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蔡司planar t* 85mm f/1.4 zf.2 怎么樣
卡爾察司85mm F/1.4
優(yōu)點:1.卡爾察司85mm F/1.4 鏡頭成像非常清晰,對比尼康、佳能鏡頭銳利。 2. 成像色彩的還原性真實,鮮艷。 3. 85mm 焦段攝人像變形失真最小。 4. F/1.4 大... 展開
缺點:1. 不能自動對焦,要駕駛它需要一定的攝影經(jīng)驗。 2. 不能自動光圈,這對用熟單反相機M檔和自動檔的用戶要再學習。 3. 不能拍前后運動的動物。
總結(jié):卡爾察司85mm F/1.4 鏡頭以它特有成像色彩和清晰引得攝影愛好者的親媚。
都蔡司了,還用說嗎?
卡爾·蔡司鏡頭是哪個國家生產(chǎn)的?究竟好在何處?
卡爾蔡司鏡頭是來自德國的品牌,是目前為數(shù)不多的非日系廠商??枴げ趟臼且患覛v史相當悠久的光學儀器廠商,其出品的鏡頭在傳統(tǒng)相機領(lǐng)域向來都是“高貴”的代名詞,許多攝友以擁有卡爾·蔡司鏡頭為榮。索尼公司在自己的部分數(shù)碼相機上使用了卡爾·蔡司鏡頭并以此為賣點。 卡爾蔡司鏡頭在業(yè)內(nèi)一向享有良好的聲譽,因其成像的超清晰能力而被稱為“鷹之眼”,這種鏡頭一般情況下只有高端相機會配備這樣的鏡頭??柌趟具@家德國的老牌光學廠家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生產(chǎn)世界上屈指可數(shù)的高品質(zhì)透鏡。以其獨有的色彩還原和成像特點令全世界攝影家及愛好者愛不釋手(但因其價格高高在上而敬而遠之,望而卻步)。分辨率高,顏色還原出色,幾乎沒有四角失真現(xiàn)象。忠實提供高畫質(zhì)攝影。其中帶有紅色T*為標志的鏡頭更是卡爾.蔡司引以為豪的產(chǎn)品。玩單反機的朋友都知道,在德國,大名鼎鼎的蔡司和萊卡如雷貫耳。在135領(lǐng)域還尚有康太克斯與徠卡抗衡(著名的康太克斯采用卡爾蔡司),但到了120領(lǐng)域卡爾.蔡司便稱雄天下:哈蘇、祿徠兩大120巨頭都使用卡爾.蔡司鏡頭。進入數(shù)碼時代,依靠蔡司的鼎力相助,原本是光學外行的索尼,搖身一變,成為消費級數(shù)碼相機的業(yè)界老大之一。 數(shù)碼相機的成像畫質(zhì)主要取決于以下三個部件:鏡頭,CCD和圖像處理引擎。其中,鏡頭是外部光線的主要接收源,它的質(zhì)量好壞直接影響著成像的清晰度和鮮明度。 有些數(shù)碼相機制造商使用自家產(chǎn)的鏡頭,另外一些則使用其他專門廠商出品的鏡頭。后一種情況目前在業(yè)內(nèi)還頗為普遍,代表性的例子包括三星的施密德鏡頭,索尼的卡爾蔡司鏡頭,松下的徠卡鏡頭以及富士的佳能鏡頭。今天我們主要向大家介紹一下諾基亞在其N90手機上使用的卡爾蔡司鏡頭。 [編輯本段]發(fā)展歷程 卡爾蔡司是德國一家以生產(chǎn)鏡頭和膠卷相機等光學制品聞名于世的國際化大企業(yè)。 卡爾蔡司在鏡頭制造史上的光輝歷程始于1890年由這個公司的工程師所發(fā)明的消像散正光攝影鏡頭(Anastigmat)。同年,普路塔(Protar)鏡頭問世;1896年,普蘭納(Planar)鏡頭發(fā)表,奠定了卡爾蔡司在色差糾正技術(shù)上的權(quán)威地位。1902年,蔡司廠又設(shè)計出1: 6.3的天塞(Tessar)鏡頭,這款鏡頭明快銳利,成像質(zhì)量相當不俗。 作為一家擁有150年以上歷史的老牌光學企業(yè),卡爾蔡司在醫(yī)學制造業(yè)同樣富有盛名。它生產(chǎn)的顯微鏡,放大鏡,醫(yī)用內(nèi)窺鏡,相機鏡頭,眼鏡等多種制品在世界上都極有名氣,其中,蔡司廠的鏡頭一直以成像鮮明,細節(jié)清晰,表面明亮,防偏色和防反射性能優(yōu)越而著稱。下面,我們將在卡爾蔡司出品的100余款相機鏡頭中精選幾款最具代表性的型號加以簡要介紹。 [編輯本段]代表性型號 *Planar (普蘭納鏡頭) 雙高斯鏡頭,出色糾正各種鏡頭像差。此后,世界各地生產(chǎn)的各種品牌的標準鏡頭的設(shè)計無不受惠于普蘭納。 *Sonnar (索納鏡頭) 具有深厚的細節(jié)保真和色彩平衡功力。和普蘭納鏡頭成像潤澤柔和不同,索納的成像表現(xiàn)更加細致峭刻。常用于照片和電影的拍攝。 *Distagon(迪斯塔根鏡頭) 鏡頭視野極為開闊,廣角和長焦表現(xiàn)都非常好。也是常用于照片和電影拍攝。 *Tessar(天塞鏡頭) 由3組4枚構(gòu)成的鏡頭,最終成像不僅中心部分鮮明透亮,邊角區(qū)域的細節(jié)也很清楚 ,適合照片拍攝。 *Biogon(比奧剛鏡頭) 由梅塔博士發(fā)明的這款鏡頭在當時引起了業(yè)內(nèi)巨大的反響,鏡頭最大的特點在于它的廣角端幾乎不會產(chǎn)生鏡頭畸變。 *Hologon(霍洛剛鏡頭) 雖然不支持大光圈,但是鏡頭在廣角端的畸變現(xiàn)象幾乎為零,成像性能十分優(yōu)秀。 ZA 系列 ZA系列鏡頭,根據(jù)官方網(wǎng)站介紹,是由索尼公司與蔡司公司聯(lián)合制作的自動對焦單反鏡頭,鏡頭光學鏡片由蔡司提供,電子系統(tǒng)由索尼設(shè)計。ZA系列鏡頭是目前在產(chǎn)的唯一自動對焦的蔡司品牌鏡頭。根據(jù)photodo等網(wǎng)站的測試,ZA鏡頭光學品質(zhì)異常優(yōu)良,能夠滿足高像素數(shù)碼單反相機對分辨率提出的苛刻需求。包括: Sony α Carl Zeiss Distagon T* 1:2 24 mm ZA SSM [SAL-24F2Z] Sony α Carl Zeiss Planar T* 1:1.4 85 mm ZA [SAL-85F14Z] Sony α Carl Zeiss Sonnar T* 1:1.8 135 mm ZA [SAL-135F18Z] Sony α Carl Zeiss Vario-Sonnar T* DT 1:3.5-1:4.5 16-80 mm ZA [SAL-1680Z] Sony α Carl Zeiss Vario-Sonnar T* 1:2.8 24-70 mm ZA SSM [SAL-2470Z] Sony α Carl Zeiss Vario-Sonnar T* 1:2.8 16-35 mm ZA SSM [SAL-1635Z] ZM 系列 ZM系列鏡頭M卡口適用于M Mount旁軸相機,例如柯尼卡公司的Hexar RF (使用 KM 卡口)、Cosina Voigtl?nder Bessa RxM/RxA 系列 (使用VM 卡口)、Rollei(祿萊) 35RF、愛普生 公司的數(shù)碼相機 RD1(機身基于Cosina Voigtl?nder Bessa)、徠卡M系列。少數(shù)鏡頭由德國的蔡司公司手工制作,絕大部份由日本的柯西納(Cosina)公司制作。 Carl Zeiss Distagon T* 1:2.8 15 mm Carl Zeiss Distagon T* 1:2.8 21 mm Carl Zeiss C Distagon T* 1:4.5 21 mm Carl Zeiss Biogon T* 1:2.8 25 mm Carl Zeiss Biogon T* 1:2.8 28 mm Carl Zeiss Biogon T* 1:2.0 35 mm Carl Zeiss Planar T* 1:2.0 50 mm Carl Zeiss C Sonnar T* 1:1.5 50 mm (C 代表 緊湊 compact 和 經(jīng)典) Carl Zeiss Sonnar T* 1:2.0 85 mm ZF 系列 ZF系列是自Contax的RTS卡口,改裝為尼康的F卡口,與AI-S相容,無電子訊號,手動對焦。在光學結(jié)構(gòu)上與Contax的RTS系列、ZK系列、ZS系列和ZE系列相同,由日本的Cosina公司制造。