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焦鏡頭支架背帶
謝邀!預算充足情況下24-105mm非常香,與24-70gm相比也就是少了光圈,多了焦段,除了廣角端有一些暗角(LR點一下就OK)其他一切完美,我就是a7m3+24-105組合,旅游帶出去非常合適,重量也還可以接受,不是24-70gm那種反人類的重,完全頭重腳輕。(實在想要24-70mm GM的強烈建議體驗下重量,看看自己是否吃得消)這只頭基本日常、旅游足夠了。預算充足的話優(yōu)先推薦這只鏡頭,真的香。
如果要拍星空的話有很多原廠、副廠鏡頭可以挑選,騰龍17-28mm 2.8 適馬新發(fā)布的14-24mm也很不錯、還有老蛙的15mm f2,更別說原廠的16-35mm GM與24mm f1.4 GM就看你預算了,不過建議超廣角不要第一支鏡頭,新手不好掌握這個焦段,而且星空拍的不多的話完全可以租一支鏡頭(某拓)
最后給幾個鏡頭搭配建議24-105加一支大光圈鏡頭補下光線不好的場合,建議先買24-105,拍一段時間,看看自己平時用的最多的是哪個焦段,然后就買那個焦段的鏡頭就OK,其實就是Fe24mm 1.4 GM(24gm香的一塌胡涂,如果有a6400之類的apsc機裝在上面,等效35mmF2掛機頭,裝在全畫幅上面又是一支廣角,拍風景很不錯。個人24mm用的不多,不然砸鍋賣鐵也要買一支,畫質一流不說,重量只有445克你敢信?真正符合微單概念的鏡頭)、fe35mm 1.8(280g、內變焦、防塵防雨滴可以了)、fe55 1.8(這個就不用我說了)里選一支
確定主拍風景的話FE16-35mm GM走起(不過好像要抽獎,不知道品控如何)+55mm 1.8(掛機)+100-400mm GM(或者任意長焦200-600mm、70-300mm都可以)+ND鏡、偏振鏡、三腳架等
配件的話強烈建議買PD的手鏈或者背帶(細的那款)非常非常香,雖然是真的貴400左右,具體可以去B站搜,還有就是建議去B站專注UP主“悉尼顧俊”、“毒德大學字幕組”、“民工大熊貓”,這幾個都是很不錯的UP主,能了解到很多東西。
曬下自己的A7m3+24-105mm F4
7.13曬幾張瞎幾把拍的圖片,可惜不能發(fā)原圖,湊合著看吧
24-105,手持下IOS12800,完全可用(周邊除了幾盞路燈以外什么燈都沒有,漆黑一團)
105端的虛化加小微距效果,22cm還是24cm的最近拍照距離真的香
24還是33mm的虛化效果,有這虛化我已經(jīng)很滿意了
2. 長焦鏡頭托板支架
1:三角架極其重要。照相機的架子本身不是為移動拍攝的,所以最好找攝像機腳架,這樣才可以平穩(wěn)拍攝搖畫面,也才能保證長焦拍攝的畫面穩(wěn)定。 我用的是利拍(Libec) 的攝像機專業(yè)架。唯一小問題是攝像機托板裝在照相機上,使用時間長后照相機下面會有難看的擠壓痕跡。畢竟不是承受視頻拍攝這種大工作量的機器啊。。。。
2:鏡頭選擇。拍專題廣告很多年了,一般來說,最常用的是超廣角和長焦,中焦段一定要大光圈定焦。因為5D2是全副,所以可以按照電影頭來選擇。 建議配置如下: 10mm(或12mm)--24mm 超廣角 24--105mm 光圈大一點好,比如2.8 24-70的佳能紅圈 120-500(600)mm 炮筒 50mm F 1.2 這個強烈推薦,人像專用。 我用的超廣角和長焦都是 適馬的副廠頭,實際拍攝證明,拍視頻完全可以,但是價格便宜很多,如果不想在鏡頭上花錢,買這個就夠了。 12-24 和150-600的頭都是5000左右一個,價廉物美。
