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相機主要看感光元件大小、感光元件類型、光圈大小、焦距、像素這些參數。
詳細解析:
1.感光元件大小,卡片機一般從1/1.6英寸到1/2.5英寸之間,越大越好,也就是1/1.6的好,但是價錢貴是肯定的。
2.感光元件類型,CCD,COMS,各有各的好處,但是后者現(xiàn)在更普遍,主要是在暗光下有優(yōu)勢。CCD在光線充足時細節(jié)較好,但是結構復雜,在卡片機的小感光元件上沒有優(yōu)勢。富士的superCCD有特殊技術,也不錯。除去富士就不要考慮CCD了。
3.光圈大小,如果卡片機最大光圈能在F2.0左右,就非常好了,F(xiàn)1.8就更好了,暗光下很有用,也有一定的背景虛化的作用。當然大光圈貴。
4.焦距,有的相機只有三倍,或者2.5倍的焦距,更有的干脆是定焦的,就是不能變焦。這不是說明它不好,可能是因為照顧前面提到的更重要的感光元件尺寸和光圈,變焦范圍大了在兩端的畸變很難控制,變焦范圍小或定焦因為鏡頭結構簡單,照片素質更高。這個因人而已,看您是否需要大變焦(大變焦的卡片機受結構限制的感光元件通常較?。?。定焦的都很貴,還不方便但是一般鏡頭質素很高。不要盲目追求大變焦。
5.像素,卡片機超過1000萬就夠,不是越大越好。同樣尺寸的感光元件中,越大的像素,每一個像素點的面積就越小,接受的光線就越少,影響成像效果,1000萬到1400萬很合適,所以看到一款奇貴的相機只有1000萬的像素不用驚訝,是為了追求前面的指標。
拓展資料:
購機要看的參數主要有鏡頭和CCD,這是數碼相機的關鍵部件,不可忽略。
數碼相機選購指南--鏡頭挑選篇
在數碼相機的物理部件中,鏡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它的好壞是影響圖像質量的關鍵因素。在數碼相機的選購中對于鏡頭的考察主要是考察鏡頭材質、焦距大小和變焦能力這三個參數。目前數碼相機的鏡頭材質主要有玻璃和塑料兩種。
雖然全玻璃鏡片投射圖像最清晰,但并不是說玻璃透鏡的相機就一定比塑料材質的機種好。這是因為光學的成像相當復雜,一定程度上還要受到透鏡組設計的影響,而且玻璃材質較塑料材質更重,還可能影響相機整體的重量。所以大家在選購時,絕不可因為是玻璃做的鏡片就以為它擁有絕對的高質量,還要從多方面作綜合觀察。
焦距這個參數在數碼相機的技術規(guī)格上一般會標示為F值(代表最大光圈)和f值(代表焦距長度)。焦距長度通常包括相機本身的設計值,以及它等同于普通35mm相機的焦距值,例如f=8到24,就等同于35mm的135相機的38-115mm。
一般說來,35mm規(guī)格的標準鏡頭是28-70mm,若能超過70mm以上表示鏡頭具有望遠功能,低于28mm以下則有廣角效果。在目前中檔的數碼相機中,大多都有光學變焦鏡頭,但變焦范圍非常有限,很少有超過10倍的,所以這類相機一般都可以安裝附加的遠距照相鏡頭和過濾器。有一些數碼相機還有數碼變焦功能,可以使變焦范圍再度擴大,但是你要注意的是數碼變焦只是將像素點擴大,而實際的光學分辨率卻絲毫未變。
對于變焦鏡頭,一般的家用數碼相機2~3倍變焦即可夠用。其實對于數碼相機的變焦功能,在價格一定的條件下,變焦鏡頭不一定就比定焦鏡頭要好,變焦鏡頭由于設計比較復雜,所以在各個焦距段表現(xiàn)會不一致,而定焦鏡頭的設計要簡單很多,在一個固定的焦距段表現(xiàn)得非常出色。另外,對于鏡頭這種關鍵部件,筆者個人的意見是傳統(tǒng)專業(yè)相機廠商的產品的品質要更好一些.
