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街頭攝影作品售賣
商業(yè)圖片庫中的圖片一般分為創(chuàng)意圖片和編輯圖片(即傳媒類圖片)。創(chuàng)意圖片即圖片庫對照片中的內容擁有完整的肖像權授權和物權授權,確保企業(yè)主在商業(yè)行為的使用中避免侵權;而編輯類圖片一般是一些新聞、娛樂等紀實類攝影作品,一般含有明星或從政人員肖像、著名商標品牌標識等,可用于傳媒類的非商用途中。
商業(yè)圖片庫常見的銷售模式有兩種,分別是RM (Royalty-Managed)版權管理模式和RF (Royalty-Free) 免版稅使用模式。
RM授權模式的圖片,其圖片的價格是基于用戶的的用途、需求尺寸、使用時間、地域、印刷尺寸和數量、行業(yè)等因素來決定的,且客戶每次使用該類圖片,都必須獲取使用授權。RM授權的圖片一般為獨家內容,其優(yōu)勢在于能夠準確的記錄每一張圖片的銷售信息,但是一般價格昂貴,且整個授權流程較為繁瑣。
RF授權模式的圖片,用戶一旦購買,其使用圖片將不受使用次數、時間、空間、用途限制等限制,獲得的是全球范圍內不限時間和用途的非獨家使用權,是目前大多數圖片庫主推的授權模式,且費用低廉,可滿足更多長尾用戶的使用需求。RF授權下通常會細分為標準RF授權和擴展RF授權,其具體區(qū)別如下圖:
拍信—圖片授權范圍
簽約商業(yè)圖片庫的常見問題
1、給圖片庫供稿后,圖片的版權還屬于原作者嗎?
商業(yè)圖片庫僅為代理銷售圖片的商業(yè)使用權,其作品的著作權,即版權還是屬于原作者的。
2、簽約攝影師只能供稿一家圖庫嗎?
商業(yè)圖片庫一般分為內容上的獨家供稿和非獨家供稿;目前大多數的微利圖片庫是可以非獨家供稿的,即可以把相同的作品同時上傳多家圖庫代理售賣。
3、圖庫如何給攝影師結算費用?
目前的商業(yè)圖片庫大多是按銷售金額給攝影師分成。以拍信(Paixin.com)商業(yè)圖庫為例,若圖片是獨家供稿,不僅銷售價格會偏高一些,分成比例更高達5:5;若圖片時非獨家供稿,則按銷售額,采取4:6的分成比。
除了按銷售金額分成外,也有采取一次性支付方式或者每銷售出一次,給與攝影師固定金額的方式。
4、攝影師的圖片只能銷售給一家客戶嗎?
在商業(yè)圖片庫常見的RM和RF授權模式中,攝影師的每一張作品都是可以同時授權給多個用戶使用的,即同一張圖片可以在圖片庫中進行反復銷售,攝影師也可以在每一次的銷售中都獲得收益。
5、攝影師的圖片中含有人物肖像,可以供稿嗎?
照片中存在任何可識別的人物肖像,都需要模特本人簽署《肖像授權許可協議》才可以上傳商業(yè)圖片庫進行供稿;若攝影師是街拍或者新聞紀實圖片素材,無法獲得《肖像授權許可協議》,則需要攝影師把圖片上傳至傳媒類供稿,避免用于任何商業(yè)用途或廣告。
同理,若圖片中出現任何著名商標、標識和其他受保護的元素,上傳前應做模糊處理或上傳至傳媒類供稿。
如何成為拍信簽約攝影師?
拍信商業(yè)圖片庫作為目前國內領先的視覺版權內容服務商之一,平臺有來自全球各地的10萬+優(yōu)質原創(chuàng)攝影師和設計師。登錄拍信(Paixin.com)首頁,點擊網站最上方的更多-我要供稿,即可提交資料進行簽約審核。
未來,拍信將整合所有簽約攝影師資源,為大家提供更多元化的銷售模式選擇以及優(yōu)質圖片的全球范圍輸出,攝影師每一張圖片的銷售明細,都可以登錄拍信的供稿人個人收益中心實時查看。
2. 街頭攝影作品說明范文
回答這個問題時候首先要解決兩個概念問題,一是何為新聞攝影一是何為紀實攝影。
新聞攝影,我理解的是本身就是紀實攝影,且要具備新聞的六要素,真實性及時性是必備的,新聞攝影大師布列松提出“決定性瞬間”。拍了這些照片以后,還要有發(fā)布的平臺,主要指報紙、網絡、電視臺等媒體被報道出來,你這樣的作品也才能叫新聞攝影作品。個人的自媒體或者公司的網站刊物那不叫新聞攝影。新聞攝影工作者一般是媒體機構從業(yè)人員以及專業(yè)攝影師,拍攝目的主要是為這些媒體機構提供新聞照片。這些新聞照片種類很多,包括突發(fā)性事件、社會環(huán)境、人文地理、八卦娛樂、日常生活等,這些具有傳播價值、欣賞價值、資料價值等。
紀實攝影不一定就是新聞攝影了。它主要是記錄社會生活現實,反映當下社會現狀。這些照片很多時候是在特殊環(huán)境或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意義,因此紀實攝影作品具有社會價值、歷史價值、美學價值等,并不是在街頭隨便拍幾個人在走路就是紀實攝影。這里也涉及到攝影師專注的紀實領域或某個時期的拍攝主題,拍攝主題一般要跟蹤拍攝3年以上……這里就包含了攝影師的人文關懷和對特定環(huán)境下的特點人群的關注和理解,當然紀實攝影也包括人文自然。
紀實攝影師對個人的要求是很高的,通常專注于對生命意義的追尋,善于通過典型鏡頭反映社會現實問題,具有批判現實主義特點。
生活紀實攝影可以是個人或家庭生活的記錄,可以反映生活中點點滴滴或有意義的場景,作為個人或家庭的影像記錄而留下美好的回憶,目前對于每個人和家庭來說這些隨手可以完成的拍攝,在二十年前就沒有這樣輕松了,一般是過年或中秋才到照相館拍全家福……