3:聚焦問題。 目前來說,如果沒有合適的跟焦器配套,用5D2來拍攝動態(tài)需要跟焦的畫面是相當麻煩。照相機鏡頭的對焦阻尼是很澀的,手感不好。當然了,偶爾用用問題不大。 但是那個小液晶屏幕,看對焦只能看個意思。5D2有HDMI 接口,如過條件夠好,可以考慮帶一個720P的帶HDMI的監(jiān)視器去,這樣現(xiàn)場顯示就會比較靠譜。 當然如果是專業(yè)跟焦員,他看刻度的那種,也行。。。。不過。。。佳能鏡頭的刻度都在鏡頭的。上面非常的不方便。 4:電池問題. 5D2的原裝電池一般可以斷續(xù)拍攝2快4G卡,大概12分鐘。不要相信廣告上說的可以連續(xù)拍攝2小時, 那是直接打開機器拍的理論最大值,大部分時間你還需要取景、找焦點、找畫面感覺,所以不可能用到這么長時間。 所以電池極其重要,至少要準備3快電池才能保證不會出問題。 電池可以選副廠電池,便宜,容量少一點,比原裝少拍個1/4左右時間,但是應該足夠了。 品勝的5D2電池一塊帶充電器不到100,相當劃算。 5:如果經(jīng)常拍攝城市宣傳片或者風光片的朋友,肯定會常用到定格拍攝,比如日出 日落 夜景。這些鏡頭用5D2拍簡直爽到極點了。 一來分辨率超爽,后期可以調整的空間巨大,另一點,快門時間可以放的很慢,夜景尤其是車流的效果非常出色。慢門能大幅度降低畫面躁點,畫面顯得特別的干凈漂亮。 這里特別要推薦買一個定時快門手柄,可以設置間隔時間自動拍攝。(我這次沒有用,只好手工打拍子間隔拍攝,后期還要做穩(wěn)定,那個累?。?6:攜帶的問題 拿5D2拍視頻,因為經(jīng)常要換鏡頭,所以最好攜帶一個大包,能夠裝下所有鏡頭和照相機,否則脖子上掛一堆鏡頭會很麻煩。 人手也要夠,最少需要2人,一個人拿三角架和鏡頭,另一個人拿機器。一個人有點太累了,畢竟那個大專業(yè)腳架重量可不是鬧著玩的。 7:準備足夠的濾色片。(ND) UV必不可少,保護鏡頭必須,灰片也要帶足,因為正午陽光下,ISO100光圈要收到8-11,而視頻又不能過多加快快門速度(會造成缺少運動模糊,導致播放有抖動感)你想要得淺景深效果就沒了。ND0.3 0.6 0.9 1.2最好都備上。常用的可能就是0.6 和0.9. B:拍攝上的注意事項 1:5D2的液晶顯示器有點偏亮,因為不要被畫面看起來很爆欺騙,到了后期一看,一點都沒有曝光過渡。 當你吃不準的時候,拍一張照片,按照照片的曝光來,不會錯。 我就因為怕曝光過渡,結果收光圈過了,導致有些畫面很灰很暗。 后期校正的話,5D2 的mov畢竟不是red one的RAW,余地比較小.所以大家盡量前期拍的準一些。 2,5D2不太適合拍大幅度運動的畫面。 果凍效應的存在,讓5D2能拍攝的片子類型有點局限,最合適的就是固定和緩慢運動場景,如果需要大量跟拍,快速移動,會造成畫面直線物體傾斜變形。 當然了,真要是拍出來,如果習慣也還好。 3:因為對摩爾紋的電路處理不佳,避免拍攝大量橫條紋的畫面。 黑白交界處會出現(xiàn)彩色的干涉,相當影響畫面質量,這個是廣角情況下的常見問題。長焦不太會有,因為背景都虛的比較厲害。 4:如果有大量對白的故事情節(jié),并且需要上電視播出,要謹慎使用5D2!!!!!!! 5D2是30FPS的速率,如果你要制作上國內電視播出的片子(25PS),那么必然會遇到各式轉換的問題。 有兩種方法,一個是通過插植把30FPS變成25PS,整體長度不變。帶來的問題就是畫面模糊,這個強烈不推薦。 另一個方法就是把素材30FPS當作25FPS用,因為每秒多了5楨,所以有點小慢動作的感覺,這就是造成音頻不同步。如果硬要同步,聲音就會變調。 所以,指望用5D2拍電影的朋友們需要謹慎使用,目前來說,只有支持24P 或者25P的bios出來之后,才可用來干活。 目前只能拍攝對嘴型同步不敏感的廣告、專題、風光片。
3. 長焦鏡頭托架 支架
1、不升中軸,單反相機的光學取景器,與你直立時的眼睛齊平。這是最合適的高度。
2、承重能力的要求:你的單反機身,加你手頭或者將來有計劃要入的最重的長焦鏡頭,加外閃光燈的總重量,能夠在野外穩(wěn)穩(wěn)當當承重,最好要有余量。這是承重要求。
3、盡量要碳素纖維的,雖然貴點,但是同體積分量比鎂鋁合金的輕很多。這是材質要求。
4、盡量要按扣的,不要絲扣擰的,因為在沙漠或者海灘使用,絲扣里面進了沙子,你擰幾次,就廢了。這是架腿的要求。
