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紅圈鏡頭上面有個東東我一直弄不懂,請高手指點。 為圖上黃色框內(nèi)。
一些高級的自動鏡頭常常也會有這樣的景深表,但我們發(fā)現(xiàn)那些刻度很不精密,這是由于自動頭為了
快速自動對焦,往往對焦行程相比手動頭都很短,因為太過粗略,那個景深表的實際意義不大。而手動頭為
了精準對焦,對焦行程設(shè)計得比較大,這樣景深表就可以做得比較細,而具有了使用價值。
景深表的意義在于我們不需要實際拍攝就可以從景深表上得知,光圈大的時候景深小,光圈小的時候景深大。
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知道景深的具體范圍。
我們以28MM的鏡頭為例,把調(diào)焦環(huán)調(diào)至1.5米處,看看景深表上兩個光圈4分別對應的是1.2米和2米,也就是
說當你用光圈4,對焦在1.5米時,從1.2米到2米都可以認為是清晰的,這就是景深范圍,我們?nèi)匀粚乖?.5
米不變,看看景深表上光圈11所對應的分別約是0.9米和約6米,明顯光圈11時景深擴大了很多。
我們知道光圈的設(shè)定不是盲目的,是與光線、所要表現(xiàn)的對象相關(guān)聯(lián)的。光線差的時候同時又受到其他參數(shù)
的制約,比如安全快門,比如為了得到更好的畫質(zhì)不允許高的ISO;或是要達到淺景深的虛化效果,這時我們
只能選擇更大的光圈。拍攝風光片,為了大范圍的清晰,我們會選擇小光圈。其實這些都是攝友們知道的常
識,然而真正會用景深表可不這么簡單,否則我就不需要前面做這么多的鋪墊了。
我們現(xiàn)在要拍攝一幅風光片,手頭有一顆28/2.8的鏡頭,遠方是層巒疊嶂,中景水波浩淼,前景上方1.5米處
恰好又有一兩簇樹葉可以襯托,此時又正直太陽落山前,太漂亮了!我想將這些景物通通囊括其中,怎么對焦?
通常不管手動頭自動頭,無限遠對焦吧,光圈小一點估計前后都清楚了,看這光線用光圈8吧,其實到底清晰
范圍是多大心中還是沒有數(shù)的。拍了一張回放,前景是糊的,不是我想要的效果,收小光圈吧,到11,再回放,
前景還是不清楚啊,光圈收到16手持又困難了(不要提醒我可以調(diào)高ISO,也不要告訴我后退幾步,假設(shè)這些
選擇都被限制了)。我們重新觀察景深表,就是圖4下面那個景深表,對焦至無限遠時,景深表右側(cè)相應光圈刻
度所對的是無限遠后面了,也就是說后景深被浪費掉了,那怎么把這段景深利用起來,把后景深挪到前面來,
那不是增加了前景深了嗎?也許用不到光圈11就可以把1.5米的前景納入到景深范圍內(nèi)了。我們嘗試轉(zhuǎn)動調(diào)焦環(huán),
不再將無限遠調(diào)到鏡頭中心刻度線,而是調(diào)到景深表右側(cè)8刻度處,看看左邊的8刻度所對應的距離,果然落在了
約1.4米左右了。也就是說從1.5米到無限遠內(nèi)的景物都處在了景深范圍內(nèi)了?,F(xiàn)在我們看看鏡頭中心刻度所對應
的距離是多少呢?是3米附近。不可思議,用光圈8,對焦到3米,就可以囊括1.5米到無限遠內(nèi)的所有景物。這個
3米是一個特殊的點,是28MM鏡頭在光圈8時的超焦距,有了景深表,我們可以最大限度的用足景深,不但心中有
數(shù),而且可以選擇到最大的光圈,這樣在光線條件不好時就有優(yōu)勢了,不至于憑經(jīng)驗去估計了。順便說一句,自
動頭通過計算也可以得到不同焦距下不同光圈的超焦距,或者到網(wǎng)上直接找到這些數(shù)據(jù)的表,但要默記在心。
這樣看起來手動頭在這方面的優(yōu)點是很明顯,也是很實用的。
舉一個例子,都說手動頭對焦困難、麻煩,抓拍更是沒戲。是的,很多時候是這樣的,但不是所有時候。你相