ZF-I系列鏡頭能夠勝任工業(yè)上頻繁的使用,而ZF-IR系列則設(shè)計用于紅外線。2009年11月16日,Carl Zeiss 最新發(fā)布了帶CPU的ZF.2系列鏡頭。 Carl Zeiss Planar T* 1:1.4 50 mm Carl Zeiss Planar T* 1:1.4 85 mm Carl Zeiss Distagon T* 1:2.0 35 mm Carl Zeiss Distagon T* 1:2.8 25 mm Carl Zeiss Makro-Planar T* 1:2.0 50 mm Carl Zeiss Makro-Planar T* 1:2.0 100 mm Carl Zeiss Distagon T* 1:2 28 mm Carl Zeiss Distagon T* 1:2.8 25 mm ZF-I Carl Zeiss Distagon T* 1:2 28 mm ZF-I Carl Zeiss Distagon T* 1:2 35 mm ZF-I Carl Zeiss Distagon T* 1:2.8 25 mm ZF-IR Carl Zeiss Planar T* 1:1.4 85 mm ZF-IR ZK 系列 ZF系列是自Contax的RTS卡口,改裝為賓得的K卡口,無電子訊號,手動對焦。在光學結(jié)構(gòu)上與Contax的RTS系列、ZF系列、ZS和ZE系列相同,由日本的Cosina公司制造。 Carl Zeiss Planar T* 1:1.4 50 mm Carl Zeiss Planar T* 1:1.4 85 mm Carl Zeiss Distagon T* 1:2.0 35 mm Carl Zeiss Distagon T* 1:2.8 25 mm Carl Zeiss Makro-Planar T* 1:2.0 50 mm Carl Zeiss Makro-Planar T* 1:2.0 100 mm Carl Zeiss Distagon T* 1:2.0 28 mm ZS 系列 ZS系列是自Contax的RTS卡口,改裝為M42鏡頭卡口(Pentacon/Practica/Pentax Screw Mount)。為相同的無電子訊號,手動對焦鏡頭。在光學結(jié)構(gòu)上與Contax的RTS系列、ZF系列、ZK和ZE系列相同,由日本的Cosina公司制造。 Carl Zeiss Planar T* 1:1.4 50 mm Carl Zeiss Planar T* 1:1.4 85 mm ZE 系列 ZE系列是自Contax的RTS卡口,改裝為Canon的EOS卡口。因為EOS卡口為全為電子結(jié)構(gòu),故這系列多了電子訊號接點,但仍為手動對焦。在光學結(jié)構(gòu)上與Contax的RTS系列、ZF系列、ZS和ZK系列相同,由日本的Cosina公司制造。也是Contax首度為他廠制做電子接點的鏡頭。現(xiàn)在鏡頭包括: Distagon T* 3,5/18 Distagon T* 2,8/21 Distagon T* 2/28 Distagon T* 2/35 Planar T* 1,4/50 Planar T* 1,4/85 Makro-Planar T* 2/50 Makro-Planar T* 2/100 超級旋轉(zhuǎn)鏡頭 這些是為35mm畫幅的相機所設(shè)計的360°視角鏡頭(基于蔡司的中畫幅鏡頭設(shè)計)。支援的卡口包括:佳能的EOS、尼康的F、Sony/柯美的α卡口,其它卡口的支援尚在考慮中。只能通過手動對焦,沒有電子觸點,在德國或者烏克蘭制造。 Hartblei Superrotator Carl Zeiss Distagon T* IF 1:4.0 40 mm Hartblei Superrotator Carl Zeiss Planar T* 1:2.8 80 mm Hartblei Superrotator Carl Zeiss Makro-Planar T* 1:4.0 120 mm
