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對焦再構圖
AF-S:半按快門對焦以后(不松開),如果重新構圖,機器不會重新對焦,說白了這個就是常說的“先對焦再構圖”。這是我常用的模式。
2. 先對焦再構圖還是先構圖再對焦
1、單次自動對焦AF-S
半按快門后會聽到“嘀”的一聲,提示對焦完成,只要保持半按快門姿勢,就可以直接拍攝,或平移相機進行重新構圖拍攝,這也是為何能先對焦后構圖的原因所在。如果想要重新對焦,就需要結束半按快門的操作,重新挑選對焦點,再半按快門完成對焦即可。
3. 先對焦再構圖怎樣操作
正?,F(xiàn)象,相機的對焦點是可以移動位置的,并不一定在中間,可以根據(jù)拍攝需要改變焦點位置。那種先對焦后構圖的拍攝方法過時了。
4. 先對焦再構圖照片顯示對焦點
首先單反沒有人臉識別系統(tǒng),你選擇的是自動對焦模式,相機自動根據(jù)情況選擇一個或多個對焦點合焦,按下機身右上方圓形按鈕在現(xiàn)實對焦點紅色小點時,可以用前撥輪改變對焦點,選擇合適的紅點位置,半按快門合焦。
另外,佳能9點對焦系統(tǒng),(不知道60D是不是9點對焦系統(tǒng),沒用過,50D和5D2都是9點對焦系統(tǒng),7D和5D3都升級成多點雙十字了),除了中央對焦點外(中間有圓圈的那個),自動對焦不是分可靠,特別是在大光圈下,對焦效果可能不是你想要的,可能會將你不想虛化的部分虛化,所以構圖盡量用中央對焦點。
最后,可以慢慢試用手動對焦,通過景深窗和景深預覽控制對焦,這樣才是最可靠的。
5. 先對焦再構圖的拍攝手法
以50mm定焦鏡頭為例,先對焦,再構圖,不要過于依賴自動模式,可以多嘗試手動模式,不要過度使用淺景深,會導致作品缺少特色。
相機使用注意事項:1、鏡頭最好保存在干凈、干燥的地方,比如防潮箱內(nèi),鏡頭進入灰塵,要用專業(yè)工具擦拭,不要直接用紙巾擦拭,比如氣錘,鏡頭清潔液。
2、鏡頭要單獨放置,不要將所有鏡頭放在一起保存,鏡頭碰撞可能損壞鏡片。
3、鏡頭長時間不用,要從相機上取下。
4、不同品牌的相機,鏡頭可能不通用,購買前建議檢查鏡頭卡扣的類型。
5、使用相機時,不要直接將鏡頭對著陽光,可能損傷眼睛。
資料拓展:照相機是一種利用光學成像原理形成影像并使用底片記錄影像的設備,是用于攝影的光學器械。在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有很多可以記錄影像的設備,它們都具備照相機的特征,比如醫(yī)學成像設備、天文觀測設備等。從完成攝影的功能來說,照相機大致要具備成像、曝光和輔助三大結構系統(tǒng)。
6. 先對焦再構圖多大光圈才不會虛
排除攝影基本功夫的原因更多是因為機身對焦點少的原因,一般入門相機在邊緣對角點上把光圈開到2.8即在af~c,af~a模式下可以按下快門,但是照片焦點會經(jīng)常是不扎實的,如果使用長焦拍攝,這種邊緣對焦的不扎實會顯得更明顯,雖然通過減小光圈來實現(xiàn)或者使用中心對焦移動鏡頭二次構圖也可以增加對焦扎實程度,但是拍攝效率就會降低,這時候高檔相機的優(yōu)勢就表現(xiàn)出來了。
我曾經(jīng)用過尼康610入門全畫幅,在使用大光圈長焦鏡頭經(jīng)常遇到這問題,為此更換成尼康810這個問題解決了!朋友的6d也是遇到這個問題,不知道6d2能好些嗎。
7. 先對焦再構圖測光
你問的是測光和對焦的關系么? 那至于測光模式的 測光區(qū)域選擇我就不多說了。就講測光和對焦的關系。。。目前的數(shù)碼相機,包括數(shù)碼單反和數(shù)碼卡片機,半按快門都是對焦和測光同時進行的,但是由于佳能大多數(shù)相機不具備點測聯(lián)動功能,你移到畫面構圖之后,對焦點沒變,測光值卻改變了。。比如你用光圈優(yōu)先,你如果需要移動相機進行構圖的話,它的快門值 肯定已經(jīng)改變了,所以使用佳能相機的時候 很多時候需要用曝光鎖定按鈕“*”,在你大拇指左右位置。。 佳能除了1D系列,其他相機沒點測聯(lián)動功能的 ,也就是說 不管你的對焦點在哪里,他的測光區(qū)域,永遠是以中間對焦點為圓心的區(qū)域,也就是說你設置不了測光點的。 先對焦和先測光,這個沒有優(yōu)先級,看你覺得哪個鎖定鍵方便就用哪個先唄?。?/p>