數碼相機選購指南--CCD與LCD選購篇
?感光成像部件
一般來說,數碼相機的成像系統(tǒng)包括鏡頭、光圈、快門和感光成像器件四個部件,其中核心部件就是感光成像器件,它也是部件中價格最為昂貴的,可以稱作數碼相機的心臟。目前數碼相機的感光部件主要采用兩大類光敏元件:電荷耦合器件CCD和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器件CMOS。和CMOS相比,在相同像素下,CCD功耗大、價格貴,但是CCD光敏器件產生的圖像質量要好很多,因此成為市場主流。我們主要介紹以CCD為成像器件的數碼相機。
CCD分為面CCD和掃描線性CCD兩類。面CCD數碼相機的CCD芯片具有拍攝速度快的優(yōu)點,能拍攝活動景物和適應有閃光燈的環(huán)境;掃描線性CCD數碼相機中使用的CCD芯片分辨率極高,但由于存在掃描過程,分辨率越高,需要的曝光時間越長,導致這類數碼相機無法拍攝活動景物,也不能進行閃光拍攝。所以,除非只是用于靜物拍攝,一般應選用面CCD型數碼相機。
關于CCD,有一個用來區(qū)分數碼相機檔次的重要參數就是“像素值”,它取決于CCD芯片上光敏組件的數量,數量越多可產生圖像的分辨率越高,所拍圖片的質量也就越高。所以你在選購數碼相機時,一定要記住,只能以CCD像素而不是其它什么指標的像素來衡量數碼相機的好壞。
另外,我們經常能看到形容CCD時用分式來表示,比如1/2英寸CCD、1/2.7英寸CCD等。從實際拍攝效果來看,一般使用小芯片CCD的數碼相機圖像質量相對較好,這是因為從CCD芯片制造工藝來考慮,芯片面積越小,集成度越高,而集成度高的CCD在原料及工藝上一般更優(yōu)秀一些。
液晶顯示屏
現(xiàn)在數碼相機大多有彩色液晶顯示屏供取景、預覽和刪除照片,大小一般為1.8英寸或2英寸,少數機型能提供大到2.5英寸液晶屏的視覺感受。雖然通過LCD液晶屏你可以獲得取景、隨時預覽、刪除影像的諸多好處,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便,因為它是數碼相機上非常耗電的一個裝置,4節(jié)普通電池一般只能成像15張左右(打開LCD或是用LCD看拍攝后的結果),所以對液晶屏的考察主要是對其節(jié)能性的考察。
目前有一些數碼相機采用了采光式節(jié)能型液晶屏,通過采集外界的光源使數碼相機的液晶屏發(fā)光顯示圖像,這種液晶屏雖然亮度要差些,但降低了能耗,大大增加了電池的使用壽命,同時節(jié)約了費用,所以在選購時你最好選擇具有這種液晶屏的數碼相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相機
購買相機主要看像素、傳感器面積、圖像處理器、鏡頭。
1、像素
這個問題比較有爭議,有關高像素無用論的爭議一直沒有停歇過,所以我這里說的直白一點:一款相機的最高像素等于它所拍攝最大尺寸圖片分辨率的長×寬。
2、傳感器面積
它的大小基本決定了一款相機的成像質量,這就是為什么這么多人選擇全畫幅的原因,傳感器面積大,單位像素在相同時間所采集的信息量就大,成像質量自然就會比面積較小的傳感器好,當然這是在絕對的情況下,因為影響畫質的因素很多。
3、圖像處理器
最常見的有佳能DIGIC系列、尼康EXPEED系列等,一款相機可以將光信號轉換成數碼照片主要就是靠它,相機在工作時的一切運算、操作指令,全部是由它來負責。圖像處理器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畫質的好壞,特別是直出JPG格式的照片,以及高感及機內降噪的表現(xiàn)。
