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攝影總是大黑臉,是用光錯了嗎?
人像拍攝出現(xiàn)了“大黑臉”,不是用錯了光,而是沒有找到應(yīng)對各種光線的科學(xué)方法,“不是光線惹的禍,而是方法不對路”。
第一、具體拍攝實踐中,會遇上或者是人為運用各種光線條件,光線除了包括強弱、明暗、色彩因素之外,最主要的就是來自不同的方向,光線來源的不同方向也正是我們這里需要來討論的。
第二、拍攝中,一般會有順光、逆光兩種,由這兩種又可以衍生出側(cè)逆光、斜逆光等等說法,要點就是描述光線來自不同的方向。
第三、平常我們所說的測光正確、曝光正常等等,都是針對被拍主體以及整個畫面上的光線比較均勻一致的理想狀態(tài),這個時候相機會給出一個測光數(shù)據(jù),它的“建議數(shù)據(jù)”往往都是正確的,你拍攝的畫面就能基本達標,就是所謂“曝光正?!被颉捌毓庹_”。
第四、世界是紛繁復(fù)雜的,拍攝過程中不可能都是你需要的“理想光線”,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有的高人卻卻是放棄“正?!钡墓饩€條件,有意運用一些特殊的光線,甚至人為“制造”一些特殊光線,以達成他心中的創(chuàng)意設(shè)計。
怎么去克服和解決我們所說的“大黑臉”呢?
第一、順光拍攝出現(xiàn)“大黑臉”可能是測光系統(tǒng)的不正常。就像有的人天生就比較胖或者天生就比較瘦一樣,有的相機即便是與其他人用的是同一種機型、同一種測光模式、同一種拍攝參數(shù),拍出來的片子也會“天生”比別人的暗或者比別人的亮,這是與生俱來的個性差異??雌饋硎莻€大問題,但是只要你正確處理,這個問題就會“基本不存在”,就像一個人的飯量大小不一一樣,別人吃一碗,你就吃一碗半或者大半碗。
怎么判定你的相機天生就是比人“瘦”還是比人“胖”呢?很簡單,運用“置換法”,借助你的朋友的機子來判斷,或者“換人”來判斷,這種置換方法一用便知,你是天生瘦還是天生胖。知道了瘦或胖,你就用“飯量”來調(diào)節(jié)。
還有一種情況可能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一般相機出廠的時候,查看、預(yù)覽照片時的屏幕亮度設(shè)置都是“默認”的、正常的,有的人喜歡自己將亮度調(diào)整得比較暗或比較亮。要知道,比較暗和比較亮,只是你主觀看到的屏幕外在顯示,并沒有改變相機內(nèi)畫面本身的明暗程度。如果你調(diào)得比較暗,你看到的畫面似乎暗黑,但是相機里照片可能還是明暗正常的;你調(diào)整得比較亮,看到的畫面似乎很明亮,但是相機里的照片就可能就是比較暗黑的。這是你從顯示屏預(yù)覽時帶來的一種誤判,所以,建議顯示屏的亮度還是以“默認”、正常為佳。
第二、逆光拍攝出現(xiàn)“大黑臉”很正常。逆光條件也稱大光比條件,就是主體與主體之外的光線明暗差距甚大,顧及了背景就忽略了主體,反之亦然。我們可以采取的辦法有:
1、用中央重點測光或者點測光,避免平均測光。這樣做的目的是,從測光采集數(shù)據(jù)時就以主體為中心。
2、試拍幾張,然后動用曝光補償。曝光補償其實是我們解決曝光問題的殺手锏武器,平時拍攝時,我們可能沒注意或者是你沒法去看到,那些大師們都會在相機的背面,“一個人偷偷的”不斷地調(diào)整曝光補償,試圖找到一個最為理想的曝光值,真的是一般人他不會告訴你。
曝光補償也有兩種方向,就是所謂向左或向右曝光,一般從1/3開始,極端時可能達到2或3,具體是多少,只能根據(jù)現(xiàn)場條件和個人理解去掌握。
3、借用反光板或者閃光燈等對主體進行補光。反光板的好處是補光柔和,方向性靈活可變,缺點是需要助手幫忙;閃光燈的優(yōu)點是簡單易操作,缺點是距離和方位難以調(diào)整。
4、如果條件許可,也可以運用包圍光手段拍攝,后期進行合成。
第三、你得學(xué)會有意拍成“大黑臉”。逆光剪影的拍攝非常迷人,那個時候,已經(jīng)不是強調(diào)人的“五官清晰”和“眉清目秀”了,而是強調(diào)整體的描寫結(jié)構(gòu)、線條、造型、意境等等,已經(jīng)將寫實拋到九霄云外了。當然這個內(nèi)容屬于“高級課程”的范疇。
第四、你也可以在后期適當?shù)按蠛谀槨被蛘邚娀按蠛谀槨?。手段包括整體的明暗對比調(diào)整、色階調(diào)整和降壓“高光”等,還可以針對性地拉動曲線來調(diào)整。
總結(jié)到最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說道了大半天,其實“都是逆光惹的禍”,都是認為逆光就是洪水猛獸,但是,等你慢慢熟悉了,你會不斷地去尋找和利用逆光進行拍攝,你等著,總會有那么一天的。
是曝光錯了!簡單地說就是曝光不足。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改變測光模式,用點測光對準人像臉部測光,若是逆光還要利用反光板和閃光燈進行補光,也可以適當增加曝光量。這樣可以有效解決人像黑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