如果要作為專業(yè)的生活紀實攝影,你就要準備做好一個專業(yè)攝影師,要擬定一個拍攝主題和拍攝計劃,比如選題“時尚街頭”,拍攝時間為30天,計劃深入到大城市還是小縣城哪怕是鄉(xiāng)鎮(zhèn)街頭,提前要做好規(guī)劃,當然也可以單獨分組:大城市和鄉(xiāng)村分開拍攝,這樣可以形成強烈對比。
總之,紀實攝影師一般都會專注于某一領域數十年去積累拍攝,到最后可能只能選出為數不多的“完美”照片。有可能就是那不多的幾張照片就會給你帶來更多的精彩和收獲以及最大化的社會價值。紀實攝影師的樂趣也在于此。
就個人而言,更傾向于社會紀實攝影,也正在向這方能努力,目前也正在著手準備拍一個“晚期癌癥群體”,患者本人需要被關注最后的姑息治療和其家人的心理陰影和關懷……大多時候患者本人已經接受了即將死去的現實,但是家屬卻難以接受和面對“生命如何沙漏一般看著消失”,其實這是很殘忍的現實,沒有人能做到坦然接受親人的死亡……而這對家人來說會持續(xù)很長時間,其心理的健康備受摧殘……紀實攝影師在面對這一群體生存環(huán)境中時也是非常壓抑的,也是殘忍的。
因此要做紀實攝影師就要做好承受苦難的準備包括身體和精神上的。
圖一9月12日香港銅鑼灣街頭的流浪漢。圖二9月25日成都體育中心“蜀王府”遺址。
3. 街頭攝影作品名
按你拍攝內容選擇適合標題 不夸張 不炒作
4. 街頭攝影作品封面
一、證件要素
1.姓名及團體藝名(姓名需為有效身份證名稱,團體藝名需備注成員姓名,如:XXX樂隊——張三)
2.身份證號碼
3.通過的街頭藝術項目及類別。示例“繪畫——視覺藝術類”
4.活動范圍:市民中心廣場
5.有效期限(1年)
6.藝人或團體編號
7.福田區(qū)演藝協會(街頭演藝聯盟)LOGO
二、設計稿樣式
街頭藝人證封皮
街頭藝人證內頁-1
街頭藝人證內頁-2-1(個人)
5. 街頭攝影作品 大師
1.郎靜山
郎靜山是國內較早的攝影記者。憑借融合繪畫技巧和攝影暗房曝光,創(chuàng)立了集錦攝影藝術,在世界攝影領域中都獨樹一幟,共有超過1000幅次作品在世界的沙龍攝影展上展出,1980年獲得美國紐約攝影學會世界十大攝影家的稱號,是以中國繪畫的原理應用到攝影上的第一人。
2.何藩
何藩是一位國際知名攝影家、電影演員和導演,也是開創(chuàng)了香港街頭攝影先河的一代宗師,打破了墨守成規(guī)的傳統風格,曾連續(xù)贏得八屆由美國攝影學會舉辦的世界攝影十杰的榮譽稱號,并在國際攝影比賽中連續(xù)獲獎267次、
3.張照堂
張照堂是臺灣近半世紀以來最重要的攝影師之一,對對東臺灣攝影文化向現代轉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其作品也以表面紀實主義為主,卻可以表現出超現實主義的內心感覺。
4.盧廣
盧廣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也是金華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1998年被授予中國攝影家協會德藝雙馨優(yōu)秀會員稱號,還在《瞬間世界》欄目2002中國攝影大盤點中成為十個新聞人物之一。
5.呂楠
呂楠是中國當代攝影師,2007年1月由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四季—西藏農民的日常生活》和《被遺忘的人:精神病人生存狀況》,而他在藝術圈也憑借早期攝影作品《為無名山增高一米》成為中國當代藝術上最經典得照片之一。
6.李振盛
李振盛是一位憑借1988年20幅文革組照獲得了兼具路程全國攝影公開賽系列新聞照片大獎,而后出版了《紅色新聞兵》,2003那邊被評為世界最佳攝影畫冊,多所美國大學選擇此畫冊作為教材,2006年入選影響世界未來50華人榜。
7.陳漫
陳漫是一位出生于1980年北京的中國時尚攝影師、視覺藝術家、2003年開始為青年視覺雜事拍攝封面,曾被選入全球青年領袖名單,并為包括00后人氣男明星top10之一的易烊千璽在內的多位娛樂圈明星拍攝雜志封面,同時被授予世界衛(wèi)生組織中國控煙倡導者的稱號。
8.肖全
肖全是一位有著中國最好的人像攝影師美稱的攝影家,曾擔任深圳《街道》雜志攝影記者,1980年開始我們這一代的拍攝,1997年出版《我們這一代》,2000年出版《我鏡頭下的美麗女人》。
9.陳長芬
陳長芬是一位出生于1941年的世界著名攝影家、書畫家,是中國文學藝術屆聯合會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和中國藝術攝影學會副會長,20世紀80年代完成的大地、星空、翰海和長城四大系列風光攝影創(chuàng)作被國外收藏,并被多家頂級雜志和出版機構介紹過作品。
10.吳家林
吳家林是有著走上國際影壇的攝像大師美譽的云南著名攝影家,其拍攝風格以濃郁的地域特色、極端的中國話和強烈的個人風格而著稱,在他的攝影作品中被拍攝對象十分自然,是作者對生命本身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