4、在鏡頭的選擇上
我們首先要確定需要什么樣的鏡頭,以此來判斷需要的焦段。常用焦段為24-200mm,焦距數值越大,視角越小,適于拍攝遠距離景物。反之,焦距數值越小,視角越大,適于拍攝距離較近、體積較大的物體。
擴展資料
在數碼相機的選購中對于鏡頭的考察主要是考察鏡頭材質、焦距大小和變焦能力這三個參數。目前數碼相機的鏡頭材質主要有玻璃和塑料兩種。雖然全玻璃鏡片投射圖像最清晰,但并不是說玻璃透鏡的相機就一定比塑料材質的機種好。
這是因為光學的成像相當復雜,一定程度上還要受到透鏡組設計的影響,而且玻璃材質較塑料材質更重,還可能影響相機整體的重量。所以大家在選購時,絕不可因為是玻璃做的鏡片就以為它擁有絕對的高質量,還要從多方面作綜合觀察。
參考資料:百科——照相機
1、對焦系統(tǒng),單反相機主要采用的是相位差對焦,最直觀的就是對焦點的多少,而最關鍵的要看對焦點的覆蓋面積和精度,例如十字和雙十字對焦點的數量和布局等。另外,對焦系統(tǒng)中還有一個關鍵參數叫“對應光圈”。
例如我們經常會看到描述中央對焦點的一句話是“中央為對應f/2.8的雙十字型自動對焦”,這句話可解釋為:當使用f/2.8及其以上光圈時,相機中央點對焦點會啟動雙十字感應;當使用小于f/2.8的光圈時,中央點則只會使用單十字線性感應。
2、感光元件面積,傳感器面積大,單位像素在相同時間所采集的信息量就大,成像質量自然就會比面積較小的傳感器好,當然這是在絕對的情況下而言,實際能夠影響畫質的因素很多很多,不僅僅是這一個條件。
3、像素,關于高像素無用論的爭議一直沒有停歇過,從前年尼康的3600萬像素的D800開始,到一個月前佳能剛剛發(fā)布的5000萬像素的5DS,掀起了一場又一場的攝影圈高手辯論風暴,所以小吳只能說的簡單一點,像素和您準備要沖洗相片的尺寸有關系,也就是一款相機的最高像素等于它所拍攝最大尺寸圖片分辨率的長×寬。
比如索尼全幅無反A7,它擁有2430萬有效像素,所以它能拍攝的最大尺寸照片分辨率為6000×4000。當像素越高,可裁切的余量也就越大,當壓縮到我們??吹恼掌叽鐣r,畫質在一定程度上就會更好。但是像素越高,對相機的圖像處理器、高感、后期時電腦的配置等,都會有較高的要求。
4、圖像處理器,這個就好比人的大腦,電腦的CPU一樣,所有的指令都需要它來發(fā)出和接受。最常見的有佳能DIGIC系列、尼康EXPEED系列、富士X系列等,一款相機可以將光信號轉換成數碼照片主要就是靠它,相機在工作時的一切運算、操作指令,全部是由它來負責。
圖像處理器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畫質的好壞,特別是直出JPG格式的照片,以及高感及機內降噪的表現(xiàn)。新發(fā)布的新款相機基本上都會升級圖像處理器,我們需要知道的是,買新不買舊,新的處理器肯定在成像算法、圖像優(yōu)化上會有更好的表現(xiàn),也會加入一些機內后期優(yōu)化圖像的新功能。
5、連拍速度,當然是越快越好,但是對于連拍參數要格外注意,比如一款相機宣稱連拍速度可達到7張/秒,而后面一行小字寫著:RAW格式約15張(約16張)、RAW+JPEG:約8張。也就是說,如果選用RAW格式,連拍僅支持拍攝時間大約2秒鐘多一點(因為7張每秒,拍了2秒,就已經14張了,而這款相機對RAW格式最大存儲是15張),之后相機就不能連拍了,會進入存儲狀態(tài)。
