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微單A9的自動對焦在哪里啟動?
索尼A9在液晶屏幕右上方,有一個AF-ON按鈕,按鈕可以啟動自動對焦功能,在拍攝靜態(tài)圖像或視頻預設焦點,釋放快門便可立刻開始錄制,無需半按快門進行自動對焦流程。該按鈕可以為移動對象預設焦點,也可以在固定焦點下拍攝多張照片。
索尼A9旗艦機身測評
索尼A9:旗艦機身測評,微單中的速度與畫質較量
索尼A9,作為微單領域的里程碑之作,憑借無反相機的輕便性,挑戰(zhàn)了單反的傳統(tǒng)地位。本文將它置于佳能1DX2和尼康D5的耀眼光譜下,以旗艦標準衡量其速度與畫質的表現(xiàn)。盡管小巧便攜,A9在追求速度與功能上不得不做出一些取舍。
索尼A9的一大亮點是FTP直傳功能,盡管存在一些操作邏輯小問題,但通過固件修復即可解決。開機速度的提升讓人眼前一亮,然而寫卡速度上,佳能1DX2依舊表現(xiàn)出色,而A9的性能尚待優(yōu)化,依賴于后續(xù)的固件更新。A9的連拍模式有所限制,不支持無限JPEG連拍,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操作的流暢性。相比之下,尼康D5在寫卡時能兼顧視頻錄制,提供更為全面的操作體驗。
索尼A9的觸摸屏和按鍵設計有所改進,但左上角對焦撥盤的設計卻稍顯不足。屏幕的觸摸功能和色彩表現(xiàn)與競品相比略顯遜色,刷新率較低,影響了使用感受。在連拍輸出上,12bit限制了畫質,但電子快門的影響相對較小。14bit畫質表現(xiàn)正常,2400萬像素分辨率的提升雖能展現(xiàn)細膩,但低通濾鏡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動態(tài)范圍方面,索尼A9在長曝光散熱上有所優(yōu)化,但與佳能1DX2和尼康D5相比,略顯不足。
寬容度測試中,佳能1DX2表現(xiàn)出色,索尼A9緊跟其后,尼康D5則緊隨其后。對于索尼A9,即使在高ISO曝光寬容度上略遜于尼康D7200和初代A7,但在高ISO畫質上,與D5和1DX2相差無幾。A9在12bit連拍下的畫質受限,但實際影響有限,理論分辨率測試中并無明顯短板。然而,動態(tài)范圍在連拍后會有所下降,實際寬容度下降約20%。12bit輸出對高ISO和寬容度產(chǎn)生影響,但程度可控。
在12bit輸出下,索尼A9在高ISO測試中表現(xiàn)出色,雖然有約7%的畫質犧牲,但對日常使用來說影響不大。索尼A9在弱光對焦上超越了佳能1DX2,而在對焦精度上,特別是在取景器下,優(yōu)于D5和1DX2。在追焦測試中,A9憑借20fps的連拍速度,雖然追焦成功率稍遜,但高成片率使其在抓拍關鍵瞬間占據(jù)優(yōu)勢。鎖定10張照片時,A9的追焦成功率接近尼康D5,優(yōu)于1DX2。
索尼A9與佳能1DX2和尼康D5在追焦成功率上形成鮮明對比,1DX2的性能下降明顯,而D5的影響較小。在3D追焦方面,尼康D5占據(jù)上風,索尼A9仍有提升空間。A9的對焦亮度表現(xiàn)優(yōu)秀,但液晶屏的顯示效果不如佳能LCD。電池續(xù)航方面,A9較A7R2有顯著提升,但相比1DX2和D5,仍存在優(yōu)化空間。
總的來說,索尼A9作為一款旗艦機,憑借20fps連拍、高ISO性能和便攜性,為消費者提供了理想的選擇。雖然存在一些可以通過固件改進的地方,但瑕不掩瑜,對于尋求輕巧旗艦體驗的用戶來說,A9無疑是一個值得慶賀的進步。在日常生活中,作為“便攜式小鋼炮”,A9在性能與便攜性的平衡上無疑勝出一籌,尤其適合搭配FE系列鏡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