信手動頭抓拍速度超過自動頭,甚至盲拍嗎?景深表可以幫助你輕易做到這一點?,F(xiàn)在接到一個婚禮跟拍的任務(wù),
這是一個復雜的場景,人頭攢動。用自動頭方便,總要對焦吧,可你剛對上焦,人移動了,婚禮本來就是喜慶活
動啊,動是正常的。結(jié)果忙得焦頭爛額,拍的片子還大都是廢片。好,我們還是選28MM手動頭,既然是跟拍,我
總是跟在新娘新郎左右一定范圍內(nèi)的吧,比如2到6米的范圍,近可以拍人,遠可以拍場面。范圍有了,看看怎么
調(diào)整光圈和對焦環(huán),讓這段空間里的場景都落在景深范圍內(nèi).將調(diào)焦環(huán)的6米調(diào)至鏡頭中心刻度的右邊,讓2米落在
中心刻度的左邊,并使它們左右對稱,這時看看景深表對應的光圈數(shù)字是多少呢?是4,心中記住只要光圈不大于
4,肯定沒問題,這時你可以根據(jù)現(xiàn)場光線選擇光圈了,還需要對焦嗎?只要不出2到6米的范圍,舉手便來,整個
跟拍你只需要捕捉精彩瞬間就可以了。
回答過了啊
變焦的
新手攝影技巧解析(3)
在排除了相機無故障和手震等原因后,就要檢查鏡頭是否被灰塵覆蓋或被污漬染涂。如遇到這種情況,切忌用嘴吹或毛巾擦。應用吹氣球吹去鏡頭上的塵土,再用鏡頭刷拂去雜物,最后用鏡頭紙擦拭,使鏡片明亮如新。如仍有汗?jié)n、指紋和油垢,就要送相機維修店用鏡頭清潔液仔細清除。
3、 主體人物模糊,背景清晰可辨
有兩種可能,一是手動對焦相機對焦時,焦點沒有對著主體或是主體對焦后,在構(gòu)圖中又移動了位置,未重新對焦,使主體不在景深范圍之內(nèi);二是使用自動對焦相機時,沒有按快門“鎖定”焦點再重新構(gòu)圖,使焦點在構(gòu)圖中向別處飄移。
4、 團體合影照片前幾排清晰,后幾排模糊
凡是多排合影照,要保證每個人影像清楚,就要做到三點:一是選擇性對焦。五排人合影,選擇第二排的對焦;七排人合影,選擇第三排人對焦。二是光圈不要設(shè)定太大,一般以f4-8為宜,以保證有足夠的景深。三是快門速度不要低于1/60秒,以免有人頭部轉(zhuǎn)動使影像發(fā)虛。
5、 膠卷沒有曝光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傍軸取景相機拍攝時忘記揭鏡頭蓋,取景器中景物清晰,但成像光線沒有進入鏡頭,膠片沒有感光。二是手動卷片的135單反相機裝片不到位,卷片時沒有注意看暗盒片軸是否在相應轉(zhuǎn)動。由于片頭滑脫,搬動卷片把手時,雖然快門上了弦,計數(shù)器照常計數(shù),但膠片在暗盒中紋絲未動,計數(shù)器雖顯示36張拍完,實際上沒有一張膠片感光。
6、照片四角有黑影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遮光罩與鏡頭焦距不匹配。把50mm標準鏡頭的遮光罩用于28mm焦距的廣角鏡頭就會阻擋進入鏡頭的光線。因標頭的視場角為47度,而28mm廣角鏡頭的視場角為75度。二是用28mm廣角鏡頭拍攝時,原已在鏡頭上戴有一塊UV鏡,如再戴一塊偏光鏡的話,由于偏光鏡是兩片玻璃疊合而成,邊框很厚,再加在UV鏡的邊框,必然遮擋進入鏡頭的光線,使照片四角發(fā)黑。用廣角鏡拍攝時如需用偏光鏡,一定要先卸下UV鏡后再裝偏光鏡,才能使畫面均勻受光。
7、 影調(diào)死白或晦黑,缺乏影紋層次
無論照片是黑白或是彩色,只有曝光準確,才能獲得明快的影調(diào)和豐富的層次。照片死白是曝光過度;照片晦黑是曝光不足。機內(nèi)測光系統(tǒng)是按18%的中灰反光率設(shè)計的,它可以使大多數(shù)景物曝光準確,色彩還原,但遇到某些特殊光線或景物,就需要在測光的基礎(chǔ)上進行修正。如拍攝雪景如不增加1.5-2級曝光量,白雪就會成為灰白色;如拍攝煤炭,如不減少1.5-2級的曝光量,黑色煤炭就會變成深灰色。因為無論多么高級的相機,也沒有思維功能,只會把一切景物千篇一律地按反光率為18%的中灰色調(diào)處理。