所以這樣的高速連拍,還有什么意義呢。在查看連拍參數時,一定要注意不同格式的連拍存儲張數。例如奧林巴斯旗艦無反相機E-M1就是玩這個文字游戲,它的連拍速度宣稱可達到11張每秒,存儲數量也達到了旗艦級的41張,可這是建立在單次對焦的情況下,當開啟連續(xù)對焦,它的連拍速度就迅速降到了約6.5張每秒。
6、感光度,實際上就是衡量相機感光能力高低的一個參數。感光度高,相機的感光能力就越強,反之亦然。在膠片時代,感光能力的高低完全取決于膠片,膠片相機本身并沒有感光度這一參數。
到了數碼相機時代,在把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處理過程中,少不了信號的放大過程,而數碼單反的感光度,就體現(xiàn)在這個信號放大的過程中,所以,數碼相機的感光度設置越高,電子信號放大的倍數越大,這樣體現(xiàn)在圖片上就亮度增加了。
擴展資料:
鏡頭的3個常用參數:
1、焦距,焦距數值越大,視角越小,適于拍攝遠距離景物;反之,焦距數值越小,視角越大,適于拍攝寬廣的場面。例如富士18-135鏡頭,在18mm的時候,數值小,所以視角就大,能拍攝寬廣的的場面;而在135mm的時候,數值大,所以視角小,但能夠拍攝比較遠距離的一些景物。
2、光圈,鏡頭上光圈的標示一般是最大光圈,比如上面講到的富士18-135,最大光圈一般是3.5-5.6,組合起來的標示就是富士 XF18-135 F3.5-5.6,在F前面是焦距,F(xiàn)后面就是最大光圈的意思。
最大光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一般定焦鏡頭可以達到f/1.8、f/1.4的較大光圈。頂級變焦頭一般為恒定f/2.8,常用中價位的變焦頭則為浮動光圈,比如富士 XF18-135 F3.5-5.6。
這實際是說,在18mm端最大光圈為f/3.5,在135mm端最大光圈為f/5.6。大光圈會帶來較大的進光量,景深更淺更虛化。
3、是否帶防抖,一般廣角鏡頭和部分中焦鏡頭是沒有必要帶防抖的,長焦鏡頭都會帶防抖,新款的鏡頭防抖級別也越來越高,比如佳能剛剛出的新款100-400 II大白兔長焦鏡頭,可以達到4級防抖了。
而防抖標示各家不同,常見的佳能的防抖標示是IS,尼康的防抖標示是VR,索尼的防抖標示是OSS,富士的防抖標示是OIS。
卡片機的參數以下按重要性遞減
1.注意買比較有實力的品牌,單反順序為佳能,尼康,賓得,sony,卡片機不分順序佳能,尼康,富士,松下,奧林巴斯,sony。(卡片機各品牌差異不易判斷,要看具體產品)
2.感光元件大小,卡片機一般從1/1.6英寸到1/2.5英寸之間,越大越好,也就是1/1.6的好,但是價錢貴是肯定的。
3.感光元件類型,CCD,COMS,各有各的好處,但是后者現(xiàn)在更普遍,主要是在暗光下有優(yōu)勢。CCD在光線充足時細節(jié)較好,但是結構復雜,在卡片機的小感光元件上沒有優(yōu)勢。
4.光圈大小,如果卡片機最大光圈能在F2.0左右,就非常好了,F(xiàn)1.8就更好了,暗光下很有用,也有一定的背景虛化的作用。當然大光圈貴。
5.焦距,有的相機只有三倍,或者2.5倍的焦距,更有的干脆是定焦的,就是不能變焦。這不是說明它不好,可能是因為照顧前面提到的更重要的感光元件尺寸和光圈,變焦范圍大了在兩端的畸變很難控制,變焦范圍小或定焦因為鏡頭結構簡單,照片素質更高。
6.像素,卡片機超過1000萬就夠,不是越大越好。
拓展資料:
相機工作原理:
