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布置背景光
首先,在模特兩側(cè)各擺放一只 D1 單燈頭(不帶任何反光或控光附件),同時調(diào)整這兩束光源,使其直接打到背景上。
這兩束光將用作背景光及輪廓光。你可以清楚地從上圖看到,我利用過渡曝光背景建立了一個平衡的白光區(qū)。但你可能沒有立刻留意到,我在所需光圈的基礎(chǔ)上又增加了2-3級光圈,以獲取背景的反射光。你可以看到背景的反射光在模特頭部兩側(cè)打造了柔和舒服的光效。 背景/輪廓光需要的光量一般是所有光源中最高的,這是我首先考慮其的原因。換句話說,背景/輪廓光的最大功率輸出值決定了我用光量的上限。因此,設(shè)定完背景/輪廓光后,我便能根據(jù)用光量的上限來相應(yīng)設(shè)置其它光源的輸出值。
在此次拍攝中,我使用11級光圈。如你所見,我沒有專門提及快門和感光度(ISO)。在攝影棚內(nèi)拍攝時,快門通常設(shè)為1/200秒,感光度為ISO100。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模特的站位離背景很近,以確保她的雙頰能獲取柔光。光源離拍攝對象越遠(yuǎn),光線越硬。為了在模特臉上塑造出柔和的光效,我必須讓模特靠近背景,約1-1.5米。注意這些光不能直接打到模特身上。我需要的是背景反射出的柔和光線,而不是從光源直接照射出的硬光。
2) 布置主光
下一步就是布置主光。因?yàn)槟L啬槻績蓚?cè)已經(jīng)有對稱的輪廓光,所以我把主光置于模特臉部的右前方。 主光為一個D1單頭燈配白色雷達(dá)罩。這個主光不僅給出柔和的光線,并在她眼中形成了一個漂亮的圓形高光。主光不需要放在很高的位置,略高于模特的前額、且不進(jìn)入拍攝區(qū)域即可。
3) 布置輔光
下一步就是淡化模特頸部陰影。記住在拍攝高光人像時,不能有任何較深的陰影!
我在模特前方使用了一塊銀面 折疊反光板,放置在主光的下方,并略低于照相機(jī)的位置。如前所述,光源離拍攝對象越近,光線越柔和。 折疊反光板在模特的眼中形成了漂亮的高光(瞳孔下方的小白點(diǎn)),但并沒有削弱她脖子周圍的陰影。從折疊反光板反射出來的光線不夠強(qiáng),我們需要增加另外一個光源。
因?yàn)?,我增加了第四個D1單頭燈配 二代標(biāo)準(zhǔn)(變焦)反光罩, 與主光源放置在同一高度,但直接打到折疊反光板上。我在二代標(biāo)準(zhǔn)(變焦)反光罩前加裝了蜂巢來進(jìn)一步束光,以防止散射光打到模特的臉部。我僅希望從折疊反光板反射出的光打到模特臉上。以下是效果圖:
如你所見,陰影完全都沒有了,眼神里的高光很漂亮。完美。僅用硬光源,我們打造出了靚麗、飽滿的高光人像效果。非常亮,非常簡單,非常直接。
4) 更深入地了解
關(guān)閉背景燈可以幫助我們進(jìn)一步了解主光及輔光的作用。 以上影響僅用到了主光和輔光。
留意到背景變灰了,同時模特臉龐兩側(cè)的柔和亮光消失了。依然漂亮的一張影像,但這并非高光人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