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殘幅人像焦段
謝邀。買的最貴的鏡頭是適馬art24mmf1.4!買這個鏡頭是因為我用的是佳能殘幅機身70d,等效38mm,接近35mm。這個焦段適用性廣,室內(nèi)人像、環(huán)境人像、人文掃街、靜物、小場景風光都可適用,掛機比較合適。
這個鏡頭性價比很高,素質(zhì)也不錯。買了以后記錄了很多家人孩子的精彩時刻,很值!
2. 殘幅焦段怎么換算
半畫幅的35毫米焦段大約相當于全畫幅的50毫米的焦段,也就是說35毫米的殘幅鏡頭接用在全畫幅相機上,得到的圖片透視效果與全畫幅50毫米鏡頭接用在全畫幅相機上的透視效果是一樣的,這是因為全畫幅相機的圖像傳感器是半幅相機的1.5倍。
3. 殘幅機拍人像用什么鏡頭
50mm定焦鏡頭被稱作標準鏡頭,當用在半畫幅相機上時,等效焦距接近80mm,相當于中焦鏡頭,還是很適合的??梢杂脕砼臄z人像、建筑等,畸變比較小。
4. 殘畫幅焦距怎么轉(zhuǎn)換
焦距,是鏡頭的重要參數(shù)。根據(jù)焦距是否定值,可以分為定焦鏡頭和廣角鏡頭。
等效鏡片,是指全畫幅機身上的鏡頭,用在殘畫幅上時需要乘以一個轉(zhuǎn)換系數(shù),像佳能的轉(zhuǎn)換系數(shù)是1.6,尼康的轉(zhuǎn)換系數(shù)是1.5,M4/3畫幅相機的轉(zhuǎn)換系數(shù)是2。
比如佳能EF卡口的鏡頭EF 400mm用在APS-C畫幅上時,等效焦距是400x1.6=640mm,說明EF400mm鏡頭在全畫幅機身上的有效焦距是400mm,而用在APS-C機身上的有效焦距是640mm。
所以,等效鏡片是因為鏡頭用在不同畫幅的機身時,因為感光元件的大小不同,從而導致拍攝視角大小需要進行轉(zhuǎn)化:全畫幅的拍攝視角>殘畫幅的拍攝視角。因此,需要使用轉(zhuǎn)換系數(shù)進行轉(zhuǎn)換。
5. 殘幅鏡頭焦段
全畫幅和殘幅都有50焦段的鏡頭
6. 殘幅鏡頭焦距
全畫幅和殘幅主要是從鏡頭倍率,感光器的接受面積和鏡頭焦段來區(qū)分的。
一、鏡頭倍率
全幅:就是指相機的傳感器尺寸等同于 135 膠片尺寸 36*24mm,這個標準由柯達確定,Leica 相機的流行使它成為了行業(yè)標準并一直沿用至今。擁有這樣尺寸的傳感器的相機,我們稱之為全畫幅相機,畫質(zhì)強于殘幅。
殘幅:就是指 APS-C 畫幅,這一標準本來也是在膠片時代就誕生的,本意為先進攝影系統(tǒng)(Advanced Photo System),在 1996 年由柯達、富士、佳能、美能達、尼康五大攝影器材廠商推出的不同于35毫米底片系統(tǒng)的新一代攝影系統(tǒng)的規(guī)范,畫質(zhì)低于全幅。
二、感光器的接受面積
全幅:感光器的接受面積大,訊號自然接受的多,細節(jié)方面優(yōu)于小底,在同鏡頭同地方拍同樣的景物,全副比副幅要廣闊一些,高感寬容度和視角大殘幅很多。
殘幅:畫幅較全畫幅小,但在傳感器制造上有技術和成本上的優(yōu)勢,不考慮背景虛化的問題,殘幅畫面就是截取了全副畫面中心一片的區(qū)域,高感寬容度和視角小全幅很多。
三、鏡頭焦段
全幅:某一個鏡頭裝在某一個畫幅的相機上,它所帶來的視角大小等效于在全畫幅相機上某一焦距鏡頭的視角大小,全幅鏡頭焦距大,視角越大,對焦速度高于殘幅。
殘幅:殘幅鏡頭焦距小,視角小,對焦速度低于全幅。
7. 殘幅拍人像用50mm還是85mm
室內(nèi)人像一般用等效24mm-50mm的焦段,aps-c畫幅就是15mm-32mm,因為一般50mm等效焦距拍全身一般距離3-5米,更長的焦距在室內(nèi)不容易施展開。
8. 殘幅35mm拍人像
結論:80-200適合拍攝遠景、運動場景等需要遠距離拍攝的場景。原因:80-200是比較長焦距鏡頭,適合拍攝遠距離的場景。對于需要拍攝運動或者遠景的場景,使用這種焦距的鏡頭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而對于近距離拍攝,這種焦距的鏡頭反而不太適合。內(nèi)容延伸:在拍攝運動場景時,使用快門優(yōu)先模式可以控制運動速度,獲得更清晰的運動效果。同時,在使用長焦距鏡頭時,注意手持的穩(wěn)定性,可以使用三腳架或者防抖功能來避免拍攝模糊。此外,80-200這種焦距的鏡頭,也適合拍攝人像、野生動物等需要捕捉細節(jié)的場景。
9. 殘畫幅人像鏡頭推薦
全畫幅用殘幅鏡頭有嚴重的影響,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畫面會有裁切,這是因為殘畫幅鏡頭是為殘幅相機的CMOS而設計的,它的像場只能覆蓋殘幅的CMOS,覆蓋不了全畫幅的CMOS,這樣勢必會造成四周暗角的產(chǎn)生,要使其圖像不產(chǎn)生暗角,只能將畫面進行裁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