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D3 用了 快半年了
感覺 5D2 跟 5D3 最大的提升是 攝影師的操控體驗的提升
兩個方面:
1、整體響應速度的提升,包括操作、對焦、連拍等
2、人性化操控舒適度的提升,主要在對焦點選擇方面
像素幾乎沒變化,這一點在外行看來是“不厚道”在內(nèi)行眼里是“實在”,因為CMOS尺寸恒定的狀態(tài)下,像素越高相應的解像力越低,并且過大的照片尺寸只不過是內(nèi)存卡跟處理器的負擔而已,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最大的好處就是:你跟一些外行人說起來自己相機像素的時候,可以嚇唬他們一下。
其他地方基本上也是傳承了5D2的設(shè)計理念,沒有太大變動。處理器的更新?lián)Q代提升了連拍速度,并且將JPEG的每秒6張連拍實現(xiàn)了“無限連拍”,這一點雖然實際使用意義不是很大,但是有些時候確實讓連拍變的更爽。
高感ISO的提升雖然顯著,不過只是正常進步速度的一種延續(xù),5D2相對于它的前身5D也是類似的進步幅度,5D3在這方面雖然比5D2有提升,但是并不是飛躍性的。只能說是意料之中的。
說道最大的提升還是對焦系統(tǒng)。
這里不要去看那個什么“61點對焦”,之類的。對焦點多,不一定都是好事兒,這個東西不是以量取勝的。
61點對焦也只不過有41個 可靠地十字對焦點,剩下20個我是常閉狀態(tài),因為線性對焦的精度很難保證。雖然精度最高的“8方向雙十字對焦點”5D3增加到了5個,但是也是豎線排列的,很集中,覆蓋面很窄,跟過去的中心一個雙十字對焦點來說,提升并不大。
但是41個雙十字對焦點,所提供的對焦點可選范圍增加無疑是非常非常有意義的!
很多情況下你可以放心的選用其中任意一點,進行對焦,而減少移動構(gòu)圖的機會,避免跑焦。
而且5D3在光線充足環(huán)境下的對焦速度堪稱同級別的頂級性能!比D800快了大概0.01秒左右,不要小看這10毫秒,這個大概是20%的性能超越了。
還有就是5D3 的對焦系統(tǒng)在對焦模式選擇,對焦點操控方面也非常人性化。
在橫排,左轉(zhuǎn)豎排,右轉(zhuǎn)豎排,三種構(gòu)圖模式下會分別保留你最近一次使用的對焦點位置跟相關(guān)對焦模式設(shè)定,這樣一來你可以在橫排與豎排切換的時候不用重新設(shè)定對焦點,相當相當?shù)姆奖?!這個在拍攝過程中為你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跟精力是相當可觀的。它讓你把更多的時間跟精力放在對光影的把握上,而不用揪心對焦點頻繁調(diào)整。
其實單就拍攝出來的照片效果上,我不認為5D3比5D2有質(zhì)的提升。
但是在拍攝過程中,他帶來的使用體驗,跟操控度提升是巨大的!讓拍攝過程更具效率!
這一點我覺得就值得它比5D2貴出來的價格!
當然,想體驗這種提升 ,肯定你得是那種經(jīng)常抱著相機,1年用掉幾萬快門的那種攝影師。
如果只是買個相機,偶爾一個月出去玩兒一次拍拍合影留念啥的,5D3的這些提升真心意義不大!不如買5D2 或者 6D
5D2和5D3是佳能準專業(yè)級全畫幅數(shù)碼單反的前后代型號,這兩臺相機的區(qū)別不少,從功能上說:
像素 2100W:2300W
連拍速度 3.9張每秒: 6張每秒
圖像處理器 digic4 : digic 5+
焦點 9點 : 61點
ISO 范圍 50-25600 : 50-102400
測光 35區(qū) : 63區(qū)
存儲 單cf卡槽 : sd+cf雙卡槽
液晶監(jiān)視器 3.0英寸92萬像素 : 3.2英寸 104萬像素
處理器水平的提高是最根本的,對焦點的增加是最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