照相機品種繁多,按用途可分為風光攝影照相機、印刷制版照相機、文獻縮微照相機、顯微照相機、水下照相機、航空照相機、高速照相機等;按照相膠片尺寸,可分為110照相機(畫面13×17毫米)、126照相機(畫面28×28毫米)、135照相機(畫面24×18,24×36毫米)、127照相機(畫面45x45毫米)、120照相機(包括220照相機,畫面60×45,60×60,60×90毫米)、圓盤照相機(畫面8.2x10.6毫米);按取景方式分為透視取景照相機、雙鏡頭反光照相機、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任何一種分類方法都不能包括所有的照相機,對某一照相機又可分為若干類別,例如135照相機按其取景、快門、測光、輸片、曝光、閃光燈、調焦、自拍等方式的不同 ,就構成一個復雜的型譜。照相機利用光的直線傳播性質和光的折射與反射規(guī)律,以光子為載體,把某一瞬間的被攝景物的光信息量,以能量方式經照相鏡頭傳遞給感光材料,最終成為可視的影像。照相機的光學成像系統(tǒng)是按照幾何光學原理設計的,并通過鏡頭,把景物影像通過光線的直線傳播、折射或反射準確地聚焦在像平面上。攝影時,必須控制合適的曝光量,也就是控制到達感光材料上的合適的光子量。因為銀鹽感光材料接收光子量的多少有一限定范圍,光子量過少形不成潛影核,光子量過多形成過曝,圖像又不能分辨。照相機是用光圈改變鏡頭通光口徑大小,來控制單位時間到達感光材料的光子量,同時用改變快門的開閉時間來控制曝光時間的長短。
從完成攝影的功能來說,照相機大致要具備成像、曝光和輔助三大結構系統(tǒng)。成像系統(tǒng)包括成像鏡頭、測距調焦、取景系統(tǒng)、附加透鏡、濾光鏡、效果鏡等;曝光系統(tǒng)包括快門機構、光圈機構、測光系統(tǒng)、閃光系統(tǒng)、自拍機構等;輔助系統(tǒng)包括卷片機構、計數機構、倒片機構等。
鏡頭是用以成像的光學系統(tǒng),由一系列光學鏡片和鏡筒所組成,每個鏡頭都有焦距和相對口徑兩個特征數據;取景器是用來選取景物和構圖的裝置,通過取景器看到的景物,凡能落在畫面框內的部分,均能拍攝在膠片上 ;測距器可以測量出景物的距離,它常與取景器組合在一起,通過連動機構可將測距和鏡頭調焦聯(lián)系起來,在測距的同時完成調焦。
光學透視或單鏡頭反光式取景測距器都須手動操作,并用肉眼判斷。此外還有光電測距、聲納測距、紅外線測距等方法,可免除手動操作,又能避免肉眼判斷帶來的誤差,以實現(xiàn)自動測距。
快門是控制曝光量的主要部件,最常見的快門有鏡頭快門和焦平面快門兩類。鏡頭快門是由一組很薄的金屬葉片組成,在主彈簧的作用下,連桿和撥圈的動作使葉片迅速地開啟和關閉 ;焦平面快門是由兩組部分重疊的簾幕(前簾和后簾)構成,裝在焦平面前方附近。兩簾幕按先后次序啟動,以便形成一個縫隙??p隙在膠片前方掃過,以實現(xiàn)曝光。
光圈又叫光闌,是限制光束通過的機構,裝在鏡頭中間或后方。光圈能改變光路口徑,并與快門一起控制曝光量。常見的光圈有連續(xù)可變式和非連續(xù)可變式兩種。
自拍機構是在攝影過程中起延時作用,以供攝影者自拍的裝置。使用自拍機構時,首先釋放延時器,經延時后再自動釋放快門。自拍機構有機械式和電子式兩種,機械式自拍機構是一種齒輪傳動的延時機構,一般可延時8~12秒 ;電子式自拍機構利用一個電子延時線路控制快門釋放。?
結構和元件
通常,照相機主要元件包括:成像元件、暗室、成像介質與成像控制結構。
成像元件可以進行成像。通常是由光學玻璃制成的透鏡組,稱之為鏡頭。小孔、電磁線圈等在特定的設備上都起到了“鏡頭”的作用。
成像介質則負責捕捉和記錄影像。包括底片、CCD、CMOS等。
暗室為鏡頭與成像介質之間提供一個連接并保護成像介質不受干擾。
控制結構可以改變成像或記錄影像的方式以影像最終的成像效果。光圈、快門、聚焦控制等。?
