 相機畫面的水平方向高度
(1) 測量拍攝景物高度 1/2 型相機(畫面尺寸) v=4.8mm 拍攝景物垂直方向高度 V=330mm(33cm) 鏡頭到拍攝景物間距離 D=2500mm(250cm) 代入公式(1) 可知f=36mm (2) 測量拍攝景物長度的情況 1/2 型相機(畫面尺寸) h=6.4mm 拍攝景物的水平方向長度 H=440mm(44cm) 鏡頭到拍攝景物間的距離 D=2500mm(250cm) 代入公式(2) 可知f=36mm 注意:實際應用時,根據(jù)視野的V和H得出的值可能不一樣,應該取較小的值,從而獲得較大的視野。
7. 每個焦段的鏡頭分別拍什么
25—50變焦鏡頭,只有兩倍變焦,看似用途不大,拍攝受限,然而既然有它的存在,說明就有其存在的道理。
一分為二看問題,該鏡頭變焦倍數(shù)不大,其體量與重量也不大,比較便攜,其25mm短焦段,視角比較寬廣,適合拍攝風光,而50mm標準焦段,拍攝人像、花卉、園林、建筑都挺適合的。
8. 鏡頭常用焦段有哪些
我會常用定焦鏡頭,性價比高,會得到更好的畫質(zhì)。
常規(guī)劇情片,up定焦最常用32和50了。
拍全景不一定用廣角,拍近景不一定用長焦。
近景用32拍收進更多背景信息,而且不會因為長焦而使臉不立體,32焦段會讓觀眾感受到更加貼近被攝主體。
當然,很多時候場景不理想,需要盡可能規(guī)避背景信息,或者雙機位拍攝等情況,就不得不使用長焦鏡頭了。
有時候為了提高效率,變焦頭一般會是B機的常用鏡頭。
關(guān)于全景,常用24 32 甚至50拍攝全景,因為16會有一定的畸變,而且無法分離前后景,通過50焦段可以讓后景焦點不那么實,同時可以壓縮空間,讓后景與前景大小關(guān)系的差距不那么大。
可以說即分離前后信息,又強調(diào)環(huán)境信息。
比如某電影在狹小的屋子里拍攝全景,為了不用廣角鏡頭,而將屋中一角挖開,將攝影機和攝影藏進去,勉強得到一個合理的拍攝空間。
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沒有挖洞的條件,所以堪景時就要判斷場景空間是否合理。
有時也會用16拍人近,表現(xiàn)精神異常,有時用85拍全景這樣極端的選擇,獲取特殊的視覺體驗。
反之用16拍全景,用長焦拍近景大多數(shù)出現(xiàn)在宣傳片和活動攝像中,是我最近常做的工作。
9. 常用變焦鏡頭焦段
大光圈變焦鏡頭不太多,好鏡頭不少,建議在16-35mmF2.8、24-70mmF2.8、70-200mmF2.8這三枚鏡頭中選擇。無論是什么品牌的單反或微單鏡頭群中,這三枚大光圈鏡頭都是頂級的存在,也是各品牌著力打造的高端鏡頭,更是廣大攝影愛好者必入的熱門選擇。
10. 鏡頭常用焦段接觸不良
單反相機的使用和數(shù)碼相機不一樣,這樣的區(qū)別使初學者剛開始接觸單反總是一頭霧水,特別在選擇鏡頭時更是完全沒有概念。廠家推出的套機以優(yōu)惠的價格和“一鏡走天下”的營銷理念吸引了很多人,這里并不是說套機不好,只是這種焦段覆蓋范圍過大的鏡頭對于深入學習攝影起不到太大幫助。
建議初學者使用定焦鏡頭作為練習拍攝的工具。定焦鏡頭的拍攝需要考驗攝影者的判斷能力,動手能力和眼力等等。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不同,只要站在一個穩(wěn)當?shù)奈恢?,利用變焦的鏡頭的變焦系統(tǒng)就能輕易拍攝到想要的畫面,但是定焦鏡頭不一樣,因為不能變焦,所以要攝影者個人本身的移動選擇適合的畫面,在進行合理構(gòu)圖,才能拍攝到想要的照片。所以使用定焦鏡頭不單止是鍛煉一個人的臂力,眼力還有判斷力。
使用定焦鏡頭拍攝只要掌握了技巧就更能體會攝影的樂趣,特別是對練習構(gòu)圖有很大好處,f/1.8的大光圈也對攝影者熟悉曝光等概念有益。其實,很多攝影大師也都對定焦鏡頭情有獨鐘,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就是代表人物,他一生使用了很少的鏡頭,很多人稱布列松是可以把標準鏡頭發(fā)揮到極至的大師,事實證明他在攝影方面的成就至今無人超越。
所以建議想要深入學習攝影的朋友從使用定焦鏡頭開始,目前佳能、尼康等鏡頭廠商均有質(zhì)量不錯的大光圈定焦鏡頭,而且價格十分便宜。例如佳能50mm f/1.8定焦鏡頭,雖然這款相機在做工方面是不如其他的相機,比較普通,但是對急需要工具鍛煉的新手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人像攝影線下沙龍(id pangtuAustralia)
11. 鏡頭常用焦段是多少
1、廣角鏡頭
廣角鏡頭大致分為兩類:普通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普通廣角鏡頭的焦距在24mm~45mm之間;超廣角鏡頭的焦距一般小于24mm,其中有一種特殊的鏡頭叫魚眼鏡頭,焦距甚至只有幾毫米。
在拍攝廣闊的大場面時,攝影者一般都依靠廣角鏡頭焦距短,表現(xiàn)的景物景深長的特點,將從近到遠的整個景物都納入清晰表現(xiàn)的范圍。此外,用廣角鏡頭拍攝時,如果同時采用較小的光圈,則景物的景深就會變得更長。
2、中焦鏡頭
中焦鏡頭的焦距在50mm~135mm之間,該焦距中包括許多大家常用的焦段:50mm標準鏡頭,85mm人像鏡頭,100mm微距鏡頭,135mm人像鏡頭等。
通常情況下,人眼的視角是50°左右,于是人們將傳統(tǒng)35mm相機鏡頭中近似與人像視角范圍內(nèi)的鏡頭稱為標準鏡頭,它的焦距為50mm,拓展到變焦鏡頭,只要焦段覆蓋了50mm的變焦鏡頭,一般都稱為標準變焦鏡頭。
標準鏡頭與人眼看到的效果非常接近,拍出的畫面能給人更加真實的感覺,它幾乎可以用于任何場景和題材的拍攝。
由于標準鏡頭的用途非常廣泛,所以很多人購買的第一支鏡頭就是標準變焦鏡頭,第二支鏡頭就是50mm定焦鏡頭。
3、長焦鏡頭
長焦鏡頭是指焦距在200mm以上的鏡頭,它又分為長焦和超長焦兩種,長焦的焦距在200~300mm之間,適合拍攝特寫,舞臺等,超長焦的焦距在400mm以上,常用來拍攝無法靠近的鳥類、野生動物等,以及大型體育館內(nèi)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