5、最好用三節(jié)收縮的,雖然攜帶時候稍長,便攜性略差一點,但是穩(wěn)定性好,五節(jié)收縮的,便攜性好,但是穩(wěn)定性差。國內品牌百諾、思銳不錯,價格1500以上的,滿足以上要求沒有問題;國際大品牌曼富圖、捷信等,滿足以上要求需要3000以上。國內比百諾、思銳還小的雜牌子的主要就是山寨,外觀或者功能性看似一樣不少,但是在實際操作上面,跟好的品牌的比,真的是比較頭疼的。好片子包括大多數(shù)專業(yè)攝影,大多離不開腳架的,而且腳架的壽命非常長,而且萬一出差錯,損失的可能是十倍腳架的單反和鏡頭,所以腳架不要省錢,一步到位。單反、鏡頭換了,腳架都還能用。以上都是個人實際使用多個腳架以后的實際心得,供參考。
4. 長焦鏡頭支架背帶安裝
產(chǎn)品類型 高清攝像機,無線攝像機
產(chǎn)品定位 專業(yè)攝像機
傳感器類型 3CMOS
傳感器尺寸 (1/2)英寸
鏡頭參數(shù)
光學變焦 17倍
鏡頭特點 索尼G鏡頭
實際焦距 f=5.6-95.2mm
等效35mm焦距 29.3-499mm
最大光圈 F1.9-F16
濾鏡直徑 77mm
顯示參數(shù)
液晶屏尺寸 3.5英寸
取景器描述 0.45英寸
拍攝性能
對焦方式 自動對焦,手動對焦
對焦范圍 廣角:50mm-無窮遠,長焦:800mm-無窮遠
最近對焦距離 5cm
快門描述 1/32-1/2000秒
白平衡 預設(3200K),內存A,內存B/ATW
錄制參數(shù)
動態(tài)影像 exFAT:
XAVC-I模式:CBG,最大112Mbps,MPEG-4H.264/AVC
-1920×1080/59.94i,50i,29.97P,23.98P,25P
-1280×720/59.94P,50P
XAVC-L50模式:VBR,最大50Mbps,MPEG-4H.264/AVC
-1920×1080/59.94P,50P,59.94i,50i,29.97P,23.98P,25P
-1280×720/59.94P,50P
XAVC-L35模式:VBR,最大35Mbps,MPEG-4H.264/AVC
-1920×1080/59.94P,50P,59.94i,50i,29.97P,23.98P,25P
XAVC-L25模式:VBR,最大35Mbps,MPEG-4H.264/AVC
-1920×1080/59.94i,50i
MPEGHD422模式:CBR,50Mbps,MPEG-2422P@HL
-1920×1080/59.94i,50i,29.97P,23.98P,25P
-1280×720/59.94P,50P,29.97P,23.98P,25P
MPEGHD420/HQ模式:VBR,最大35Mbps,MPEG-2MP@HL
-1920×1080/59.94i,50i,29.97P,23.98P,25P
-1440×1080/59.94i,50i,29.97P,23.98P,25P
-1280×720/59.94P,50P,23.98P(2-3下拉變換)
DVCAM模式:CBR,25Mbps,DVCAM
-720×480/59.94i,29.97PsF
-720×576/50i,25PsF
UDF:
MPEGHD422模式:CBR,50Mbps,MPEG-2422P@HL
-1920×1080/59.94i,50i,29.97P,23.98P,25P
-1280×720/59.94P,50P,29.97P,23.98P,25P
MPEGHD420/HQ模式:VBR,最大35Mbps,MPEG-2MP@HL
-1920×1080/59.94i,50i,29.97P,23.98P,25P
-1440×1080/59.94i,50i,29.97P,23.98P,25P
-1280×720/59.94P,50P,23.98P(2-3下拉變換)
MPEGIM×50模式:CBR,50Mbps,MPEG-2422P@ML幀內
-720×486/59.94i,29.97PsF
-720×576/50i,25PsF
DVCAM模式:CBR,25Mbps,DVCAM
-720×480/59.94i,29.97PsF
-720×576/50i,25PsF
FAT:
MPEGHD420/HQ模式:VBR,最大35Mbps,MPEG-2MP@HL
-1920×1080/59.94i,50i,29.97P,23.98P,25P
