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時間拍照最好?
評論區(qū)里總是會有一些新手小白要拍攝數(shù)據(jù)。侍墨也總是一遍又一遍地解釋——拍攝數(shù)據(jù)是要根據(jù)拍攝環(huán)境給出來的,陰天和晴天不一樣,早晨和中午不一樣。你直接端走套用是不可能拍攝出來一模一樣的照片的……因為拍攝條件完全不一樣呀!
外出游玩拍照,最好不要去報名旅行團的“一日游”,因為他們會把你的時間安排得非常緊湊,拍照的時間比上廁所的時間多不了多少。你說我想等一個最佳拍照光線?導游說對不起啊,我們現(xiàn)在就要去下一個景點。
然后你被安排的拍照時間就只剩下光線最強的中午。
光線越強,天空就越白。于是你拍到的所有景物都是顏色最淺,白的發(fā)亮——所以照片怎么能不像“到此一游”呢?頂著大太陽拍照,這就是最標準的“到此一游”路人照。
外出游玩拍照,選對拍攝時間,會比照搬照抄別人的拍攝數(shù)據(jù)更管用。在一天當中,日出后、日落前的一個小時,光線最為柔和,是最佳拍攝時間。如果是拍攝風景,這個時間段能夠拍到很美的冷暖對比,太陽光是溫暖的橘黃色,天空是清澈的湛藍色,色彩更明媚,也很容易拍攝出光影效果。
如果是拍攝人像,這個時間段的光線暖暖的,天氣不冷也不熱,皮膚也不會因為暴曬而出油,拍照剛剛好。
圖2
清晨和傍晚的光線照在模特臉上會有一種溫柔的質感,皮膚白皙有光澤。
圖3
如果拍照的時間是在中午……光線最強,影子最短。你看拍下來的所有景物都有可能會“白亮白亮”的,很容易過曝。
圖4
二、用側光拍攝層次感
在日出之后和日落之前這個時間段拍照片,因為太陽的位置距離地面比較低,所以光線不強,很容易拍攝出藍天和朝霞(晚霞)的冷暖對比;同時,也是因為光源位置不高的關系,太陽和地平線之間的夾角很小,所有的景物都會有很長的影子。
所以非常適合用側光把照片拍攝出層次感。
有些人肯定會說——用逆光也容易把照片拍攝出層次感。
是的,但是用逆光拍照會臉黑的呀!雖然風景很美,我也很美,可是臉被拍黑了……照片肯定就不美。
而且,拯救逆光拍照“臉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反光板給皮膚補光。不過,對于出門游玩的人群來說,輕裝上陣是大部分人的選擇。你說拍照設備?手機拍照肯定會有,而相機拍照卻不一定會有。能出片的長焦鏡頭和廣角鏡頭都不一定會帶著呢……你說反光板?什么是反光板?
所以你看——同樣是能夠拍攝出層次感,逆光拍照臉還會黑,那為啥不用側光拍照呢?
圖5
側光就是光源的位置在攝影主體的側面,參考圖5,太陽光在左上角。
圖6
側逆光就是模特臉有些許背光,參考圖6,光線從模特的斜后方照過來。
側逆光不一定會拍“黑臉”,但逆光一般情況下都會黑臉。
圖7
其實逆光改側光很簡單的——太陽光的位置雖然不會變,但是模特的臉可以轉一轉。
扭個頭的功夫,就可以改變拍攝光線。
圖8
三、最美的風景在路上
最美的風景在路上——這句話要是用攝影的角度來理解,就是指所有和“路”有關系的線條,都可以用來當成是“視覺引導線”。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取景構圖,順著能走路的那條“線”拍照片就是了。
打個比方來講,我們去一處有花有草的花圃里游玩,肯定是會有供人們行走的步行道的。無論是土路還是木頭棧道,都是可以利用一下的。
拍人像把模特放在小路的旁邊,拍風景把視覺中心放在小路上,你的照片就會更有縱深感喲!
圖9
讓模特坐在路邊歇腳,很自然很隨意地抓拍,模特也不會很緊張。
圖10
模特身后是土路也沒關系,只要讓小路能夠延伸到攝影主體就行。
圖11
假日出游拍美照,3個攝影技巧要收好
1、拍照時間,盡量選擇日出后和日落前的一小時左右。光線溫暖,容易出片。
2、拍攝光線,用側光。影子長,還不會“黑臉”;明暗對比明顯,比較容易拍攝出層次感。
3、取景構圖,順著路拍。把模特安排在小路旁邊,用各種路線作為視覺引導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