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ps機身用全畫幅鏡頭
可以
騰龍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是APS-C畫幅鏡頭,但可以用于全畫幅相機。除了佳能單反以外,幾乎所有的品牌相機的全畫幅相機都可以使用半畫幅鏡頭,只不過半畫幅鏡頭用于全畫幅相機存在等效焦距換算,即半畫幅鏡頭用于全畫幅相機時,相機畫幅有裁切。
2. aps-c用全畫幅鏡頭
不能
唯卓仕(Viltrox)是深圳市爵影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2019年2月,唯卓仕首款AF鏡頭正式問世。到今年12月,該公司已經推出了3款APS-C鏡頭和1款全畫幅鏡頭,并且實現(xiàn)了對索尼E、富士X、佳能EF-M、尼康Z共4種相機系統(tǒng)的適配。
3. aps-c畫幅的鏡頭可以用在全畫幅
不管是全幅鏡頭還是aps-c鏡頭,鏡頭上標注的焦距和光圈,都是該鏡頭的真實物理值。但是由于像場不一樣(全幅鏡頭的像場是aps-c的1.5~1.6倍,cmos對角線尺寸的比值),全幅鏡頭用在aps-c相機上,就有一個1.5~1.6倍的等效系數(shù)。 比如24mm全幅鏡頭,在apsc相機上等效焦距是36mm或者38mm,此時的像場和透視關系,與全幅相機配36mm或者38mm鏡頭是一樣的。這個是焦距的等效系數(shù)。 還有一個光圈的等效系數(shù),這個等效系數(shù)只表示虛化能力的等效。不管是全幅鏡頭還是aps-c鏡頭,用在aps-c相機上,光圈的虛化能力都要乘以等效系數(shù)。比如1.4的光圈,在aps-c相機上的虛化能力,只相當于全畫幅相機2.1或者2.2光圈的虛化能力。
4. aps機身用全畫幅鏡頭好嗎
1、視角上的差別
同焦距的鏡頭,全畫幅機器拍攝的視角相對較廣。就是說用同焦距的鏡頭在同機位拍攝,全畫幅機器拍攝的范圍更大。這種差別可以說是無關緊要的,因為你如果用APS-C畫幅機器拍攝,可以用更廣角的鏡頭或者更遠一點的機位來達拍攝出相近的范圍。
2、景深上的差別
一般來說全畫幅機器的景深相對較小,在背景虛化程度上優(yōu)于APS-C畫幅機器。這更是無關緊要的,因為虛化不但與畫幅有關,還與鏡頭的焦距、光圈、拍攝距離有關。而且景深更小有時也是弱點,例如如果你需要拍攝大景深風景照就必須用更小的光圈來獲得相同的景深。
3、寬容度上的差別
一般來說全畫幅機器的寬容度上相對好些,就是說全畫幅機器在同時展示高光部和陰暗部的細節(jié)上要更好些。但這種差別不是很大,大多數(shù)情況下可以忽略。況且對于大光比光線環(huán)境的拍攝,主要還是通過依靠存儲RAW格式文件后期調整等手段來獲得良好的效果。
4、高感性能的差別
高感性能的差別可以說是這兩種機器最大的區(qū)別。全畫幅機器高ISO拍攝的照片其畫質明顯優(yōu)于APS-C畫幅機器。暗光下提升ISO拍攝,全畫幅機器拍攝的照片明顯細節(jié)丟失更少、噪點更少。這個優(yōu)勢在實拍中非常有用,因為在實拍中不止暗光、甚至光線較好的情況下也必須提升ISO拍攝。
5. aps機身用全畫幅鏡頭嗎
索尼全畫幅微單可以切換為aps-c模式,即半畫幅模式。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有兩種方法可以進行畫幅模式切換操作,一是從菜單的相機設置里把Aps-c模式打開即可切換。