8、 用電子閃光燈攝的照片仍然曝光不足
原因有二:一是光圈設(shè)定過小。閃光燈的閃光速度一般都在1/1000秒以上,快門已失去控光作用,主要靠光圈大小控制曝光量。沒有自動檔的閃光燈拍照,要先計算光圈系數(shù) 。二是閃光燈電力不足。新買的閃光燈要經(jīng)過十余次的充、放電,讓燈內(nèi)電容活躍后再正式使用。舊閃光燈充電信號燈點燃只充了70%,在點燃10秒鐘后才能真正充滿電能,供正常使用。
9、單反相機用閃光燈拍出的照片,有半幅畫面是黑影
這是由于單反相機的簾幕快門與閃光燈不同步所致。單反相機用閃光燈拍照,要注意相機的閃光同步(各相機速度不同)。
10、 人像照片背景清晰艷麗,人物臉膛昏黑
一是逆光拍攝時使用了平均測光,又沒有對人物面部補光;二是背景明亮(雪景、沙漠、海灘),使用了內(nèi)測光推薦的數(shù)據(jù)進行曝光,背景曝光適度,人物曝光不足。對此有三種辦法解決:一是用閃光燈對人物進行補光;二是在測光的基礎(chǔ)上加大1-2級曝光量;三是走近人物對準臉部測光,“鎖定”曝光量后(用測光記憶鈕或改為手動曝光),再退回原位構(gòu)圖,對焦,拍攝。
11、 團體合影,周邊人物殘缺
這有兩種情況,一是用平視取景相機拍攝時忽略了視差,畫面裝得過滿;二是使用單反相機雖無視差,但畫面四周沒留余地,擴印時四周壓掉了一些畫面,彩擴機只擴印出底片畫面的95%左右。所以無論使用什么相機,構(gòu)圖時都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切忌人物頂天立地,塞滿畫面。
12、 照片有劃痕
如 果是底片上有劃痕,可能是兩種情況造成的。一是大盤片分裝卷使用的舊暗盒被污染,出片口絨布上夾有砂粒,劃傷了膠片;二是相機背后的壓片板上有毛刺,卷片 劃傷了膠片。使用分裝卷前,最好把片頭縮進暗盒,用吹氣球和毛刷仔細對出片口的絨布進行清潔處理后,再引出片頭使用。如相機壓片板有毛刺,可用一小塊0號砂紙小心地磨掉(注意不要磨傷壓板上的漆膜)。
13、 整幅照片影調(diào)偏藍
一是色溫很高造成的。陰天或薄云蔽日的天氣,自然光色溫高達7000-12000K,沒有使用校色溫濾鏡;二是四周有茂密的林蔭或巨幅藍色廣告、幕墻等環(huán)境反射光的影響。解決辦法是在拍攝時,使用一塊雷登85B降色溫濾鏡,如附近有藍色環(huán)境光反射,盡可能移往開闊場地拍攝。
14、 整幅照片影調(diào)偏橙紅
以下3種情況都可能使照片影調(diào)偏紅。(1)日光型彩色膠卷在燈光下使用,又沒有使用雷登80B色溫轉(zhuǎn)換型濾鏡;(2)早晚陽光的色溫只有3200K,低色溫造成橙紅色調(diào);(3)周圍有巨幅紅色廣告或紅色建筑物,反射紅色光。
15、 用閃光燈拍攝人像時,背后投影濃重
機位閃光拍攝,如人物離背景很近,就會有黑色投影映在背景上。解決辦法有三:一是人物離背景遠一些,讓投影落于地面;二是拆下閃光燈用軟線連接進行側(cè)位閃光拍攝;三是利用淺色的天花板或墻壁進行反射閃光拍攝。
16、 使用閃光燈,人像眼球血紅
紅 眼現(xiàn)象在弱光中進行機位閃光容易出現(xiàn)。原因是黑暗光線下,人眼瞳孔放大,閃光燈的強光突然照射,瞳孔來不及收縮,強光直射視網(wǎng)膜,視覺神經(jīng)的血紅色就會出 現(xiàn)在照片上形成“紅眼”??朔霓k法有四:一是拆下閃光燈用軟線連接進行側(cè)位閃光;二是讓被攝者目光不要直視照相機鏡頭;三是拍攝前讓被攝者注視電燈、窗 口等強光源三分鐘或預閃一次再拍;四是使用有防紅眼功能的閃光燈。
17、拍攝的電視畫面上有快門條紋
我國電視系統(tǒng)每秒傳送25幅畫面,如果快門速度高于1/30秒,就會出現(xiàn)快門條紋。普通相機拍攝電視畫面,快門以1/15秒為宜。
