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弱光怎么拍照
廢話少說,發(fā)一點個人經(jīng)驗,僅供參考
1.大光圈 2.補光(閃光燈 反光板傘 手電 蠟燭等 ) 3.暴光補償 4.高感 5.三角架 6.手動精準對焦
自拍的樣片 一笑
2. 弱光人像攝影技巧
夜間拍攝的時候 想拍清晰 首先你需要的是足夠的光 要達到足夠的光 你快門必須要慢光圈必須要大 這樣在弱光的情況下也可以拍攝或者 你把相機放在一個精致不動的地方 石頭上啊什么的 然后一個合理的曝光也就可以了
3. 弱光怎么拍照的
簡單的理解就是:強光:逆光拍攝;中午在陽光下拍照;弱光:傍晚拍攝。室內(nèi)拍攝。
4. 弱光怎么拍照清晰
眼睛當中的視覺細胞需要感知足夠多的光子數(shù)才能產(chǎn)生生物電流并且成像,而弱光情況下人可以通過放大瞳孔增加“光圈”或者靠近物體來彌補光子數(shù)不足的問題。
而靠近就需要晶狀體調(diào)節(jié)來改變焦距,如果長時間讓晶狀體處于短焦距狀態(tài),其變長焦的能力就變得不足了,假性近視能夠通過強制性遠眺來得以彌補消除,真性近視就是不可逆的一種損傷了。
這個距離的影響只是一個方面,視力不光是焦距的問題,還有一個視覺細胞的敏感性問題。如果說焦距問題可以通過眼鏡來彌補,而視覺細胞的敏感性就無法補救了。
強光會對視覺細胞造成較大的損傷,有的人弱視,往往是指無法通過眼鏡將視力提高到正常水平了。
用眼鏡來彌補晶狀體的弧度的時候,會有一部分的光被反射折射等因素導致無法進入瞳孔,這樣一來進入眼睛被視覺細胞感知的光就會變少。
而焦距越遠的光進入眼睛的比例越低,這就使得戴眼鏡的人對遠處的物體反射過來的光捕捉不足從而看不清楚。
單從視覺細胞的敏感性來說,強光會損傷視覺細胞,而弱光不會。
太弱的光往往需要人放大瞳孔來獲取更多的光線,會讓眼鏡比較累,因此無論強光弱光,對眼睛都不太好。
5. 弱光環(huán)境單反怎么拍
拍風景:一般用M(手動)或者A(光圈優(yōu)先)或者U(用戶自定義)手動和用戶自己的設置比較好,如果是自動的話不如用卡片機背景虛化可以靠加大光圈或者加長焦距來表現(xiàn)用定焦來表現(xiàn)虛化拍攝人像典型的鏡頭是50-135mm,這些鏡頭只要光圈大于2.8,都會有非常明顯的主體和背景分離的虛化效果。所以很多人像攝影師會常備70-200/2.8這種鏡頭。至于定焦1.4/1.8光圈鏡頭更大的優(yōu)勢是在弱光環(huán)境下有更高的速度以應對非閃光燈攝影。同時定焦鏡頭的焦外表現(xiàn)及光學素質(zhì)比變焦要好一些(但很多時候不是很明顯)對于人像攝影而言,燈光系統(tǒng)是不可忽視的關鍵因素,而明亮環(huán)境下的拍攝也很難使用2以上的大光圈,所以一款70-200變焦鏡頭很適合人像。如果還會拍攝一些環(huán)境人像,那么可以根據(jù)喜好購買24mm或者35mm的定焦鏡頭,做為搭配使用。當然24-70/2.8這種鏡頭也是萬用的。風光攝影和人像攝影有更多重疊的部分其實是中長焦。如果題主喜歡的是大山大海那種大場面風光,那么一支中長焦鏡頭是不可或缺的。一般來說,100~200mm的鏡頭更適合表現(xiàn)遠景的山川,還有高處俯瞰的廣闊平原河谷等風光,那種場景下廣角鏡頭容易拍入過多無關信息并且主體太小缺乏張力。但是在某些要表現(xiàn)身臨其境的風景照片,就需要超廣角。這時候24mm是起點,更多的攝影師會使用21/18/15這種鏡頭。最后補充50mm鏡頭,這是一個熱愛它的人能用的特別好的焦段,也是一個比較容易雞肋的焦段。但因為50mm的入手門檻非常低性價比非常高,所以無論什么情況下都建議買一個。
6. 弱光怎么調(diào)
1、點擊主屏幕的“設置——通用——輔助功能”選項2、選擇“縮放——縮放”選項。注意,要在“縮放區(qū)域“那里應選擇“全屏幕縮放”,如果選項里是“區(qū)域縮放”,那就說明現(xiàn)在選擇的就是全屏幕所發(fā)3、注意用三根手指,快速點擊屏幕三次,然后會彈出縮放設置的菜單。
第四步:選擇“選取濾鏡”,然后選擇“弱光”。
4、回到主屏幕,依次打開設置——通用——輔助功能——輔助功能快捷鍵,然后設置默認選項為“縮放”
5、設置好了之后,只需連續(xù)按 Home 鍵三下,屏幕的亮度立即切換至最低亮度;如果想要回復光亮,再連續(xù)按 Home 鍵三下即可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