8. 先對焦再構圖還是先構圖再對焦知乎
佳能對焦分為自動對焦(AF)和手動對焦(MF)兩種模式。
自動伺服對焦(AF-A):在這種對焦模式下,相機會自動幫你選擇對焦模式,相機勘測到拍攝物體是靜止的就選擇單次自動對焦,相機檢測到拍攝物體是運動的就幫拍攝者選擇連續(xù)跟蹤對焦進行持續(xù)對焦。
可以根據(jù)可提供對焦的區(qū)域大小分為三類:
A、單點自動對焦(2種)
可以手動從可供選擇的61點對焦點中選擇一個對焦點,相機就會自動對這個點(極小的面積)進行對焦的方式。
1、定點自動對焦
適用范圍:先構圖后對焦,選中自己想要對焦的位置即可。
2、單點選擇自動對焦
單點自動對焦和定點自動對焦的使用方法都是攝影師手動選擇一個對焦點,然后相機進行對焦,它們的區(qū)別在于這個這個點的大小,定點對應的對焦點面積要小于單點對焦對應的焦點,所以對焦會更精準。
9. 先對焦再構圖很容易跑焦
在使用大光圈鏡頭拍攝的時候,攝影者經(jīng)常會遇到跑焦的困擾。當鏡頭光圈大于f2.8時,無論是原廠鏡頭還是副廠鏡頭,用單反相機拍攝都有一定幾率會產(chǎn)生跑焦。
所謂的跑焦就是明明對焦點對A點進行對焦,也成功合焦了,但拍攝出來的畫面焦點卻在B點。這種情況在使用大光圈鏡頭加單反相機攝影的時候是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的。就像下圖所示,明明對焦的位置是商標銘牌的位置,最后對焦結果合焦的位置卻成為了錯后的位置:
造成這種跑焦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光學相位對焦系統(tǒng)精度不夠。相位對焦系統(tǒng)是獨立于cmos的一套專門用于對焦的裝置,這種對焦方式在單反相機上沿用了多年,這種對焦方式速度比較快,精度基本夠用,但是在使用超過f2.8的超大光圈拍攝時,存在對焦失誤的可能性。特別是使用非十字對焦點時這種幾率會更大。
2、鏡頭與機身之間的對焦通訊出現(xiàn)錯誤。對焦是鏡頭與機身共同作用的過程,如果鏡頭與機身之間的通訊出現(xiàn)bug,那么有可能導致對焦不準。特別是使用副廠大光圈鏡頭的時候,由于副廠鏡頭可能并沒有完全解碼原廠的通訊協(xié)議,出現(xiàn)錯誤的幾率比較大。
3、平移對焦的余弦誤差。由于單反相機的對焦區(qū)域集中在畫面靠近中央的位置,對焦精度最高的是中心對焦點,很多單反用戶習慣于先對焦后構圖,在合焦后鎖定對焦點平移相機進行二次構圖,這時候由于移動過程中產(chǎn)生了余弦誤差,所以景深比較淺的時候容易出現(xiàn)對焦不正確,這不屬于跑焦,只是對焦方式問題。
跑焦問題在單反時代是一直伴隨用戶的問題,如果使用對焦系統(tǒng)較為強大的機型,這種跑焦幾率會降低,但并不能百分之百杜絕。那么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1、手動對焦。
單反相機用戶在需要精確對焦的時候,比如微距題材,用戶需要打開lv實時取景功能,切換到手動對焦,放大顯示焦點,通過觀察焦點合焦情況以確保準確合焦。
2、使用實時取景自動對焦。
有些單反相機是具有兩套對焦系統(tǒng)的,比如佳能5D4、80D、90D、77D等機型,當切換到lv實時取景時,觸控屏幕選擇對焦點,相機將采用機內(nèi)的全像素雙核自動對焦系統(tǒng)進行對焦,在理論上這樣的對焦方式是不存在跑焦情況的,只要合焦就是正確的焦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光學相位對焦的不足。
3、換無反相機。
無反相機采用的對焦原理與單反不同,索尼、尼康等品牌采用的是相位加反差的混合自動對焦系統(tǒng),佳能采用全像素雙核自動對焦系統(tǒng),松下采用加強版的反差對焦系統(tǒng),這些對焦系統(tǒng)理論上精度都要高于單反的相位對焦系統(tǒng),使用無反相機加大光圈鏡頭拍攝照片,基本上不會出現(xiàn)跑焦的問題,除非是拍攝手法或對焦速度不夠才有可能失焦,但如果是合焦了的情況是不會發(fā)生跑焦的。更換無反機型,轉接單反鏡頭也不會出現(xiàn)跑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