一、對于數碼相機來說:
1、CCD
CCD是數碼攝像機好壞的一個最為重要的指標,我們在選CCD時候要看以下幾個方面:
CCD的像素:基本上決定了數碼攝像機的檔次,現(xiàn)在中低檔一般是在80萬至100萬像素左右,而中高檔一般是是在120萬到200萬像素以上,像素的大小直接決定所拍攝的影像的清晰,色彩,以及流暢程度。?
CCD個數。3CCD要比單CCD的攝像機好很多,因為單CCD采用單片色還原,而3CCD采用每一片還原一種顏色,這樣三片分別負責紅綠藍,不會造成像單片集中還原的相鄰像素偏色的情況,而且3CCD無論防抖功能還是最低照度都要比單CCD機性能好,所以在可以承受的價位情況下,當然要選擇3CCD.。
面積??蓜e小看了CCD的面積,其他指標都一樣,面積小的CCD的成像質量相對要模糊、色彩還原豐富程度也要差,而用在放抖的面積也小很多,那么防抖功能當然也就相對弱一些了。
2、相機鏡頭?
同數碼相機一樣,鏡頭也是決定成像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首先要看變焦比,這里指的是光學變焦,光學變焦比越大,我們拍攝的場景大小可取舍的程度就越大,對我們拍攝時候的構圖會帶來很大的方便,這點和相機的變焦鏡頭是同等道理。 還要看鏡頭口徑,如果口徑小,那么既使再大的像素,在光線比較暗的情況下也拍攝不出好的效果來。也就是說,它將成為數碼攝像機成像的一個瓶頸。?
3、外形和體積?
這兩個指標對家用攝像機來說十分重要,要想玩的炫、玩的方便,用戶必須要著重考慮這兩方面。
我們買家用機器一般都是帶有娛樂性質,所以要考慮外形是很有必要的。還有一個就是體積,家用攝像機一般都需要在外出時候攜帶,那么小巧玲瓏就顯得非常必要,這樣可以方便攜帶,也可以為你的其它用品空出一點空間,最重要的是,拍攝起來可以采用任何姿勢,而不必因為人的站位局限了拍攝視角。?
4、操作菜單?
普通用戶可能從來沒有玩過數碼,那么操作菜單的簡單就成了選機的必要條件,現(xiàn)在多數數碼攝像機的操作菜單都十分簡單,但是如果實在是沒有什么基礎,兩種菜單可以選擇,中文菜單和觸摸式菜單,中文菜單自不必說,觸摸式菜單只要在液晶屏上指指點點,就可以完成操作,十分方便,適合數碼初學者。?
5、靜像拍攝能力?
一些數碼攝像機在你要求不是很高的情況下,可作為數碼相機用,但有一點在選購時一定要注意,有些機器雖然也可以拍照,但是圖像并不記錄在存儲卡上,而是記錄在DV帶上,這樣的攝像機拍照功能還是不要奢求什么質量,如果有使用拍照功能的想法的話,強烈建議不選購這樣的產品。?
6、液晶取景器?
液晶取景器沒有什么高深的名堂,主要就是亮度要夠高,像素要夠大,還有面積也是越大越好,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是2.5寸和3.5寸,只要在選購時稍加注意就可以了。?
7、配件?
不要小看了配件,它對你的愛機能否正常運轉也是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的。一定要注意電池待機時間。一般隨機帶的電池都是拍攝時間比較短的,要是有一個好一點的電池,在使用的時候可以大開取景器,盡情的拍攝。?
還有就是存儲卡、以及各種線材(每個機型的機器相配套的)、一些機器可能還有其它配件,注意看貨物單上的器材是否全部有送。?