二是當接裝半畫幅鏡頭時,系統(tǒng)識別自動切換。當切換為半畫幅時,相機的像素被裁切。
6. apsc機身用全畫幅鏡頭
全畫幅換算apsc一般是x1.5左右,所以等效35mm的apsc鏡頭相當于24mm的全畫幅鏡頭。
7. aps機身用全畫幅鏡頭怎么樣
佳能全畫幅鏡頭能用在rp機身,這款鏡頭可謂是萬能型的搭配,100端可以拍攝人像,500端可以拍攝鳥類和月亮,200端可以拍攝人物舞臺,還有表演,300端可以拍攝體育,還有演唱會,如果搭配全畫幅相機,感光也會好很多,7.1的光圈也是夠用的,加上這款鏡頭還擁有高感調節(jié)環(huán),使用起來會更加方便,鏡頭體積也不是特別重,使用起來也不會太吃力,從外觀上也是白色的,設計美感還是很好的,白色也能降低陽光的熱度,使鏡片不會特別熱,導致鏡頭的排線產生化學反應。
佳能RP是2019年2月份發(fā)布上市的一臺全畫幅微單相機。非常的輕便,相機機身重量僅有440克,加上電池和內存卡的重量485克,出門旅行攜帶很方便的。采用的2620萬像素的全畫幅傳感器,和佳能6D2使用的是同一塊傳感器,高感表現(xiàn)非常的不錯。也是目前主流的像素水準。佳能EOS RP配備了全像素雙核對焦系統(tǒng),具備持續(xù)的眼部檢測對焦能力。
8. apsc畫幅相機用全畫幅鏡頭
全幅相機很多具備設置成apsc畫幅的機內裁切功能,這個功能看似雞肋,其實還是比較實用的。
為什么呢?
首先,將取景畫面裁切成殘幅可以讓畫面構圖更加集中,裁掉冗余的邊緣,當鏡頭焦距不夠長的時候,可以充當更長焦距使用。雖然這樣的裁切并非真正增加焦距,但是如果像素夠用,確實可以在構圖上帶來非常方便地機內處理。雖然在后期修片的時候也可以這樣裁圖,但有時這樣直接拍攝可以更加方便。
其次,畫面裁切后對焦點覆蓋范圍更大。特別是在使用單反相機的時候,如果拍攝運動題材,對焦點集中在中央區(qū)域對焦不太方便,如果裁切后可以直接將對焦點覆蓋范圍擴大到大部分取景區(qū)域,更適合快速對焦。
第三,有些全幅相機可以直接安裝本品牌都apsc畫幅鏡頭,但是由于apsc鏡頭像場較小,無法覆蓋全畫幅的整個cmos,會拍出暗角,如果直接進行裁切,可以屏蔽掉周邊的暗角、黑圈。但是有些相機并不能直接安裝apsc鏡頭,有可能會打板,這個要注意。比如佳能單反相機就不能安裝ef-s鏡頭。
不過這個功能確實不是非常使用,也頂多算是把后期功能前置化,其實與后期裁圖沒什么太大區(qū)別,只不過在拍的時候直接就可以預覽到裁切后的效果而已。
9. aps鏡頭和全畫幅鏡頭區(qū)別
畫幅即相機的傳感器。APS畫幅與全畫幅的區(qū)別主要由傳感器大小決定,關聯(lián)諸如機身尺寸、畫質、鏡頭使用上的一系列區(qū)別。
傳感器尺寸區(qū)別:APS畫幅的傳感器尺寸大概是23.4mm×15.6mm大小,而全畫幅的傳感器尺寸大概是36mm×24mm大小。
機身尺寸重量區(qū)別:APS畫幅的機子更輕、更便攜,而全畫幅的則更重、更大。
畫質區(qū)別:全畫幅的傳感器尺寸更大,在畫質方面更有優(yōu)勢。特別是在高感畫質方面,全畫幅有著非常明顯的優(yōu)勢。
鏡頭轉換系數(shù)區(qū)別:全畫幅所用的焦段就是實際拍攝焦段,而APS-C畫幅則需要加上轉換系數(shù)才是實際焦段。APS畫幅鏡頭是無法在全畫幅機身上使用的,但是全畫幅鏡頭可以用于APS畫幅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