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攝影,怎么做能讓人像有個“金邊”?
如果沒有猜錯的話,你說的人像有個“金邊”,說的就是“輪廓光”的效果。那么,輪廓光又是什么呢?其實就是逆光照射下的一種光影現象,它明暗對比恰到好處,金邊似的光環(huán),夢幻般的畫面,讓人著迷人、給人聯想,是一種難得的光影作品。
但是,在拍攝實踐中,很多人是害怕逆光環(huán)境的,往往不是過曝就是曝光不足,不是偏暗就是“死白一片”,但是,拍攝多了,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許多人偏偏喜好上逆光拍攝,甚至認為不在逆光環(huán)境下拍攝都有不過癮的感覺。
所以,逆光拍攝其實非常、很是、實在迷人,關鍵是把握住拍攝的要點。那么有哪些要點是需要把握的呢?
第一點,側逆光拍攝。側逆光和全逆光是相對而言的,就是光照的方向正對著你還是“斜”對著你的區(qū)別,一般在日出后和日落前半小時至一小時范圍內最為理想。這里強調是“逆”就行,不必拘泥于一定是多少多少角度,依據當時當地的情形注意一下即可。
第二點,點對焦拍攝。這一點很重要,將對焦點安排在人物的頭部、臉部,精準一點的話安排在眼睛處,避免使用多點對焦。如果技術足夠熟練的話,運用單點對焦會更加OK。
第三點,大光圈拍攝。大光圈的運用能夠使得景深較小,更加突出人物的主體地位,大光圈還能虛化背景,讓畫面更加迷人夢幻,一般設置在3—5.6左右,也不宜過分大,比如1.0、1.2等等,過大的光圈對于對焦的要求更高,拍攝的難度也隨之增大,一般不建議把大光圈用到極致。
第四點,正補償拍攝。這是必須的,逆光條件下,沒有加大曝光補償必然是“黑臉關公”,根據現場情況,一般要加大1—3檔不等,具體數值的確定,可以多拍幾張比較一下,選擇最優(yōu)的的數據。正補償曝光帶來的附加結果必然是背景過曝,這個不用擔心,讀了下面的“第五點”就OK了。
第五點,完成好后期。這里所說的“后期”,除了一般程序上的調整外,其實主要是對付上面所說的“背景過曝”的,就是將背景的過曝降壓下來,變成整個片子的曝光科學、畫面優(yōu)美的結果。
不過,話也不能說得太絕對,要是遇上了全逆光的場合,其實也能拍出夢幻般的畫面,只是掌控的難度更大一些;有的時候面對大逆光,用“正常曝光”的手段去拍攝,沒準能拍出美麗的剪影畫面,有機會的話,建議去進行一些必要的嘗試。
我會經常提供拍攝技巧、后期PS和攝影創(chuàng)作體會等方面的文章,你可以通過關注《拍客張光林》和我交流。
(輪廓光的拍攝)能滿足具備三個條件即可。1:逆光深色背景。2:局部測光或點測光。3:大光圈虛化背景,可突出主體,使畫面干凈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