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紀實題材攝影
紀實攝影是根據(jù)文獻提供的實地拍攝普通攝影是根據(jù)劇本拍攝
2. 紀實攝影名作
《決定性瞬間》
布列松作為大師級別的攝影家,成名作代表作自然數(shù)不勝數(shù),1952年,布列松的著作《決定性瞬間》出版。 盡管布列松在繪畫藝術上也頗有功底,但卻因攝影而聞名世界,尤其是經(jīng)典的“決定性瞬間”,已經(jīng)成為紀實攝影的最具代表性的藝術作品。
3. 紀實題材攝影作品
拍紀實攝影換一個“肉頭”最好!
哈哈,開個玩笑別當真。意思是說,搞紀實攝影,特別是人文紀實攝影,別老惦記著在器材上更新?lián)Q代,要做的是不斷地持久地反復地對人的頭腦人的知識人的思想更新?lián)Q代……有點離題,拉回來:紀實攝影,只要創(chuàng)意好,手頭上的那個鏡頭就是最好的鏡頭!
長焦鏡頭,雖然空間有些壓縮,但它最不干擾被攝對象的原生態(tài);廣角鏡頭,雖然前景有點夸張,但它最大地記錄了時空環(huán)境;變焦鏡頭,雖然攜帶有些不便,但攝近拍遠隨心所欲;定焦鏡頭,雖然推拉取景基本靠走,但持久運作更易塑造個人風格;相機鏡頭,雖然粗重不易攜帶,但畫面質(zhì)量無與倫比;手機鏡頭,雖然技術指標難以啟齒,但如影相跟隨見隨拍……
看看看,每個(種)鏡頭都有它的利和弊,發(fā)揮優(yōu)勢都能生香。
換鏡頭不如換思想。想一想拍什么更有意義,想一想拍什么更有溫度,想一想拍什么更為責任擔當,想一想拍什么更能記錄時代風采?
紀實攝影的“廣角”是要看天下;紀實攝影的“長焦”是要拍熟悉的人和事;紀實攝影的“變焦”是要關注人、關注人的生存環(huán)境;紀實攝影的“定焦”是要鎖定一個方向一個選題一個心眼走到底。
紀實攝影:鏡頭,只是你的眼睛。用心,才能看的更真。
4. 紀實題材攝影圖片
拍攝紀實題材,對于光線時間段的要求,沒有人像題材攝影,風光題材攝影,那樣刻意的完美要求。紀實題材攝影,拍到即為得到。
紀實題材的攝影,強調(diào)的是事件發(fā)生的決定性瞬間的呈現(xiàn),不可能安排畫面事件,要在什么時間段發(fā)生,什么時間段不能發(fā)生。
紀實題材攝影是全時間段,全天候的,即時發(fā)生,就即時拍攝。在紀實題材攝影中,存在這樣,那樣的不盡人意,是在所難免的。
5. 紀實類攝影主題有哪些
1.
一種人物肖像攝影可以稱為人文紀實攝影,通過人物肖像反映了一個特定歷史;
2.
照片里沒有人物,只有一個或者幾個在自然狀態(tài)下的物體,這個物體不是自然形態(tài)的,而是人類經(jīng)過勞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通過它反映了人類生存的某一種方式;
3.
戰(zhàn)爭是人文紀實攝影的范疇。
6. 紀實攝影題材范疇
時光印記、不滅的記憶、
7. 紀實類攝影作品
一般參加攝影比賽的照片都是允許剪裁的,但做為攝影者而言,要盡可能拍攝前構圖好,后期裁切過多會使放大的照片清晰度降低。
你說的各種參賽作品比例不同,有多種情況:
一是各種相機片幅的長寬比不同,如120片幅的相機就有:6×4.5、6×6、6×7、6×9、6×17,使用135膠卷的哈蘇X-pan就是寬幅的,而有的寬幅照片是多幅照片合成的接片。關于是否允許PS修改圖片,這要看參加什么比賽,對于參加新聞和紀實類攝影比賽是嚴格禁止修改圖片本身元素的結構的,但一般的調(diào)整圖片的反差等不影響圖片的真實性的調(diào)整也是允許的。
而對于藝術類攝影比賽,用PS修圖或用多幅圖片合成是允許的,甚至現(xiàn)在還有專門的電腦創(chuàng)意攝影比賽。