-1440×1080/59.94i,50i,29.97P,23.98P,25P
-1280×720/59.94P,50P,29.97P,25P,23.98P
MPEGHD420SP模式:CBR,25Mbps,MPEG-2MP@H-14
-1440×1080/59.94i,50i,23.98P(2-3下拉變換)
DVCAM模式:CBR,25Mbps,DVCAM
-720×480/59.94i,29.97PsF
-720×576/50i,25PsF
代理:H.264
-1280×720:9Mbps
-640×360:3Mbps
-480×270:1Mbps
-480×270:500Kbps
麥克風 內置立體聲
錄音系統(tǒng) exFAT:
XAVC-I模式:LPCM24-bit,48kHz,4通道
XAVC-L模式:LPCM24-bit,48kHz,4通道
MPEGHD422模式:LPCM24-bit,48kHz,4通道
MPEGHD420/HQ模式:LPCM16-bit,48kHz,4通道
DVCAM模式:LPCM16-bit,48kHz,4通道
UDF:MPEGHD422模式:LPCM24-bit,48kHz,4通道
MPEGHD420/HQ模式:LPCM16-bit,48kHz,4通道
IMX50模式:LPCM24/16-bit,48kHz,4通道
DVCAM模式:LPCM16-bit,48kHz,4通道
FAT:MPEGHD420/HQ模式:LPCM16-bit,48kHz,4通道
MPEGHD420SP模式:LPCM16-bit,48kHz,4通道
DVCAM模式:LPCM16-bit,48kHz,2通道
代理:AAC-LC,48kHz,128kbps,2通道
功能參數(shù)
防抖性能 光學防抖
無線性能 WiFi
NFC功能 支持
接口性能
USB接口 USB2.0
AV端子 音頻輸入:XLR 型 3 針(母)(x2)
HDMI接口 支持
其它接口 SDI輸出:BNC(x1),3G/高清/標清可選
復合輸出/同步鎖相輸入:BNC(x1)
音頻輸出:A/V 多連接器(x1)
TC輸入/輸出:BNC(x1)
鏡頭遠程控制:8 針,圓形(x1)
DC輸入:DC 插孔(x1)
靴:MI 熱靴(x1)
耳機輸出:小型立體聲插孔 φ3.5mm(x1)
存儲性能
存儲介質 ExpressCard/34插槽/SD/SDHC卡
電池性能
供電時間 使用BP-U90 電池時:約4.5小時
(錄制時,液晶屏關閉,EVF 打開,I/O選擇關閉且無線功能關閉)
使用BP-U60電池時:約3小時
(錄制時,液晶屏關閉,EVF打開,I/O選擇關閉且無線功能關閉)
使用BP-U30電池時:約1.5小時
(錄制時,液晶屏關閉,EVF打開,I/O)
耗電量 約18W(錄制時,液晶屏關閉,EVF打開,I/O選擇關閉且無線功能關閉)
約23W(錄制時,液晶屏打開,EVF關閉,HD-SDI輸出和無線功能打開)
外觀設計
產(chǎn)品尺寸 168×161×331mm
產(chǎn)品重量 2400g(僅機身),2800g(帶鏡頭罩,眼罩,BP-U30電池,SxS存儲卡)
攝像機附件
包裝清單 索尼 PXW-X280 x1
鏡頭罩(預安裝到攝錄一體機) x1
EVF大眼罩(預先安裝到攝錄一體機) x1
紅外遠程控制器 x1
無線 LAN 模塊 IFU-WLM3 x1
附件靴套件 x1
電池組 BP-U30 x1
電池充電器BC-U1 x1
電源線 x1
USB電纜 x1
音頻連接線 x1
背帶 x1
鋰電池(CR2032,用于數(shù)據(jù)備份)(預安裝到攝錄一體機) x1
鋰電池(CR2025 用于紅外遠程控制器)(已預裝于紅外
遙控器) x1
質量保證手冊 x1
“使用本裝置前” x1
CD-ROM“操作說明” x1
5. 長焦鏡頭肩帶
很多想體驗跳傘的小伙伴們,除了想感受從15000英尺高空躍下的刺激和恐懼,還期待能在高空酷炫一把,然后曬個“亮瞎眼”的朋友圈。
那么,今天大眼睛就來聊聊怎樣才能在高空拍出好看的照片!
