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8-105鏡頭參數(shù)都啥意思?
AF 自動聚集
S DX 是指用于尼康DX格式單反相機
18-105 焦距從18mm到105mm,相當(dāng)于膠片機的27-160。 27mm屬于廣角,而106屬于中焦。變焦比就是105/18=5 也就是5倍變焦
f/3.5-5.6是指鏡頭的最大光圈。在18mm焦距時,最大是3.5。而到了105mm時,最大光圈只有5.6。
ED 是指運用了抗色散鏡片,用于提高照片的清晰度。這樣的鏡片越多 ,越好
VR 防抖鏡頭
AF-S 自動對焦,有鏡頭馬達;
DX 數(shù)碼頭,不能在D3X等全幅機器上正常使用;
18-105mm焦距可以在18mm至105mm之間變動;
f/3.5-5.6 最大光圈。廣角端最大光圈3.5,長焦端最大光圈5.6;
ED 內(nèi)含 ED 鏡片(超低色散鏡片),使鏡頭成像更好;
VR 防抖,電子減震。
變焦倍數(shù):用105除以18,四舍五入。
18-105是焦段,半幅的機子要乘以1.5才是等效焦段,等效焦段24一下的就是超廣角了,光圈大小和廣角不廣角沒關(guān)系,光圈的數(shù)字小的,光圈就大,鏡頭就貴
第二句話 不是 S DX,是AF-S(Auto Focus-Slience:自動對焦-寧靜),S代表鏡頭內(nèi)置靜音馬達。
尼康標(biāo)識的意義
FX:全畫副,尼康 35mm 全幅尺寸數(shù)碼單鏡反光相機的圖像格式,目前尼康只有D3為數(shù)碼全副機身。
DX:尼康數(shù)碼單反專用頭或稱作APS-C專用頭,對應(yīng)鏡頭實際焦距需×1.5的系數(shù)。注:尼康沒有標(biāo)DX的鏡頭均支持全畫副。(佳能所有EF-S頭均為數(shù)碼專用頭,轉(zhuǎn)換系數(shù)為1.6,EF頭為全副頭)
AF-S:超聲波對焦技術(shù)(SWM),又稱'靜音馬達’or'鏡頭馬達’,尼康D40、D40X、D60上只有使用AF-S的鏡頭才能實現(xiàn)自動對焦。(目前佳能的頭均采用此技術(shù),標(biāo)識為USM)
VR:防你自己手抖,不放別人亂動的電子減震技術(shù)-_-(佳能的標(biāo)識為IS,騰龍為VC、適馬為OS)
ED:超低色散鏡片,最大限度降低鏡頭色差。(騰龍為LD、適馬為SLD)
IF:內(nèi)對焦技術(shù),對焦時鏡頭長度保持不變。
D:3D矩陣測光技術(shù)。
G頭:無光圈調(diào)節(jié)環(huán),無法使用在傳統(tǒng)機身上。(貌似新出頭都是G頭~發(fā)展趨勢呀?。?
D頭:自帶傳遞距離給機身的功能。
Micro:微距鏡頭,指具有微距拍攝功能的鏡頭。出于原廠的信譽,尼克爾的Micro頭基本都能達到1:1。(副廠將很多1:2~1:3.8的頭都大膽的稱作微距'Macro’)
DC:散焦影像控制功能。(傳說目前尼康只有2支DC鏡頭……)
2.8指的是恒定光圈。這個數(shù)值越小越好。
二、請問尼康 D7000的18-105套頭 怎么拍微距?要買什么反接環(huán)?新手剛?cè)肽嗫?,請多多指教?/h2>
直接對著拍就可以了。18-105的最近距離是30CM左右。如果還嫌不夠,有兩個辦法,一個是買微距鏡頭(效果好,但是貴),一個是接微距濾鏡。微距濾鏡其實就是一個放大鏡,效果還可以,但是只有很短一段距離(大約15-30cm)可以對上焦。就好象是相機變成了近視眼。反接環(huán)沒有太大意義,不能自動對焦,還容易損傷鏡頭。
三、尼康d700018-105鏡頭用近攝鏡好還是近攝環(huán)好
18-105不是為微距設(shè)計的,強行減小對焦距離會導(dǎo)致成像畫質(zhì)迅速下降。一般來說近攝環(huán)由于沒有增加任何額外的鏡片,只是簡單增大了鏡頭和相機的距離導(dǎo)致最近對焦距離下降,這種方式比加近攝附加鏡好得多。具體到這只18-105來說,二者區(qū)別不大,都會嚴(yán)重降低畫質(zhì)。只有中心部分勉強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