18、雪景影調(diào)灰暗,白雪不白
這是由于曝光不足造成的。雪天地面反光很強,測光表仍按18%反光率設(shè)定曝光組合,會把雪景還原成中灰調(diào)。如按平均測光或偏中央重點測光曝光,就欠曝1-2級,白雪就成為淺灰色調(diào) 。防止辦法是,按測光讀數(shù)增加1-2級曝光量(開大1-2檔光圈或降低1-2檔快門速度)進行補償。
十七、用獨特的快門速度來刻畫動態(tài)
一幅理想的表現(xiàn)運動員美好姿態(tài)的照片,除了要做到構(gòu)圖完整、光線漂亮、影調(diào)適宜外,還必須精彩地表現(xiàn)出被攝體的動態(tài)。而反映動態(tài)往往借助于采用一些獨特的快門速度,其形式一般有兩種:
凝固動態(tài) 要讓讀者能從畫面中細細觀賞動作的驚險與激烈,此時該用1/250—1/1000秒, 直到更快的快門速度。它們能清晰地記錄動體,并能揭示動體的全貌。在采用這擋快門速度時,整個世界似乎都處于凝固狀態(tài),一切動感全都消失了,本來拼爭激烈 的競爭場面,瞬間會變得萬籟俱寂,烽煙消散,人們可以從照片上靜觀激烈拼搏場面中的一切微小細節(jié)。用這種方式拍攝出的照片,不是以渲染氣氛為主,而是以解 析細節(jié)見長(如上圖)。盡管照片畫面是靜止的,飛濺的浪花與運動員的動作都被凝固住了,但是從那雪白的浪花與運動員那嚴峻的神情、全力握槳的舉止上可以感 覺到競爭場面的激烈與劃船者奮力拼搏的狀態(tài)。
在拍攝此類照片時,相機所選用的快門速度與動體本身的速度、方向有關(guān)。一般可以依據(jù)這樣一個簡便的公式來獲取所需的快門速度:當被攝體在中等距離(10米)上呈斜向角度進入取景范圍內(nèi)時,以被攝體運動的速度乘以10,再取乘積的倒數(shù)(如該數(shù)值在相機上沒有相應的速度擋,可選用相近的速度擋),即為所需的快門速度。如運動員長跑速度是30公里/小時,乘以10,取其倒數(shù)為1/300,則可用1/250秒快門速度擋。假如運動員是面對相機而來,則可以此為基礎(chǔ),再撥慢一擋快門速度,即1/125秒;若運動員是橫向而過,則可撥快一擋,變?yōu)?/500秒。
表現(xiàn)動態(tài)
這是采用較慢甚至很慢的快門速 度來記錄運動員的動作,使觀眾在觀看時能產(chǎn)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產(chǎn)生強烈的動感或速度感。此時由于采用了較慢的快門速度曝光,襯景與運動員本身影像都會 不同程度地產(chǎn)生條狀,更令人有一種速度感(如下圖)。一般而言,快門速度越慢,模糊程度越嚴重,動感就越強。當然,此時如能再考慮鏡頭的焦距、相機與被攝 體的距離等因素,效果會更顯著。通常是焦距越長,距離越近動感越強;焦距越短,距離越遠動感越弱。
在拍攝動態(tài)的主體時,最好在畫面中再攝入一些靜止的物體作陪襯,這樣,以實襯虛,往往可使動態(tài)的效果變得更為強烈。
十八、常見難題?數(shù)碼攝影中的測光小技巧
很 多拍攝時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在同一張畫面里有的部分亮,有的部分暗,很難達到亮部和暗部都正常曝光。不論亮暗的面積是多少,它都會影響整個畫面的測光 效果。但很多情況都是以藍天、大海作亮背景,或者夜幕做暗背景來進行舉例;下面我們選取其它的景別來比較一下,實際上,想要達到的效果和目的是一樣的,操 作起來的技巧也是一樣的。我們先來看這張照片,是相機平均測光拍攝的。
光圈f/8.0快門1/125CanonEos20D
很容易看得出來中間鴿子籠那部分很暗,沒有層次;為了能使暗的那部分增加曝光量,可以讓取景器全部框住暗的那部分,使暗面做為整個畫面的景別,這樣你再測一測光,你會發(fā)現(xiàn)光圈f/8.0,快門1/50(Av優(yōu)先的情況)。