二、對于數碼單反相機來說:
1、根據說明書檢查配件的齊全性
一般來說,數碼單反單機包括主機、電池、充電器、電源線、USB線、肩帶、光盤、說明書和保修卡等配件(數碼單反銷售時不配存儲卡)。如果是套機,還會加上鏡頭。這里需要注意一點,某些數碼單反在銷售時很可能有幾種套裝鏡頭選擇。例如,尼康最新的D60套機將有兩種配置,一種搭配防抖鏡頭,一種搭配普通鏡頭,兩種價格相差幾百塊。所以,在購買套機時,一定要注意對鏡頭的檢查。
2、測試感光元件的壞點
通過DeadPixelTest軟件測試感光元件的壞點。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沒有壞點和噪點,當然有少量噪點也屬于完全可以接受的。
3、檢查液晶屏
除了感光元件,數碼單反的液晶屏也可能出現(xiàn)“壞點”,雖然不至于影響到成像質量,但如果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況,總是一件讓人不那么舒服的事情。檢查液晶屏是否存在亮點或者暗點的方法與選購筆記本電腦或者液晶顯示器時如出一轍:拍攝一張全黑圖片,再拍攝一張全白圖片,即可用肉眼觀察出液晶屏是否存在亮點或者暗點。
4、檢查時間設置
對于全新的數碼單反來說,在第一次開機時,會要求你輸入當前的時間。如果一臺新開封的數碼單反,機內的時間已經被設置過了,那么說明這臺數碼單反已經被人使用過。
5、電池等配件的鑒別
一般而言,數碼單反本身沒有假貨,但是,電池等配件卻有可能出現(xiàn)調包現(xiàn)象。因此,像電池等配件也需要重點檢查。電池主要從兩方面考察:一塊沒有使用過的電池,電池觸點應該是沒有任何劃痕的。另外,相對原裝電池,假電池的做工較為粗糙。
例如假電池的毛刺較為嚴重,而且電池往往顯得發(fā)亮,真電池的光澤反而要黯淡一些。另外一個辦法是掂量重量。一般來說,假電池往往要比原裝電池輕一些,而原裝電池往往要顯得沉甸甸一些。
6、檢查照片編號
通過照片編號的方式也能對數碼單反進行挑選。這需要使用一張完全空白的存儲卡,然后將存儲卡放置在數碼單反中進行拍攝。如果是全新未使用過的產品,那么照片的文件名應該從0001開始編號。
例如,佳能為IMG_0001.jpg,尼康的為DSC_0001.jpg,索尼為DSC00001.jpg,以此類推。如果拍攝的照片編號不是從初始狀態(tài)開始編號,那么這臺數碼單反就有使用過的痕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使用一張完全空白的存儲卡,要不然,文件的初始編號將收到某種干擾。例如,對于佳能的數碼單反那來說,如果存儲卡上有一個255CANON的文件夾,那么第一張照片的編號就將變成IMG_2601.jpg,而不是IMG_0001.jpg
因此相機的好壞的價格受多種因素決定,像素一樣的因為別的配置不一樣,價格也是不一樣的。
拓展資料
購機誤區(qū)
1.不要只認品牌?
購買數碼攝像機時,很多人會考慮什么牌子的機器好,隨后就認準這個品牌的產品購買,卻忘了考察它好在哪里、與其他品牌同檔次的產品又有何差異。最終可能落得個“名牌不實用”的情況。?
其實數碼攝像機的品牌信譽度固然很重要,具體的各方面參數對我們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在購買前應該對各廠商的產品性能參數進行全面的了解比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
2.不要盲目追求數碼攝像機的拍照功能?
一機兩用可以說是當前數碼攝像機產品的一個發(fā)展趨勢,但是當前的科技水平還不足以達到完美的兩機合一,許多產品只是在CCD像素數這一方面達到了要求,不同型號的機器拍攝出來的圖像質量也不一樣,有好有壞,但再好也無法跟真正的數碼相機相比,所以說它們的拍照效果還是無法與真正的數碼相機相抗衡的。?
3.不要盲目追求夜視功能?
目前市場上的各大廠商生產的數碼攝像機都具有“夜視”功能,例如索尼的“紅外線夜攝”和“超級紅外線夜攝”、松下的“彩色夜視功能”和JVC的“彩色數碼夜眼”等,許多用戶在購買前對于“夜視”功能很感興趣,但是買回家以后就發(fā)現(xiàn)其實沒什么用處,這個功能拍攝的影像要么是單色的,要么是不連續(xù)的,畫面嚴重拖尾,看起來的感覺一個字——累!
所以說,數碼攝像機的“夜視功能”只是在特定的拍攝條件下才應使用,拍攝的畫面效果較差,在光線不足時,應該盡量進行補光,而不是過多的依賴“夜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