市面上的蔡司鏡頭,產(chǎn)地主要兩個:日本、泰國,索尼的鏡頭都是泰國生產(chǎn)的。
卡爾蔡司是德國品牌,不過真正意義上卡爾蔡司生產(chǎn)的照相機鏡頭,數(shù)量很少了。蔡司是全球最大的光學廠家,相對于航天衛(wèi)星器材、天文設(shè)備、醫(yī)療科研設(shè)備和眼鏡來說,照相機鏡頭的利潤太少,早在十幾年前蔡司就停止了絕大部分照相機鏡頭的生產(chǎn),只保留設(shè)計團隊和少部分生產(chǎn)能力。市面上的卡爾蔡司鏡頭主要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卡爾蔡司監(jiān)制,諾基亞、索尼手機上的蔡司鏡頭就是這種,生產(chǎn)、設(shè)計都是廠家自己在做,蔡司做技術(shù)指導,不參與制作和設(shè)計過程,只要產(chǎn)品符合蔡司的相關(guān)標準,就給打個卡爾蔡司的英文,這種是純商業(yè)行為,給錢蔡司就干,至于鏡頭的質(zhì)量只能呵呵呵了。
第二種是卡爾蔡司授權(quán),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徠卡M口蔡司鏡頭就是這種,日本確善能與蔡司合作,購買蔡司的LOGO使用權(quán),以及蔡司的鏡頭設(shè)計專利自行生產(chǎn),或在蔡司的基礎(chǔ)上進行改進,最后打上蔡司的LOGO,這種鏡頭由于采用了蔡司的設(shè)計,加上鍍膜是使用蔡司的技術(shù),所以鏡頭的素質(zhì)非常接近原裝蔡司鏡頭,只不過由于材料的原因,真正的蔡司鏡頭用的是肖特玻璃,由幾十年經(jīng)驗的蔡司技師人手組裝,而這種授權(quán)的大多是其他品牌的玻璃(確善能用的是日本HOYA玻璃),并非蔡司專業(yè)技師組裝,所以不管怎么生產(chǎn),質(zhì)量上跟原裝鏡頭還是有較大差距的。90年代的京瓷也是這種模式與蔡司合作的,例如京瓷的G系列、YC系列蔡司鏡頭。
第三種就是跟卡爾蔡司戰(zhàn)略合作,索尼就是這種情況,針對索尼的新相機,由蔡司專門為索尼設(shè)計全新的鏡頭,至于生產(chǎn)制造,則跟第二種授權(quán)模式差不多,由索尼自己的工人生產(chǎn)和組裝,目前沒有任何的資料顯示索尼的蔡司鏡頭用的什么玻璃,可能是蔡司的肖特,也可能是日本HOYA。
只有蔡司在德國本土自家工廠生產(chǎn)的鏡頭,才能被稱為真正意義的蔡司鏡頭,民間俗稱德國菜,這種鏡頭的價值很高,只要沒有物理損傷,基本上用個幾年還能原價轉(zhuǎn)手。而徠卡M口的蔡司鏡頭則是日本確善能生產(chǎn),簡稱偽蔡,或者日本蔡,索尼的蔡司鏡頭毫無疑問是泰國菜,因為索尼的照相機生產(chǎn)基地在泰國。
有許多人認為產(chǎn)地很重要,也有有人認為不重要,其實都對。對于一般的消費級鏡頭而言,產(chǎn)地不是很重要,因為價格決定價值,幾千塊錢的鏡頭用個十幾年差不多了,別要求太高。支持產(chǎn)地論的人則認為,鏡頭是精密的光學設(shè)備,在安裝的時候哪怕極小的振動,都有可能導致鏡頭光學質(zhì)量的下降,徠卡為什么當初在加拿大設(shè)工廠,就是因為那個地方是全球有數(shù)的幾個,受地殼運行影響最小的地方,在那個地方地殼運行、地震影響可以降到最低。當然,這種觀點是否有科學依據(jù)見仁見智,不過原產(chǎn)德國的鏡頭,在德國近乎變態(tài)般嚴謹?shù)募紟熓种猩a(chǎn)的鏡頭,一般用個6、70年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君不見市面上那許許多多的徠卡老鏡頭,哪怕是30年代那些德國蔡司、徠卡、 施耐德的L39口老鏡頭,至今拿出來轉(zhuǎn)接到數(shù)碼,拍照的質(zhì)量照樣秒殺那些兩三千塊錢的所謂高級日本鏡頭,也是有一定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