為了能保證亮部的層次不受損失,我們?nèi)∵@兩次測光值的中間,也就是光圈f/8.0,快門1/80。(可以根據(jù)個人習慣重新調(diào)整曝光組合)下面這張就是以上這樣的操作得來的,可以做一下比較。
這樣的情況在拍攝時會很多,你可以依照個人的拍攝需要來決定某一部分的曝光值。
十九、技巧]不夠就要補 室內(nèi)拍攝人像作品補光技巧
當在室內(nèi)拍攝人物照片時,我們常常會使用數(shù)碼相機的內(nèi)置閃光燈來進行補光,但如果不能正確地利用閃光光源,往往會在主體人物的背后留下難看的陰影,嚴重影響照片的美觀。那么,如何避免或減弱這種閃光燈陰影現(xiàn)象的發(fā)生呢? 讓人物盡量遠離墻壁或物體 根據(jù)光線的投影原理,當人物離墻壁或身后的物體較近時,室內(nèi)原有的燈光和自然光無法照射或反射到人物身后的墻壁等物體,當 強光源閃光燈照射時,就會使被攝人物在身后的墻壁等物體上留下重重的閃光陰影。所以,在不影響構(gòu)圖的情況下,讓人物盡量遠離白色的墻壁或身后的物體,保持 一定的空間和距離,閃光陰影就會明顯減弱。
選擇明亮的背景 在室內(nèi)拍攝時,我們可以利用自然光照射下的明亮門窗作為背景,也可使用臺燈等現(xiàn)有的照明器材,為被攝人物營造一個明亮的背景,選擇恰當?shù)呐臄z角度,這樣,閃光燈的陰影就會消失在明亮的背景中。
相機的位置要高一些 在室內(nèi) 使用閃光燈時,相機的位置要高一些、正一些,這樣閃光燈的投影會在人物身后的正下方,會被被攝者擋住一部分,看起來不那么明顯,盡量少用平視或仰視的機位 拍攝。另外,要避免豎幅構(gòu)圖,因為在拍攝豎幅時,相機要旋轉(zhuǎn)90度,閃光燈在側(cè)面位置,更容易使閃光陰影落在人物某一側(cè),在背景上留下一條與人物側(cè)面輪廓 線一致的濃黑陰影。而在拍攝橫幅照片時,閃光燈光源是從鏡頭的正上方發(fā)出,投影相對弱些。
適當遮擋閃光燈 由于室內(nèi)空間較小,拍攝距離近,使用閃光燈不僅容易產(chǎn)生陰影,而且還可能使人物的臉部泛白,這時,我們可以用白紗布、絲襪甚至手巾紙等具有散光作用的遮擋物適當遮擋閃光燈,使閃光光源變得柔和些。使用時將紗布等物用膠布粘貼在閃光燈外面(注意別擋住了取景器和對焦孔),若一層柔光效果不理想,可加兩層甚至三層。不過,遮擋閃光燈后,閃光燈照度會降低,因此要適當增加曝光值。
使用慢速同步閃光模式 室內(nèi)使用閃光燈拍攝時,除了閃光燈的光源外,還會有從門窗射入的自然光和室內(nèi)燈光,只是由于后兩種光源較弱,不能讓主體人物有足夠的曝光量。我們可以使用慢速同步閃光模式,用閃光燈光源來照亮主體人物,然后用較長的快門(1/15~1秒)拍攝室內(nèi)的其它靜物,就可以利用室內(nèi)原有的光線來減弱閃光燈留下的陰影。拍攝時最好使用三腳架,也可利用桌椅等物體固定數(shù)碼相機,防止拍攝時的震動,同時被攝人物要在閃光燈點亮之后保持原有姿勢直到快門閉合。
利用反射燈光法 對于可以調(diào)節(jié)方向的閃光燈或能使用外置閃光燈(安裝于機頂)的數(shù)碼相機,可將閃光燈燈頭朝向人物對面或側(cè)面的天花板、墻壁等白色反射物,利用反射過來的光源照亮被攝人物。這種反射閃光可以改變光照方向,由原來的正面 光變?yōu)榍绊敼饣蚯皞?cè)光,而且類似散射光自然柔和。使用此法時要避免使用有色表面,因為它的反射光會使照片蒙上一層特殊的色彩。要將外接閃光燈盡可能放在離相機頂部較高的位置,這樣做的原因是使閃光燈照射被攝體的角度類似于太陽的角度,從而使陰影自然地落在被攝體的身后,而不會出現(xiàn)煩人的影子。當然此法也會 折損光線,需要注意曝光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