拍照前,我們先來感受一下高空中的自然體態(tài)是什么樣。
好吧,就像一個香蕉一樣。從出艙的瞬間就開始要開始保持這樣的姿勢,頭部貼近教練的肩部,整個身體呈自然的向上彎曲狀。
香蕉狀對拍照又多重要,往下看你就知道了。
1
出艙階段
對手持攝影來說,我們的相機,會主要在教練的手腕部位,正確的香蕉體態(tài),不僅能提升跳傘體驗,對拍照來說,也是極其有幫助的。
比如這樣
▼
這樣
▼
但,當你沒有呈現(xiàn)“香蕉”體態(tài)的時候,照片就會是這個樣子。
▼
而對于外部攝影來說,出艙部分并不是非常顯著,但如果能看鏡頭,就又會是不一樣的效果了,大眼睛來對比一下。
比如這樣
▼
這樣
▼
所以,如果你能保持“香蕉”體態(tài),照片就會是另一個高度了。
▼
2
自由落體階段
在這個階段,除了保持身體的“香蕉”狀態(tài),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看鏡頭!
做到這兩點,你的照片就會是這樣的。
▼
否則你的照片可能會是...
▼
很多小伙伴都會問,在自由落體階段,能笑嗎?能張嘴嗎?能呼吸嗎?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能!
放輕松,好好享受美景,看你的攝影師炫酷,所有擔心的問題,就會變得不是問題了!
3
滑翔階段
在這個階段,可以好好放輕松,和教練對話聊天,毫無壓力的對鏡頭擺各種姿勢,遇到好的天氣,你還有可能試著掌舵,操控方向。
只要找對鏡頭的位置,你就會有這樣酷酷的照片。
▼
總結就是兩點:香蕉體態(tài)和看鏡頭。
6. 長焦鏡頭支架背帶怎么用
紅圈鏡頭都有鏡頭套,但材質不同,有軟套和硬套之分。我買的小白兔EF70-200 F2.8 IS就是白色的編制硬套,對鏡頭的保護效果很好,還能起到防潮防磕碰的作用。另外這個鏡頭防護套是帶肩帶的,平時外出,特別是郊游爬山攜帶很方便,還有更長焦段的鏡頭是帶保護箱的。
7. 長焦鏡頭手持拍攝支撐架
三腳架最基本的用途是為我們的相機和鏡頭提供一個穩(wěn)定的支點,而需要穩(wěn)定支點的原因主要有四大類:
第一類是需要分擔重量。如果相機和鏡頭很大很沉,那么手持拍攝將非常辛苦,這時三腳架可以用來分擔重量節(jié)約體力。體育比賽、演唱會等使用長焦鏡頭的場景都經(jīng)常能見到三腳架和獨腳架的身影。
第二類是需要離手拍攝。離手拍攝經(jīng)常是因為人手不足,例如有一些“單兵作戰(zhàn)”的場景需要攝影師本人出鏡,那只能依靠三腳架來把相機給支撐起來。
第三類是需要固定機位。視頻錄像中,固定機位經(jīng)常會使用三腳架來保持畫面穩(wěn)定。靜態(tài)攝影中,一些專業(yè)的創(chuàng)意手法如全景接片、景深合成、時間合成都需要拍攝同一位置甚至同一角度的多張照片。
第四類是需要穩(wěn)定曝光。部分風光題材(如星空銀河、城市夜景)和部分特殊效果(如霧化水面,云彩拉絲)需要較慢的快門速度。在曝光過程中,相機不能有任何晃動,于是三腳架就派上了用場。想起之前有人問我什么樣的相機適合夜景,我說:“架在三腳架上的相機適合夜景……”
8. 長焦鏡頭 支架
一般手機用的長焦鏡頭通過一個金屬支架固定,金屬支架連接了三腳架,進行固定,長焦比較重,手持會抖,所以三腳架必不可少的。
價格方面,X寶與X東上從10幾元到近千元價位的都有。我認為如果不是深度發(fā)燒,畢竟只是手機攝影的一個外置產(chǎn)品而已,200元以內就可以找到比較適用的手機鏡頭了。
如果您不缺錢,國外有幾種鏡頭900多一個。長焦的倍數(shù)有12x, 18x ,20x的。 不同倍數(shù),觀看距離不同,倍數(shù)越高看的越遠,當然重量越重(一般是100克左右),操作越復雜,一般12x就可以看3-1500米,已經(jīng)夠用了,太重了就不夠便攜了,一般看月亮,觀鳥,釣魚直播用比較多。 關于價格,比如orea品牌長焦鏡頭的120-180元不等,效果呢,幾乎市面上所有長焦拍出的效果,都像90年代港片一樣的標清畫質,比起手機原生相機差很多,因為手機cmos太小了. 如果對效果要求比較高,就需要專門單筒望遠鏡(300-500不等),天文望遠鏡(800-3000),但是重量就更重了,有些達到了300-1000克,固定在手機上就更加復雜麻煩了,不如用肉眼直接觀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